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_第1頁
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_第2頁
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_第3頁
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_第4頁
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Thetitle"HandicraftProductionandDisplayAssignmentGuidelines"specificallyreferstoasetofinstructionsdesignedforstudentsorparticipantsinvolvedincraftingandshowcasingtheirhandcraftedworks.Theseguidelinesarecommonlyappliedineducationalsettingssuchasartschools,vocationaltrainingprograms,orcommunityworkshops,whereindividualsareencouragedtodeveloptheircreativityandpracticalskillsthroughthecreationofhandmadeitems.Thetitleemphasizesthedualfocusonboththeproductionprocessandthepresentationofthefinalproducts.Theseguidelinesaimtoprovideastructuredapproachtocraftingandexhibitinghandcrafteditems,ensuringthatparticipantshaveaclearunderstandingofthestepsinvolvedincreatingtheirpiecesaswellashowtoeffectivelyshowcasethemtoanaudience.Fromselectingappropriatematerialstomasteringspecifictechniques,theguidelinesofferdetailedinstructionsthatcatertoavarietyofskilllevels.Additionally,theguidelinesemphasizetheimportanceofconsideringthecontextinwhichtheitemswillbedisplayed,whetheritbeaclassroomsetting,alocalfair,oranonlineplatform.Toadheretothe"HandicraftProductionandDisplayAssignmentGuidelines,"participantsarerequiredtofollowtheprovidedinstructionsmeticulously.Thisincludesthoroughplanningandresearch,adheringtosafetyprecautionsduringtheproductionprocess,anddevelopingacreativeandcohesivedisplaystrategyfortheirfinalproducts.Furthermore,theguidelinesencourageparticipantstoreflectontheirwork,documenttheirprocess,andpresenttheirpieceswithconfidence,fosteringagreaterappreciationfortheartofhandcraftinganditsvalueinpersonalandcommunalcontexts.手工藝制作與展示作業指導書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手工藝制作概述1.1手工藝制作的歷史與發展手工藝制作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底蘊。自古以來,我國手工藝制作便以其精湛技藝、豐富品種和獨特風格聞名于世。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玉器,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再到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漆器、織錦等,手工藝制作在我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手工藝制作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1)起源階段:在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學會制作簡單的石器、陶器等生活用品,這標志著手工藝制作的起源。(2)成長階段:夏商周時期,手工藝制作逐漸發展,出現了專業的工匠和技藝傳承。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青銅器、玉器等。