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第5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前篇
預習教材課堂篇
素養提升隨堂練
學以致用課后篇
課時分層訓練課時目標
1.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增強時空觀念與歷史解釋能力。
2.了解南方經濟開發的原因、影響,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
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影響,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及利用史料實證歷史結論的能力。時空定位課前篇
預習教材一、三國與西晉1.三國鼎立(1)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稱帝,定都________,國號魏,東漢滅亡。劉備定都______,史稱蜀漢。孫權定都________,國號吳。(2)在三國鼎立局面中,________國力較強,略占上風。2.西晉建立與統一(1)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發兵滅______。266年,司馬昭之子__________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2)280年,西晉滅______,完成對全國的統一。洛陽成都建業魏國蜀司馬炎吳3.“五胡內遷”與西晉滅亡(1)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到西晉,內遷的主要少數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活動在長城一帶的________。(2)_______年,西晉被內遷________貴族所滅。匈奴羯氐羌鮮卑316匈奴【判斷正誤】1.230年,曹操稱帝,建立魏國。(
)×2.劉備在成都稱帝,改國號為蜀。(
)×二、東晉與南朝1.東晉與士族(1)317年,西晉宗室__________在________重建晉朝,史稱東晉。(2)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__________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2.南朝與六朝(1)420年,出身低級士族的武將________奪取了東晉政權,改國號為宋。此后170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______、______、______四個王朝,合稱“南朝”。(2)南朝四個王朝均定都________,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______和________,統稱為“六朝”。司馬睿建康士大夫政治經濟劉裕齊梁陳建康吳東晉【判斷正誤】1.東晉滅亡后,我國進入混亂的十六國時期。(
)×2.從東晉末年起,我國北方大量流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與技術。(
)×三、十六國與北朝1.十六國與淝水之戰(1)東晉統治南方的時候,________先后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________,合稱“十六國”。(2)4世紀下半葉,氐族建立的________統一北方,隨后大舉進攻東晉,被擊敗于淝水。2.北魏建立與孝文帝改革(1)4世紀末,________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于439年統一北方。(2)5世紀后期,北魏孝文帝__________在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對北方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3)6世紀前期,北魏發生動亂,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后又分別被________、________取代。北方成漢前秦鮮卑拓跋宏北齊北周【判斷正誤】1.十六國大部分由內遷少數民族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與年號。(
)√2.439年,北魏統一全國。5世紀后期,孝文帝開始改革。(
)×課堂篇
素養提升【唯物史觀】(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歷史先后出現三國鼎立、西晉短期統一、東晉與十六國的對峙和南北朝的對峙局面,因此,分裂是這一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該時期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持續開展,出現了民族融合和局部地區的統一,因此,分裂中孕育著統一因素。(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長期戰亂,從西晉末開始,大量北民南遷,他們帶去北方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與民族融合的發展,進一步縮小了南北經濟差距,為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3)受漢族先進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的影響,出于鞏固自身統治的需要,北魏孝文帝實施了一系列漢化改革。通過改革,促進了黃河流域經濟的恢復,緩和了北方地區的民族矛盾,促進了民族融合的新發展,為隋唐統一奠定了基礎。針對練根據右圖分析,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南方經濟得到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DA.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B.南方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C.北方地區長期戰亂
D.南方地區勞動力大量增加[解析]
