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8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1.)西歐向封建社會過渡有不同的途徑,即綜合式與跨越式,那么以下不屬于綜合式的是()A.西哥特B.英國C.法蘭克D.(江南博哥)勃艮第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綜合式發生在原西羅馬帝國版圖范圍內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國里,如西哥特、東哥特、勃艮第和法蘭克等,以法蘭克王國為代表。另一種稱跨越式,是在日耳曼人農村公社瓦解的基礎上,越過奴隸制社會階段,直接過渡到封建社會。跨越式主要發生在原西羅馬帝國版圖范圍外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國里,如英國和德國,那里羅馬的經濟和文化影響極少,根本沒有所謂羅馬因素。因此,正確答案是B。(2.)下列不是唐初四杰的是()A.王勃B.駱賓王C.楊炯D.王維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唐初四杰,是對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舊唐書·楊炯傳》說:“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杰’。”因此,正確答案是D。(3.)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是()A.印度B.中國C.緬甸D.印尼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1953年到1954年周恩來訪問緬甸和印度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因此,正確答案是B。(4.)發明電話的是()A.馬可尼B.貝爾C.波波夫D.費登森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1876年美國人貝爾和華生發明電話,標志著人類電話通訊的開始。因此,正確答案是B。(5.)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的標志是()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B.“七一五”反革命政變C.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D.蔣介石改組國民政府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政府,標志著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因此,正確答案是C。(6.)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是()A.15世紀上半期B.15世紀后期C.16世紀D.17世紀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于14世紀中期,經過15世紀的迅速發展,到16世紀達到了全盛時期。因此,正確答案是C。(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國家間和平共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條件。下列關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說法,正確的是()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在對外活動中堅持的根本原則B.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五項原則的保證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是五項原則的核心和基礎D.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是五項原則的目標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獨立自主是我國在對外活動中堅持的基本立場和根本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五項原則的核心和基礎,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是五項原則的保證。因此,正確答案是D。(8.)“苦難十四年,日本和漢奸,壓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這一歷史現象曾經發生在()A.東北地區B.華北地區C.華東地區D.臺灣地區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日本帝國主義在1931年9月18日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它使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從此東北三省被奴役達14年之久。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因此,正確答案是A。(9.)南宋高宗繼位后,由于金兵的嚴重威脅,不得不啟用為相的抗戰派代表人物是()A.宗澤B.韓世忠C.張邦昌D.李綱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南宋建立初年,高宗拜李綱為相,整頓朝政,積極做好各種防御的準備。但是趙構等人是主和派,主張割地求和。李綱在相位75天就被罷相(10.)下列內容哪些與壟斷組織出現有關①控制了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商品生產、銷售、市場②促進了大工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③干預、控制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④積極向外擴張,瓜分世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壟斷組織控制了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商品生產、銷售、市場,促進了大工業的發展,干預、控制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積極向外擴張,瓜分世界。它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正確答案是D。(11.)唐朝管理手工業的政府部門是()A.太府寺B.少府監C.將作監D.太府監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中央主管手工業的官屬在隋初是太府寺,煬帝時期劃歸少府監,唐代承襲不變。少府監掌“百工技巧”。因此,正確答案是B。(12.)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時的美國總統是()A.胡佛B.柯立芝C.哈定D.羅斯福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1929年胡佛就任美國總統的第一年由于繼續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不久就爆發了經濟大危機。因此,正確答案是A。(13.)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的中心在()A.西亞、東亞和大洋洲B.西亞、東歐和北美洲C.西亞、東非和南歐D.西亞、東亞和中南美洲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農業的產生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經濟革命,這場革命被稱為農業革命。