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命題:聞人金瀅審題:黃徐輝一、現代文閱讀(33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國古典戲曲隨著從元代雜劇到明代傳奇的發展,以大團圓結尾的固定構成逐漸增多,尤其是進入明萬歷年間以后,以才子佳人戀愛為題材的作品大量出現,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舉合格得以與佳人團圓的固定模式。據伊維德考證,明代刊印的元代戲曲,大部分都對原戲進行了改編,其中最重要的改編之一,就是把結尾都改成了大團圓。這種“俗套”的結尾模式在當時就曾受到許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戲曲家卓人月說:“今演劇者,必始于窮愁泣別,而終于團圓宴笑,似乎悲極得歡而歡后更無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無死也,豈不大謬也!”最早將戲曲藝術的大團圓結局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掛鉤的,大概是王國維,他說:“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非是而欲饜閱者之心,難矣。”新文化運動之后的精英知識分子,普遍認為“團圓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國人不敢正視現實、直面矛盾,缺少悲劇意識的國民性弱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瞞和騙的文藝”。不過,精英知識分子對大團圓的批判,與其說是出于審美的目的,不如說是出于啟蒙的目的。無論是啟蒙文學還是革命文學,最重要的是必須確立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主題,唯其不滿,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學形式喚醒民眾,以激發其奮起改變其現狀。而大團圓故事卻被認為是粉飾現實、麻痹斗志的文學,這是有悖于啟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識分子的嘲諷和批判,這一點也不奇怪。還有一個吊詭的現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階層,越是嫌膩大團圓故事;越是貧苦的下層百姓,越是熱衷大團圓故事。從文學鑒賞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識群體,越傾向于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越是感性的口頭文學愛好者,越傾向于非現實的幻想故事。民間故事和鄉村演劇都是幻想色彩濃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學者認為,民間故事是刻意與社會現實保持著陌生化的距離。弗洛伊德也說:“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如果它們是真實的,就不能給人帶來娛樂,在虛構的劇作中卻能夠帶來娛樂。”由此可見,精英知識分子的現實主義標準與民間文學非現實的幻想性之間,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兩套體系,當你用了這一套體系的標準去衡量另一套體系的時候,就只能得出“無價值”的結論。越是太平時期,市民社會越發達,文化市場的力量越大,市場需求就越傾向于大團圓故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滿足他們美好愿景的好結局的故事。所以說,“對于戲曲中的‘大團圓’,盡管魯迅等新文藝人士深惡痛絕、屢加痛斥,卻始終無法動搖其民間根基”。問題是,我們在多年的文化學習中,逐漸習得了這些文化精英的啟蒙判斷,認定了大團圓結局與所謂“民族心理”之間的表里關系,普遍將大團圓故事模式誤作中國特產,以為對大團圓的追求“反映了整個民族和社會群體的文化心態和民族心理”。(摘編自施愛東《大團圓何以成為元結局》)材料二:易卜生是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人。在易卜生之前,歐洲各國劇壇上流行的是浪漫主義佳構劇。佳構劇是為職業劇團在大劇場進行商業演出而編寫的作品,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多為輕喜劇或鬧劇。佳構劇最大的特點是善于編織情節,因而發展了戲劇的結構藝術,不足之處是對社會人生的認識膚淺。佳構劇的人物是類型化的,是為情節服務的。而“有生命力的劇本和沒有生命力的劇本的差別,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著情節,而后者是情節支配著人物”。佳構劇反映了19世紀中后期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掩蓋了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和道德危機。用戲劇揭露這些矛盾和危機最成功的就是易卜生。在《玩偶之家》里,他寫了娜拉個性意識的覺醒,撕破了蒙在家庭關系上的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展示了中產階級的冷酷和自私。