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館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課件_第1頁
陳列館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課件_第2頁
陳列館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課件_第3頁
陳列館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課件_第4頁
陳列館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建筑設計

陳列館建筑設計一、概述2內容框架■概念簡述■

設計背景■

基地與布局■

基本功能組成■

形式與空間問題一:關于陳列館問題二:關于陳列館設計■

展區(qū)設計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內容框架小型陳列館■概念簡述■

設計背景■

基地與布局■

基本功能組成■

形式與空間問題一:關于陳列館問題二:關于陳列館設計■

展區(qū)設計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概念簡述[展覽類建筑]博物館:展覽館:搜集、保管、研究、陳列、展覽有關自然歷史、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方面的實物或標本之用的公共建筑。(技術、研究性因素)。展示臨時性陳列品的公共建筑。通過實物照片、模型、影視等手段傳遞信息,促進交流與發(fā)展。大型展覽館結合商業(yè)及文化設施成為綜合性建筑。規(guī)模(三類)A類:35000~15000m2,展覽面積<1/3

B類:8000~25000m2,展覽面積<1/3~2/3

C類:8000m2以下,展覽面積較高。陳列館:主題性較強(鄉(xiāng)土館、民俗館、名人館、美術館、科技館),規(guī)模相對較小。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設計背景(1)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加→提供一個傳承文化及交流的場所(2)建筑師(設計者)所扮演的角色→參與設計(不夠)→

前期策劃→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基地與布局[基地]城市社會活動中心地區(qū)或城市近郊;交通便捷;陳列館與公共設施、江湖水泊,公園綠地的結合;利用荒廢建筑改造和擴建。[布局要點](1)覆蓋率40~50%。(2)展區(qū)位于顯要部位,一般位于底層,不超過二層(3)留有足夠的室外場地,停車位及綠化。(4)庫房貼鄰展區(qū),既便于運輸展品,又要防止觀眾穿越。(5)觀眾服務區(qū)貼臨館前集散地,且靠近展區(qū)。(6)功能分區(qū)明確合理,參觀路線與展品運送路線互不交叉。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基本功能組成展覽(陳列)區(qū)室內室外展室(陳列)講解員休息室觀眾服務區(qū)門廳售票服務臺售賣部多功廳接待室行政庫房庫房區(qū)展方(1/10)庫房裝卸車間消毒處理室辦公后勤區(qū)館長行政辦公會議室檔案室美工室值班室休息室更衣室[功能分區(qū)]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基本功能組成接納登錄

行政管理后勤輔助

臨時辦公

臨時庫房

裝卸車間

內部庫房

會議洽談

室外展場

室內展室觀眾服務設施門廳、休息廳一般觀眾出入口專業(yè)觀眾出入口展方工作人員出入口展品出入口內部工作人員出入口[交通流線]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基本功能組成矩形:

布展面積最大,走道便捷,展覽形式豐富。正方形:

布展面積大,走道便捷。圓形:

展覽形式設計較難,靈活性差。多邊形(異形):

展覽形式易產生消極空間。[展覽區(qū)平面形式]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平面組織與空間布局]①串聯(lián)(環(huán)型)式②放射式③混合型(放射串聯(lián)式、走道式、大廳式)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立體路線]①兩段式②三段式③錯層式[展室、陳列室路線組織]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展廳內展品布置形式]①周邊式②獨立式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展廳跨度、柱網、高度]跨度:>7m觀眾通道:2~3m展板寬度:4~8m高度:≥6m視線分析:(單眼視野,雙眼視野)展品高度確定視距展品寬度確定視距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展廳跨度、柱網、高度]影響室內跨度的有關因素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采光設計]一般要求(1)陳列品感光性→適宜的照度→照度均勻性→宜采用少紫外線燈具(2)陳列品照度>陳列室環(huán)境照度(3)各陳列室照明不應相差過大(4)避免光線直射陳列品和產生眩光,采光口不占或少占陳列墻面眩光及防止措施(直接,一次反射,較為常見)(1)遠離窗口(2)垂直窗口布置展板、展柜(3)選擇畫面高度(4)傾斜畫片(5)縮小玻璃面與陳列品的距離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展區(qū)設計[采光設計]采光口形式高側窗頂窗側窗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空間與形式(實例)1、肯貝爾藝術博物館(KimbellArtMuseum)1966-1972

路易.康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我們是光養(yǎng)育的。由于有日光,才覺出四季變化。我們只認知這個由日光喚醒的世界,因此,可以認為物質是耗費掉的光。于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因為它有情調,——它提供了我們共識的基礎,它使我們能接觸到永恒。自然光是唯一能形成建筑藝術的光。”

---路易.康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一名建筑師最富價值的奉獻是順乎自然的實踐。一名建筑師最大的樂趣在于他明白自己巳從單一的直覺中走出來,懂得了某種東西。”

——路易.康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空間與形式(實例)2、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NationalGalleryofArt-Eastbuilding,WashingtonD.C,USA)

1968-1978貝聿銘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ProfessionPerfectPermanence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空間與形式(實例)3、柏林猶太博物館(Berlin’sJewishiMuseum)1993-1999DanielLibeskind“BetweentheLines”------線索之間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小型陳列館公共建筑設計PublicBuildingDesig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