圖示表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量北方人口南遷,從而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批勞動力,故D正確;圖示信息不能體現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和南方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故A、B錯誤;北方地區長期戰亂是北民南遷的原因,不是南方經濟發展的直接因素,故C錯誤。【時空觀念】1.三國鼎立形勢圖通過閱讀該圖,掌握魏、蜀、吳三國的都城、所控制的區域以及我國出現國家分裂這一時代特征。2.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通過閱讀該圖:(1)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各個王朝建立的時間。(2)了解王朝更替的基本史實。(3)了解兩個易混知識點:①三國時期結束時間和西晉建立時間有交叉,即三國時期結束于280年,西晉開始于266年。②西晉結束與東晉開始不是同一年,即西晉結束于316年,東晉開始于317年。針對練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好方法,它能將復雜的歷史較直觀地展示出來。下面能直觀反映三國鼎立形勢的是(
)A.&1&
B.&2&
C.&3&
D.&4&
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定都洛陽,劉備和孫權相繼稱帝,先后建立蜀國與吳國,分別定都成都與建業,故D直觀地反映了三國鼎立的形勢,D正確;A、B、C三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B、C。【史料實證】
解讀:材料一出自晉代《三國志》,作者是晉朝人,對曹操高度肯定;依據所學可知,晉朝是曹魏的延續,作者肯定曹操就是肯定晉朝,所以對曹操高度肯定。材料二出自吳國《曹瞞傳》,作者是吳國人,對曹操極力丑化;依據所學可知,吳國與魏國長期對抗,所以作者對曹操極力丑化。據此可見,通過以上兩則材料無法對曹操做出合理評價。啟示:史料盡量選取同一時期多則材料形成互證,秉持孤證不立的原則。2.關于孝文帝改革材料一
針對練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食品,但在嘉峪關新城魏晉墓室壁畫中卻出現了“手持烤肉串的賓客”,這類壁畫在今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和寧夏等地均有出土(見右圖)。這反映出魏晉時期(
)CA.畜牧業逐漸向南方擴展
B.各族人民生活普遍富足C.民族融合趨勢不斷加強
D.佛教向大眾生活的滲透[解析]
依據材料“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飲食習慣,但在嘉峪關新城魏晉墓室壁畫中卻出現了‘手持烤肉串的賓客’,這類壁畫在今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和寧夏等地均有出土”可知,游牧民族與漢族等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增多,民族融合趨勢增強,故C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飲食習慣的傳播,不能推知畜牧業的發展,故A錯誤;B不符合所學,排除B;材料現象與佛教無關,故D錯誤。【歷史解釋】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經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盡管出現西晉的短期統一,但國家長期處于分裂割據狀態,社會動蕩不安,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利因素。但該時期我國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也存在著一些有利因素。(1)北民南遷,增加了江南地區的勞動力,同時帶去北方先進的生產工具與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2)持續不斷的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間的經濟交流,有利于不同民族經濟的發展。(3)孝文帝改革,促進了黃河流域經濟的恢復與發展。(4)分裂時期的各政權出于富國強兵的需要都注重經濟發展,以增強實力。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盡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長期處于分裂割據狀態,但民族融合持續發展,尤其是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促進了我國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在民族融合的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既促進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也豐富了各民族的物質文化生活,各民族都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針對練北魏孝文帝時,對新都選擇地點有二,一是洛陽,一是鄴城。下表中是兩地各自擁有的優勢,由此可見,孝文帝最后定都洛陽主要是為了(
)地點優勢洛陽是漢族政治文化中心,漢、魏、西晉都曾建都于此,是所謂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鄴城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區,集中了北方財富,是河北主要的糧食倉庫和絲絹產地A.大力發展社會經濟
B.安定社會秩序C.加速鮮卑族的封建化
D.打擊鮮卑貴族C[解析]
依據材料中洛陽的信息“是漢族政治文化中心,漢、魏、西晉都曾建都于此,是所謂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可知,孝文帝選擇在洛陽定都主要是為了學習漢族先進政治和文化,加速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故C正確;A符合鄴城的優勢,不符合題意;材料不體現洛陽在“安定社會秩序”上比鄴城更有優勢,故B錯誤;孝文帝遷都是為了鮮卑族的發展,不是要打擊鮮卑貴族,故D錯誤。【家國情懷】
針對練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謚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這充分反映出(
)A.北魏統治者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
B.鮮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優秀傳統C.孝文帝改革適應了歷史發展潮流
D.只有講求孝道才能鞏固封建統治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儒家思想強調孝道,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謚號反映了北魏統治者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故A正確;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皇帝死后謚號多采用“孝”字,說明該現象受孝文帝漢化政策的影響,即尊宗敬祖屬于漢族文化傳統,故B錯誤;孝道屬于幾千年來的中華文化傳統,與歷史發展潮流無關,故C錯誤;D表述絕對,排除。隨堂練
