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FORMTEXT?????FORMTEXT備案號:DBFORMTEXT??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代替?DBFORMTEXT大葉蕹菜良種繁育及早熟高產栽培技術規程FORMTEXTTechnicalrulesforbreedingandearlymaturingandhighyieldcultivationofwaterspinach?????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22/07/18)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XX/XXXXX—XXXX前言 21范圍 32規范性引用文件 33術語和定義 34良種繁育技術 45早熟高產栽培技術 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給出的規則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吉安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黃元文、郭麗虹、郭曉明、孫桂琴、劉立本、李榮明、劉廣華、黃凱琳、郭四芽、張范云、掲平露、吳茵、馬承和、稂曉嘉、陳琳、王根發、左曉斌、劉敏、胡衛衛、帥壽根。大葉蕹菜良種繁育及早熟高產栽培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大葉蕹菜良種繁育及早熟高產栽培技術,包括術語和定義、良種繁育、種子質量、大棚標準、浸種催芽、大田消毒、施肥作畦、調控棚內環境、及時采摘上市、病蟲草害防治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江西蔬菜生產區。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543.1~3543.7--1995種子檢驗規程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525有機肥料NY/T848蔬菜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J/T06-2005連棟溫室建設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大葉蕹菜Bigleafwaterspinach大葉蕹菜即吉安大葉蕹菜,為吉安市地方品種,屬旋花科番薯屬雙子葉植物。該品種植株半直立或蔓生,須根系,莖管狀而中空、柔軟、青色,莖有節、每節除有腋芽外、還可長出不定根;子葉對生、馬蹄形;真葉互生、心形、葉長15~20cm、寬8~12cm、葉柄長12~15cm、全緣、葉脈網狀、主脈直且明顯突起;花腋生、白色喇叭狀、異花授粉;蒴果,種子近圓形、皮厚、黑褐色、千粒重55~60g。喜高溫潮濕,耐肥,不耐寒。3.2紫沙泥田PurpleSandMuddyFields由紫色沙頁巖發育而成,該土種砂粘比例適中、疏松、通氣爽水,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耕性較好,宜耕期長。耕層有機質1.7%、全氮0.083%、全磷0.06%、全鉀2.362%、PH值7.4左右。3.3早熟高產栽培Earlymaturityandhighyieldcultivation采用塑料標準大棚栽培,1月下旬播種,3月上中旬上市,連續多次采摘至9月底結束的栽培模式。4良種繁育技術4.1培育種苗4~6月份育好繁種苗,培育方式參照本標準“早熟高產栽培技術”。4.2種苗選擇7月上中旬,選擇具有大葉蕹菜典型特征(真葉心形、莖桿青色)、莖桿粗、無病蟲危害和畸形的莖蔓作繁殖用種苗。去除頂端幼嫩部位和基部老化部位,每段莖蔓長20cm左右,帶節4~5個。4.3選擇田塊,增施微量元素選擇不種二晚的水稻田或其它旱地,土壤類型以紫沙泥田為佳。每667m2施45%復合肥(N-P2O5-K2O15-15-15)30kg、46%尿素1.5kg、硼砂1kg、鉬肥0.2kg作基肥,4.4扦插方法7月中旬早稻收割后,清理稻草,灌水浸泡一天,然后排干水,用小竹桿打孔扦插莖蔓,同時壓實基部泥土,也可翻耕如水稻田帶水扦插,再自然落干。每株插一根,入土2個節,地面上留2~3個節,株行距為35cm×45cm,4200株/667m2。4.5看苗追肥移栽活棵20d后,看苗追肥,如果苗架分枝3枝以下,葉色變黃,在雨天每667m2追施46%尿素2kg~3kg。花蕾形成期噴施磷酸二氫鉀0.1kg/667m2兌水30kg。肥料使用按NY/T394、NY/T496執行。