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頁(共21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一.選擇題(共12小題)1.小貝的家鄉位于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陜西,當地常常能聽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這可能是因為黃土高原()A.冰川廣布,雪峰連綿 B.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C.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D.山嶺眾多,山高谷深2.讀“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示意圖”,判斷圖示地貌類型與對應治理措施組合錯誤的是()A.甲平整地(塬頂地帶)﹣﹣種植優質牧草等 B.乙緩坡地(塬頂與陡坡間的過渡帶)﹣﹣建梯田、種植山杏和優質牧草等 C.丙陡坡地(山腰地帶)﹣﹣種植水稻、玉米和小麥等 D.丁坡腳地(山腳地帶)﹣﹣建擋土壩、護坡壩等3.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屬于同一地形區,即黃土高原 B.數字②處是黃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點 C.圖中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是太行山,④河段易發生凌汛現象 D.黃河中的泥沙主要來自于乙地區,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4.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是()①黃土土質疏松,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②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5.關于黃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烏鞘嶺以東 B.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 C.主要包括山西省、陜西省、甘肅省南部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D.北抵陰山與內蒙古高原相鄰6.某地民歌歌詞:“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兒難。一個在山上一個在那溝,拉不上話話兒招一招手。了的見那村村了不見人,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這是因為()A.橫斷山區山高路遠 B.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C.塔里木盆地黃沙連天 D.黃土高原溝壑縱橫7.在黃土高原緩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A.修路采礦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窯洞8.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水土流失導致黃土高原地震頻發 B.臺風是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 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D.圍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9.下列做法有助于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的是()A.陡坡地修建梯田,種植蘋果 B.緩坡開墾荒地,發展水稻種植 C.溝谷打壩淤地 D.陡坡地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10.黃土高原地區最突出的優勢資源是()A.水資源 B.森林資源 C.石油資源 D.煤炭資源1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主要是因為()①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保護②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③黃土結構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④大面積植樹造林,使地表疏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如圖中,針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解答題(共3小題)13.讀黃土高原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黃土高原西抵烏鞘嶺,東到①山.(2)流經黃土高原的主要河流②是,該河干流上、中游的分界點③是.(3)A省的行政中心④是,B省北部著名的礦產地⑤是.(4)黃土高原傳統的民居是.(5)山脈⑥為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我國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我國4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的地方C.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D.我國關中平原與漢水谷地的分界線(6)黃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針對該問題,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14.如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1)黃河在上游塑造了A平原,該平原地處干旱地區,但依靠便利的灌溉水源發展了(填農業類型).(2)B地形區存在嚴重的問題,使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泥沙淤積成為“”.(3)圖中D山脈是我國亞熱帶與(填溫度帶名稱)的分界線.(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如期通水,主要解決我國(填B或C)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15.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的地區.(2)該地區是我國農業由農耕區向區過渡的地帶.(3)圖中數據說明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質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區的降水加劇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點是.(4)對該地區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A.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增加植被覆蓋率B.坡地筑梯田,溝谷修堤壩,實現土不下坡C.禁止小煤窯的私挖濫采,減少對地表的破壞D.無條件地擴大煤炭開采量,籌集治理環境的資金(5)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本地區正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發綠色產業.這里山川特色鮮明,歷史古跡眾多,民俗文化獨特,為大力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級同步經典題精練之黃土高原的區域發展與居民生活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CCCBDCCCDA題號12答案D一.選擇題(共12小題)1.小貝的家鄉位于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陜西,當地常常能聽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這可能是因為黃土高原()A.冰川廣布,雪峰連綿 B.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C.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D.山嶺眾多,山高谷深【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C【分析】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觀是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云貴高原的地表景觀是地形崎嶇,內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觀是地面坦蕩。【解答】解:黃土高原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由于嚴重的水土流失,該高原的景觀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黃土高原的景觀特征,理解記憶即可。2.讀“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示意圖”,判斷圖示地貌類型與對應治理措施組合錯誤的是()A.甲平整地(塬頂地帶)﹣﹣種植優質牧草等 B.乙緩坡地(塬頂與陡坡間的過渡帶)﹣﹣建梯田、種植山杏和優質牧草等 C.丙陡坡地(山腰地帶)﹣﹣種植水稻、玉米和小麥等 D.丁坡腳地(山腳地帶)﹣﹣建擋土壩、護坡壩等【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專題】中國的文化特色和旅游業.【答案】C【分析】人們認識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積極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退耕還林、還草,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等。【解答】解:近幾十年來,通過對黃土高原進行大規模的整治,這里的生態環境逐漸發生了喜人的變化,不少地方已滿目青翠,林茂糧豐,擺脫了昔日的貧困局面。正確的做法是“緩坡建梯田、種植山杏和優質牧草等,陡坡植樹種草,山腳下修建土壩、護坡壩,塬頂平地種植優質牧草等”,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現象。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黃土高原地區的開發與治理,讀圖解答即可。3.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屬于同一地形區,即黃土高原 B.數字②處是黃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點 C.圖中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是太行山,④河段易發生凌汛現象 D.