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級音樂教案下冊_第1頁
湘教版六年級音樂教案下冊_第2頁
湘教版六年級音樂教案下冊_第3頁
湘教版六年級音樂教案下冊_第4頁
湘教版六年級音樂教案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瀏陽河》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課演唱《瀏陽河》

教學目標:

1.能熟練演唱《瀏陽河》的一二兩段,并引導學生用不同演唱形式來表現。

2.通過學唱《瀏陽河》與欣賞新民歌《又唱瀏陽河》,使學生得到豐富的情緒

體驗,進一步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各種演唱形式來深情演繹湖南民歌《瀏陽河》。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

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師:我們中國擁有無以數計的江河湖海,每一條河流都養育著一方的人和歌,

今天老師會帶大家跟隨音樂一起走入一條十曲九彎、碧波蕩

漾的河流,請欣賞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現形式,聽完后說說他們的演唱或演奏形

式分別是什么?這條河流名叫什么?(欣賞男聲獨唱,鋼琴獨奏,古箏獨奏)

生:……

師:你覺得這段旋律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生:抒情、舒展、流暢...

二、歌曲新授一一創造表現

1.師:(評價)不同的表現形式,卻都在傳唱著相同的旋律,他們在歌唱著

他們的母親河,也歌唱著從瀏陽河邊走出的偉人毛主席。讓我們一起來聆聽瀏陽

河畔的歌聲,仔細聽,這首瀏陽河兩段歌詞有什么聯系。(欣賞歌曲)生:對答

或問答式

2.師:這也是唱民歌的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待會我們也可以用這些方式來

進行表演。以前我們所唱的歌曲中還有哪些也是這種方式?生:對花、什么結籽

荷又荷。

3.師:其實民歌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來合。今天老師也

想請大家跟老師一起來合作。(出示課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復的字詞。(師

范唱,生伴唱)。

(1)師范唱,生按節奏說

(2)既然是我唱你來和,那光說不唱多沒勁啊,老師也來做個伴唱,仔細聽,

老師的伴唱有什么特點嗎?(加入音高,指譜)生:重復前一句句尾的音,只

有第三處不一樣。音是向上走的。

(3)師: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那你們能試試跟老師的琴來唱一唱和的部分

嗎?(師范唱,生來和,糾正第三個音)評價

4、師:這首歌曲問世后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今天讓我們來唱一唱這動人的

旋律吧。

(1)聽樂句模唱

(2)搖著船槳蕩舟在瀏陽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頭一波一波的涌動。同學們,

那我們唱歌的聲音是不是也能來找一找這一推一收的感覺。(師示范一兩句)

(3)這首歌曲中略為上揚又比較舒展,可以作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應該

怎樣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優美、連貫的聲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師:評價,能否將第二段歌詞填進去唱一唱。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

很多民歌都采用這種方式來結束,(嘗試唱最后一句的樂譜,最后一句作為結束

句就象一葉小舟穿行在瀏陽河上漸行漸遠的感覺。漸弱漸慢)將詞填進去唱一唱,

提醒學生在延長音后輕換一口氣。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緒(帶有歌頌性的)

(7)師:之前我們欣賞過各種形式的《瀏陽河》,我們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

式來豐富、表現這首歌曲呢。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師想在你們創意中挑選一到兩

種來嘗試著演唱哦,其他同學也可以仔細聆聽,選出你所喜歡的方式。生:齊

唱、合唱、輪唱等想法……(師嘗試一兩句表現)

(8)師:可不可以將我唱你來和的形式加進去呢?我們來嘗試一下他的想法

好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

(9)師:事實證明你們的想法很有創意哦。

(10)完整演繹(領+齊+伴)(第一段慢速,舒展優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躍

歡快地,似乎在歌唱著毛主席和共產黨。)

三、欣賞一一體驗《又唱瀏陽河》

1、師:隨著時代的變遷,瀏陽河的人民不斷開拓,開創了又一片嶄新的天地。

你聽,他們又唱起了那動人的旋律,請欣賞《又唱瀏陽河》,仔細聽歌曲中有你

熟悉的旋律嗎?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樂)生:出現了瀏陽河的主

旋律、獨唱、伴唱(獨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師: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現?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生:合唱出現在

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將瀏陽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瀏陽河人民的激

情...

3、師: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段合唱的曲譜,感受這瀏陽河磅礴的另一面。(出

示瀏陽河第一句曲譜和改編后的又唱瀏陽河曲譜,將原曲與改編部分進行對比演

唱)

4、讓我們再次欣賞。(復聽,學生跟著輕聲哼唱,在合唱處完整加入進來演

唱)5、師:《又唱瀏陽河》運用了原曲《瀏陽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

他音樂元素,進行了改編,更富有時代氣息。美好的旋律象瀏陽河水一般清澈蕩

漾,它涌動著的音符撥動我們的心弦,你聽,老師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小小

的改編(彈奏)

四、小結

師:《瀏陽河》的旋律六十年前傳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舊留在我們的心

中,希望大家永遠記住瀏陽河的聲音,讓這旋律伴你成長!

第二課《哩哩哩》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課演唱《哩哩哩》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明亮,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2.甲乙聲部能密切配合,表現春天到來的歡樂。

3.引導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用輕快、明亮,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哩哩哩》;甲乙聲部能密切配合,表

現春天到來的歡樂。

教學難點:

力度記號的表現、聲音的顆粒感。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師:描寫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學們從小唱著長大的,想一想是

什么歌曲?

生:《嘀哩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師:下面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教師彈旋律,學生跟唱)。那么,通過

演唱我們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是明亮的、節奏是活潑的、歡快的,旋律是流暢的,

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同時它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向往。這是我國描寫

春天的歌曲,其它國家描寫春天的歌曲也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朝鮮民

歌《哩哩哩》。

二、學習歌曲(總-分一總)

(一)通過欣賞全曲明確該歌曲的風格特點及曲式結構。

1.:我們帶著問題來完整的欣賞一遍,這首歌曲的風格特點是否和剛才我們唱

過的《嘀哩嘀哩》相似?

