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課件_第1頁
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課件_第2頁
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課件_第3頁
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課件_第4頁
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2015年

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意義與目的醫院是病原菌聚集的地方,醫院感染發生和發展錯綜復雜,因此會涉及不同環節,涉及不同人群:不僅涉及臨床醫生、護士、患者,也涉及醫院管理人員、醫技人員和工勤人員。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貫穿于醫院醫療活動的整個過程,需要醫院所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應有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意識,才能真正降低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掌握一定的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知識和技能,提高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加強職業安全及個人防護。

醫院感染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

工勤人員的標準預防與個人防護SARS標準預防的主要措施

將所有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視為有傳染性,需要隔離預防。(也包括患者破損的皮膚、黏膜)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后,不論是否戴手套,均應立即洗手。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破損的黏膜和皮膚前均應戴手套。有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戴口罩、防護眼鏡或者面罩及穿隔離衣或防護衣。污染的物品及時處理,避免接觸患者的皮膚與黏膜,以防污染其它物品。小心處置銳器和針頭,禁止徒手撿拾地上的銳器和針頭,避免銳刺傷。清潔的手,是清潔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WHO-HandHygieneGuidelines手衛生指南Singlemostimportantpracticetopreventthetransmissionofinfection

是預防感染傳播最重要的部份SinglemosteffectivewaytopreventHealthcare AssociatedInfections

是預防醫院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請記住二前三后、把好五關:二前:接觸患者前、行無菌操作前;三后:體液暴露后、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手衛生5個重要時刻第一步掌心相對揉搓

第二步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揉搓第四步彎曲手指關節在掌心揉搓第六步指尖在掌心中揉搓第三步手指交叉,掌心相對揉搓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揉搓內外夾弓大立腕內立夾大弓外

醫療廢物管理2014年溫州破獲特大非法

收購販賣醫療廢物案

醫療廢物的概念醫療廢物管理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廢物的分類醫療廢物管理

醫療機構的職責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它缺陷;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醫療廢物管理辦法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運送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內部指定的暫時貯存地點。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醫療機構水污染物的監管

法律依據:衛生和環保部門雙重監管醫院污水處理原則綜合醫療機構排放限值(日均值)

排放標準預排放標準糞大腸菌群數(MPN/L)5005000腸道致病菌不得檢出--腸道病毒不得檢出--總余氯(mg/L)0.5--

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工藝與消毒要求傳染病醫療機構和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宜采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或深度處理+消毒工藝。綜合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排放標準時,宜采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或深度處理+消毒工藝;執行預處理標準時宜采用一級處理+消毒工藝或一級強化處理+消毒工藝。消毒劑的選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液氯、紫外線和臭氧等。醫療機構污水取樣與監測取樣:單位污水外排口監測頻率1、糞大腸菌群數:>1次/月。2、總余氯:2次/日;間歇式消毒處理的,每次排放前監測。3、腸道致病菌:沙門氏菌>1次/季度,志賀氏菌>2次/年4、結核桿菌:結核病院根據需要監測。5、收治了傳染病人的醫院應加強對腸道致病菌和腸道病毒的監測。同時收治的感染上同一種腸道致病菌或腸道病毒的甲類傳染病病人數超過5人、或乙類傳染病病人數超過10人、或丙類傳染病病人數超過20人,應及時監測該種傳染病病原體。6、采樣頻率:每4小時采樣1次,一日至少采樣3次,測定結果以日均值計。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衛生要求,進行嚴格消毒處理;拒絕消毒處理的,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強制消毒處理。法律責任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法律責任第八條醫療衛生機構的環境、物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排放廢棄的污水、污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運送傳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車輛、工具必須隨時進行消毒處理。第四十五條醫療衛生機構違反本辦法第四、五、六、七、八、九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發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消毒管理辦法洗衣房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醫院洗衣房的分區

清潔區:經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存放、處理并符合衛生要求的區域,包括清潔織物的烘干、熨燙、儲存、發放等區域。