也許易卜生筆下的人物不如契訶夫、奧尼爾筆下的厚實豐滿,但他們都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或為伸張個性而斗爭的人。有個性才有價值。易卜生重新確立了個性在戲劇創作中的核心地位,為現實主義戲劇奠定了堅實的價值基礎。在審美上,易卜生一反佳構劇向壁虛構的創作方法,確立了從經驗出發、從生活出發、從人物出發的審美方式。他認為,創作必須從觀察和體驗出發,寫親眼所見的、精神上經歷過的東西。“現代文學的秘密正在于這種經歷過的經驗。”從經驗出發,易卜生發現了佳構劇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視的各種家庭和社會問題。他的作品大大激怒了歐美各國的中產階級觀眾,各種誹謗、謾罵、威脅接踵而至,有的說作家不道德,有的說作品不真實,藝術上一無是處。英、美、法諸國的商業劇院長期不敢上演他的某些作品。即使上演,也被篡改得一塌糊涂。《玩偶之家》“在德國演出時,易卜生被迫寫了一個所謂‘大團圓的結局’,以免別人不經他同意就加以隨意改寫,這一結局便是娜拉既想離開丈夫又舍不得孩子,結果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猛然倒在了地上”,這種情形讓人不由得想起1830年雨果《歐那尼》上演時,發生在法蘭西劇院的那場沖突。不過,那次斗爭的雙方是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這次卻變成了現實主義跟浪漫主義。(摘編自董健等《戲劇藝術十五講》)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精英知識分子對大團圓故事的批判,主要不是出于審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啟蒙的目的。B.啟蒙和革命文學要想借助通俗文學形式喚醒民眾,必須確立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主題。C.處于貧富不同階層的人們,往往對戲曲大團圓故事的態度不同,前者嫌膩,后者熱衷。D.能夠滿足普通民眾的文化市場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團圓故事民間根基難撼的重要原因。2.下列對材料的綜合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側重分析中國古典戲曲“大團圓結局”的成因;材料二側重介紹以易卜生為代表的西方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演進。B.材料一連續引用卓人月、王國維、新文化運動之后的精英知識分子的相關論述,都印證了大團圓結局與民族精神氣質具有表里關系的觀點。C.無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鄉村演劇還是歐洲的佳構劇,都突出故事或者戲劇的娛樂性,故而容易虛構情節,帶有幻想成分。D.兩篇材料都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分別將“精英階層與下層百姓”“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對照展開,有利于分析的深入。3.下列文學主張,不屬于批判“大團圓結局”的一項是3分)A.惟我填詞不賣愁,一夫不笑是吾憂。舉世盡成彌勒佛,度人禿筆始堪投。(李漁《風箏誤》卷末收場B.凡是歷史上不團圓的,在小說里往往給他團圓;沒有報應的,給他報應,互相騙騙。——這實在是關于國民性底問題。(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C.我們的文學,久困于“團圓主義”支配之下。差不多一切的小說詩歌,都是千篇一律,奉為典范,而悲劇的文學,因而絕少發現,文學的真所,也永遠的不能披露了鄭振鐸《〈俄羅斯名家短篇小說集〉D.他閉著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劇慘劇,不肯老老實實寫天工的顛倒殘酷,他只圖說一個紙上的大快人心。這便是說謊的文學。(胡適《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4.請依據材料二,簡要概括易卜生的戲劇創作主張。(4分)5.聯系易卜生被迫寫“大團圓的結局”這一事實,談談你對材料一的觀點有了哪些新的發現。(4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柔石六年前,蕭澗秋和陶慕侃一起從杭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畢業。他們的感情非常好,可是畢業以后,因為志趣不同,就各走各路了。在這六年之中,蕭澗秋風萍浪跡,跑過中國大部分的疆土。但終于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所以答應陶慕侃的聘請,回到浙江來。浙江本是他的故鄉,可是他從小就死了父母,孑然一身,只跟著一位堂姊生活。不料,堂姊在他臨畢業的一年也死去了。他在人間更加孤獨,沒別的朋友。陶慕侃倒還是和以前一樣記著他,時常與他通通信,而且也佩服他的學問,所以趁著學校的擴充,再三要求他到芙蓉鎮來幫忙。他喜歡孩子,所以應了下來。況且他將學校觀察一番之后,更覺得滿意。這座學校的房子,雖然不大,卻是新造的,半西式的:布置,光線,都像一座學校。陶慕侃為他選定的房間靠近小花園,當時他打開窗,就望見梅花還在落瓣。