師生小結:這首歌曲的風格特點和《嘀哩嘀哩》的風格相似,它的色彩也是明亮

的,節奏歡快、旋律流暢,都是以少年兒童純真、甜美的口吻,生動的音樂語言

表現了渴望春天到來,祈盼豐收的喜悅心情,同時在演唱中還運用了輪唱、合唱、

對唱等多種形式使歌曲情緒更加熱烈歡快,那抱春的布谷鳥,使人聯想到農事的

繁忙景象;那盡情歡歌的百靈鳥,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進一步體現了

朝鮮人民祈盼豐收的樂觀主義精神。

2.欣賞第二遍引出曲式結構:

曲式結構:單二部曲式(鼓勵學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寫出圖式,給予肯定)

引子+A+B

(1?4)(5-18)(19-16)

初步陳述展開主題

(二)學習節奏和旋律,討論并解決難點

1、節奏難點及圖示,師范奏。然后讀奏,學生模奏,反復練習,切分節奏借用

體育課“向右轉”的口令來加以聯系和想象達到會奏的目的,逐一解決

難點。總結:因為有了這些密集節奏才使歌曲富于變化、活潑、具有舞蹈性,使

歌曲顯的流暢、自然。

2、學唱主旋律:

(1)在學唱旋律前先練習音階

(2)采用游戲接龍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學分別唱、連起來唱。

(3)教師范唱后學生隨琴輕唱并發現難點,及時指導。

3、填入歌詞,加二聲部合唱。

三、演唱全曲

(1)學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緒,通過練習進

行比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兩部分情緒的對比。

(2)演唱的基礎上可適當做游戲,游戲采用擊鼓傳花的方式請男女兩個同學分

別演唱二聲部。

(3)全班同學進行演唱,同時邀請幾個同學用打擊樂(碰鈴、響板、三角鐵等)

為同學們伴奏。

四、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朝鮮民歌《哩哩哩》,主題是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

喜悅心情,曲式結構為單二部曲式。同時我們還學習了兩個典型節奏型,有了它

們才使歌曲的情緒更加熱烈歡快,體現了朝鮮人民的樂觀精神。世界各國都有自

己的民歌,其特點也不盡相同,讓我們在以后的音樂課上領略更多不同民族的音

樂。

第二課《放風箏》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課演唱《放風箏》

教學目標:

1.欣賞河北民歌《放風箏》,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歡快的情緒。

2.學生能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即興參與音樂活動,體會音樂所表現的意

境。

3.通過聆聽不同版本的《放風箏》,進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從而激發學生對民

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4.能聽辯南北不同風格的民歌。

教學重點:

演唱河北民歌《放風箏》。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不同版本的《放風箏》,進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能聽辯南北不同風格的

民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感受歌曲情緒。

引導學生帶著背景音樂所渲染的情緒愉快進入教室。

二、激趣導入

階段性目標:用“猜猜歌名”的方式自然導入作品,初次完整視聽歌曲、感受歌詞,使學生

充滿興趣,帶著幾多新奇、幾許期待來欣賞音樂。

1、瞧瞧你們一張張笑臉,快來說說聽了這首歌曲你是帶著怎樣的情緒走進教室的?

生:高興、愉快、開心…

2、同學們的感受很準確,剛才帶給我們愉快情緒的這首歌曲,就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河北民

歌,它的名字是什么呢?老師先不告訴大家,就讓我們靜下心來,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看看同

學們能不能從聽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3、同學們起了這么多好聽的名字,老師看得出來,你們都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這

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學們的答案中,是什么呢?(揭示課題)

4、《放風箏》這首歌曲是流傳于我國河北南方一帶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

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嗎?

“南歌北唱”就是將流傳于江南一帶的優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當地民俗的歌曲,

我們這首河北民歌《放風箏》用音樂描繪的是怎樣的當地民俗呢?讓我們完整地視聽一遍歌

曲,細細地體會歌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聽賞。(播放動畫《放風箏》課件)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聽賞,展示匯報。師評價并給予獎勵

5、師小結: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再現了歌曲的情景,音樂感受把握得很準確。這首歌曲所表

現的意境正如同學們匯報的一樣,描繪的是舊時難得出門的姑娘們穿著漂亮的衣服,趁著陽

春三月大好的時節,帶著各自喜愛的風箏去野外踏青、游玩的喜悅心情。

三、分段賞析

階段性目標:通過方言和歌詞的學習,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特點。

1、下面,讓我們分段欣賞,進一步體會歌曲的情緒和河北民歌的旋律特點。

還記得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嗎?聽過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嗎?老師現學了幾句,現在呢我就

用純正的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給大家把第一段歌詞朗讀一遍。(師幽默地用方言朗讀歌詞)

學生模仿

2、欣賞第一段,體會方言和民俗對歌曲的影響,學唱最具特色的樂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

3、欣賞第二段,聽辯這首歌曲的歌詞和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那些不同?(講解襯詞)

4、欣賞第三段,師生對唱。

四、整體復聽

階段性目標:以視聽為基礎,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I、通過一遍遍地欣賞歌曲,我們感受到了河北民歌《放風箏》帶給我們的歡快、愉悅的情

緒。音樂除了能表現一定的情緒外,還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那么這首河北民歌《放風

箏》的風格特點是什么呢?讓我們再一次完整地視聽歌曲,通過《放風箏》這首歌曲來感受

我們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2、(出示課件選擇)