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的中心有三個地區:西亞、東亞和中南美洲。西亞是最早的農業發源地,東亞地區的農業中心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度和泰國等地,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等地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栽培了玉米、馬鈴薯、南瓜等作物。因此,正確答案是D。(14.)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含義包括①整個世界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②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得以確立③世界上大批國家和地區被資本主義國家所征服,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④資本主義成為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含義包括: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得以確立,世界上大批國家和地區被資本主義國家所征服,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資本主義成為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因此,正確答案是D。(15.)在古代世界以商業民族著稱的是()A.猶太人B.希臘人C.腓尼基人D.阿拉伯人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腓尼基處在東西方交通的聯結點上,有眾多良港,商業貿易十分發達,它很早就同埃及、埃勃拉、兩河流域諸文明古國有了往來,同北非、地中海地區、西班牙南部沿海地區交往密切,使得腓尼基人在古代世界成為著名的商業民族。因此,正確答案是C。(16.)法國大革命中推行“秋千政策”的派別是()A.君主立憲派B.吉倫特派C.熱月黨人D.拿破侖政府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1794年7月27日,雅各賓中被羅鎮壓的右派勢力發動“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和圣鞠斯特,建立熱月黨人統治。這對革命最危急的關頭已過去,熱月黨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們清除了羅伯斯比爾時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維護了共和政體,在法國國內維護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但卻軟弱無能,他們既害怕人民繼續革命,又害怕波旁王朝復辟,推行政策時經常左右搖擺,這被稱為“秋千政策”。因此,正確答案是C。(17.)新石器時代的特征之一是()A.打制石器的廣泛流行B.鐵制農具的廣泛流行C.銅制石器的廣泛流行D.磨制石器的廣泛流行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新石器時代有幾大特征,主要表現在:磨制石器的廣泛流行;陶器的使用;農業的起源和畜牧業的產生。考古學上通常將磨制石器的廣泛流行和陶器的使用看做是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但有的學者把已出現農業和畜牧業尚未出現陶器的時期(即無陶器石器時代)也列入新石器時代。因此,正確答案是D。(18.)1683年,康熙帝派去收復臺灣的將領是()A.施瑯B.耿精忠C.孔四貞D.隆科多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1683年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后,派施瑯率水軍進攻臺灣,大獲全勝,鄭克爽歸降清朝。因此,正確答案是A。(19.)毛澤東發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的主要原因是()A.鄧小平只抓經濟不抓政治B.一些被打倒的人要求平反C.鄧小平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D.四人幫反對鄧小平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反擊“右傾翻案風”是1976年1月經毛澤東批準、由“四人幫”向鄧小平發起的政治批判運動。毛澤東不能容忍鄧小平的全面整頓,而且江青等人誣告鄧小平在搞“翻案”,于是發動了“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撤銷了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因此,正確答案是C。(20.)我國東北地區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民族是()A.肅慎B.烏桓C.鮮卑D.羌族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肅慎早在西周初期就與中原有了聯系,此后,肅慎又繼續在松花江以東地區活動了很長時間。羌族是在今天青海附近的一個民族。因此,正確答案是A。問答題(共14題,共14分)(21.)“元嘉之治”正確答案:參考解析:元嘉之治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治世,考生應著重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實行的政策,注意同北朝統治的橫向比較。(22.)鄉官制度正確答案:參考解析:太平天國時期實行的基層組織制度。具體辦法是按照太平軍的編制,組織廣大居民,每五家設一伍長,五伍長設一兩司馬,四兩司馬設一卒長,五卒長設一旅帥,五旅帥設一師帥,五師帥設一軍帥,一軍共12500家。軍帥以下的各級官吏,一般由當地人民推薦,也有上級官員委派的,稱為“鄉官”,其職責是平時管理民政,戰時率民出戰,寓兵于農,軍政合一。(23.)廢兩改元正確答案:參考解析:南京國民政府所采取的一種確定銀本位幣的貨幣措施。當時中國存在著貨幣流通的混亂狀況,國民政府于1933年4月5日頒布“廢兩改元布告”,標志著中國貨幣流通在法律上進入銀本位時期,多年來貨幣紊亂造成的妨礙工商業發展的現象暫時告一段落。但整個中國的幣制仍非常紊亂。1934年發生了白銀風潮,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動搖了銀本位制的基礎。國民政府為謀求穩定幣值,決定放棄銀本位制,實施法幣政策。(24.)珊瑚海之戰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942年5月,日本與美英艦隊在西南太平洋的珊瑚海交鋒,此戰阻止了日軍對澳大利亞的進攻,粉碎了日本摧毀美國艦隊的陰謀。這是太平洋戰爭以來,日軍侵略鋒芒首次受阻。(25.)波斯帝國正確答案:參考解析:它于公元前525年為岡比西斯建立。由于政治、經濟、階級、民族矛盾突出,經過高墨達暴動的沖擊,大流士開始改革,從而達到波斯帝國的極盛時期。但由于征戰所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不平衡性以及希波戰爭的巨大沖擊,公元前330年,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最終將其滅亡。(26.)“三言”正確答案:參考解析:“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說的合稱,編著者是明代的馮夢龍。其中的一些篇章揭露了封建權貴的禍國殃民和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富商的刻薄和地主的貪婪,表達了對受蹂躪婦女渴望擺脫屈辱生活、青年男女追求愛情的贊揚和同情。(27.)