他覺得自己愿意在這住兩三年,也可能更久。他在房內走了兩圈,似乎他的過去,沒有一事使他掛念,他要在這里新生了,從此新生了。因為一星期的旅路勞苦,他就上了床想睡下去。可是,他的性情使他常常在快樂時想到不幸,所以,這時,他三小時前在船上所見的一幕,一個悲慘的故事,在他腦內復現了:從海市到芙蓉鎮,三個小時,他坐在統艙的欄桿邊,眺望兩岸的衰草。他對面,是一位青年婦人,身穿著青布夾衣,滿臉愁戚的。她雖大方而溫良,可是從她的兩眼內,可以瞧出極烈的悲哀,如夏午驟雨一般。她的膝前倚著一位約七歲的女孩,眼秀頰紅,小嘴如櫻桃,非常可愛。正掂著手里的橘子玩,好似橘子的紅色可以使她心醉。婦人懷里還抱著一個約兩歲的小孩。一位老人,就向坐在她旁邊的一位老婦問:“李先生到底怎么哩?”那位老婦凄慘地答:“真的打死了!”“真的打死了嗎?”老人驚駭地重復問。“可憐真的打死了!什么惠州一役打死的。聽說惠州城,銅墻鐵壁那樣堅固,里面又排著陣圖,李先生這邊的兵,打了半個月也打不進去。李先生憤怒起來,可憐的孩子,真不懂事!他自討令箭,要一個人去沖鋒。說他那時,一手提著機關槍,腰里佩著一把鋼刀,藏著一顆炸彈,背上又背著一支短槍,真像古代的猛將!說起來嚇死人!就趁半夜漆黑的時候,他去偷營。誰知城墻還沒有爬上去,那邊就是一炮,接著就是雨點似的排槍。李先生立刻就從半城墻上跌下來,死了!”老婦人擦一擦眼淚,繼續說,“惠州倒是打下來了。城內的敵兵,見這邊有這樣忠勇的人,嚇破了膽,都逃散了。不過李先生終究給打死了!”她語氣和緩一些,說:“我們這次到上海去,也白跑了一趟。李先生的行李衣服都沒有了,撫恤金一時也領不到。他們說上海還是一個姓孫的管的,他和守惠州的人一邊的,都是李先生這邊的敵人。所以我們也沒處去多說,跑了兩三處秘密的、不像衙門的地方。他們告訴我,撫恤金是有的,可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有。我們白住在上海也費錢,只得回家。”稍停一息,又說:“可憐她們母子,不知怎樣過活!家里一塊田沒有,屋后一方菜園也在前年賣掉,給李先生做了盤纏。兩年來,他也沒有寄回家一個錢。現在竟連性命都送掉了!李先生是個有志的人,人又非常好。他去當兵,是騙了他的妻去的,對她是說到廣東考武官。誰知剛剛有些升上去,竟給一炮打死了!李先生的身體,他的朋友看見,打的和蜂窩一樣,千穿百孔,血肉模糊,哪里還有鼻子眼睛,說起來怕死人!”兩旁的人都聽得搖頭嘆息!這時,那位青年寡婦,止不住流出淚來。老婦人說到末段的時候,她更低頭看著小孩的臉,似乎小孩的白嫩的臉包含著未來的隱光,可以安慰一些她內心的酸痛和絕望。女孩仍是一味玩著橘子。一時她仰頭向她的母親問,“媽媽,家里就到了喔?”“就到了。”婦人輕輕而冷淡地答。女孩又問,“到了家就可吃橘子了喔?”“此刻吃好了。”女孩聽到,簡直跳起來。隨即剝了橘子的皮,將紅色的橘皮在手心上拋了數下,藏在她母親的懷里。又將橘子分一半給她弟弟和母親,一邊自己吃起來,又抬頭向她母親問,“家里就到了喔?”“是呀,就到了。”婦人不耐煩地。女孩又叫,“家里真好呀!家里還有娃娃呢!”這樣,蕭澗秋就離開欄桿,向船頭默默地走去。船到埠,他先望見婦人,一手抱著小孩,一手牽著少女。那位述故事的老婦人提著衣包走在前面。她們慢慢地向一條小徑走去。這樣想了一回,他從床上起來。似乎精神有些不安定,失落了物件在船上一樣。站在窗前向窗外望了一望,天已經刮起風,小雨點也在干燥的空氣中落下幾滴。于是他又打開箱子,將幾部他所喜歡的舊書都拿出來,整齊地放在書架之上。又抽出一本古詩來,讀了幾首,要排遣方才的回憶似的。(有刪改)【注】《二月》最初發表于1929年,中國尚處在劇烈動蕩期。1926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伐,重創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勢力,而上海作為多方外國勢力的盤踞地和各種思想潮流的交匯地,形勢更為復雜。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澗秋決定落腳芙蓉鎮,是因為他厭倦了漂泊,好友又發出了邀約,而他自己也喜歡孩子和這里的環境。B.老婦的敘述中夾雜著“說起來嚇死人”“怕死人”這類評說,反映了普通百姓對殘酷戰爭的恐懼心理。C.青年寡婦對待懷中男孩兒和身邊女孩兒的態度截然相反,主要是由于鄉土社會“重男輕女的傳統思D.李先生的英勇獻身及其家人的遭遇,使革命義士的巨大犧牲真實可感,使底層民眾的辛酸苦楚如在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簡筆交代了蕭澗秋的身世經歷,保持了人物塑造的完整性,并與后文關聯甚密。B.文中的血色和橘色,與整體素淡的色調形成視覺沖擊,富有暗喻性,意味著生命的隕落。C.年齡稍大的女孩尚不諳世事,單身母親養育兒女的艱難可想而知,加重故事的悲劇色彩。D.文中有多處環境描寫,或清新恬靜,或陰郁壓抑,暗示了主人公蕭澗秋的心境變化。8.學界普遍認為蕭澗秋身上有作者的影子,正如魯迅先生評價柔石“很有悲觀的氣息,但實際上并不然”,請結合文本分析蕭澗秋的形象如何印證了這一評價。(4分)9.嵌套式敘事結構,是通過不同時間線或不同視角的疊加,使一個主體故事包含一個或多個次級故事。請簡要分析本文嵌套式結構的表現方式及藝術效果。(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昔在孝武,博覽古文,淮南王安《敘離騷傳》,以“《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蟬蛻濁穢之中,浮游塵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與日月爭光可也”。斯論似過其真。又說五子以失家巷,謂五子胥也。