污染區:接收、暫存醫用織物未經洗滌(消毒)處理的區域,包括使用后的醫用織物分類收集、接收、分檢、洗滌、消毒等區域

要求:工作區域內應分別設置清潔區及污染區,分區明確;分別設置醫用織物接收與發放通道,通道不交叉、不逆行。

注意:污染衣被未經洗滌不得進入清潔通道及清潔區。洗衣班員工崗位職責洗衣中心消毒隔離制度

1、洗衣房區域劃分為污染區及清潔區。其中污染區為(收集、分檢、清點、處理及清洗衣服、被單),清潔區為(供晾或烘干縫補、熨燙、折疊、儲存及發送洗凈衣被和辦公)。污染衣被未經洗滌不得進入清潔通道及清潔區。2、洗衣房污染區的清潔消毒:上班時打開窗戶、保持良好的通風,下班時地面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劑拖地一次。3、洗衣房清潔區的保潔:早上開窗通風一次,清水擦拭桌、椅、工作臺面、地面,保持清潔。下班時關閉門窗,減少灰塵和風沙,地面用清水拖擦一次4、洗衣房工作人員的衛生:洗衣房工作人員工作前后,特別是處理了污染衣被或具有傳染性的衣被后,必須用肥皂流水洗手,如戴手套工作后應流水洗手,污染區的工作人員工作時應穿工作服,工作完后脫下工作服,工作服每天換洗一次。離去時應進行淋浴。熨燙折疊衣被的工作人員不能患有化膿性皮膚病。

洗衣中心消毒隔離制度5、洗滌物品的收集與下送分別使用污染車、清潔車,收集污染物品的污染車應保持密閉直至清洗。收集后的污染車及送衣前的清潔車應用清水清潔擦拭一次;如接運傳染性污染物品應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做好消毒擦拭記錄。6、衣被的洗滌消毒:病人衣被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服必須分機或分批洗滌。嬰兒衣被應單獨洗滌。(1)一般衣被的洗滌消毒用1%的消毒洗滌劑70℃以上溫度機洗25分鐘,再用清水漂洗;(2)傳染病房的衣被必須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滌30~60分鐘,然后用清水漂凈;(3)由明顯血、膿、便污染的衣被,視為傳染性衣被。應先用冷洗滌液或l%~2%冷減水將血、膿、便等有機物洗凈,再按一般衣被洗滌消毒。7、衣被儲存:應晾(烘)干、熨燙、折疊、儲存衣被。對工作人員和病人衣被;一般污染和由傳染性的衣被洗滌消毒后應分區分批晾(烘)干、熨燙、折疊和儲存,不宜混雜。熨燙時要特別注意曾受或易受污染之處。新生兒、嬰兒衣被應有專用烘干、熨燙、折疊、儲存衣被出,不可與其他衣被混淆。8、洗衣機的消毒:洗衣機洗衣后,特別是洗可能由傳染性的衣被后,應用90℃以上的熱水或消毒劑消毒。萬福金安消毒液消毒對象稀釋比例(本品:水)有效氯(mg/L)消毒時間(分鐘)消毒方法肝炎病毒或細菌芽孢等污染物品1:40150080浸泡手術器械及體溫表、壓舌板等診療物品1:20300040浸泡(之后無菌水沖洗)物體表面:桌椅、床頭柜、衣被、毛巾、衛生潔具1:20030010擦拭、浸泡碗等餐飲具1:30020015一次性浸泡(之后清水沖洗)筷子1:15040040一次性浸泡(之后清水沖洗)產品說明:本產品是以二氯異氰尿酸鈉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5~6.0%,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細菌芽孢,并能滅活肝炎病毒。洗衣班工作人員的防護

工作人員在進行使用后醫用織物分類收集、包裝、分檢和裝機洗滌過程中,應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嚴格執行WS/T313要求加強洗手和手消毒。污染區的工作人員工作時應穿工作服,污染區和清潔區穿戴的個人防護用品不應交叉使用。收集污染的布類物品時,工作人員應戴口罩、手套。清點和處理傳染性衣物時,應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時可穿隔離衣。接觸污染物品后,不應隨便接觸周圍物品或私人物品,應及時進行手衛生。脫去手套后及時進行洗手或手消毒。患有化膿性皮膚病的工作人員不應從事熨燙、折疊衣被的工作。每日工作結束后應洗浴后方可更換自己的衣服離開。保潔人員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醫院環境中檢出的鮑曼不動桿菌醫療機構環境清潔與消毒的的重要性醫院環境是病原體的“儲菌庫”。醫護人員污染環境,環境污染醫務人員,病人和醫護人員之間相互污染。病原體存在環境物體表面越久,感染傳播的可能性越大。及時有效的環境清潔、消毒是切斷病原體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請大家關注醫療機構環境清潔與消毒