學以致用1.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公元383年,這流亡政府的弱勢軍隊出人意外地打敗了前秦領袖苻堅所統率的絕對優勢的北方聯軍。”這個“流亡政府”是(
)A.東漢
B.西晉
C.東晉
D.北魏C[解析]
依據材料“公元383年”“打敗了前秦領袖苻堅所統率的絕對優勢的北方聯軍”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講述的是淝水之戰,該戰役東晉打敗了前秦,故C正確;A、B、D均不符合材料,排除A、B、D。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十六國大部分由南遷的少數民族建立,它們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這有利于促進(
)A.人口增長
B.區域擴大
C.民族融合
D.北民南遷C[解析]
依據材料“它們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可知,少數民族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文化制度,有利于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和與漢族的民族融合,故C正確;少數民族學習漢族的政治文化制度與人口增長、區域擴大無關,排除A、B;當時導致北民南遷的因素是北方的戰亂,與少數民族學習漢族的政治文化制度無關,故D錯誤。3.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經濟發展相對遲緩,其主要原因是(
)A.統治者不重視經濟發展
B.長期戰亂,動蕩不安C.北方一直處于分裂狀態
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長期處于對峙狀態,民族政權之間戰爭不斷,嚴重破壞了生產環境,造成了北方人民的大量南遷和經濟發展的遲滯,故B正確;在民族政權的對峙期間,各國統治者均重視經濟發展,以增強抗衡的實力,故A錯誤;該時期出現過西晉的短期統一,故“一直處于分裂狀態”表述錯誤,排除C;D的原因也是B,所以D不是北方經濟發展相對遲緩的主要原因,排除D。4.日本史學家宮崎市定認為,由于“他”的漢化政策,“以新都洛陽為中心出現了漢文化的復興”,“他”也“由鮮卑國主化為中華皇帝”。“他”是(
)A.曹操
B.拓跋宏
C.司馬昭
D.司馬睿B[解析]
依據材料“漢化政策”“鮮卑國主”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即拓跋宏,故B正確;A、C、D均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階段特征的歸納,正確的是(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中央集權制開始建立C.對外交往的開始
D.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先后出現了三國鼎立、東晉與十六國的對峙和南北朝的對峙,該時期由于北民南遷、孝文帝改革等事件,民族融合出現了大的發展,故D正確;依據所學,A是指遠古時代,A錯誤;B是指秦朝,B錯誤;秦漢時期我國就有頻繁的對外交往,故C錯誤。課堂小結1.宏觀把握:
(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出現西晉對全國的短期統一、前秦和北魏一度統一北方的局面,但分裂仍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
(2)盡管分裂是該時期國家發展的主要特征,但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同時,封建經濟在繼續發展,民族融合出現高潮,為隋唐統一全國和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2.注意細節:
(1)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朝代更替。
(2)少數民族的內遷不同于北民南遷,匈奴、鮮卑、氐、羌、羯五個少數民族是由北部邊疆遷往中原,北民南遷是中原漢族遷往江南地區。
(3)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政權是前后相繼,并非并立;十六國不都在我國北方,成漢位于西南地區。3.方法掌握:
(1)繪制該時期朝代更替簡圖,建立時空觀念。
(2)搜集該時期最新考古成果,利用原始史料和最新學術資料論證該時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學術觀點,做到史論結合和實物史料與文獻史料的互證。課后篇
課時分層訓練【合格考過關練】1.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下列關于三國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280年魏國滅掉了吳國
B.蜀漢政權一直被吳國控制C.三國中魏國的實力較強
D.曹操建立魏政權不合正統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三國中統治北方的魏國實力較強,故C正確;280年滅掉吳國的是西晉而非魏國,故A錯誤;吳國沒有控制過蜀漢政權,故B錯誤;建立魏政權的是曹丕而非曹操,故D錯誤。2.西晉本身承接了東漢晚期至曹魏期間的割據局面,地方上士族影響力遠超帝王。最終代魏稱帝的是(
)A.司馬昭
B.司馬炎
C.司馬懿
D.司馬睿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266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西晉,故B正確;A、C、D均與史實不符,排除。3.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多次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其中兩晉時期人口流動的主流趨勢是(
)A.由內地流向邊疆
B.由邊疆流向內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兩晉時期由于北方長期戰亂,造成了大量的北民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故C正確;A、D不符合所學,排除;兩晉時期有少量少數民族由邊疆遷往內地,但不是該時期人口遷徙的主流,故B錯誤。
A[解析]
依據材料“遷都之后,于革易舊俗,亦可謂雷厲風行”可知,遷都以后有利于移風易俗的改革,故A正確;材料反映遷都對移風易俗的影響,不體現遷都在孝文帝整個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故B錯誤;材料不體現孝文帝對改革的態度,故C錯誤;孝文帝改革遭遇很大阻力,故D錯誤。