及至羿、澆、少康、貳姚、有娥氏佚女,皆各以所識,有所增損,然猶未得其正也。故博采經書傳記本文,以為之解。且君子道窮,命矣,故潛龍不見,是而無悶。《關雎》哀周道而不傷,蘧瑗持可懷之智,寧武保如愚之性,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為貴矣。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然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懟不容,沈江而死,亦貶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稱昆侖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然其文弘博麗雅為辭賦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華則象其從容。自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漢興,枚乘、司馬相如、劉向、揚雄,騁極文辭,好而悲之,自謂不能及也。雖非明智之器,可謂妙才者也。材料二:屈原執履忠貞,而被讒邪,憂心煩亂,不知所訴,乃作離騷經。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以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紂羿澆之敗。冀君覺悟,反于正道而還己也。是時,秦昭王使張儀譎詐懷王,令絕齊交,又使誘楚,請與俱會武關。遂脅與俱歸,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復用讒言,遷屈原于江南。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然其文弘A博麗B雅C為辭賦D宗E后世F莫不斟酌G其英華H則象其從容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沈江而死”中“而”與“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中“而”的用法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淮南王劉安在《敘離騷傳》中認為,《離騷》兼具《國風》《小雅》的優點,還博覽群書、傳記、文章來給《離騷》作注釋。B.班固認為《離騷》中有關昆侖山、冥婚、宓妃等事的描寫是荒誕不經的,不是國家法令所倡導、經典道義所能記載的。C.王逸認為,屈原在《離騷》中追述唐虞的盛世之治,陳述桀紂羿澆的滅亡,是希望國君能覺悟過來,并讓自己回到朝廷。D.秦昭王派張儀去欺詐懷王,使得懷王與齊國斷絕交往;又讓張儀誘騙懷王到武關會盟,并趁機脅迫懷王到了秦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蟬蛻濁穢之中,浮游塵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與日月爭光可也。(4分)(2)言以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4分)14.班固為什么說屈原“雖非明智之器,可謂妙才者也”?請結合材料一簡要說明。(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五言詩,完成下列小題。上山采蘼蕪①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②;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注】:①蘼蕪:香草名,葉子風干可做香料。②縑、素:都是絹。素色潔白,縑色帶黃,素貴縑賤。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敘事詩采用對話形式,通過棄婦、故夫和新人三人的對話可以明顯看出各自的苦衷,人物對答富有感情與個性,生活氣息濃郁。B.女主人公見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責難,還長跪在地,關心地詢問新婦的情況,可見她對被遺棄之事難以釋懷。C.“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明確告訴棄婦,新妻雖然不錯,但我覺得故人更好,說明其有悔恨之D.本詩吸取了《詩經》《楚辭》的比興手法,“上山采蘼蕪”,用香草“蘼蕪”比喻棄婦的美德,委婉含蓄地批評了故夫的有眼無珠。16.比較《上山采蘼蕪》《氓》《孔雀東南飛》中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簡要分析說明她們面對婚姻有什(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中,“,”兩句詩使用夸張手法,正面描寫山之高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現蜀道之難。(2)《離騷》中,借草木美人感嘆歲月無情,擔心自己年華老去,一腔報國之志無法實現的句子(3)《蜀相》中將對諸葛亮的崇敬、嘆惋之情跟杜甫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成的千古名句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里的美妙秋景和浪漫情懷□傳千年,也讓“蒹葭”一詞為人熟知。