《春秋》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春秋》也叫《春秋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以魯國歷史為主,簡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前481年)間共242年的重要史實。相傳此書是孔子整理的。(28.)金花銀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明朝賦稅征米麥的稱為“本色”,折征的稱為“折色”。從正統元年開始,江南的賦稅一概折銀征收,規定米麥四石折銀一兩,稱之為金花銀。(29.)簡述《塘沽協定》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933年5月31日,華北軍方與關東軍簽訂《塘沽停戰協定》,規定:(1)中國軍隊撤至延慶、昌平、通州等一線以西、以南地區,不能越線前進;(2)日軍為確認第1款的實行情況,隨時可以用飛機或其他方法視察,中方應予以保護;(3)日軍在確認中方已遵守第1款時,自動撤歸長城線;(4)長城線以南及第1款所示之線以北以東地域的治安維持,由中國警察機關負責。協定實際上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同時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從而為日軍進一步侵占華北敞開了大門,放緩了中日之間的軍事沖突。雙方重新開始戰略調整。日軍由軍事進攻變為分化中國,蔣介石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變為“為和平盡最大努力”。(30.)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文化等方面簡述10至14世紀我國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政治上:經過唐朝后期藩鎮割據、五代十國、宋遼夏金等長時期的分裂局面,到元朝重新統一中國。經濟上: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紙幣出現,對外貿易發達;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的發展超過北方。民族關系上:民族融合出現高潮,形成了新民族——回族。文化上: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對人類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史學、文藝等空前繁榮。(31.)簡述一戰后法國財政困窘的原因和平衡財政收支的措施。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法國在一戰中遭受慘重損失,戰爭使法國喪失了1/10的人口,死亡的官兵達131.5萬人,受傷近300萬人。約7%的國土和大部分工業及富庶地區遭到德軍占領和蹂躪,1/4的產業遭戰爭破壞,物質損失高達1340億法郎。內債膨脹,財政赤字猛增,1918年預算赤字為180億法郎;外債驚人,法國欠美國160億法郎,欠英國130億法郎。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一個傷痕累累的戰勝國。戰爭造成的損失,使法國在20世紀20年代長時間里面臨財政困難。因支出龐大,財政入不敷出,國債不斷增加.戰后初期,法國實行緊縮通貨的政策,但法郎仍然不斷貶值,1924年爆發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物價上揚。1926年普恩加來再次出任總理后,一方面緊縮開支,裁減人員;另一方面在調整稅率、增開新稅以增加國家收入的同時,對貨幣制度實施改革,使法郎貶值。法郎的貶值,穩定了國家財政,也使國家能輕而易舉地償還內債和外債。(32.)簡述雅爾塔體制的主要內容。正確答案:參考解析:自意大利投降后,盟國召開了一系列關于戰后安排的會議,達成了大批協議,這一系列安排構成雅爾塔體系,其主要內容有:(1)關于戰后處置法西斯,并防止其東山再起。(2)重新繪制戰后政治地圖。(3)決定建立聯合國,以維護世界和平。(4)對德、意、日殖民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它對戰勝法西斯,維護戰后和平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大國強權和霸權主義的體現。(33.)據材料分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必然性。材料一主義初起時,大都是一種救時的具體主張,后來這種主張傳播出去,傳播的人,要圖簡便,便用一兩個字代替這種具體的主張,所以叫他做某某主義,主張成了主義,便由具體的計劃,變成一個抽象的名詞。多研究些具體的問題,少談些抽象的主義。一切主義,一切學理,都該研究,但是只可認作一些假設的見解,不可認作天經地義的信條;只可認作參考印證的材料,不可奉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啟發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聰明、停止思想的絕對真理。——摘自《三論問題與主義》(《胡適全集》第21卷)我覺得“問題”與“主義”,有不能分離的關系。因為一個社會問題的解決,必須靠著社會上多數人的共同運動。那么,我們要想解決一個問題,應該使他成了社會上多數人共同的問題。要想使一個社會問題,成了社會上多數人共同的問題,應該使這社會上可以共同解決這個那個社會問題的多數人,先有一個共同趨向的理想、主義,作他們檢驗自己生活上滿意不滿意的尺度(即是一種工具)。那共同感覺生活上不滿意的事實,才能一個一個成了社會問題,才有解決的希望。——摘自《再論問題和主義》(《李大釗選集》)材料三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一這就是結論。—摘自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2)根據材料三,說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必然性。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胡適認為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主張“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反對宣傳馬克思主義,否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指導作用,反對根本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主張一點一滴地進行改良。李大釗指出問題與主義是不可分割的關系,指出“必須有一個根本的解決,才有把一個一個的具體問題都解決了的希望”。問題與主義之爭標志著新文化運動中統一戰線內部馬克思主義與改良主義的公開分裂,揭示了中國社會改造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根本解決。(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獲得傳播,根本原因是當時的中國已經具備了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政治條件,從客觀上說,中國的民主革命需要馬克思主義這樣一種先進思想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獲得廣泛傳播,有著階級基礎、思想基礎和文化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此過程中,十月革命是不可忽視的極為重要的外部條件和促進環節之一,但不可夸大其地位與作用,不能說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唯一決定性環節。(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