3、師小結,因為這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所以它既有南方民歌的委婉、細膩,

也有北方民歌的粗獷、高亢和嚓亮的曲風特點。

五、對比欣賞,拓展學習

階段性目標:通過對比欣賞感受南北不同地域民歌的風格特點,并能分辨。

I、《放風箏》這首歌曲的版本很多,歌唱的內容大同小異,旋律風格卻因地有別,欣賞南

方版本的《放風箏》

2、(出示課件選擇)

3、師小結,同學們找得很準確,南方民歌的旋律曲調就是委婉、細膩、平穩、柔和地。

4、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以一曲《茉莉花》為例,分別演唱兩個樂句,看看同學們能不能根據

我們已掌握的知識來區分南北民歌。(師聲情并茂地演唱)

學生欣賞、判斷

六、總結

師:看得出大家今天的學習很有收獲,這節課我們在河北民歌《放風箏》的伴隨下,

共同體驗了放風箏時的樂趣和喜悅的心情,同時也感受到北方民歌高亢、嚓亮和南方民歌委

婉、細膩的旋律美,相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會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民間音樂。讓我們帶著想

象的風箏下課吧!(在《放風箏》歌曲的伴隨中愉快地“飛”出教室)

第一課《斑鳩調》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課《斑鳩調》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斑鳩調》這首歌曲。

2.通過學唱歌曲,讓學生感知、體驗江西“燈歌”的音樂風格、特征。

3.通過本課教學,學生能了解江西的風土人情,喜愛民族音樂的韻味。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演唱歌曲《斑鳩調》。

教學難點:

感受并體驗江西民歌的風格特點。以及樂曲中音程大跳的演唱。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望廬山瀑布》圖畫,對話交流,讓學生看畫吟誦《望廬山瀑布》。

2.引領學生根據自身所了解的介紹江西人文景觀。

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請茶歌》、《江西是個好地方》。

4.聆聽歌曲《斑鳩調》,聽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新歌《斑鳩調》

1.教師范唱《斑鳩調》,學生靜中聆聽、感悟。

2.出示歌片,結合歌曲,讓學生找找含有動物叫聲的樂句,并跟隨琴聲唱一

唱。

3.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說說有些什么特點?

4.板書音樂知識:下滑音記號,簡介并實踐示范練習。

5.學生學唱《斑鳩調》的第一段。(采用聽錄音范唱學、隨琴聲學唱等方式

進行)

6.疑難解答:

師:你們覺得什么地方最難唱?為什么難唱?

(1)板書出示:“嘰哩咕嚕”的樂句。

(2)指導學生邊唱邊用手指畫出旋律線。

(3)師與全體學生對答演唱。(解決難點問題)

7.隨音樂范唱自主學習歌曲。(教師聆聽發現不足,及時糾正)

8.完整地隨琴聲演唱全曲。

三、歌曲鞏固與處理:

1.結合歌曲的風格特點,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

(1)師與生對答演唱練習。

(2)學生分組分句演唱。

(3)學生接龍對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練習。

(演唱時,教師進一步強調樂句間的強、弱處理,盡可能的與歌曲風格相一致)

(5)有表情地完整地隨伴奏演唱《斑鳩調》。

四、小結:

1.師生共同小結本課學習的音樂內容。適當滲透情感、思想教育,并布置課后

收集自已家鄉的民歌唱一唱。

2.全體師生再次唱起《斑鳩調》。

第三課

《幸福快車》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課演唱《幸福快車》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輕松、流暢、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幸福快車》。

2.了解歌曲中的反復記號并掌握歌曲中的節奏型。

3.善于發現幸福,能夠積極樂觀地區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能用輕松、流暢、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幸福快車》。

教學難點:

了解歌曲中的反復記號并掌握歌曲中的節奏型。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通過一則故事:懂得什么是幸福,用心去感受幸福。

二、新課教授

1.整體聆聽歌曲《幸福快車》,思考以下問題:歌曲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

小結:輕松、活潑。

2.節奏練習

學唱歌曲前,來打打歌曲中的典型節奏型。

XXXXXX(師做示范,生練習)

生分組展示,師及時給予鼓勵。

3.學唱歌曲

師范唱:在老師的范唱中,歌曲的順序是怎樣變化的?

了解反復記號。

分句學唱。

請生仔細聆聽,老師在什么地方加入了擊拍?生:休止符。

師:你能不能也想一種方法來代替四分休止符?

按自己的方式唱一唱。(學生表現較積極,有在休止符處捻手指、拍手、跺腳等

等嘗試不同的方式表達。)

三、分組演唱

將學生分為男女兩組,分別演唱一二段,第三段男女生齊唱。在休止符處加入不

同的方式表現。

分組歌唱、小組競賽、學生互評、獨唱。

四、小結

學生暢談對于幸福的理解、幸福的意義。

師: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生活中你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只要你能像

歌曲中寫到的樂觀看待事物,不要怨,不要悲,好的運氣一定會陪伴你,讓我們

帶著愉快的心情向幸福快車出發!

第三課《拉庫卡拉查》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課演唱《拉庫卡拉查》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拉庫卡拉查》,了解拉丁美洲音樂風格。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通過歌曲《拉庫卡拉查》積極參與音樂審

美和體驗活動(唱、奏、舞),培養其音樂表現能力。

3.通過感受墨西哥音樂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體驗并喜愛拉丁美

洲民族音樂,增強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第一部分的兩個不同結尾句,區別音準、節奏;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節奏及弱起前的換氣;

理解歌曲的結構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感受拉美舞蹈:

(一)感受墨西哥舞蹈鮮明的節奏和熱烈的氣氛:

看《墨西哥舞》片段提問:

1.猜猜看舞蹈演員們表演的是哪個洲的舞蹈?

A亞洲B非洲C拉丁美洲。

2.舞者的服飾有什么特別之處?