“蒹葭”具體是什么植物呢?其實,“蒹葭”并非一種植物,而是兩種。“蒹”是我們通常說的荻,“葭”指的是蘆葦。二者均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水邊、沼澤等潮濕環境。盡管在生長環境和形態上相似,容易混淆,但二者也有明顯區別。荻有根狀莖,莖是實心的,株高通常有0.5至2米;蘆葦也有粗壯的根狀莖,莖是空心的,株高可達3至4米。清代學者吳其溶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寫道:“強脆而心實者為荻,柔纖而中虛者為葦。”另外,A。荻的葉子近乎線狀披針形,邊緣比較鋒利,花序舒展,對生于各個分支上,花穗呈黃白色,遠遠望去像羽毛;蘆葦的葉呈帶狀,較寬,花序在各個分支頂端呈分叉狀,花穗顏色與麻色接近,遠遠望去,宛如頂上插了一根狼牙棒。荻和蘆葦分布廣泛,勤勞智慧的古人很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它們了。記載顯示,在我國西北地區,古時戍邊的將士常將獲破碎后和泥,用來夯筑城墻及護堤,以增加建筑強度。人們會采摘初春的蘆葦嫩芽作為時令蔬菜食用,新鮮的蘆葦葉子是包粽子的好材料。蘆葦莖葉還能用來編制葦簾、葦席。由于富含纖維,荻與蘆葦都是造紙的上好材料。 B。①作為濕地生態中的重要生物群落,②獲和蘆葦有著很好的凈化水質作用。③它們的根狀莖形成的強大地下網絡系統,④可供固土保水之便。⑤不僅地上的莖葉為其它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間,⑥在枯萎后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18.下列詞語與文中加點的“蒹葭”的結構相同的一項是3分)A.檣櫓B.琵琶C.月亮D.舞榭19.文中第一段方框處應該用“留”還是“流”?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A.B.21.文中第四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22.某地蘆葦生態園,為方便游客了解蘆葦知識,計劃設置蘆葦“植物標牌”。請根據材料,為其寫一段說明文字,要求信息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80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因人們對他的偏見而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壞小孩”。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鏡中我”效應,即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往往是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對此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余姚中學2024學年第二學期質量檢測高二語文學科答案1.C“前者嫌膩,后者熱衷”錯誤。原文說的是“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階層,越是嫌膩大團圓故事;越是貧苦的下層百姓,越是熱衷大團圓故事”,選項說反了。2.B“連續引用卓人月、王國維、新文化運動之后的精英知識分子的相關論述,都印證了……”錯誤。根據“這種‘俗套’的結尾模式在當時就曾受到許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戲曲家卓人月說……”可知,卓人月的論述不能印證“大團圓結局與……的觀點”。3.A由“不賣愁”和“一夫不笑是吾憂”“舉世盡成彌勒佛”等可看出,這幾句主張博人一笑,替人消愁,是喜劇論調,并非批判“大團圓結局”。4.①尊重人物個性,將個性作為戲劇創作中的核心。②主張采用從經驗出發、從生活出發、從人物出發的審美方式,直面各種家庭和社會問題(揭露資本主義帶來的社會矛盾和道德危機)。(每點2分,兩點滿分)5.①大團圓的故事模式的確并非“中國特產”,把大團圓結局歸因于我們的“民族心理”不夠恰當。②生活富足的精英階層(如歐美中產階級)在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道德危機時,也會接受“大團圓的結局”。(每點2分,兩點滿分)6.C.母親“重男”在原文依據不足,她對女孩的不耐煩只是因為當時的心境使然,并非真正的“輕女”。7.B.對“橘色”的理解有誤,可將其理解為“于絕望中見希望”。8.①蕭澗秋表面上看起來孤冷、憂郁:蕭澗秋的人生經歷使他不熱衷于交游,幾乎沒有朋友,旅途中并不攀談,可見其孤冷;常常在快樂時想到不幸的事情,可見其憂郁。這些使他看起來很有些悲觀的氣息。②實際上蕭澗秋仁愛、有同理心:他愛孩子,對新生活充滿希望;在聽聞他人遭遇不幸的時候,他會產生難以排遣的牽掛,對社會現實有回應,可見并不像表現出來的那樣孤冷,內心是溫暖善良的。(每點2分,兩點滿分)9.①本文的主體故事是蕭澗秋受邀來到浙江芙蓉鎮任教。通過蕭洞秋回憶的方式,引出老婦人的講述,敘述了李先生在戰爭中犧牲以及家屬討要撫恤金而不得的遭遇。再通過老婦人回憶的方式,追述了李先生遇難前兩三年中的一些事情。②這種結構避免了小說敘事單一(平鋪直敘使情節自然轉承而富于變化,增加了敘述視角,內容真實而豐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深化主題。