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古代史知識點梳理與練習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地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一、選擇題1.以下哪個朝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代表?
a.魏國
b.秦國
c.楚國
d.齊國
2.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著作是?
a.《史記》
b.《左傳》
c.《戰國策》
d.《漢書》
3.以下哪個人物被稱為“兵家圣祖”?
a.孫武
b.孫臏
c.白起
d.李牧
4.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夷陵之戰
d.三顧茅廬
5.以下哪個朝代被稱為“漢唐盛世”?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宋代商業繁榮?
a.遼宋和議
b.宋遼戰爭
c.北宋建立
d.南宋建立
7.以下哪個朝代出現了“文景之治”?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明清時期的結束?
a.雍正帝駕崩
b.嘉慶帝登基
c.道光帝駕崩
d.同治帝登基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a
2.b
3.a
4.b
5.b
6.a
7.a
8.d
解題思路:
1.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秦國、楚國和齊國均為代表,其中魏國是三家分晉之一,故選a。
2.《史記》由司馬遷所著,但《左傳》是古代中國第一部敘事詳備、歷史價值極高的編年體史書,故選b。
3.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家圣祖”,故選a。
4.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標志為赤壁之戰,故選b。
5.漢唐盛世是指漢朝和唐朝,其中唐朝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故選b。
6.宋代商業繁榮的事件是遼宋和議,故選a。
7.文景之治是指漢武帝時期的政治和經濟繁榮時期,故選a。
8.明清時期結束標志為道光帝駕崩,故選c。二、填空題1.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盛行的學派是墨家。
2.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3.“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后,蜀漢的首都是成都。
4.唐朝時期的都城是長安,被譽為“千年帝都”。
5.宋代經濟繁榮的原因之一是商業和手工業的繁榮。
6.“文景之治”是西漢時期的治國方針。
7.明清時期的統治者實行了一系列加強集權的措施,如設立軍機處。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墨家
2.都江堰
3.成都
4.長安
5.商業和手工業的繁榮
6.西漢
7.設立軍機處
解題思路:
1.墨家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個學派,以其兼愛、非攻等思想著稱。
2.都江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由蜀漢時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至今仍有效灌溉大片農田。
3.蜀漢在三國鼎立時期的首都是成都,是蜀漢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4.長安是唐朝時期的都城,歷史上被譽為“千年帝都”,因其歷史地位和影響力而聞名。
5.宋代經濟繁榮的原因之一是商業和手工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商業的繁榮對經濟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
6.“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時期漢文帝和漢景帝的統治時期,這一時期的治國方針以節儉、無為為主。
7.明清時期,統治者為了加強集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設立軍機處是重要的行政改革之一,有助于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三、判斷題1.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國七雄指的是魏、齊、楚、燕、趙、韓、秦七個國家。()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根據所學知識,戰國七雄確實是指這七個國家,他們在春秋戰國時期通過爭霸戰爭確立了自己在政治、軍事和文化上的地位。
2.《史記》是由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一部紀傳體通史。()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史記》是司馬遷所著,共一百三十篇,記錄了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的3000年歷史,是紀傳體通史的開山之作。
3.赤壁之戰后,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戰役,它為三國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礎,標志著三國時代的開始。
4.唐朝時期,科舉制度得到了完善和發展。()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高度發展的時期,其選拔制度更加完善,對后世科舉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5.宋代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宋代經濟發達,特別是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為我國封建社會后期經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6.“文景之治”時期,國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統治,當時國家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穩定,百姓生活較為安定。
7.明清時期,封建制度日益衰落,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答案:正確
解題思路:明清時期,封建制度雖然有所調整,但整體上仍然衰落,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了社會動蕩。四、簡答題1.簡述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歷史特點。
答案: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其主要歷史特點
(1)諸侯爭霸,形成戰國七雄的格局;
(2)鐵器牛耕的使用,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
(3)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戰爭不斷;
(4)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百家爭鳴的現象;
(5)社會變革,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解題思路:
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特點。結合具體歷史事件和背景,闡述這些特點的形成原因。
2.簡述三國時期的主要戰役。
答案: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主要戰役有:
(1)赤壁之戰: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敗北,使得曹操未能統一中國;
(2)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之戰中獲勝,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3)夷陵之戰:劉備與孫權在夷陵之戰中敗北,導致蜀漢國力大減;