醫院保潔人員的工作保持環境的清潔消毒隔離保潔人員應清楚相關區域的劃分,人員應相對固定、明確各區域清潔、消毒的用具的使用辦法、消毒液的配制、清潔消毒的原則、程序。清潔是任何消毒或滅菌措施必要的第一步醫院的保潔團隊也是感染控制團隊的一部分醫院建筑區域的劃分醫院四區的清潔原則低危險區域:為濕式清潔擦拭。用后的清掃用具清潔處理。中等危險區域:以濕式清潔擦拭為主,用后的清掃用具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如遇明確污染應實施消毒擦拭。高危險區域:消毒擦拭。極高危險區域:消毒擦拭。保潔員含氯消毒液濃度配比表清潔用具含氯消毒片(500mg/片)水有效氯濃度浸泡時間地面、物體表面擦拭時間清潔用品消毒時間拖把5片5000毫升(500mg/L)30分鐘上午7:00—11:00上午11:00—11:30(500mg/L)下午1:00—3:30下午3:30—4:00床單位抹布8片15000毫升(267mg/L)30分鐘上午7:00—11:00上午11:00—11:30(267mg/L)下午1:00—3:30下午3:30—4:00中轉箱抹布2片2000毫升(500mg/L)30分鐘下午1:00—3:30下午3:30—4:00備

注:1、清潔用具使用后清洗干凈,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沖凈消毒液,干燥備用

含氯消毒劑使用方法擦拭:將消毒劑用自來水稀釋成使用濃度,用干凈抹布沾濕后,對物品進行擦拭。浸泡:將消毒劑用自來水稀釋成使用濃度,將物品完全浸沒于消毒液中,作用至規定時間。當使用的消毒液對物品有腐蝕時,作用至規定時間后,應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干凈。含氯消毒劑使用注意事項應于陰涼處避光、密閉保存。使用液應現配現用,使用≤24h。清潔的空桶量杯注入清水加入消毒片消毒片融化后混勻使用時應進行濃度檢測:將消毒劑濃度試紙浸入消毒液后,半分鐘內,在自然光下與標準色塊比較,督促讀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濃度值。時間超過一分鐘,顏色即逐漸消退。清潔與消毒執行原則一般情況先清潔再消毒濕式清潔,避免揚塵。清潔病房或區域時,應有序進行,由上而下,由輕度污染到重度污染,一次擦完,不宜反復擦拭。清潔用具分區使用,標記明確,必須做到一桌一巾、一床一巾,一室一拖布。至少完成一個區域的清潔后,更換一次手套或進行一次手衛生。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應遵循“床單位消毒”的原則。抹布、拖把使用后清洗干凈,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沖凈消毒液,干燥備用。(床單位消毒:對患者住院期間、出院、轉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圍物體表面進行的清潔消毒。)

拖把、抹布的使用及管理清潔時必須做到:一桌一巾,一床一巾,一房間一拖把一清洗。擦拭前的毛巾(抹布)與擦拭后的毛巾應分開放置。更換病房時應清洗拖把,洗拖把的水應及時更換。分區使用后污染的拖把將分別進行清洗、消毒、清洗、懸掛晾干備用。(不同區域使用的拖把上端應有相對應的顏色標識。)使用后拖把、抹布的處理:清洗、消毒、清洗,晾干備用。消毒方法:250~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處置室換藥室醫護辦公室值班室病房公共區域衛生間地面和物體表面的清潔與消毒

應保持清潔、干燥,每天進行消毒擦拭遇明顯污染隨時去污、清潔與消毒

地面、物體表面消毒采用400~70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日,作用30min

感染高風險部門地面和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高危險區域、極高危險區域)

地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用濕式清潔(分區使用)。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室內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等的表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用濕式清潔(一床一巾)

。當受到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潔和消毒

地面、物體表面應保持清潔,當遇到明顯污染時,應及時進行消毒處理,所用消毒劑應符合國家相關要求。擦拭布巾、地巾清洗干凈后,在250mg/L(布巾)、500mg/L(地巾)含氯消毒劑中浸泡30min,沖凈消毒液,干燥備用。布巾、地巾應分區使用(清潔擦拭:2次/日)其他科室地面和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中等危險區域)

地面清潔與消毒

物體表面清潔與消毒

地面、物體表面消毒

注意事項患者生活衛生用品的清潔與消毒患者生活衛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飲具等,保持清潔,個人專用,定期消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