(女,花哨的大擺裙。男,寬沿帽。)

(二)感受、體驗拉丁美洲國家一墨西哥舞蹈、音樂風格特點:

這段舞蹈是拉丁美洲國家墨西哥的舞蹈,請同學們接著看,仔細聽舞曲的音樂是

什么風格?音樂節奏有什么特點?

1.賞的同時有意識的指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體會舞曲的音樂風格一一熱烈、

熱情,舞步節奏一一輕快、快。

2.學生感嘆舞曲的熱烈,舞步的輕快之余,拍拍舞步基本節奏:

XXXXXXXIXXXXXXX::|

XXXXXXIXXXXXX:11

拍念節奏。

引導學生說出舞步基本節奏的節拍3/4,在每小節第1拍上加〉(重音記號)。

加速拍節奏,體驗舞曲風格的節奏感覺。

3.單純的節奏體驗到肢體的參與,學習教師編創的簡化舞步。

男:XXXI(踢踩踩,右右左)

女:XXXXXXI(踩踩踩踩踩踩,右左右左右左)

教師示范舞步,分男女生學習。

師提示《墨西哥舞》中舞者的雙手是怎樣配合舞步的?

(生:甩大裙擺、托帽沿……)當人們的心情隨著舞蹈越來越雀躍時又加入了哪

些動作?(跳、旋轉……)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表演能力加上動作。

隨著《拉庫卡拉查》伴奏音樂片段音樂舞一舞。

二、新歌學唱:

(一)學唱歌曲《拉庫卡拉查》,體會墨西哥音樂帶來的歡暢:

1.示歌曲完整聆聽,感受音樂明快的節奏、歡暢的歌詞。(聽第1遍,聆聽前

讀歌名。)

你覺得這首墨西哥民歌的音樂風格是怎樣的?

2.學唱歌曲:

找出歌曲中的音樂記號,換氣記號、反復跳躍記號,知道歌曲的演唱順序,準確

地念出歌詞。

用三拍子的基本節奏XXXI為歌曲拍手伴奏,通過分辨歌曲情緒,節奏變化選

色卡(橙色、紅色)標出歌曲段落。

知道歌曲可分為兩部分,找出基本節奏:

AXXXXXXIXX—IXXXXXXIXX—I

(由學生拍、念節奏找出)

BXXXIXXXXXIXX—IXXXXXXIX.

(由教師引導學生認知)

a歌曲第一部分的兩個不同結尾句,區別音準、節奏;

b: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節奏及弱起前的換氣,兩個不同結尾句,區別節奏;

C:知道1、#1、2的音高關系,唱準1#1|2..

填唱歌詞。

a:提示,舞蹈、最好的、32(舞),兩字一音、一字兩音。

b:師示范歌曲二部分的連接處,清唱指導練習。

教師用較慢速度彈伴奏,學生心里默唱。

學生跟琴練唱。

教師示范歌唱輕巧、快速的吐字。

你們觀察到老師吐字的要領了嗎?(唇齒運動幅度小,速度快)

用熱烈、歡快的歌聲體驗歌曲帶來的歡暢。

3.“拉庫卡拉查”的意思:

①誰知道“拉庫卡拉查”在當地的語言中是什么意思?

(生:一種舞蹈、一種音樂)

②“拉庫卡拉查”本意是“螳螂”現在作為墨西哥一種民間舞蹈的名稱。

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墨西哥人的舞步之所以那么快,那是因為地處美洲熱帶雨林

氣候的墨西哥遍地是嶂螂,因為衛生條件的限制,古時候的墨西哥人在踩踏螳螂

的過程中有了這樣的舞步。

③用踩嬸螂的興奮與速度唱一唱歌曲。

(二)聆聽對比:

1.聆聽墨西哥民歌《嶂螂舞》,找出改編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語版的不同處。墨

西哥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所以下面請大家聽的是西班牙語版的《螳螂舞》。

人們開心到極點用什么方式表示?

(聽第1段后暫停)聽出即興的喊叫、口哨(在前奏、間奏處),提問:“那個

版本更有氣氛更帶勁?試著興奮地喊一喊、吹一吹”

仔細聽聽音樂伴奏里都有哪些樂器的聲音?

(聽第2段)吉他、小號伴奏。

用已有的打擊樂器編創伴奏:串鈴、沙球、舞板。師提示哪個樂器適合強拍的伴

奏,哪個樂器適合弱拍的伴奏。XXXI

(舞板)(沙球、串鈴)(沙球、串鈴)

和著清唱的歌聲唱唱敲敲。

聆聽發現歌曲最后速度漸快,歌曲更熱烈更有氣氛。(試著用漸快的速度唱唱B

段反復部分,師用XXXI拍手方式提示速度。)

2.熱烈、歡快的歌曲中加入即興喊叫、口哨、打擊樂器伴奏。

3.再加入舞蹈。

三、了解墨西哥:

1.說說通過音樂《拉庫卡拉查》你感受到墨西哥人怎樣性格和生活態度嗎?(快

樂、開朗熱情、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一個古老的民族,她們的音樂中流淌著印第安土著文化、吉普

賽、西班牙的音樂元素。

2.想知道有關墨西哥的哪些情況?(第一步學生自主選擇相關內容,第二步引

導學生認識墨西哥地理位置。)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去上網了解。美洲國家還有很多,比如:加拿大、委內

瑞拉等等,它們的音樂將在接下來的音樂課中為同學們展示。

四、小結下課。

第五課《龍里格龍》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課演唱《龍里格龍》

教學目標:

1.能用和諧的聲音演唱二部合唱《龍里格龍》,并能準確表現歌曲的力度變化。

2.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感受京劇音樂的美。

教學重點:

唱好二部合唱《龍里格龍》。

教學難點:

二部合唱時能根據指揮的手勢準確地演唱。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復習上節課了解的京劇的基本知識。