(4)合肥之戰:孫權與曹操在合肥之戰中,孫權取得勝利,為東吳在江東地區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解題思路:
列舉三國時期的主要戰役。簡要描述每場戰役的背景、過程和結果。
3.簡述唐朝時期的科舉制度。
答案:
唐朝時期的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內容包括:
(1)設立進士、明經、明法等科目;
(2)實行鄉試、會試、殿試三級考試;
(3)選拔官員注重才能和品德;
(4)科舉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解題思路:
概括唐朝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結合歷史背景和影響,闡述科舉制度的重要性。
4.簡述宋代經濟的繁榮原因。
答案:
宋代經濟的繁榮原因有以下幾點:
(1)農業生產技術進步,糧食產量增加;
(2)手工業和商業繁榮,形成了許多經濟中心;
(3)海外貿易發達,引進了許多外國商品;
(4)對經濟活動采取寬松政策,有利于經濟發展。
解題思路:
分析宋代經濟繁榮的原因。結合歷史背景和具體事例,闡述這些原因的作用。
5.簡述明清時期加強集權的措施。
答案:
明清時期加強集權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設立內閣,提高皇帝的決策權;
(2)實行“一條鞭法”,加強對地方財政的控制;
(3)設立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加強對百姓的監控;
(4)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忠誠于的官員。
解題思路:
列舉明清時期加強集權的措施。結合歷史背景和具體事例,闡述這些措施的作用。五、論述題1.論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背景及其影響。
論述題庫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得生產力得到顯著提高;周王室衰落,諸侯國勢力逐漸壯大;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侯國的控制權,展開了激烈的爭霸戰爭。
影響:
1.社會大變革:諸侯爭霸加速了奴隸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2.思想文化繁榮:諸侯爭霸促進了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催生了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
3.國家統一:諸侯爭霸為秦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解題思路:
分析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背景,包括生產力發展、周王室衰落和諸侯國勢力壯大等因素。論述諸侯爭霸對社會大變革、思想文化繁榮和國家統一等方面的影響。
2.論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意義。
論述題庫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主要由于以下幾個原因: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導致政權動蕩;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崛起;赤壁之戰后,曹操未能統一北方,劉備和孫權分別占據蜀漢和東吳。
意義:
1.政治格局穩定:三國鼎立避免了長期戰亂,為局部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2.文化交流:三國時期各地區的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繁榮。
3.經濟發展:三國鼎立期間,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為后世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解題思路:
分析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包括黃巾起義、三方勢力崛起和赤壁之戰等。論述三國鼎立對政治格局、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的意義。
3.論述唐代科舉制度的發展及其影響。
論述題庫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唐代科舉制度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科舉科目增多,考試形式多樣化;選拔范圍擴大,選拔標準更加嚴格;科舉制度成為國家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
影響:
1.選拔人才的機制:科舉制度為國家選拔了大量優秀人才,提高了官員素質。
2.社會流動:科舉制度為底層民眾提供了上升通道,促進了社會流動。
3.文化繁榮:科舉制度推動了文學、歷史、哲學等學科的繁榮發展。
解題思路:
分析唐代科舉制度的發展,包括科目增多、考試形式多樣化和選拔范圍擴大等。論述科舉制度對選拔人才、社會流動和文化繁榮等方面的影響。
4.論述宋代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其影響。
論述題庫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宋代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海外貿易的興盛;國家政策的支持。
影響:
1.經濟繁榮:宋代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2.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推動了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進步。
3.國際地位提升:宋代經濟繁榮使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得到提升。
解題思路:
分析宋代經濟發展的原因,包括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繁榮、海外貿易的興盛和國家政策的支持等。論述經濟發展對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和國際地位提升等方面的影響。
5.論述明清時期加強集權的措施及其影響。
論述題庫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明清時期加強集權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設立內閣、推行科舉制度、加強地方官吏的管理、實行“一條鞭法”等。
影響:
1.政治穩定:加強集權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
2.社會秩序:集權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
3.文化繁榮:集權為文化繁榮提供了條件。
解題思路:
分析明清時期加強集權的措施,包括設立內閣、推行科舉制度、加強地方官吏的管理和實行“一條鞭法”等。論述加強集權對政治穩定、社會秩序和文化繁榮等方面的影響。六、材料分析題1.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其背景和意義。
材料: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集權,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郡國制、設立丞相、設立三公九卿等。
解答:
背景分析:
漢武帝時期,漢朝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但仍面臨地方割據和豪強勢力的威脅。
對于地方的控制力不足,導致政治腐敗和社會秩序不穩定。
意義分析:
推行郡國制,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削弱了地方豪強勢力。
設立丞相和三公九卿,建立了更為完善的官僚體系,提高了的行政效率。
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鞏固集權,為漢朝的長期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其背景和影響。