(3)成熟階段:唐宋時期,手工藝制作達到了巔峰,無論是技藝還是品種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瓷器、漆器、織錦等成為我國手工藝制作的瑰寶。(4)轉型階段:明清時期,手工藝制作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始呈現出轉型趨勢。這一時期的手工藝制作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審美性,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1.2手工藝制作的價值與意義手工藝制作的價值與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承文化:手工藝制作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手工藝制作,可以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2)培養技藝:手工藝制作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技藝,通過實踐操作,可以培養和提高人們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3)促進就業:手工藝制作具有勞動密集型的特點,可以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4)創新產業:手工藝制作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可以推動產業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5)豐富生活:手工藝制作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美的享受。(6)塑造品牌:手工藝制作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可以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提升國家形象。通過對手工藝制作的歷史與發展、價值與意義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傳承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為現代生活增添獨特的魅力。第二章制作前的準備工作2.1材料的選擇與準備在著手制作手工藝作品之前,首先需要對所需材料進行精心選擇與準備。根據作品的類型和設計要求,挑選符合質量和審美標準的材料。在選擇材料時,應充分考慮材料的質地、顏色、紋理等因素,以保證最終作品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具體來說,材料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1)保證材料來源可靠,質量達標。優先選用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材料。(2)根據作品的設計風格和功能需求,選擇合適的材料。例如,制作飾品可選擇金屬、寶石、珍珠等材料;制作家居裝飾品可選擇布料、紙張、木材等材料。(3)在購買材料時,要充分考慮材料的預算。合理安排材料費用,保證作品在成本控制范圍內。材料準備方面,應做到以下幾點:(1)提前列出所需材料清單,明確材料種類、規格、數量等。(2)購買材料時,要保證材料的質量和數量符合要求。如有需要,可適當預留一定余量,以備不時之需。(3)對購買回來的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方便制作時取用。2.2工具與設備的準備在制作手工藝作品時,合適的工具和設備。工具和設備的準備應遵循以下原則:(1)根據作品類型和制作工藝,選擇合適的工具和設備。如縫紉作品需要縫紉機、剪刀、針線等;木工作品需要鋸子、鑿子、砂紙等。(2)保證工具和設備的功能良好,避免在制作過程中出現故障。(3)在制作前,對工具和設備進行清潔和保養,保證其正常使用。具體來說,工具和設備準備包括以下方面:(1)列出所需工具和設備清單,明確種類、規格、數量等。(2)購買或租賃工具和設備,保證其質量符合要求。(3)對工具和設備進行分類整理,方便制作時取用。2.3制作環境的布置制作環境對于手工藝作品的制作過程和最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在布置制作環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一個寬敞、明亮、通風良好的場所作為制作環境。(2)合理布局工作區域,保證操作空間充足。將常用材料和工具放在便于取用的位置。(3)保持制作環境的清潔和整潔,避免灰塵、雜物等影響制作過程和作品質量。(4)在制作過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營造輕松、愉悅的制作氛圍。通過以上準備,為手工藝作品的制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提高制作效率和作品質量。第三章基本制作技巧與方法3.1基本切割技巧3.1.1工具準備在開展手工藝制作過程中,切割技巧是基礎且關鍵的一環。