三、京劇的四大行當

1.師:京劇根據人物的性別、個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類,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大

行當,你們知道是哪四大行當嗎?(生、旦、凈、丑)

2.CAI出示圖片,說說行當的門類,教師簡要介紹。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員,在每個行當里,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物又有不同的

行檔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齡大的叫老旦,年紀輕、性格較活潑的叫花旦;

“凈行”指“大花臉”,就是我們介紹過的有臉譜的角色。

“丑行”是指詼諧滑稽或小奸小惡的人,就像畫面上這位《水滸傳》中的時

遷一樣。

3.演一演。(請學生上臺演一演各種行當的人物)

四、京劇的表演形式

1.師:京劇不僅在角色上內容豐富多彩,還有形式多樣的表演形式。“唱、念、

做、打”就是京劇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樂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聲,

有節奏性,像舞蹈;打一一打斗時的表演動作。

2.欣賞與分辨。

播放視頻:京劇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交流:這段戲里有幾個角色?出現了幾大工夫?(兩個角色:鐵梅、奶奶。

鐵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出現了唱、念、做三大工夫)

模仿這段戲里的唱、念、做。

3.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請兩個學生上臺表演:我砍、我擋、我刺、我閃、我掃、我跳。

4.CAI播放視頻:《孫悟空打鬧無底洞》中武打戲的片段。

師:在這場戲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們說“臺上三分鐘,

臺下十年功”,演員的精彩表演,都是在臺下用汗水和淚水換來的。

五、唱一唱《龍里格龍》

1.CAI播放《龍里格龍》,教師帶領幾個學生表演京劇中的走圓場。

2.再聽歌曲,說說聽后感。

師:歌曲《龍里格龍》是利用傳統京劇音樂素材,采用現代歌曲創作手法

創作的一首“京歌”。音樂風格既有京劇傳統的神韻又有時代精神。演唱它將

給大家帶來一種愉快而又別具一格的京劇音樂體驗。

3.三聽歌曲,思考:歌詞和曲譜有什么特點?

4.唱曲譜。

分聲部視唱后進行合唱。

5.唱歌詞。

6.教師指揮進行合唱。

7.評價。

六、小結下課。

《京調》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課聽賞《京調》

教學目標:

1.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能區分西皮和二黃。

2.通過欣賞《京調》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并能分辨樂曲的基本結構。

3.在聽、唱的欣賞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我國“國粹”的興趣與喜愛。

教學重點:

1.感受《京調》歡快活潑的情緒,并分辨它的曲式結構。

2.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能區分西皮和二黃這兩種唱腔。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音樂,分辨《京調》的樂曲結構。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1、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好!

生:劉老師,好!

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聽完請你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生:...

師: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

的張飛叫喳喳!同學們應該知道我國是一個戲曲大國,有很多的戲曲種類,而這

首歌曲中就有戲曲色彩,你覺得它屬于哪種戲曲呢?

生:京劇。

師:是的,這個藍臉、紅臉、白臉等是京劇當中的臉譜,每個臉譜都代表京劇當

中的人物形象。而京劇還是我國的國粹。你對我們的國粹京劇了解多少呢?

生:...

二、簡單介紹京劇:

1、師:看樣子你們課外的知識還是比較豐富的,那么我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

有多厲害!

師:有誰知道京劇的四大行當是什么呢?

生:...

師:京劇的四大行當就是生、旦、凈、丑。(出示圖片)

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別展現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師:同學們,現在請咱們班的男生跟著老師來學學小生的簡單動作。

(欣賞小生的簡單動作,學生一起來模仿,教師帶領做)

師:同學們表現的不錯,接下來我們來了解旦。

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師:(分別出示圖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請女同學來學學花旦的動作,

我們也來做一回花旦吧!

(教師做簡單的花旦動作,女同學一起學著做一做)。

師:同學們的動作真漂亮,像極了真正的花旦。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凈和丑。

凈:性格鮮明的男性人物。(出示圖片)

丑:滑稽、幽默、機敏、活躍的人物。(出示圖片)

師:了解了京劇的四大行當,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段小曲兒,請大家說說

這段小曲兒中的人物是屬于哪個行當的?

2、欣賞《蘇三起解》

問:這段京劇中的人物屬于哪個行當?

生:旦。

師:嗯,完全正確,這首《蘇三起解》是選自我國戲曲藝術家梅蘭芳先生表演的

《玉堂春》。請同學們一起再來聽一遍,請大家聽聽他在唱時用的是真嗓子還是

假嗓子?

3、再次聆聽《蘇三起解》

問:他在唱時用的是真嗓子還是假嗓子呢?

生:假嗓子

師:對,京劇唱腔用的都是假嗓子。(如果答不出,那么教師用聲音示范真聲與

假聲,再讓學生做出判斷。)

4、唱一唱

師:請看(出示:《蘇三起解》第一句曲譜)這是《蘇三起解》的曲譜第一句,

咱們也來唱一唱。

師先唱,學生再唱(2遍),注意用假嗓子唱。

師:同學們唱的不錯,呵呵,在我們的京劇唱腔中主要有兩種:西皮和二黃。

(出示西皮和二黃的概念)

西皮:西皮的旋律起伏較大,節奏緊湊,唱腔流暢明快,適合于表現歡快、堅毅

的情緒。

二黃:旋律較為平穩,節奏舒緩,唱腔凝重渾厚,更宜于抒發沉郁、悲憤的情緒。

師:請問:你覺得《蘇三起解》屬于哪種唱腔呢?

生:西皮

師:對,這首《蘇三起解》屬于西皮唱腔,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與《蘇

三起解》有著相似之處的《京調》,同學們來聽聽它的第一主題,它們到底有什

么聯系呢?

