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是七大洲當中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的總面積達4457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30%,如此之大的面積,注定亞洲各地區的國家和人們由于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而區域內有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亞洲一般可以劃分為六大地理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亞洲的六大地理區域劃分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程標準】通過了解中古時期亞洲地區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認識這一時期亞洲的多元面貌。
穆罕默德自稱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間來拯救世人的使者,宣揚順從安拉的人死后可以進入天堂。“伊斯蘭”意為“和平”“順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稱“穆斯林(順從者)”。伊斯蘭教獨尊安拉,反對多神信仰,受到麥加城中信奉多神教的貴族的排斥。教義中存在施舍、人人平等這些代表平民的主張,大大損害了貴族和大富豪的利益,他們采取各種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甚至施加暴行,穆罕默德被迫于622年率領一些信徒遷居麥地那,建立了一個以共同信仰為基礎的宗教社團,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國家雛形由此誕生。一、阿拉伯帝國(632—1258)622年632年661年750年1258年四大哈里發時期阿拔斯王朝時期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610年穆罕穆德遷居麥地那并建立政權穆罕穆德去世,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679年確立哈里發世襲制倭馬亞王朝時期9世紀中葉開拓奠基對外擴張對外擴張鼎盛衰落滅亡8世紀中期建立起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滅亡哈里發既是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也是阿拉伯帝國的君主,更是伊斯蘭教的領袖。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蘭經,一手執劍,向外擴張。——比魯尼一、阿拉伯帝國(632—1258)伊斯蘭教的興起和發展,使各氏族部落形成統一的民族力量1.概況一、阿拉伯帝國“哈里發”一詞系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代理者”、“繼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蘭教先后推選出四位繼承人,稱之為“哈里發”。進入帝國階段后,哈里發轉為世襲制。處于政權頂端的哈里發集政權、軍權和神權于一身,控制著從中央到地方的軍政、稅收與宗教三大權力系統,既是帝國最高元首,又是全體穆斯林的宗教領袖。2.統治(1)政治:政教合一、君主專制、君權神授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下設各部大臣,輔助哈里發。
形成了以哈里發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專制統治體系一、阿拉伯帝國2.統治(2)經濟繁榮手工業和商業得到發展、阿拉伯商人從事路上和海上貿易(對外貿易繁榮),巴格達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拉齊斯:著名的臨床外科專家。是外科串線法的發明者,對西方醫學產生很大影響。《一千零一夜》:又譯《天方夜譚》,以波斯民間故事為藍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臘、埃及等童話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花刺子密:天文學家、數學家,曾對本初子午線一度之長進行測量,據此推算地球的圓周和體積;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表”。著有《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清真寺:阿拉伯建筑藝術的集中體現,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藝術的影響。一、阿拉伯帝國2.統治(3)文化興盛吸收被征服地區的文化;融合東西方文化,兼容并畜,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①吸收和融合: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文獻,融合東西方文化,②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中國的造紙術、羅盤針、火藥,印度的代數學、位置計算制和零的符號,都是通過阿拉伯人傳入西方的。
——朱寰主編《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冊)阿拉伯數字:古代印度人首創,阿拉伯人將這種數字改進并傳播到歐洲多元性;開放性;包容性;創造性結合材料和這些成就,分析阿拉伯帝國文化的特點?①國家統一,政局相對穩定②工商業發達,經濟繁榮③統治者重視知識、人才④地處亞非歐交界,地理位置優越⑤兼收并蓄,融合東西方優秀文化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原因是什么?材料1:
帝國政治的相對穩定,交通發達,經濟繁榮,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適應阿拉伯帝國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發展的需要,帝國的統治者日益認識到科學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國歷代統治者都比較關心發展科學文化事業。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下卷)》材料2:阿拉伯文化是在游牧民族傳統、伊斯蘭教精神及其他民族文化影響的基礎上,吸收古代東西方文化的精華,逐漸融合、發展而成的。——胡偉達《阿拉伯文化》03020113世紀發展起來,并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是西突厥人的一支,信仰伊斯蘭教,因蒙古西征而西遷到小亞細亞。14世紀中期,征服了巴爾干和東南歐部分地區。041453年滅拜占庭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建立奧斯曼帝國。0516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建立起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1、過程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政教合一的軍事封建帝國最高統治者蘇丹工商業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國家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集宗教、政治、軍事權力于一身2、統治(1)政治:蘇丹是帝國最高統治者,①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②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2)階級:在帝國中,①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②工商業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歷代蘇丹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材料二:
奧斯曼帝國發展的過程中,對外出口山羊毛、皮革制品和獸皮,還有地毯……礦產品也是奧斯曼帝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之一......鉛被出口到西方和埃及;銅也被賣給熱那亞人......在出口金屬的同時,奧斯曼帝國也進口金屬,如鐵和錫,這些都是用于鑄造火炮必須的金屬。——張楚喬《奧斯曼帝國崛起研究——從文明交往角度探析》材料三: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并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6個世紀之久。——宋保軍《奧斯曼帝國與16世紀中期舊商路的貿易復興》結合上面的材料和教材知識,說明奧斯曼帝國的經濟狀況。①首都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②帝國控制傳統東西方商路,征收重稅,一定程度阻礙東西方貿易,刺激了新航路的開辟。(3)、經濟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2、統治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國家崛起區域發展沿革統治表現政治經濟文化阿拉伯帝國632-1258
奧斯曼帝國1299-1923
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622年,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8世紀中期建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13世紀,發展起來;14世紀中期,向歐洲進軍;1453年滅亡拜占庭帝國;16世紀后期,建立跨三洲帝國實行政教合一的專制統治,
哈里發
集軍政大權于一身的同時也是宗教最高精神領袖。
蘇丹