材料:宋代經濟繁榮,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如水稻種植技術的改進、瓷器制造業的興盛、城市商業的繁榮等。
解答:
背景分析:
宋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高峰時期,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
實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如科舉制度的發展、農田水利的興修等。
影響分析:
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提高了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
瓷器制造業的興盛,使中國瓷器遠銷海外,增加了國家財富。
城市商業的繁榮,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后來的經濟體系奠定了基礎。
3.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其背景和影響。
材料:明清時期,封建制度日益衰落,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如農民起義、土地兼并、官僚腐敗等問題。
解答:
背景分析:
明清時期,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土地兼并和官僚腐敗問題嚴重。
農民生活困苦,社會矛盾激化,導致農民起義頻繁。
影響分析:
農民起義動搖了封建統治的基礎,迫使進行改革。
土地兼并和官僚腐敗導致了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加劇了社會矛盾。
這些問題對明清時期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漢武帝時期改革背景是集權不足,意義在于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鞏固了集權。
2.宋代經濟繁榮背景是政治穩定,影響包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口增長和國家財富增加。
3.明清時期社會矛盾背景是封建制度衰落,影響包括農民起義頻繁,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政治穩定受到威脅。
解題思路:
1.結合漢武帝時期的政治背景,分析改革措施的目的和效果。
2.從宋代的政治經濟政策出發,分析經濟繁榮的原因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3.分析明清時期的社會經濟問題,探討其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的負面影響。七、綜合題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封建社會的特征。
題目:
古代中國封建社會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答案:
古代中國封建社會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經濟上,以農業為基礎,土地私有制為主,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
(2)政治上,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封建王朝的統治權力高度集中,官僚階層形成。
(3)文化上,儒家思想成為主流,重視道德教化和家族觀念,強調等級秩序。
解題思路:
從經濟角度分析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土地制度等;從政治角度分析封建王朝的統治形式、官僚制度等;從文化角度分析封建社會的思想觀念、教育制度等。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
題目:
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請結合所學知識,從夏商西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時期進行分析。
答案:
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
(1)夏商西周:實行禪讓制和分封制,逐漸形成集權制度。
(2)秦漢:推行郡縣制,實行三公九卿制,集權得到加強。
(3)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門閥制度逐漸形成。
(4)隋唐:推行科舉制,選拔官員更加公平,集權進一步鞏固。
(5)宋元明清:實行行省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封建王朝的統治更加穩固。
解題思路:
梳理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從夏商西周到宋元明清;分析每個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和演變過程;總結各個時期政治制度對封建王朝統治的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古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
題目:
古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請結合所學知識,從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
古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
(1)農業:從原始農業到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糧食產量逐漸增加。
(2)手工業:從青銅器制造到瓷器、絲綢等,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產品種類日益豐富。
(3)商業:從原始貿易到市集、商隊貿易,商業發展逐漸繁榮,市場體系逐步完善。
解題思路:
梳理古代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從原始農業到商業繁榮;分析各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特點;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鄉村醫生考試題庫基礎醫學知識真題詳解與試題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考試模擬卷(英語繪本閱讀)-繪本故事審美價值探討試題
- 鉗工高級工職業技能鑒定2025:機械制造行業綠色制造產業轉型試題
- 2025年農村中醫適宜技術考試復習資料:試題匯編及答案解析試卷
- 2025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素養實戰演練與備考指南試卷
- 2025年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初級綜合能力案例分析試卷
- 2025年韓語TOPIK中級考試真題卷(寫作素材與構思)
- 2025年物業管理師職業能力測試卷:物業管理企業品牌建設與推廣試題
- 2025年西式面點師職業資格考試模擬試題權威實戰指南
-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語言邏輯綜合應用題庫試卷
- 全媒體運營中的用戶畫像構建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601-700題)
- 華北電力大學丁肇豪:多主體數據中心算力-電力跨域協同優化
- 科技公司費用報銷制度及流程比較
- 顱內出血護理操作
-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歷史八年級第二單元A卷
- 2024年紹興諸暨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新版供電營業規則考試題庫
- 2025年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帶答案
- 剪映電腦版課件
- 2025年公務員遴選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必考題庫170題及答案(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