三、欣賞《京調》

1、聆聽《京調》第一主題

師:演奏這首樂曲的主要樂器是什么?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演奏這首樂曲的主要樂器是竹笛,情緒是歡快的。

師:同學們的感受都是正確的,樂曲的開始是一段引子,它運用了京劇“過門”

的曲調,首先渲染了京劇音樂的氣氛。引子過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劇唱腔,使人感到輕松愉快。但它到底哪里與剛才我

們聽的《蘇三起解》有聯系呢?

生:回答

師:真厲害!原來它們的音調是一樣的。(如果答不上,老師唱《京調》的第一

主題旋律。)請同學們也來唱唱《京調》的第一主題。

(學生再次聆聽第一主題)

(教師出示:第一句的曲譜,學生隨教師的鋼琴唱曲譜,教師提示樂曲的情緒)。

師:這是《京調》的第一主題,按照曲子的曲式結構,我們把這第一主題叫做(板

書:引子+A)

2、聆聽《京調》第二主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來聽它的第二主題。

問:聽聽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在節奏和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生:節奏慢下來了,情緒變得優美,舒緩。

師:是的,第二主題節奏舒展,旋律流暢,情緒變得優美、舒緩。

師:(出示第二主題旋律:請學生唱唱第二主題旋律,教師提示旋律優美,舒緩

的情緒表達)。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聽,這是《京調》的第二主題,我們把第一主題叫做A,那

么這個第二主題叫做什么呢?Bo

(板書:引子+A+B)

師:下面老師再來考考大家的耳力,聽聽在接下來的音樂當中,是否還有第一主

題和第二主題呢?如果有,那么它們的順序是怎樣的?也看看大家聽音樂時是否

能一起靜心的欣賞!

3、欣賞第二部分音樂:

問:這部分音樂當中你有聽到熟悉的旋律嗎?

生:有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的旋律

問:它們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生:A+B+A

師:太厲害了你們,真不錯!完全正確,我們再來聽一遍,一起見證你們的完美

回答。

(再次欣賞這部分音樂)

師:這部分音樂再現了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

4、聆聽結尾部分

師:現在請同學們聽聽,這樣是不是音樂就結束了呢?主題旋律還有再出現嗎?

(聆聽結尾部分音樂)

問:是結束了嗎?

生:是的。

師:對了,這就是這整首樂曲的結構了。(引子+A+B+A+B+A結尾),

它是一首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引子+A+B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再現的A

+B+A,第三部分是結尾。

5、完整欣賞《京調》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完整的欣賞這首《京調》,一起聽聽音樂中除了我們熟悉的

笛子外,還有哪些樂器是你知道的

呢?

(欣賞《京調》)

問:從音樂中還有哪些樂器是你知道的呢?

生:二胡、------

師:同學們有些還是能聽出來的,這首《京調》它是由笛子與樂隊演奏的,主要

是笛子,樂隊指的是民族管弦樂,弦樂有胡琴、二胡等,這首《京調》(笛子與

樂隊),是顧冠仁于1960年根據京劇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調改編的一首民族

管弦樂。樂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領奏,表現了一種歡快喜悅、生動活潑的情趣。

剛才我們聽的《蘇三起解》是選自梅蘭芳的《玉春堂》,而這個《京調》的第一

主題旋律與《蘇三起解》相似,所以我們今天聆聽欣賞的《京調》就是根據京劇

《蘇三起解》改編的,屬于西皮原板。

四、延伸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京劇中的兩大唱腔,西皮和二黃,也欣賞了西皮腔的曲子,

《京調》和《蘇三起解》,現在請同學們來欣賞二黃腔的曲子,一起聽聽看看二

黃腔的京劇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聆聽二黃腔的京劇片段)《望江亭》片段

師小結:

同學們,咱一起說說今天學習后的感受吧!今天對于京劇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什

么呢?

生:...

師:希望大家可以多去搜索關于京劇方面的知識,然后跟同學多多交流,也希望

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關注我們中國的“國粹”。

在《京調》音樂中學生走出教室。

第六課《撒尼少年跳月來》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六課演唱《撒尼少年跳月來》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來》,用明亮、圓潤的聲音來表達歌曲的歡快

熱烈的情感。

2.二聲部合作,運用聲勢動作為歌曲的齊唱部分伴奏。

教學重點:

演唱二聲部歌曲《撒尼少年跳月來》。

教學難點:

高、低聲部的合作。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彈琴,師生共唱問好歌。

二、活動與練習:

1.發聲練習1=C1=F2/4

要求:聲部和諧,聲音輕柔。

2.視唱練習

1=A2/43/4

(1)從歌曲中摘取變拍子部分要求學生劃拍視唱。

31113555161355

53351661551533

(2)要求三拍子與二拍子的交替清晰。

(3)學生隨琴演唱。

三、新授歌曲

1.聽全曲,讓學生對歌曲在情緒、力度、與節奏上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2.教師彈奏旋律,引導學生自主視唱旋律,用手中的樂器伴奏(自由的)。

(可以個別唱、小組唱、男女唱的形式)

3.學生分小組上臺展示所學旋律,其他人仔細聆聽,指出優缺點,更正錯誤;

4.分成高、低聲部整體視唱旋律,用手中的樂器伴奏,情緒要求輕快活潑的。

5.用lu演唱《撒尼少年跳月來》曲譜,注意二聲部和諧均衡。

要求:聲音跳躍有彈性;并能加以簡單的伴奏。

6.全班隨琴用lu唱旋律,加手的伴奏;

7.學習歌詞,有節奏的念歌詞。

分高低聲部學歌詞;