黃河中的泥沙主要來自于乙地區,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C【分析】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沉積區,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面積約50萬千米2.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解答】解:A、圖中甲是黃土高原,乙是華北平原。故A不符合題意;B、數字②處是河套平原,黃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點位于河口市。故B不符合題意;C、圖中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太行山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線,黃河上游的劉家峽至包頭河段,下游的④開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易發生凌汛。故C符合題意;D、黃河中游流經甲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增,④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概況,要理解記憶.4.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是()①黃土土質疏松,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②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專題】生態環境類簡答題;中國的地形與地勢.【答案】C【分析】黃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連山、長城和秦嶺之間,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這里是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長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解答】解:黃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地勢較高,起伏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導致植被破壞。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故選:C。【點評】考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要理解記憶。5.關于黃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A.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烏鞘嶺以東 B.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 C.主要包括山西省、陜西省、甘肅省南部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D.北抵陰山與內蒙古高原相鄰【考點】黃土高原地理位置、范圍和特色民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專題】示意圖;中國的地形與地勢.【答案】B【分析】黃土高原地表光禿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黃土在缺少植被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別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為嚴重。該區人口壓力大,過度開墾耕地,過度放牧以及本區的煤礦開采對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壞嚴重,加劇水土流失。【解答】解:黃土高原西起甘肅境內祁連山東端烏鞘嶺,東到太行山,南抵秦嶺,北隔長城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它包括山西全省、陜西的中部和北部,以及甘肅、寧夏、河南等省區的一部分,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又稱秦晉高原,位于我國的第二階梯。結合題意。故選:B。【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位置,要理解記憶。6.某地民歌歌詞:“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兒難。一個在山上一個在那溝,拉不上話話兒招一招手。了的見那村村了不見人,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這是因為()A.橫斷山區山高路遠 B.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C.塔里木盆地黃沙連天 D.黃土高原溝壑縱橫【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D【分析】黃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黃土地貌發育,是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解答】解: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雨天,水土流失嚴重,其地表景觀是溝壑縱橫,因此在黃土高原地區“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兒難。一個在山上一個在那溝,拉不上話話兒招一招手”。故選:D。【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我國的黃土高原的特征。7.在黃土高原緩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A.修路采礦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窯洞【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專題】示意圖;中國的文化特色和旅游業.【答案】C【分析】黃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連山、長城和秦嶺之間,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這里是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長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解答】解: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水土流失嚴重。治理黃土高原的根本措施是植樹種草,加強生態建設,正確的做法是“緩坡建反坡梯田,陡坡植樹種草”,這樣可以有效防止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現象。根據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黃土高原地區的開發與治理,讀圖解答即可。8.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水土流失導致黃土高原地震頻發 B.臺風是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 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D.圍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C【分析】黃土高原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的主要措施有:上游建設大型水庫;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下游加固黃河大堤.【解答】解:A、水土流失不會導致黃土高原地震頻發,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B、沙塵暴等是黃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災害,故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故敘述正確,符合題意;D、植樹種草,開展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故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黃土高原的情況,理解解答較有效.9.下列做法有助于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的是()A.陡坡地修建梯田,種植蘋果 B.緩坡開墾荒地,發展水稻種植 C.溝谷打壩淤地 D.陡坡地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專題】生態環境類簡答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C【分析】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在經受人類活動的破壞后,很難恢復。要實現黃土高原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鍵是加強生態建設。【解答】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形態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在平坦的黃土塬地區合理安排生產活動,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在緩坡修建水平梯田。在溝谷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在陡坡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治理黃土高原的一些措施,要認真分析。10.黃土高原地區最突出的優勢資源是()A.水資源 B.森林資源 C.石油資源 D.煤炭資源【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D【分析】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山西省是我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省區,石油是我國第二大能源,水能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解答】解:黃土高原地區具有優勢的能源礦產是煤炭。根據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我國能源的分布及其特點,熟記課本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1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主要是因為()①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保護②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③黃土結構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④大面積植樹造林,使地表疏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專題】生態環境類簡答題;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答案】A【分析】黃土高原地表光禿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黃土在缺少植被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別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為嚴重。