需準備合適的切割工具,如剪刀、裁刀、切割板等。根據不同的材質,選擇合適的切割工具,以保證切割過程的順利進行。3.1.2切割方法1)直切:將材料平鋪在切割板上,左手按住材料,右手握剪刀或裁刀,沿直線均勻用力進行切割。2)曲線切割:在材料上畫出曲線,左手按住材料,右手握剪刀或裁刀,沿曲線均勻用力進行切割。3)斜切:將材料放在切割板上,左手按住材料,右手握剪刀或裁刀,沿斜線均勻用力進行切割。3.1.3注意事項1)保持切割工具的鋒利度,以免損傷材料。2)在切割過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劃傷手指。3)根據材料的厚度和質地,調整切割力度,以免造成材料損傷。3.2基本拼接技巧3.2.1拼接材料的選擇拼接技巧是手工藝制作中的重要環節,首先需根據作品需求選擇合適的拼接材料,如縫線、膠水、扣子等。3.2.2拼接方法1)縫制拼接:將兩塊材料對齊,用縫線將它們縫合在一起。2)粘貼拼接:使用膠水將兩塊材料粘合在一起。3)扣合拼接:利用扣子、拉鏈等連接件將兩塊材料連接在一起。3.2.3注意事項1)保證拼接材料與作品材質相匹配,以保證拼接效果。2)在拼接過程中,保持材料平整,避免皺褶和歪斜。3)掌握合適的拼接力度,既要保證連接牢固,又不能損傷材料。3.3基本裝飾技巧3.3.1裝飾材料的選擇裝飾技巧是手工藝制作過程中的點睛之筆。根據作品風格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裝飾材料,如珠子、亮片、花邊等。3.3.2裝飾方法1)縫制裝飾:將裝飾材料固定在作品上,用針線將其縫合。2)粘貼裝飾:使用膠水將裝飾材料粘附在作品上。3)纏繞裝飾:將裝飾材料纏繞在作品表面,形成特定的圖案。3.3.3注意事項1)選擇裝飾材料時,注意與作品整體風格的協調。2)在裝飾過程中,保持作品表面平整,避免皺褶和歪斜。3)掌握合適的裝飾力度,既要保證裝飾效果,又不能損傷作品。第四章手工藝品的創新設計4.1設計理念的來源手工藝品創新設計的理念來源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深入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將其與現代審美觀念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設計理念。通過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使手工藝品更具時代特色。(2)生活需求與實用性的關注:關注人們的生活需求,以實用性為出發點,將手工藝品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其使用價值。(3)藝術性與創新意識的融合:在創作過程中,注重藝術性的表現,同時融入創新意識,使手工藝品在視覺和觸覺上具有獨特魅力。(4)環保理念的引入:在材料選擇和制作過程中,引入環保理念,注重可持續發展,提高手工藝品的環保價值。4.2創新設計的方法(1)形態創新:通過改變手工藝品的形態,使其具有新的視覺和觸覺效果。例如,對傳統陶瓷進行形態改造,使其更具現代感。(2)材料創新:摸索新型材料,或將傳統材料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提高手工藝品的質感、色澤和耐用性。(3)技術創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設計、3D打印等,對手工藝品進行創新設計,提高其制作效率和藝術表現力。(4)文化創新:將地域文化、民間藝術等元素融入手工藝品設計中,使其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4.3創新設計的實踐以下為幾種手工藝品創新設計的實踐案例:(1)創新設計案例一:將傳統刺繡與現代家居設計相結合,設計出一款具有現代審美和實用性的刺繡抱枕。在圖案選擇上,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使抱枕更具特色。(2)創新設計案例二:利用環保材料,如竹編、藤編等,制作出一款具有環保理念的家居裝飾品。在制作過程中,運用現代工藝,使裝飾品具有更高的藝術性和實用性。(3)創新設計案例三:以數字化設計技術為基礎,設計出一款具有個性化特征的手工藝品。在制作過程中,運用3D打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藝術表現力。(4)創新設計案例四:將民間藝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作出一款具有獨特風格的手工藝品。在材料選擇上,注重環保和可持續性,使其具有較高的環保價值。第五章紡織類手工藝品制作5.1織布技術織布技術是我國傳統手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織布是將經緯線按照一定的規律交織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密度和厚度的布料的過程。以下為織布技術的制作步驟:(1)選材:選擇優質的棉、麻、絲等天然纖維作為原料。(2)預處理:將原料進行脫脂、漂白等預處理,以提高織物的質量和外觀。(3)絡紗:將預處理后的纖維制成一定長度和粗細的紗線。(4)整經:將絡好的紗線整理成經線,以便于織造。(5)穿筘:將經線穿過筘齒,形成一定的寬度。(6)織造:將經緯線按照一定的規律交織,形成布料。(7)后整理:對織好的布料進行漂洗、晾干、熨燙等后整理,提高布料的品質。