分高低聲部唱歌詞,出現錯誤及時糾正。

8.教師伴奏,引導學生輕聲學唱歌詞。

9.隨琴高低聲部合唱歌曲,歌曲藝術處理。

10.參與表現歌曲,用聲勢動作為歌曲的齊唱部分伴奏。

四、小結下課

第七課《落水天》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七課演唱《落水天》

教學目標: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學會演唱廣東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豎笛吹奏其旋律。

2.能認真聽賞廣東音樂《旱天雷》,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并用簡單的語言

描述樂曲的基本情緒。

3.能用對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結子高又高》。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演唱廣東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學會演唱廣東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廣東、廣西

同學們“粵”是哪個省的簡稱;“桂”是哪個省的簡稱。它們地處我國的南部沿

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音樂也有不同的特色與文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廣

東、廣西音樂。

二、演唱《落水天》

1.導入

八十年代,廣東流行歌曲在我國非常流行,你們的父母或許都會唱一、兩首廣東

歌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落水天》。

2.初步感受歌曲

學生聽賞歌曲說一說歌曲表現的情感

然后學生用普通話讀一讀民謠有同學用廣東客家方言話讀一讀嗎?

學生逐句模仿廣東客家方言

3.學習歌曲

學生視唱歌譜

歌譜的節奏XX|XXoI這種節奏有一種悲與嘆息的感覺。

學生唱歌曲,引導學生用方言有表情表現歌曲一唱一嘆的悲涼感情

4.演奏用豎笛吹奏《落水天》

注意氣息,把握節奏XX|XXoI

三、聽賞《旱天雷》

1.了解廣東音樂

《旱天雷》是廣東音樂傳統曲目之一。

什么廣東音樂:廣東音樂是民間絲竹樂的一種,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廣州市區的

民族樂合奏樂種,風格明快活潑,音色清脆明亮,曲調優美流暢,節奏清晰而富

于變化,南方民間情調突出。

廣東音樂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又富有時代的氣息。音樂綺麗精致,華美光彩,性

格樂觀向上。早期的樂器主要有:二弦、提琴、橫蕭、月琴和三弦五件成為“五

架頭”。后用二胡提高音樂并輔以揚琴、秦琴稱為“三架頭”并逐步代替“五架

頭”,使樂隊音色更加明亮。后來又增加了洞簫、底子、椰胡、琵琶、三弦、低

胡,擴大了表現力。

廣東音樂大多篇幅短小,傳統曲目無復雜的大套形式。有影響的有:雨打芭蕉,

雙飛蝴蝶、旱天雷、步步高、賽龍奪錦等。

2.聽賞音樂的主題,并初聽全曲,學生感受有紐約的基本風格和情緒。

學生交流對音樂的初步印象:音樂的基本情緒(歡欣喜悅)、音色(清脆明亮)

曲調(流暢優美)、節奏(活潑明快)、演奏樂器(揚琴主奏)

學生完成書上練習

3.聽賞第一樂段,認真傾聽并嘗試記住它的旋律。

交流音樂的表現的情緒活潑歡快的

音樂大跳音程的藝術效果歡欣雀躍

4.聽賞第二樂段,注意與第一樂段的異同:音樂表情的變化優美流暢,相同的

結束

5.最后完整聽賞,學生可隨樂哼唱,參與表演

四、學唱《什么結子高又高》

1.學生聽賞《什么結子高又高》

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歌曲表現的形式,歌曲表現的內容

2.學生視唱歌曲

注意音準與節奏

3.學生學唱歌曲

4.學生按書上要求進行演唱

五、小結

學生說一說對廣東音樂的基本了解。布置學生回家了解廣東音樂與廣西音樂的特

點。

《檳榔樹下搖網床》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七課聽賞《檳榔樹下搖網床》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二聲部合唱曲《檳榔樹下搖網床》,能用輕柔、深情地聲音表達歌

曲情緒。

2.學會聆聽其他同學的聲音,高低聲部能整齊、和諧的演繹歌曲。

教學重點:

演唱二聲部合唱曲《檳榔樹下搖網床》。

教學難點:

能用輕柔、深情地聲音表達歌曲情緒;高低聲部能整齊、和諧的演繹歌曲。

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檳榔樹下搖網床》,引入課題。

1.介紹歌曲:《檳榔樹下搖網床》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歌曲表現的是廣西北

部灣地區漁民的生活場景,歌曲格調寧靜,舒緩,旋律優美,展示了迷人的南國

風情。

2.引導學生放松心情,營造寧靜的課堂氛圍,開始欣賞音樂。

3.聽完歌曲,同學們,這首歌曲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歌曲的節奏有什么特

點?(歌曲旋律優美,節奏舒緩,表現一種寧靜、溫馨的畫面。)

二、進行聲音訓練。(老師講解要求,并進行示范。)

要求:

1.身體放松,深呼吸,逐步體會歌唱要有氣息的支持。

2.關于發聲方法及聲音的位置:嘗試半打哈欠,體會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頭

腔有什么樣的感覺?嘗試在這樣的狀態下發聲。

3.鋼琴彈奏練聲曲,引導學生發“嗚”音,要求口型圓,發聲之前要有氣息

的準備,口腔找到半打哈欠的感覺輕聲跟唱。

4.分兩聲部進行發聲訓練,要求加強合作,營造諧調,柔美的共鳴效果。

三、學唱歌曲。

1.跟琴聲分聲部學唱旋律,要求劃拍,唱準節奏。注意節奏的強弱對比,老師

進行示范,引導學生學習體會。

2.朗誦歌詞,引導學生體會歌詞描述的場景,營造寧靜的氛圍,為下一步有

感情的演唱做好鋪墊。

3.跟琴聲分聲部學唱歌詞。要求耳朵要靈音要準,節奏要準。

4.老師檢查學習情況,并請唱的好的同學做示范。

四、再次欣賞合唱曲《檳榔樹下搖網床》。加深學生對旋律的印象,對歌曲情

緒的深刻體會。

五、嘗試進行兩聲部的合唱訓練。節奏音準仍是重中之重。可以選音準節奏較

好的同學做示范,要充分發揮示范的作用。

六、小結:

師:同學們,《檳榔樹下搖網床》是一首優秀的合唱歌曲,我們在演唱的時

候要把握好歌曲的情緒,深入體會歌曲的意境。同時要加強我們的音準,節奏的

訓練。祝同學們進步!