該區人口壓力大,過度開墾耕地,過度放牧以及本區的煤礦開采對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壞嚴重,加劇水土流失。【解答】解:黃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地勢較高,起伏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導致植被破壞。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故選:A。【點評】考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要理解記憶。12.如圖中,針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采取的治理措施,錯誤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D【分析】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流水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解答】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形態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在平坦的①黃土塬地區合理安排生產活動,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在②緩坡修建水平梯田。在③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在④陡坡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升。故選:D。【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開發與治理,要理解記憶。二.解答題(共3小題)13.讀黃土高原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黃土高原西抵烏鞘嶺,東到①太行山.(2)流經黃土高原的主要河流②是黃河,該河干流上、中游的分界點③是河口.(3)A省的行政中心④是西安,B省北部著名的礦產地⑤是大同煤礦.(4)黃土高原傳統的民居是窯洞.(5)山脈⑥為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A.我國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B.我國4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的地方C.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D.我國關中平原與漢水谷地的分界線(6)黃土高原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針對該問題,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治理措施.【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中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沉積區,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面積約50萬千米2.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解答】解:(1)黃土高原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①太行山,面積約50萬千米2.(2)②黃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③河口為上游,從河口到河南鄭州桃花峪為中游,從桃花峪到入海口為下游.(3)陜西省省會④西安位于渭河平原的中部,是我國著名的古都.西安古稱長安.歷史上,周、秦、漢、唐等重要王朝都曾定都于西安及其附近地區.B山西省北部著名的礦產地⑤是大同煤礦.(4)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觀以圓拱形為主,靠門窗處采光較好,里面則略顯陰暗.傳統窯洞造價低廉,堅固耐用,冬暖夏涼,適宜居住,既不破壞生態,又不占用良田.(5)⑥秦嶺為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嶺,北側是肥沃的關中平原,南側是狹窄的漢水谷地.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等.(6)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水土流失嚴重.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大力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擋土壩等工程.故答案為:(1)太行;(2)黃河;河口;(3)西安;大同煤礦;(4)窯洞;(5)B;(6)水土流失嚴重;大力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擋土壩等工程.【點評】考查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問題,要理解記憶.14.如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1)黃河在上游塑造了A寧夏平原,該平原地處干旱地區,但依靠便利的灌溉水源發展了灌溉農業(或種植業)(填農業類型).(2)B地形區存在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使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泥沙淤積成為“地上河”.(3)圖中D山脈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填溫度帶名稱)的分界線.(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如期通水,主要解決我國C(填B或C)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沉積區,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太行山,面積約50萬千米2.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解答】解:(1)A寧夏平原是我國最古老的灌區之一,引黃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寧夏平原上,黃河與眾多引水渠道縱橫交錯,使廣大的農田得以灌溉.由于水稻、小麥、玉米、胡麻等農作物都很適宜在銀川平原生長,因而這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之稱.(2)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B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3)D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等.(4)中線方案由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經鄭州、石家莊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以緩解圖中C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故答案為:(1)寧夏;灌溉農業(或種植業);(2)水土流失;地上河;(3)暖溫帶;(4)C.【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概況,要理解記憶.15.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2)該地區是我國農業由農耕區向畜牧區過渡的地帶.(3)圖中數據說明該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質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區的降水加劇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點是降水集中的夏季,多暴雨.(4)對該地區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D.A.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增加植被覆蓋率B.坡地筑梯田,溝谷修堤壩,實現土不下坡C.禁止小煤窯的私挖濫采,減少對地表的破壞D.無條件地擴大煤炭開采量,籌集治理環境的資金(5)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本地區正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發綠色產業.這里山川特色鮮明,歷史古跡眾多,民俗文化獨特,為大力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流水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形成了獨特的黃土塬、黃土墚、黃土峁等地貌類型.【解答】解:(1)圖中陰影部分是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覆蓋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過200米.(2)季風我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穿過本區,所以該地區是我國農業由農耕區向畜牧區過渡的地帶.(3)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4)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形態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大力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對地表的破壞.并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擋土壩等工程.而無條件地擴大煤炭開采量,只會使水土流失更為嚴重.(5)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本地區正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發綠色產業.這里山川特色鮮明,歷史古跡眾多,民俗文化獨特,為大力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故答案為:(1)黃土高原;(2)畜牧;(3)降水集中的夏季,多暴雨;(4)D;(5)旅游業.【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開發與治理,要理解記憶.
