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閱讀理解與探討能力測評題目及答案_第1頁
古詩文閱讀理解與探討能力測評題目及答案_第2頁
古詩文閱讀理解與探討能力測評題目及答案_第3頁
古詩文閱讀理解與探討能力測評題目及答案_第4頁
古詩文閱讀理解與探討能力測評題目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文閱讀理解與探討能力測評題目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哪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

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D.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哪位詞人的作品?

A.蘇軾

B.辛棄疾

C.李清照

D.周邦彥

3.下列哪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A.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滕王閣序》的作者是哪位唐代文學家?

A.王勃

B.楊炯

C.盧照鄰

D.駱賓王

5.下列哪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

A.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B.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C.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下列哪句詩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A.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B.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C.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7.下列哪句詩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赤壁賦》?

A.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B.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D.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下列哪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

A.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B.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C.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9.下列哪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A.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B.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C.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D.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0.下列哪句詩出自宋代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A.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B.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C.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1.下列哪些詩篇屬于唐詩?

A.《春望》

B.《滕王閣序》

C.《琵琶行》

D.《秋夕》

12.下列哪些詞人屬于宋代?

A.蘇軾

B.辛棄疾

C.李清照

D.周邦彥

13.下列哪些詩篇屬于唐代?

A.《登鸛雀樓》

B.《將進酒》

C.《赤壁賦》

D.《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4.下列哪些詩篇屬于宋代?

A.《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B.《青玉案·元夕》

C.《赤壁賦》

D.《登鸛雀樓》

15.下列哪些詩篇屬于唐代?

A.《將進酒》

B.《滕王閣序》

C.《秋夕》

D.《赤壁賦》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6.《滕王閣序》的作者是唐代文學家王之渙。()

17.《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18.《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辛棄疾。()

19.《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20.《青玉案·元夕》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21.請簡述《春望》這首詩的主題思想以及作者通過哪些意象來表達這種思想。

答案:《春望》的主題思想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深切憂慮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詩人通過描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以及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描寫,表達了對國家衰敗的悲痛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22.請分析《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的意境及其在文中的意義。

答案:這句話通過落霞、孤鶩、秋水、長天等意象,描繪出一幅壯闊的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這句話在文中的意義在于,它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豁達與超脫,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贊美。

23.請解釋《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句話的含義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命運多舛的感慨,認為無論身處何地,遭遇何種境遇,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無需過多追究彼此過去的相識與否。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深化了主題,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共鳴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24.請簡述《赤壁賦》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話的意境及其在文中的意義。

答案:這句話描繪了大江東去的壯闊景象,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物的更迭。它表達了一種對歷史滄桑的感慨,以及對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的風流人物的敬仰。這句話在文中的意義在于,它強調了歷史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與偉大。

五、論述題

題目:試分析李清照的詞在表達情感方面的特點及其歷史影響。

答案:李清照的詞在表達情感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1.深刻的閨怨情懷:李清照的詞多表達對丈夫的思念、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對孤獨生活的感慨。她的詞語言樸實,情感真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2.情感的細膩變化:李清照的詞中情感變化豐富,從喜悅到悲傷,從思念到孤獨,展現了她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復雜的內心世界。

3.借景抒情:李清照善于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抒發情感,使詞中的景物與情感相互映襯,增強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4.語言風格獨特:李清照的詞語言優美,富有節奏感,善于運用疊詞、對仗等修辭手法,使詞作更加生動形象。

李清照的詞在歷史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了宋代詞壇的發展:李清照的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內涵,為宋代詞壇增添了新的光彩,對后世詞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奠定了女性詞人的地位:李清照以其卓越的詞才,打破了當時詞壇以男性為主導的局面,為女性詞人贏得了應有的地位。

3.激發了后世對詞的熱愛:李清照的詞以其真摯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吸引了無數讀者,激發了后世對詞的興趣和熱愛。

4.促進了詞學研究的發展:李清照的詞為詞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她進行研究,推動了詞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B

解析思路:通過排除法,A、C、D選項分別是其他詩人或作品的詩句,只有B選項是杜甫《春望》中的詩句。

2.A

解析思路:根據題干中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知,這是蘇軾的作品,排除B、C、D選項。

3.C

解析思路:《琵琶行》是唐代白居易的作品,A、B、D選項分別是其他詩人的詩句。

4.A

解析思路:《滕王閣序》的作者是唐代文學家王勃,排除B、C、D選項。

5.A

解析思路:《將進酒》是唐代李白的作品,排除B、C、D選項。

6.D

解析思路:《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是宋代陸游的作品,排除A、B、C選項。

7.C

解析思路:《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蘇軾,排除A、B、D選項。

8.D

解析思路:《秋夕》是唐代杜牧的作品,排除A、B、C選項。

9.A

解析思路:《登鸛雀樓》是唐代王之渙的作品,排除B、C、D選項。

10.B

解析思路:《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辛棄疾的作品,排除A、C、D選項。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1.ABCD

解析思路:根據題干中的唐詩,可以確定A、B、C、D選項均為唐詩。

12.ABCD

解析思路:根據題干中的宋代詞人,可以確定A、B、C、D選項均為宋代詞人。

13.ABD

解析思路:根據題干中的唐詩,可以確定A、B、D選項均為唐詩,C選項《赤壁賦》為宋代蘇軾的作品。

14.ABCD

解析思路:根據題干中的宋代詩篇,可以確定A、B、C、D選項均為宋代詩篇。

15.ABD

解析思路:根據題干中的唐詩,可以確定A、B、D選項均為唐詩,C選項《赤壁賦》為宋代蘇軾的作品。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6.×

解析思路:《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