4.6控制苗架返青后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如果植株生長過旺須重曬田,控制植株長勢,曬至土壤開裂,葉色變淡綠色,再灌跑馬水,針對已抽蔓的植株在花蕾形成前須打頂。4.7除雜保純從返青至開花,發現紫莖紅花或其它不同類型植株連根拔除,多次除雜,確保品種純度。4.8嚴格隔離,防止串粉繁種田四周不得有其它蕹菜品種同時開花,隔離方式有屏障隔離、時間隔離、空間隔離,屏障隔離可以利用山坡、樹林、建筑物等天然屏障,時間隔離要求錯開花期達30d以上,空間隔離要求距離100m以上,順風在150m以上。4.9及時收獲,防止堆漚待種子充分成熟后選擇晴天收獲,及時翻曬,如遇雨天則懸掛于室內通風處涼干,不得堆漚,防止霉爛變質,影響發芽率,曬干后用脫粒機脫粒,裝袋防潮。4.10種子檢驗種子收獲后,對不同區域生產出的種子分戶取樣,進行種子質量四項指標檢測并存檔,對不合格的種子能通過種子加工達到種子質量標準的則進行加工,無法達到種子質量標準的則作劣質種子處理,種子檢驗方法按GB/T3543.1-3543.71995規程執行。4.11種子質量標準種子類別純度(%)凈度(%)發芽率(%)水份(%)原種≥99≥98≥80≤10大田生產用種≥95≥98≥70≤104.12建立種子生產檔案為確保種子質量可追溯,應建立種子生產檔案,種子生產檔案內容包括:種子批號、生產者、產地、數量、隔離條件、有無檢疫性病蟲害、親本來源及種子質量狀況,建檔后必須妥善保管兩年以上,同時建立電子檔案,種子標簽有關內容與檔案相一致。5早熟高產栽培技術5.1產地環境選擇無污染、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無旱澇災害的壤土或沙壤土,兩年內未種過旋花科作物,距主干公路線100m以外。產地環境符合NY/T391、NY/T848標準。5.2大棚標準選用連棟全鋼架鋸齒形大棚,肩高3m、頂高5.5m、拱管Ф32mm、立柱50mm×70mm、熱浸鍍鋅鋼材、無滴膜、設置天溝排水系統及天窗、兩側配卷膜器、頂層配備外遮陽網、內設雙層保溫系統。符合NYJ/T06-2005連棟溫室建設標準。5.3施足基肥,精制苗床播種前7d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糞或有機肥500kg、45%復合肥(N-P2O5-K2O15-15-15)30kg、46%尿素10kg,各自分開撒勻,翻耕20cm,整細整平,然后開溝做畦,畦寬100cm、溝寬40cm、溝深20cm。肥料使用符合NY/T394、NY/T496、NY525標準。5.4浸種催芽首先用50℃~60℃溫水預浸30min,然后用30℃溫水浸種15h~20h,撈起洗凈后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條件下進行催芽。催芽期間保持種子濕潤,每天用30℃溫水浸濕種子1次,待種子有60%~70%露白時即可播種。5.5適期播種大棚育苗播種適期為1月下旬,播種量為10kg~13kg/667m2,播后覆蓋細土,厚度1.0cm~1.5cm。澆透水,然后覆蓋地膜保濕,并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播種至出苗期間,保持土壤濕潤。5.6大田消毒整地前進行土壤消毒,施入生石灰100kg/667m2、30%惡霉靈1200~1500倍液噴淋。農藥使用符合GB/T8321、NY/T393標準。5.7施肥作畦施足基肥,按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糞或有機肥500kg、45%復合肥(N-P2O5-K2O15-15-15)50kg、46%尿素10kg作基肥,用微型翻耕機混合翻耕20cm,整細整平,然后開溝做畦,畦寬80cm、溝寬40cm、溝深20cm。肥料使用符合NY/T394、NY/T496、NY525標準。5.8適時移栽大棚栽培苗齡18d~20d,苗高10cm時即可移栽,每穴栽1株,亦可摘取15cm~20cm左右的莖蔓扦插,地下插2節,上面留1-2節,每畦栽4行,行距16cm,株距20cm,栽10000株/667m2,栽后保持土壤濕潤。5.9調控棚內生態因子播種后及時關閉塑料大棚,保證塑料大棚塑膜透光性好、頂部及四周光線充足,冬天蓋雙膜,棚內溫度不低于10℃,當棚外溫度低于5℃時可以采用增溫塊增溫,用量每次3-5塊/667m2,可提溫2-4℃,不管白天及夜晚連續使用兩次必須采取通風措施,以防二氧化碳超量造成危害。同時夜間塑料大棚外覆蓋保溫被;晴天陽光充足、溫度較高時,應及時通風降溫除濕,盡量避免大棚內的溫度高于35℃,夏天蓋上遮陽網,并保持土壤濕潤。5.10中耕除草追肥每次采摘后及時清理并填埋枯枝爛葉,結合中耕除草追肥,每次追施46%尿素10kg/667m2,稀釋成100倍尿素水,大棚施肥后敞開棚膜通氣2h~3h。肥料使用符合NY/T394、NY/T496標準。