既是宗教領袖,又是國家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宗教上層
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農業、手工業發達的同時,商業尤其是對外貿易呈現繁榮景象。
工商業者
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控制亞歐商路,征收
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融合
東西方
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首都
伊斯坦布爾
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古印度地區的發展簡史-孔雀王朝(約前324-約前187年,第一個基本統一古印度的奴隸制王朝)-貴霜帝國(30-375年,大月氏人建立)-笈多帝國(320-540年,中世紀基本統一古印度的第一個封建王朝)-拉其普特時期(7世紀中葉-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德里蘇丹國(1206-1526年突厥人建立)-莫臥兒帝國(1526-1858年蒙古人建立)-英屬印度(1858-1947年)-“印巴分治”(1947至今)中古時期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印度印度教的基本教義與婆羅門教類同,恪守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同時吸收佛教的“輪回”“業報”的教義,鼓吹人生有輪回,善惡有因果。三大主神:婆羅摩(大梵天)毗濕奴(遍入天)濕婆(大自在天)孔雀王朝時期,在阿育王的推廣下,佛教崛起;笈多帝國時期,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支持,以后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侵入印度的伊斯蘭教統治者自認為所進行的是反對不信教者的“圣戰”,所以對待印度教徒十分殘酷。——童自覺、路振光《世界古代史》在14世紀初,南方印度教王公開始興起反對北方伊斯蘭教政權,建立獨立國家的斗爭。
——孟廣林《世界中世紀史》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印度320-5401206-1526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時間政治政令不統一中央集權宗教宗教寬容政策,佛教盛行,印度教興起宗教同化政策,伊斯蘭教為國教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但是政令不夠統一。皇親貴族和婆羅門高僧構成王室顧問和各部門重臣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印度教和佛教盛行實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蘇丹,大權在握;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蘇丹任命總督;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實行宗教同化政策,以伊斯蘭教為國教320-5401206-1526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印度進行“大化改新”,模仿中國(隋唐)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將日本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646年鐮倉幕府建立,進入幕府政治時期12世紀末期出現嚴重社會危機6-7世紀中央集權體制瓦解,形成莊園,豢養武士10世紀德川幕府建立,實行鎖國政策17世紀中國人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秦漢之際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2、日本幕府統治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對外政策以莊園經濟為基礎武士集團成為幕府統治的基礎,武士與將軍形成主仆關系。日本天皇僅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實權由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受儒家文化影響;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德川幕府)鐮倉幕府建立,進入幕府政治時期12世紀末期【重點突破】德川幕府建立,實行鎖國政策17世紀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2、日本7世紀末新羅10世紀初高麗14世紀末朝鮮16世紀末共抗侵略4世紀政權并立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政權并立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效仿中國制度;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效仿唐制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朝鮮中朝軍民聯合抗擊日本侵略,維護了朝鮮獨立李成桂與景福宮高麗王朝(朝鮮)政治經濟文化推行土地國有,以農業為主。實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分為十道,加強中央集權。學習唐朝科舉制度,推崇儒家文化。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3、朝鮮國家地區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奧斯曼帝國(地跨歐亞非)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南亞,北印度)日本(東亞)朝鮮(東亞)民族阿拉伯民族
民族復雜
宗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伊斯蘭教
社會政治上:最高統治者為哈里發。經濟上:工商業發達,商貿繁榮,溝通歐亞非。文化上:融合東西文化,文化繁榮。多元、開放、包容。政治上:最高統治者為蘇丹,政教合一。經濟上:控制東西方商路,影響東西方貿易,客觀上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文化上:兼收并蓄,多元開放,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政治上:德里蘇丹國的最高統治者為蘇丹,實行中央集權。重要職務由穆斯林擔任。文化上:笈多帝國以印度教為主。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整體上宗教多樣。政治上:7世紀仿照隋唐進行大化改新建立起中央集權國家。12世紀末建立幕府統治。文化上:受到中華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政治上:7世紀末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建立中央集權的高麗王朝。之后引入科舉制。14世紀,李成桂建立朝鮮。文化上:儒家色彩濃厚。課堂小結1、一本歷史書中對某帝國有以下描述:“這帝國盛行伊斯蘭教,商人擁有能在逆風中航行的商船,從印度輸入米、棉及蔗糖,從唐帝國進口絲綢,首都巴格達因此成為當時世界重要的大都會。”此帝國最有可能是()A.阿拉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奧斯曼帝國D.羅馬帝國【解析】選A。8世紀中期,形成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在征服和擴張的過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會的轉化,定都巴格達,故選A。鞏固練習2、奧斯曼帝國是奧斯曼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國,因創立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荊州市沉井施工方案
- 自然資源科課件
-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食品生物技術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混凝土基本構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農業大學《園林建筑設計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分鏡腳本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建東職業技術學院《形態學實驗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成癮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襄陽科技職業學院《矩陣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遺傳學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醫學院課件
- 高中音樂人音版高一上冊目錄鼓樂鏗鏘-錦雞出山(省一等獎)
- 西南18J202 坡屋面標準圖集
- 冶金企業(煉鐵廠)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 新結構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南昌大學
- 中國船舶工業供應商
- TCMBA 020-2023 人正常乳腺及乳腺癌類器官制備、凍存、復蘇和鑒定操作指南
- 公文流轉單(標準模版)
- 作風建設試題
- LS 8010-2014植物油庫設計規范
- GB/T 6070-2007真空技術法蘭尺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