第八課《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教學設計

執教教師:劉源長沙高新區明德麓谷學校

教學內容: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八課綜合表演《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劇情、學唱歌曲,通過音樂創編,啟發學生對音樂劇的了解,培養興趣。

2.了解音樂劇的相關知識。分析、了解人物性格。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不同段的情緒,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創編臺詞并排練。

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俄羅斯風格的歌曲,啟發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2.運用簡單的變奏手法來創編一段《漁夫放走小金魚》唱段。

3.分析劇中的人物性格,并鮮明地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一、了解劇情

師:同學們聽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嗎?誰來給大家講講?

生:學生簡單講述故事情節。

師:老師也想來給大家講講。

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岸邊住著一對貧窮的老漁夫和他的妻子。一天老漁夫打

魚網上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哀求老漁夫放了它,并許諾答應他的一切要求。

老漁夫沒有向小金魚提出任何要求就將小金魚放走了。老漁夫回到家里,把這個

事情告訴老太婆后,老太婆很生氣,她讓老漁夫向小金魚要'‘新木盆",后來新

木盆有了,她還不滿意,又先后提出要“新房子”,要做“貴夫人"''女皇",

這些愿望小金魚都一一滿足了她。可她還是不知足,竟然提出要做海上女霸王,

并且還讓小金魚去伺候她,這個要求使得小金魚感到十分失望,它沒有答應,就

游走了。當老漁夫回到家時,他看到他的家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二、把劇情劃分出場次,并說明理由

1.結合課件中出示的幾張圖片,分組討論出現順序,并把它們劃分出場次。

生:分成三場,分別是《放魚歸海》《貪婪的老太婆》《憤怒的大海》。

2.在教師的啟發、提示下,學生補充回答:還可以再加序幕和尾聲。并知

道序幕的作用是交代故事背景。尾聲則有讓人回味、思考的作用。

三、欣賞、學唱劇中歌曲,并安排它們在適當的場次出現

師:下面老師要請大家聽三個唱段,你們仔細聽,試著從歌曲的音樂情緒和

歌詞中分析這三個唱段分別放在劇情的哪一場中最為恰當?

1.欣賞、學唱歌曲。

(1)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能回答出:曲安排在序幕比較好,因為歌詞中很

清楚地交代了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海浪的音效,正好刻畫了漁夫和老太婆

的生活環境(海邊),慢而平緩的音樂旋律營造出了沉悶的感覺,加上歌詞的描

繪,刻畫除了他們的生活是貧窮、單調而乏味的,使聽眾更容易、也更快地進入

到故事的情境中來。

(2)老師教唱曲,并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歌聲來渲染劇情。

2.欣賞、學唱曲。

(1)初聽、分析曲

生:這一段音樂主要表現的是小金魚被網住后哀求老漁夫放了它,所以安排

在第一場比較合適。

師:這一段同曲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嗎?(出示詞譜)

生:這是第一段的變奏,它們的節拍相同,節奏和旋律相似。

師:在小金魚的唱段中,同樣一句歌詞在兩次處理中一樣嗎?

學生分析出有一個音不一樣。教師馬上追問為什么?請同學們再把這段聽一

遍。

如學生暫時回答不出來,可復聽曲后再回答。

生:(從五度變成八度大跳)更加突出了小金魚的傷感、恐懼及苦苦哀求的

情緒。

(2)教師教唱曲

讓學生在演唱八度跳躍時氣息下沉(腰部向下用力),聲音位置統一。并發

自內心地演唱出小金魚當時的心情。

四、創編歌曲

師:老漁夫聽完小金魚的話后,是怎么回答它的?大家來設計一下。

生:小金魚你別愁,我不會將你帶走,請你放心地回到海里,我沒有任何要

求。

師:同學們能試著根據已有的兩段旋律,通過簡單的變化(變奏),將老漁

夫說的這句話加上恰當的旋律嗎?

教師啟發學生體會老漁夫當時的的心情和語氣進行創作。也可以重復第二

句。

根據學生水平提問:我們想想可以有幾種變奏方法?

生:節奏或旋律的相似變化,調性、節拍的變化。

師:說得不錯,那么老漁夫聽完小金魚的話,他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是憐憫的、愛護的。

師:那好,就請大家課后分組進行創編《老漁夫放走小金魚》唱段吧。

五、欣賞、學唱歌曲

1.初步欣賞音樂。

2.共同討論。

師:曲安排在哪一場較合適?

生:第三場。

師:這段音樂也是第一段的變奏,它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這段歌曲的第一段有些激動,有些憤怒,大海被老太婆的貪婪激怒了。

第二段的后一句有些無奈的嘆息。

3.教唱曲。

道具:舊房子、破木盆、藍綢布(表現大海用的)、小魚頭飾。

六、展示各自創編的成果

1.每組請一個代表展示各小組創編的成果(全班掌聲鼓勵)。

2.根據學生創作情況,教師也可通過示范自己的創編,進行啟發或帶動學

生提高創作的興趣和水平。

3.讓學生了解音樂是音樂劇的靈魂。

七、了解音樂劇的表現手段

1.了解音樂劇的表現手段。

師:在上演音樂劇時,除了音樂和演員的表演外,還可以通過哪些手段或方

法來增強表現的效果?請看一段音樂劇《守株待兔》的錄像片段。

生:(看完后回答)音樂劇可以通過變化的場景、道具、燈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