5.11灌水大葉蕹菜需水量大,一般采用溝灌方式,在土壤轉白時灌半溝水,然后讓其自然落干,不得漫灌。5.12病蟲草害防治蕹菜主要病害有花葉病毒病、猝倒病、白銹病、褐斑病,主要蟲害有斜紋夜蛾、蚜蟲、煙粉虱,主要草害有稻莊再生苗。優先采用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應急防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化學防治。農藥使用符合GB/T8321、NY/T393標準。5.12.1農業防治防治方法: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防止積水、有機肥堆漚充分腐爛、人工清理病蟲害殘遺物和雜草。5.12.2物理防治防治方法:播種前一星期翻曬種子,利用太陽光紫外線對種子消毒;翻耕時用生石灰對土壤消毒;大田移栽后每1.3hm2~1.5hm2懸掛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成蟲,利用黃板誘殺趨黃性的蚜蟲、、煙粉虱等害蟲,也可利用塑料大棚、遮陽網、防蟲網進行避雨、遮陽、防蟲栽培,人工清除雜草和病株殘體。5.12.3生物防治防治方法:大田移栽后可利用蜘蛛天敵防治斜紋夜蛾和蚜蟲,瓢蟲、草蛉、食蚜蠅天敵防治蚜蟲和煙粉虱等害蟲,但不能同時使用化學殺蟲劑,可使用無公害生物農藥,如:蘇云金桿菌(Bt)、白僵菌、印楝素、華光霉素、煙堿、魚藤酮、藜蘆堿、性誘劑等防治病蟲害。5.12.4化學防治防治方法:為提高防治效果,防止抗藥性,化學農藥應混合和交替使用不同農藥。(化學農藥見附錄A)5.13及時采摘上市3月上中旬苗高30cm時進行第一次采摘上市,第一次采摘保留莖基部2個莖節,第二次采摘保留1個~2個莖節,以后每次采摘每個枝蔓基部只留一個莖節,每隔15d~20d可以采摘一次,全年共采摘13~15次,平均每次采摘2000kg/667m2左右,年產鮮蕹菜20000kg/667m2~26000kg/667m2。5.14整理包裝采摘后放到操作臺上,清理老葉、黃葉、病蟲害葉、機械損傷葉,按500g扎1把,基部切平,貼上農產品標識,采用泡沫箱容器包裝,每箱凈重10kg。5.15冷藏外運在夏、秋高溫季節,需先冷藏處理再外運。冷庫溫度為4℃~6℃,相對濕度80%~85%,堆碼時箱體間保持氣流均勻通暢,包裝箱離地20cm,距墻30cm,層高不超過7層,預冷12h后才能出庫裝運,長途運輸必須采用集裝箱冷藏車。附錄A(資料性附錄)大葉蕹菜主要病蟲草害防治藥劑及使用方法序號防治對象藥劑名稱使用方法1花葉病毒病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2猝倒病30%甲霜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3白銹病30%肟菌酯.乙嘧酚懸浮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4褐斑病40%吡唑醚菌酯.咪鮮胺水乳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5%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發病初期噴霧5斜紋夜蛾30%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境監測數據傳輸與處理技術考核試卷
- 3-5譯碼器1電子課件教學版
- 體育場地設施安裝的殘疾人輔助設施考核試卷
- 漁業技術引進考核試卷
- 紙板容器技術人才發展考核試卷
- 漁業水域生態平衡與保護措施考核試卷
- 燈具制造的數字化生產線考核試卷
- 煉鐵廢氣回收與利用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纖維原料的新型應用與創新技術考核試卷
-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和護理 2
- 2024年02月福建2024年興業銀行福州分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壓力容器生產單位質量安全總監、安全員考試題含答案
- 住宅小區綠化苗木種植協議
- MPE720軟件指令基礎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藝術領域 -5-6歲
- 液壓知識培訓課件
- 冷鏈物流建設施工方案
- 《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 中考體育培訓課件
- 審計常用定性表述及適用法規向導-教科文衛法規向導
- 以一流課程建設為導向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