5.2縫紉技巧縫紉技巧是手工藝品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以下為縫紉技巧的基本步驟:(1)選料:根據作品的用途和風格,選擇合適的面料、輔料和線材。(2)裁剪:按照設計圖紙,將面料裁剪成相應的形狀和尺寸。(3)拼接:將裁剪好的面料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作品。(4)縫紉:用針線將拼接好的面料縫合在一起,注意掌握縫紉速度、線跡整齊和力度適中。(5)熨燙:對縫制好的作品進行熨燙,使其平整、挺括。(6)裝飾:根據需要,為作品添加裝飾物,如扣子、拉鏈、蕾絲等。5.3刺繡工藝刺繡工藝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手工藝,以下為刺繡工藝的制作步驟:(1)選材:選擇合適的繡線、繡布和繡針。(2)設計:根據創作意圖,繪制刺繡圖案。(3)畫稿:將圖案描繪到繡布上,作為刺繡的依據。(4)刺繡:按照圖案,用針線在繡布上繡制出各種圖案。(5)收尾:將繡好的作品進行收尾處理,如剪掉多余的線頭、整理繡線等。(6)裝裱:根據需要,將刺繡作品進行裝裱,以便展示和保存。第六章陶瓷類手工藝品制作6.1陶瓷成型工藝6.1.1成型方法概述陶瓷成型是將陶瓷原料通過一定的方法制作成所需形狀的過程。常見的陶瓷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機械成型和注漿成型等。6.1.2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指利用手工技藝,將陶瓷原料制作成所需形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拉坯法:利用手工拉坯機,通過旋轉和手工操作,將泥坯拉成所需形狀。(2)捏塑法:直接用手捏塑泥坯,制作出所需的形狀。(3)盤筑法:將泥條盤繞成所需形狀,再進行修整和拼接。6.1.3機械成型機械成型是指利用機械設備對陶瓷原料進行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壓力成型:利用壓力將泥坯壓入模具,形成所需形狀。(2)注射成型:將陶瓷原料通過注射設備注入模具,形成所需形狀。(3)輥壓成型:利用輥輪對泥坯進行滾動壓制,形成所需形狀。6.1.4注漿成型注漿成型是將陶瓷原料通過注漿設備注入模具,形成所需形狀。該方法適用于制作復雜形狀的陶瓷制品。6.2陶瓷上色與裝飾6.2.1上色方法陶瓷上色是指將顏料涂覆在陶瓷表面,使其呈現出所需顏色。常見的上色方法包括以下幾種:(1)釉上彩繪:在陶瓷表面涂覆一層透明釉,然后在釉上繪制圖案。(2)釉下彩繪:在陶瓷表面涂覆一層透明釉,然后在釉下繪制圖案。(3)釉中彩繪:在陶瓷表面涂覆兩層透明釉,中間繪制圖案。6.2.2裝飾技法陶瓷裝飾是指在陶瓷表面添加圖案、紋樣或文字等,以增加美觀性。常見的裝飾技法包括以下幾種:(1)刻劃:用刻刀在陶瓷表面刻畫出所需圖案。(2)壓印:利用模具在陶瓷表面壓印出所需圖案。(3)貼花:將彩繪圖案的紙片貼在陶瓷表面,然后進行燒制。6.3陶瓷燒制技術6.3.1燒制設備陶瓷燒制需要用到以下設備:(1)窯爐:用于高溫燒制陶瓷的設備,包括隧道窯、輥道窯和梭式窯等。(2)烤花爐:用于低溫烤制陶瓷的設備,如電烤箱。(3)干燥設備:用于陶瓷原料和成品的干燥,如干燥箱。6.3.2燒制工藝陶瓷燒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處理:將陶瓷原料進行干燥、研磨等處理,使其符合燒制要求。(2)成型:根據設計要求,將處理好的原料進行成型。(3)干燥:將成型的陶瓷進行干燥,使其水分達到燒制要求。(4)上釉:在陶瓷表面涂覆一層透明釉或彩色釉。(5)燒制:將涂覆釉的陶瓷放入窯爐,進行高溫燒制。(6)烤花:在燒制后的陶瓷表面繪制圖案,然后進行低溫烤制。(7)檢驗:對燒制完成的陶瓷進行質量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第七章木工類手工藝品制作7.1木材的選擇與處理7.1.1木材種類的選擇在木工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木材是的。木材種類繁多,應根據作品的設計需求、用途及預算來選擇。常見的木材有硬木類(如橡木、胡桃木、柚木等)和軟木類(如松木、杉木、桐木等)。硬木質地堅硬、耐磨,適合制作高檔家具及雕刻作品;軟木質地較軟,易于加工,適合制作裝飾性較強的工藝品。7.1.2木材的處理木材在制作前需要進行一系列處理,以保證其質地均勻、易于加工。以下是木材處理的幾個步驟:(1)干燥:新伐木材含有大量水分,需經過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適宜范圍,以避免制作過程中出現變形、開裂等現象。(2)去雜質:去除木材表面的樹皮、樹脂、油脂等雜質,以提高木材的加工質量和美觀度。(3)整形:根據設計需求,將木材加工成所需的形狀和尺寸,如切割、打磨、雕刻等。7.2木工工具與設備7.2.1常用工具木工制作過程中,常用的工具有:(1)鋸:用于切割木材,分為手鋸、電動鋸等。(2)刨:用于加工木材表面,使其平整、光滑。(3)鑿:用于鑿刻木材,制作凹槽、榫卯等結構。(4)錘:用于敲打釘子、榫卯等,使木材結構緊密。(5)鉆:用于鉆孔,分為手鉆、電鉆等。7.2.2常用設備木工制作中,常用的設備有:(1)帶鋸機:用于切割木材,具有較高的切割精度。(2)數控雕刻機:用于雕刻復雜的圖案和形狀。(3)打磨機:用于打磨木材表面,使其光滑、平整。