考點卡片1.中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知識點的認識】我國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23個省:河北省(冀,行政中心:石家莊)、山西省(晉,行政中心:太原)、遼寧省(遼,行政中心:沈陽)、吉林省(吉,行政中心:長春)、黑龍江省(黑,行政中心:哈爾濱)、江蘇省(蘇,行政中心:南京)、浙江省(浙,行政中心:杭州)、湖南省(湘,行政中心:長沙)、廣東省(粵,行政中心:廣州)、海南省(瓊,行政中心:海口)、四川省(川或蜀,行政中心:成都)、貴州省(貴或黔,行政中心:貴陽)、云南省(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陜西省(陜或秦,行政中心:西安)、甘肅省(甘或隴,行政中心:蘭州)、安徽省(皖,行政中心:合肥)、福建省(閩,行政中心:福州)、江西省(贛,行政中心:南昌)、山東省(魯,行政中心:濟南)、河南省(豫,行政中心:鄭州)、湖北省(鄂,行政中心:武漢)、青海省(青,行政中心:西寧)、臺灣省(臺,行政中心:臺北).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行政中心:呼和浩特)、廣西壯族自治區(桂,行政中心:南寧)、西藏自治區(藏,行政中心:拉薩)、寧夏回族自治區(寧,行政中心:銀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行政中心:烏魯木齊).4個直轄市:北京市(京,行政中心:北京)、天津市(津,行政中心:天津)、上海市(瀘,行政中心:上海)、重慶市(渝,行政中心:重慶).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港,行政中心: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行政中心:澳門).【命題的方向】考查了對中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的認識,基礎知識,一般以選擇、解答填空形式出題.例:填表格:省區名稱陜西廣東簡稱蜀新行政中心南寧分析:陜西省的簡稱是陜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四成都,簡稱是川或蜀,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簡稱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寧,廣東省的簡稱是粵,行政中心是廣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是新,行政中心是烏魯木齊.解答:陜西省的簡稱是陜或秦,行政中心是西安,四川省的行政中心四成都,簡稱是川或蜀,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簡稱是桂,行政中心是南寧,廣東省的簡稱是粵,行政中心是廣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簡稱是新,行政中心是烏魯木齊.故答案為:省區名稱陜西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陜或秦蜀桂粵新行政中心西安成都南寧廣州烏魯木齊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省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解題思路點拔】解題的關鍵是熟記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位置概況.可結合我國政區圖來理解記憶.2.黃土高原地理位置、范圍和特色民俗【知識點的認知】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橫跨中國青、甘、寧、內蒙古、陜、晉、豫7省區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陜甘晉高原、隴中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組成。黃土高原東西長1000余公里,南北寬750公里,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黃土高原特色民俗:安塞腰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9788-1: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 Metadata for learning resources - Part 1: Framework
- 【正版授權】 ISO/IEC 29110-5-6-4:2025 EN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Life cycle profiles for very small entities (VSEs) - Part 5-6-4: Systems engineering guidelines for the generi
- 【正版授權】 IEC 61325:1995 EN-D Insulators for overhead lines with a nominal voltage above 1000 V - Ceramic or glass insulator units for d.c. systems - Definitions,test methods and acc
- 【正版授權】 IEC 61753-084-02:2025 EN-FR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Performance standard - Part 084-02: Non connectorised single-mode 980/1550 nm WWDM d
- 【正版授權】 IEC 61089:1991 FR-D Round wire concentric lay overhead electrical stranded conductors
- 【正版授權】 IEC 60665:1980 FR-D A.C. electric ventilating fans and regulator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正版授權】 IEC 60364-7-705:2006 EN-D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7-705: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 - Agricultural and horticultural premises
- 周圍性面神經麻木護理措施
- 護理進修學習成果匯報
- 青花瓷映滄海:智慧與傳承的匯報
- DBJ50T-481-2024 裝配式開孔鋼板組合剪力墻結構住宅 技術標準
- 2024版《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更新要點
- 2024年甘肅省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
- 鋁錠銷售居間合同范本
- 2023.05.06-廣東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識別圖集(高處作業吊籃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奉賢區社區工作者及事業單位招聘177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小兒疼痛與鎮痛的管理
- 鋼結構(鋼網架)安全技術交底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橋梁塔柱施工平臺及通道安全技術要求
- MH-T 4019-2012民用航空圖編繪規范
- 《中國潰瘍性結腸炎診治指南(2023年)》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