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解析試題集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解析試題集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解析試題集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解析試題集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解析試題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提升解析試題集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實詞辨析題要求:請根據文意,選出每小題中加點詞的正確解釋。1.群其從者,不如友一人。(《孟子·滕文公下》)A.跟隨B.幫助C.借助D.依賴2.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論語·顏淵》)A.割斷B.傷害C.消滅D.減少3.君子不器。(《論語·為政》)A.器具B.人才C.事情D.職位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A.少B.多C.平D.不平等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A.成全B.完成任務C.結束D.改變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顏淵》)A.愉快B.憤怒C.痛苦D.坦白7.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A.務必B.務實C.務虛D.務實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顏淵》)A.愉快B.憤怒C.痛苦D.坦白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論語·顏淵》)A.割斷B.傷害C.消滅D.減少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A.成全B.完成任務C.結束D.改變二、文言文虛詞辨析題要求:請根據文意,選出每小題中加點詞的正確用法。1.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A.表轉折B.表順承C.表遞進D.表假設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下》)A.用來B.和C.與D.與之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A.表順承B.表遞進C.表轉折D.表假設4.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禮也。(《論語·顏淵》)A.的B.表判斷C.表因果D.表條件5.君子之至于道也,辟若行遠必自邇,辟若登高必自卑。(《孟子·離婁下》)A.表比喻B.表遞進C.表轉折D.表因果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保ā墩撜Z·顏淵》)A.表比喻B.表遞進C.表轉折D.表因果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A.表轉折B.表順承C.表遞進D.表假設8.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A.表順承B.表遞進C.表轉折D.表假設9.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下》)A.用來B.和C.與D.與之10.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禮也。(《論語·顏淵》)A.的B.表判斷C.表因果D.表條件四、文言文翻譯題要求: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五、文言文句子填空題要求:在下列各句的空白處填入恰當的詞語。1.子曰:“學而時習之,_______。”(《論語·學而》)2.子曰:“_______,不亦樂乎?”(《論語·學而》)3.子曰:“_______,其為人也孝弟?!保ā墩撜Z·學而》)4.子曰:“_______,然后樂也。”(《論語·雍也》)5.子曰:“_______,不亦君子乎?”(《論語·衛靈公》)六、文言文閱讀題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問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缁蛑獱?,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扒螅瑺柡稳??”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薄俺?,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薄包c,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舍瑟而作,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問題:1.“子路率爾而對曰”中的“率爾”是什么意思?2.“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中的“足民”是什么意思?3.“赤,爾何如?”中的“赤”指的是誰?4.“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中的“鼓瑟”是什么意思?5.“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中的“喟然”是什么意思?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實詞辨析題1.A解析:根據句意,從者跟隨,故選A。2.A解析:斬,割斷,根據句意,君子的恩澤,到第五代便斷絕了,故選A。3.B解析:器,指人才,根據句意,君子不器,即不成為某一方面的工具,故選B。4.D解析:均,不平等,根據句意,不擔心貧窮而擔心不平等,故選D。5.A解析:成全,根據句意,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故選A。6.A解析:坦蕩蕩,愉快,根據句意,君子心胸開闊,小人則斤斤計較,故選A。7.B解析:務,務實,根據句意,君子專注于根本,根本確立了,道就會產生,故選B。8.A解析:坦蕩蕩,愉快,根據句意,君子心胸開闊,小人則斤斤計較,故選A。9.A解析:斬,割斷,根據句意,君子的恩澤,到第五代便斷絕了,故選A。10.A解析:成全,根據句意,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故選A。二、文言文虛詞辨析題1.D解析:表假設,根據句意,君子到達道的境界,就像走遠路一定要從近處開始,登高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故選D。2.C解析:與,和,根據句意,雖然和他們一起學習,卻不如他們,故選C。3.A解析:表順承,根據句意,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故選A。4.B解析:的,表示所屬關系,根據句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禮的一部分,故選B。5.A解析:表比喻,根據句意,君子到達道的境界,就像走遠路一定要從近處開始,登高一定要從低處開始,故選A。6.A解析:表比喻,根據句意,君子心胸開闊,小人則斤斤計較,故選A。7.A解析:表轉折,根據句意,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則相反,故選A。8.A解析:表順承,根據句意,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故選A。9.C解析:與,和,根據句意,雖然和他們一起學習,卻不如他們,故選C。10.B解析:的,表示所屬關系,根據句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禮的一部分,故選B。四、文言文翻譯題1.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解析:父母在世時,不遠行,如果出游,一定要有確定的去處。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析: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嗎?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解析:學習并且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解析:溫習舊知識,能夠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成為老師了。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為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改正自己的缺點。五、文言文句子填空題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解析:學習并且時常溫習,不是很愉快嗎?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解析: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禮也。解析: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言語,這是禮。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析: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解析:君子心胸開闊,小人則斤斤計較。六、文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