(4)干燥箱:用于人工干燥木材,縮短干燥周期。7.3木工制作技巧7.3.1節點設計在木工制作過程中,節點設計是關鍵環節。合理的節點設計能使木材結構更加牢固、美觀。常見的節點有榫卯結構、釘接結構、膠接結構等。應根據作品的設計需求和功能要求,選擇合適的節點形式。7.3.2木材拼接木材拼接是將小塊木材拼接成大塊木材的過程。拼接方式有平接、斜接、指接等。拼接時,應注意木材紋理的對接,使其更加美觀。同時拼接縫隙應盡量減小,以提高拼接強度。7.3.3表面處理木材表面處理是提高作品美觀度的重要環節。常見的表面處理方法有涂漆、涂蠟、打磨等。涂漆能保護木材免受潮濕、蟲蛀等影響,同時增加美觀度;涂蠟則能保持木材的質感,使表面更加光滑;打磨則能提高木材表面的光潔度。7.3.4雕刻技巧雕刻是木工制作中的藝術表現手法。雕刻技巧包括線條、平面、立體等。在雕刻過程中,應注意線條流暢、層次分明,以及作品的整體協調性。雕刻工具的選擇和使用也是影響作品質量的關鍵因素。第八章金屬類手工藝品制作8.1金屬材料的選用金屬材料的選用是金屬類手工藝品制作的基礎。在選擇金屬材料時,需考慮以下因素:(1)手工藝品用途:根據手工藝品的用途,選擇合適的金屬材料。例如,制作首飾應選擇硬度適中、易于加工、耐腐蝕的金屬材料,如銀、金、銅等;制作廚具則需選用導熱性好、耐腐蝕的金屬材料,如不銹鋼、鋁等。(2)材料性質:不同金屬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各異,如密度、熔點、硬度、導電性等。應根據手工藝品的要求,選擇具有相應性質的金屬材料。(3)加工工藝:不同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有所不同。例如,銅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適合鍛造和鑄造;不銹鋼硬度較高,適合沖壓和焊接。(4)經濟性:在滿足手工藝品質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經濟實惠的金屬材料。8.2金屬加工工藝金屬加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鍛造:通過錘擊、壓制等手段,使金屬材料產生塑性變形,以達到所需的形狀和尺寸。(2)鑄造:將熔化的金屬倒入預先制備好的模具中,冷卻凝固后獲得所需形狀的手工藝品。(3)沖壓:利用壓力機將金屬板材壓制成所需形狀的工藝。(4)焊接:將金屬材料的接縫部分加熱熔化,使兩部分金屬牢固結合的工藝。(5)切割:利用切割工具將金屬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藝。(6)拋光:通過研磨、拋光等手段,使金屬表面達到光滑、光亮的效果。8.3金屬表面處理金屬表面處理是指對金屬表面進行的一系列加工,以提高其美觀性、耐腐蝕性和耐磨性。以下為幾種常見的金屬表面處理方法:(1)鍍覆:在金屬表面涂覆一層或多層其他金屬或非金屬材料,以提高其功能。如鍍金、鍍銀、鍍鉻等。(2)氧化:通過化學或電化學方法,使金屬表面一層氧化物薄膜,以提高其耐腐蝕性和耐磨性。(3)電鍍:利用電解原理,在金屬表面沉積一層金屬或非金屬材料,以提高其功能。(4)噴涂:將粉末狀或液態涂料噴涂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涂層,以提高其耐腐蝕性和美觀性。(5)熱處理:通過加熱和冷卻的方式,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和功能,提高其耐腐蝕性和耐磨性。(6)激光雕刻:利用激光技術在金屬表面雕刻出圖案或文字,以提高其美觀性。第九章手工藝品的展示與推廣9.1展示設計的原則手工藝品的展示設計,旨在充分展現其藝術價值、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以下為展示設計應遵循的原則:(1)突出主題:展示設計需圍繞手工藝品的核心價值進行,突出其特色和優勢,使觀眾能夠快速了解和感知。(2)簡潔明了:展示設計應避免過于繁瑣和復雜,簡潔明了的設計更能凸顯手工藝品的精致和獨特。(3)和諧統一:展示設計應注重整體和諧,統一色彩、造型和材質,使展示效果更具視覺沖擊力。(4)互動體驗:通過展示設計,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和藝術魅力,提高參觀體驗。9.2展示空間的布置展示空間的布置是影響展示效果的關鍵因素。以下為展示空間布置的要點:(1)空間規劃:合理劃分展示區域,保證展示空間有序、流暢,便于觀眾參觀。(2)照明設計:充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營造舒適、明亮的展示環境,突顯手工藝品的細節。(3)展示道具:選擇與手工藝品風格相匹配的展示道具,如展臺、展柜等,增強展示效果。(4)氛圍營造:通過音樂、香氛等手段,營造與手工藝品相協調的氛圍,提升參觀體驗。9.3推廣策略與途徑手工藝品的推廣策略與途徑如下:(1)線上推廣:利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等網絡渠道,發布手工藝品的相關信息,提高知名度。(2)線下活動:組織手工藝品展覽、講座、體驗活動等,吸引觀眾參與,擴大影響力。(3)合作推廣:與相關行業、機構、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推廣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