(每點3分,兩點滿分)10.CEH句意:但是他的文辭宏大華麗高雅,是辭賦的正統鼻祖,后世的人沒有不仔細琢磨它的精華,模仿它的從容。“弘博麗雅”是“其文”的謂語,所以應在“雅”后面斷開,即在“C”處斷開;“為”的賓語為“辭賦宗”,所以應在“宗”后面斷開,即在“E”處斷開;“斟酌”的賓語為“其英華”,所以應在“華”后面斷開,即在“H”處斷開。11.AA.錯誤。過度/淫邪之事。B.正確。連詞,表修飾/連詞,表目的。C.正確。均通“返”,往返、返回/違背。D.正確。最終/完成。12.A“淮南王劉安……還博覽群書、傳記、文章來給《離騷》作注釋”錯誤。是班固博覽群書、傳記、文章給《離騷》作注釋的。13.(1屈原)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污穢的境地,漂浮遨游在塵世之外,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潔品德,推許這樣的志向,可以和日月爭光。(“蟬蛻”,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浮游”,漂浮遨游;“推”,推贊、推許。要點各1分,語言流暢1分)(2)這三個字的意思是說屈原已被流放,離開了朝廷,雖然心中憂慮,卻仍沿著正道前行,用委婉曲折的語言勸諫國君。(“言以放逐離別”,被動句;“中心”,心中;“風諫”,用委婉曲折的語言勸諫。要點各1分,語言流暢1分)14.(1)“非明智之器”的原因:①屈原炫耀才能,在國家危難時與小人爭寵,沒有氣量;②屈原因小人的讒言被國君疏遠時,指責楚懷王,埋怨朝廷,選擇投江而死,沒有擔當。(2)“謂妙才者”的原因:屈原的文辭宏大華麗高雅,是辭賦的鼻祖,被后人爭相學習模仿,富有才華。(“非明智之器”答出一點得2分,兩點得3分;“謂妙才者”答出一點得2分。滿分5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從前在孝武皇帝時期,淮南王劉安博覽群書,寫成了《敘離騷傳》,認為“《國風》好描寫男女戀情但不過分失當,《小雅》怨憤發牢騷但不破壞禮法,像《離騷》這樣的,可以稱得上兩者都具備了。屈原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污穢的境地,漂浮逃游在塵世之外,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潔品德,推許這樣的志向,可以和日月爭光”。這個結論好像過大了。又說“五子”因為這個家破人亡,“五子”說的是伍子胥。后來羿、澆、少康、貳姚、娥氏佚女等人,都各自靠著各自的見解有所增減,但是仍然沒有體會到作者的本意。所以(我)博覽群書、傳記、文章,來給它注解。君子的才能不能發揮,這是天命,所以潛藏的龍不出現在人間,這樣也不感到憋悶。《關雎》為周朝悲哀卻不因傷心而傷害自己,蘧瑗隱藏著自己的才智,寧武保持像愚人一樣的品性,都是為了保全性命規避災難,不受到俗世的迫害。所以《大雅》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明哲保身)。”這是很可貴的。像屈原這樣的,顯露才能炫耀自己,在危難的國家里和一群小人爭寵,因為小人的讒言被國君(楚懷王)疏遠。卻指責數落楚懷王,埋怨朝廷,神情憂愁苦苦思索,強烈指責誹謗他人,和小人們仇恨對立互不相容,投江而死,也貶低了那些高潔狂狷有高尚情操的人。他的《離強》多寫昆侖、冥婚、宓妃等虛無縹緲的事,都是不符合國家的法令制度、經典道義的。說它兼備了《詩經》的風、雅,能和日月爭光,就太過了!但是他的文辭宏大華麗高雅,是辭賦的正統鼻祖,后世的人沒有不仔細琢磨它的精華,模仿它的從容。從宋玉玉、唐勒、景差等人之后,漢朝興盛,又有枚乘、司馬相如、劉向、楊雄等人,文辭極好,喜歡《離騷》并為屈原感到悲哀,自認為比不上他。屈原雖然不是明智的人,卻可以稱得上很有才氣。材料二:屈原忠心耿耿卻遭到小人讒言陷害,心情憂愁煩亂,不知該向誰傾訴,于是寫了《離騷經》。離,是別的意思;騷,是愁的意思;經,是途徑的意思。這三個字的意思是說屈原已被流放,離開了朝廷,雖然心中憂慮,卻仍沿者正道前行,用委婉曲折的語言勸諫國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個帝王時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陳述了桀紂羿澆的滅亡,希望國君能夠覺悟過來,返回到正道上,并讓自己回到朝廷。這時候,秦昭王派張儀去欺詐懷王,讓懷王斷絕與齊國的交往,又讓張儀誘騙懷王,請他與秦王一起在武關會盟。趁勢脅迫懷王與秦王一起到了奏國,扣留了懷王,不讓他回去。懷王最終客死在秦國。懷王的兒子頃襄王又聽信讒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15.A“通過三人的對話”錯誤。“新人”并沒有參與對話。16.①《氓》中的女主人公面對男子的反復無常,表現出果敢決絕的一面;②《孔》中的劉蘭芝面對婆婆的刁難,表現出勇敢清醒且具有反抗精神;③本詩中的女主人面對前夫的喜新厭舊,則顯得溫和軟弱。(每點2分,三點滿分)17.(1)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18.A(“檣櫓”與“蒹葭”都是并列式合成詞,B項單純詞,C項補充式合成詞,D項偏正式合成詞)19.①應該用“流”。②“流傳”指傳下來或傳播開,多用于抽象事物,原文描述的是“美妙秋景和浪漫情懷”,所以用“流”。③“留傳”指遺留下來傳給后代,多用于具體事物,不符合語境。(選對1分;理由每點1分,兩點滿分,意思對即可)20.A:二者的葉與花也有明顯差異;B:荻和蘆葦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每處2分,意思對即可)21.