A
6.公元4世紀至公元6世紀,我國農牧分界線出現南移趨勢,其主要原因是(
)A.少數民族的內遷
B.少數民族的封建化C.游牧經濟的發展
D.國家長期分裂動蕩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公元4世紀至公元6世紀是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該時期由于匈奴、鮮卑、氐、羌、羯等少數民族不斷內遷,農牧分界線出現南移趨勢,故A正確;少數民族的封建化與農牧分界線南移沒有必然聯系,故B錯誤;游牧經濟的發展是少數民族內遷的結果,不是主要原因,故C錯誤;國家分裂動蕩與農牧分界線南移沒有必然聯系,排除D。7.南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寫道:“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這反映了當時(
)A.農村市場開始形成
B.人們日常用品商品化C.市場交易比較規范
D.南北經濟交流的增強C[解析]
材料表明,南北朝時期特定商品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說明當時市場交易比較規范,故C正確;據材料無法判斷農村市場開始形成,故A錯誤;材料中涉及的交易對象大多屬于軍事用品,不屬于人們的日常用品,故B錯誤;材料不體現南北經濟交流現象,故D錯誤。8.4世紀下半期到5世紀上半期,中國境內先后出現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統一北方。這兩個少數民族分別是(
)A.氐與鮮卑
B.羌與匈奴
C.羯與山戎
D.氐與匈奴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4世紀下半期到5世紀上半期,我國先后出現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故A正確;B、C、D均不符合所學,排除。9.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建立北魏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A.氐族
B.鮮卑族
C.羌族
D.匈奴族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北魏政權由鮮卑族建立,故B正確;A、C、D均不符合史實,排除。10.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深刻影響。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A.十六國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B.西晉政權在滅亡吳國后實現統一C.“六朝”政權都被少數民族所左右
D.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是吳國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280年,西晉滅吳,實現了對全國的統一,故B正確;十六國大部分由少數民族建立而非全部,故A錯誤;六朝是指吳國、東晉、宋、齊、梁、陳,歷史上都不曾被少數民族控制,故C錯誤;魏蜀吳三國中最先滅亡的是蜀國,故D錯誤。【等級考提分練】11.有學者統計,北朝正史記載的男女雙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際通婚共241起,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鮮卑與漢族通婚占絕大多數。這一現象(
)A.是北魏改行漢制的結果
B.屬于純粹的政治聯姻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進程
D.解決了民族歧視問題C[解析]
依據材料“族際通婚共241起,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鮮卑與漢族通婚占絕大多數”可知,材料反映了鮮卑與漢族互通婚姻,這有利于加強民族融合,故C正確;族際通婚并不等于改行漢制,故A錯誤;材料不體現族際通婚的政治目的,故B錯誤;族際通婚不可能解決民族歧視問題,故D錯誤。12.制作年代標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年代標尺的空白處應填(
)A.三國歷史開始
B.西晉統一
C.前秦統一北方
D.西晉建立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故B正確;三國歷史開始于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前秦統一北方是4世紀下半葉;西晉建立是266年,均與標尺所示年代不符,故A、C、D錯誤。13.北朝西魏實際統治者宇文泰常給臣下賜胡姓,同時又為其改名,所改之名為漢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語,如獨孤信、長孫儉。這一行為(
)A.有助于促進民族文化認同
B.反映少數民族文化落后C.促進了儒學開始興起
D.加速少數民族文明衰落A[解析]
材料中宇文泰給臣下賜胡姓、改漢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活環境與健康關系試題及答案
- 吸收稅務師考試重要案例試題及答案
- 俄語一模試題及答案詳解
- smt物料管理培訓試題及答案
- 臨床醫師考試中的時間管理與解題思路攻略探討試題及答案
- 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中非語言交流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教師資格考試復習策略與自我調節的深度結合研究與分析試題及答案
- 護理評估技能相關試題及答案
- 客運中心考試題及答案
-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中關于疼痛管理的知識試題及答案
- 《InSAR干涉測量》課件
- 2025年人工智能-智能算法考試題庫及答案(新版)
- 2025年腦機接口藍皮書:未來將至打造人機交互新范式-前瞻研究院
- 工程地質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廣東工業大學
- 2025-2030年中國牛黃市場發展狀況與前景投資策略建議報告
- DBJ33T 1307-2023 微型鋼管樁加固技術規程
- 邏輯哲學論中文版分享
- 國家電投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英語期末試卷
- 2025年八省聯考高考數學試卷評析及復習備考指導課件
- 2025醫德醫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