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政治常識常考知識點(75個)_第1頁
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政治常識常考知識點(75個)_第2頁
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政治常識常考知識點(75個)_第3頁
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政治常識常考知識點(75個)_第4頁
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政治常識常考知識點(75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試題(政治常識篇)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緊緊圍繞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嶄新的思想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一個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3.“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六個必須堅持”共同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梁八柱”,有力撐起了整個科學體系的宏偉大廈。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貫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各個環節,貫通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各個領域,貫通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各個方面,形成了一個內在統一的有機整體。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科學體系,創造性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深刻闡明了黨和國家事業是怎么開創、怎么走過來的,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上將往哪走、怎么走。6.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7.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8.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9.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10.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1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文化建設上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12.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13.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14.綠色是實現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15.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1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17.當前,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18.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的20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19.2023年以來,我國經濟恢復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地位。20.2023年以來,“新三樣”產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亮眼,為我國外貿出口注入新活力。21.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22.近年來,我國外貿“朋友圈”在不斷擴大。目前我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23.2023年6月發布的2023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貢獻位居第一。24.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25.教育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26.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27.黨的二十大確立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28.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29.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30.從教育普及程度看,目前我國教育普及程度總體穩居全球中上收入國家31.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始終保持在4%以上,有力支撐了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32.從2012年到2022年,我國教育強國指數由第49位上升到第23位,是全球進步最快的國家。33.據統計,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08萬億元,居世界第二。3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35.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36.我國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標方向是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37.2012—2022年,我國畢業大學生數量累計超過8700萬,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年,科研人才數量穩居全球首位。38.現代化的工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最重要的基礎和核心。39.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產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已基本形成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體系。40.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過的文明是中華文明。4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2.中華文明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43.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44.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其核心要義包括;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45.政治安全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生命線,居首要位置。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46.《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出,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危害臺海和平穩定、擠壓和平統一空間,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47.按照“一國兩制”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將給廣大臺灣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包括:臺灣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兩岸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有利于亞太地區及全世界和平與發展。48.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是百年大變局的基本特征。49.中國歷來高度重視全球發展和治理問題。近年來,中國先后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50.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文明倡議,這一重大倡議的核心要義包括: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51.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堅持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52.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5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吸引世界超過3/4的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為沿線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幫助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54.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目的就是回答“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為彷徨求索的世界點亮前行之路,為各國人民走向攜手同心共護家園、共享繁榮的美好未來貢獻中國方案。55.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5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文化主體性。57.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58.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59.高質量發展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60.2022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27.7%,占全球制造業比重近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61.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62.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是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的憲制權力。63.2023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其中貢獻最大的是消費。64.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65.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是世界各國中唯一持續快速上升的國家。66.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67.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6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國家宏觀調控的現代市場經濟。69.對臺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黨中央對臺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統一的根本保證。70.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7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72.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目前,長城、大運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