語句④;修改為:可供固土保水之用(或“便于固土保水”)語句⑤;修改為:地上的莖葉不僅為其它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間(序號指出得1分,修改正確一處得1分,滿分4分)22.蘆葦,亦稱“葭”,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水邊、沼澤等地。株較高,莖中空,葉呈帶狀,花近麻色。有重要的食用、實用和生態價值。(符合語體要求1分,種屬、習性、形態特點、功用各1分,語句通順1分,滿分6分)本作文題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材料、引導語和寫作要求。(一)審題:本次作文材料較為簡單,在審題時,仍需從關鍵詞和及其之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往往是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這個命題的正確性。在立意時,可以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或當代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論述。1.關鍵詞:“自我認知”:指個體對自己的心理、行為、性格等各方面的認識和評價,是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狀態的主觀理解。它包含對自己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等)、心理特征(如性格、能力等)以及自己與周圍關系(如與他人的親疏、在群體中的位置等)的認知。自我認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會隨著個人經歷、成長環境等因素不斷變化和發展。“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指周圍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基于與個體的接觸和互動,對個體形成的觀點、評價和印象。他人的看法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個體的行為表現、言語表達、外貌形象等,也會受到他人自身的價值觀、認知水平、情感傾向等因素的干擾,具有主觀性和多樣性。不同的人對同一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反映”:在這里表示一種映射、映照的關系,意味著自我認知會受到他人看法的影響,他人的看法如同鏡子一樣,個體通過這面“鏡子”來認識自己。個體往往會根據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等信息,來調整和形成對自己的認知。比如,若他人經常贊揚一個人很有責任心,這個人可能就會認為自己在責任心方面表現出色,從而將“有責任心”納入自我認知中。“往往是”:表示概率性和傾向性“往往是”說明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與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之間存在著較高的關聯概率,但不是絕對的、必然的聯系。它表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我認知會受到他人看法的影響,呈現出與他人看法相呼應的情況,但不排除存在特殊情況或個體差異,即有些時候自我認知可能并不完全取決于他人的看法。體現普遍性與一般性意味著這種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一般性規律,是一種常見的、普遍存在的情況。在社會交往和個人成長過程中,人們普遍會通過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他人的看法在自我認知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理和社會現象。預留靈活性和可變性為自我認知的形成機制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和可變性。它承認除了他人看法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自我認知,如個人的內在體驗、自我反思、過去的經歷等。也就是說,雖然他人看法對自我認知有重要影響,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自我認知可能會因為其他因素的作用而與他人看法有所不同。需要考慮個體的差異性。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受他人看法影響,而有些人則更獨立,自我認知更多來自內部反思。這意味著這個觀點在某些情況下成立,但并非普遍適用。(二)引導語:“對此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這個指令要求你所有的體驗或思考必須從“材料”中這句話引出。“你”提示我們要有身份融入意識。“感悟”指基于個人實際生活的角度所產生的體會。“思考”,指由此及彼的具體或抽象延伸,能從材料關聯到相關的理論、觀點或具體事例、現象。結合自身生活體驗和可聯系的事例現象談出自己恰如其分的想法。