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癰-《中醫內科學》教案_第1頁
肺癰-《中醫內科學》教案_第2頁
肺癰-《中醫內科學》教案_第3頁
肺癰-《中醫內科學》教案_第4頁
肺癰-《中醫內科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方醫科大學

教案

2006—2007學年秋季學期

所在單位中醫藥學院____________

系、教研室中醫內科學教研室

課程名稱中醫內科學___________

授課對象中西醫本科2004級

授課教師________莫孫煉_____________

職稱_________M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稱中醫內科學

南方醫科大學教案首頁

授課題目肺癰授課形式理論講授

授課時間2006-09-13授課學時2學時

要求學生熟悉肺癰的概念、歷史沿革、范圍、病因病機、診斷、鑒別診斷以及辨證論治

教學目的及分型論治,掌握肺癰的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療原則及各期(初期、成癰期、潰膿

與要求期、恢復期)表現、治則及代表方。

一、概述:1、定義,2、歷史沿革,3、范圍。

二、病因病機

三、診斷、鑒別診斷

基本內容四、辨證論治:1、辨證要點,2、治療原則。

五、分型論治:初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

六、轉歸預后

七、預防及護理措施

重點: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分型論治。

難點:辨證論治。

主要教學幻燈

媒體

主要外

語詞匯

有研究表明魚腥草注射液用蒸儲水稀釋后經纖維支氣管鏡肺灌洗取得良好效果。

有關本內容

的新進展

中國期刊網

主要參考資

料或相關網

系、教研室

審查意見

課后體會

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和

教學內容

媒體選擇

肺癰

[概述]

10分鐘

-、定義:

肺癰是由熱毒瘀結于肺,肺葉生瘡,血敗肉腐,形成膿瘍,其臨床表現為

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至咳吐膿血的病證。

二、源流:

《金匱要略》:“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

膿如米粥者,為肺癰”。

《諸病源侯論》:“肺癰者……寒乘虛傷肺,塞搏于血,蘊結成癰,熱之加

之,積熱不散,血敗為膿”。

《備急千金要方》創用葦莖湯以清肺排膿,活血清癰

《醫學入門》:“咳唾膿血腥臭,置之水中則沉為肺癰。

《外科正宗》:在表者以散風清熱;里熱者以降火抑陰;成膿者以平肺排膿;

膿潰正虛者以補肺健脾

三、范圍:

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肺組織化膿癥,如肺膿腫,化膿性肺炎、肺壞疽,支氣

管擴張及肺結核空洞等伴化膿性感染者出現肺癰的臨床表現時,參考本節辨證論

治。

10分鐘

[病因病機]

外感之邪

感受外邪

郁而化熱

酒辛厚

---------?

痰熱素盛

釀濕蒸痰

初期:肺衛同病、肺失清肅。

成癰期:熱壅血瘀、蘊釀成癰。

潰膿期:肺損絡傷、膿瘍潰破。

r邪毒漸盡、病情好轉

恢復斛皿什丁4口/,才仝

I邪戀正虛、日久不愈

[診治綱要]

20分鐘

-、診斷要點:

(一)發病多急,突然寒戰高熱,咳嗽胸痛、咯吐大量腥臭濁痰,甚則膿血

相兼。

(二)輔助診斷:

1.驗痰:膿血濁痰吐入水中,沉者為癰膿,浮者是痰

2.驗口味:□啖生黃豆或豆汁不覺其腥味,為肺癰

3.驗爪甲:慢性病變“爪甲紫而帶彎”指端呈鼓槌樣。

(三)胸部X線片肺部見大片濃密炎癥陰影或透亮區及液平面

(四)支氣管碘油造影、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有助診斷。

二、鑒別診斷:

(一)風溫

風溫與肺癰兩者均有發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經1周治療后,風溫則

身熱下降,病情向愈,而肺癰則出現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

喉中腥味。

(二)肺臟其他疾患表現之痰熱蘊肺證:

肺臟其他疾患表現之痰熱蘊肺證與肺癰,兩者均有發熱、咳嗽、胸痛、咯

痰帶血而前者邪在氣分,熱傷血絡,病情輕,常咯吐黃稠濃痰、痰多帶血絲或

咯血。后者乃痰熱蘊肺成癰,膿瘍潰破,病情重可見咯吐大量膿臭血痰。

三、辨證要點:

(一)掌握病性:屬實屬熱

(二)辨別四期:初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

(三)預后轉歸:

1.早期確診、及時治療、病情輕、病程短、預后好。

2.老、幼、體弱、飲酒成癖者患之,須防病情遷延不愈或發生變證

3.凡膿得暢泄,癥狀輕者為順;膿臭異常,經久不凈,癥狀加重為逆。

4.潰膿期膿液流入胸腔為嚴重惡侯

四、治療要點:

(―)治療原則:

1.清熱散結、解毒排膿。

2.分期施治:

初期:清肺散邪

成癰期:清熱解毒、化瘀消癰

潰膿期:排膿解毒

恢復期:陰虛氣耗者以養陰益氣;久病邪戀正虛以扶正祛邪。

3.用藥原則:

收劍藥不可早用,溫補藥不可亂投。不宜止咳,忌發汗。

(二)善后調攝:

1.本病初期,一旦確診后及時治療。

2.宜食水果蔬萊以生津化痰。

3.忌油膩厚味及一切刺激性食物,禁煙酒。

[分證論治]

30分鐘

一、初期:

(一)辨證依據:

1.發熱微惡寒,咳嗽,咯粘液或粘液膿性痰,痰量由少漸多:

2.胸痛、咳時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

3.舌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而滑。

具備1+2或1+3均可

(二)治法:清肺散邪。

(三)方藥:銀翹散。

銀花、蘆根、竹葉、連翹:辛涼宣泄、清熱解毒;

荊芥、薄荷、豆鼓:辛散表邪。

(四)臨床應用::

1.咳甚痰多者加杏仁、浙貝母、枇杷葉、桑白皮、冬瓜皮;

2.胸痛、呼吸不暢者加括萎、郁金。

二、成癰期

(一)辨證依據::

1.身熱轉甚、時時振寒、繼則壯熱不寒、咳吐濁痰、呈黃綠色、自覺喉間

有腥味;

2.汗出煩燥、咳嗽氣急、胸滿作痛、轉側不利、口干咽燥;

3.舌苔黃底、脈滑數。

具備1或1+2或1+3均可

(二)治法:清肺化瘀消癰。

(三)方法: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

葦莖:甘寒輕浮、善清肺熱;

冬瓜仁:清熱化痰、利濕排膿;

桃仁:活血化瘀、潤肺滑腸;

慈松仁:清肺熱排膿、利腸胃滲濕;

黃柏、桅子、黃連、黃苓:清火瀉熱。

(四)臨床應用:

咯黃稠痰者加桑白皮、括簍、射干、海蛤殼;

咳而喘滿、不得臥者,加拿茄子、大黃;

痰臭味甚者,加犀黃丸。

三、潰膿期

(一)辨證依據:

1.咯吐大量膿血痰、或如米粥、腥臭異常、有時咯血、胸中煩滿而痛、甚

則氣喘不能臥;

2.身熱、面赤、煩渴喜飲;

3.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數實。

具備1+2或1+3均可

(二)治法:排膿解毒。

(三)方藥:加味桔梗湯。

桔梗:宣肺祛痰、排膿散結;

慈松仁、貝母、橘紅:化痰散結排膿;

銀花、甘草:清熱解毒;

尊茂子:瀉肺除壅;

白芨:去腐逐瘀、消癰止血。

(四)臨床應用:

咯血加丹皮、山桅、蒲黃、藕節、三七;

津傷甚者加玄參、麥冬、花粉:

氣虛者加黃黃;

膿液量少難出者加山甲片,皂角刺。

四、恢復期

(一)辨證依據:

1.身熱漸退、咳嗽減輕、咯吐膿血漸少、臭味亦減、痰液清,精神振。食

欲改善;

2.胸脅隱痛,難以久臥,氣短乏力、自汗、盜汗、低熱、午后潮熱、心煩、

口干咽燥、面色不華、形瘦神疲;

3.舌質紅或淡紅、苔薄,脈細或細數無力。

具備1+2或1+3均可

(二)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