(三)寫作要求要求為常規要求,此處不作分析,注意“明確文體”。【立意】綜上,雖然他人看法對自我認知有重要影響,但自我認知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內在反思、社會互動、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這個觀點部分正確,但需要限定條件和具體情況。學生可以根據所選的立意和論點,選擇最適合的闡釋進行展開論述。同時,也可以結合多種闡釋來豐富文章的內容和深度。梳理關系:梳理關系:立意一:他人看法對自我認知的影響角度:探討他人看法如何塑造我們的自我認知。積極影響:他人的肯定和鼓勵可以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潛力。例如,一個學生因為老師的鼓勵而發現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天賦,從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消極影響:他人的批評和誤解可能會讓我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例如,一個學生因為同學的嘲笑而覺得自己在體育方面一無是處,從而放棄體育鍛煉。立意二:自我認知的獨立性與他人看法的關系角度:探討自我認知是否應該完全依賴于他人看法。獨立性的重要性:自我認知應該建立在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而不是完全依賴于他人。例如,一個藝術家可能不被大眾理解,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藝術風格,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藝術價值。他人看法的參考價值:雖然自我認知需要獨立,但他人看法可以作為參考,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自己。例如,一個學生通過老師和同學的反饋,發現自己在團隊合作中的不足,從而努力改進。立意三:如何正確對待他人看法以促進自我成長角度:探討如何利用他人看法來促進自我成長。理性分析:我們需要理性分析他人的看法,區分哪些是建設性的意見,哪些是無端的批評。例如,一個作家會認真對待編輯的修改建議,但不會因為讀者的惡意評論而放棄寫作。自我反思:他人的看法可以成為自我反思的契機,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例如,一個員工通過同事的反饋,發現自己在溝通技巧上的不足,從而努力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立意四:他人看法的局限性與自我認知的完整性角度:探討他人看法的局限性以及自我認知的完整性。他人看法的局限性:他人的看法往往是基于他們的主觀判斷和有限的信息,可能并不全面。例如,一個朋友可能只看到你的某個缺點,而忽略了你的優點。自我認知的完整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矯人員法制教育
- 2025至2031年中國鉗型磁軛探頭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廠輔機設備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機剪毛圓針織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嵌入式EL電致發光標志燈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第八章 金融倫理問題研究教學課件
- 物業交房培訓講義
- 服裝店鋪財務培訓
- 甘肅2025年03月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公開引進24名高層次急需人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醫保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醫保政策解讀與法規試題匯編版
- 2025寧夏電力投資集團社會招聘10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山東省臨沂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江西省南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水上客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指南(暫行)》知識培訓
- 落實“215”專項行動:xx小學體育“加速度”
- 老年人60歲以上C1駕考三力測試題及答案
- 第四單元《認識20~99》-2024-2025學年一年級數學下冊單元檢測卷(蘇教版·2024新教材)
- 小學生航天知識普及課件
- 2025年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2025年中央部委部分京內直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古詩詞大會比賽》精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