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題期中復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1頁
易錯題期中復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2頁
易錯題期中復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3頁
易錯題期中復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4頁
易錯題期中復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七年級易錯題期中復習一、選擇題1.現在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氣體溫度計,卻是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如圖所示,球形容器內是空氣,下方的燒杯內盛水,一天,發現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則表明氣溫()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無法確定2.關于量筒和量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兩者都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都沒有零刻度線B.兩者的刻度線都是均勻的C.讀數時,視線應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D.量筒壁上的刻度單位是mL,即立方厘米3.有6位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本七年級《科學》課本的長度,測得數據分別為26.02厘米、26.09厘米、26.05厘米、26.00厘米、26.08厘米和28.08厘米。則這本課本的長度應取()A.26.048厘米 B.26.05厘米 C.26.39厘米 D.無法確定,因為真實值未知4.某同學用量筒量取5.0mL水時仰視讀數,則所量水的體積()A.等于5.0mL B.大于5.0mL C.小于5.0mL D.不能確定5.下面關于刻度尺的使用,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B.沒有零刻度線的刻度尺,不能用來測量物體C.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相平D.測量時,刻度尺必須與被測物體的左端對齊6.測得某同學身高是1.650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用尺子的最小刻度是米 B.測量結果準確到分米C.測量結果準確到厘米 D.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7.想要學好科學,很多時候經過自己的思考,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作為同學的你幫她判斷一下,你認為下面各選項中操作與結果不一致的是()選項錯誤操作測量結果A用拉得很緊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偏小B測量頭發的直徑時,如果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偏小C夏天用溫度計測冰塊溫度時,將溫度計玻璃泡離開冰塊讀數偏大D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仰視讀數偏小8.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將它放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6℃。現把該溫度計懸掛在房間里的墻上,觀察它在一天內讀數的變化,最高讀數為33℃,最低讀數為15℃,則這一天內房間里的最高溫度比最低溫度高出()A.20℃ B.19℃ C.18℃ D.16.2℃9.小李同學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但他得到的卻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作了個記號A,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對應作記號B,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為40厘米,最后他用溫度計來測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位置距A點24厘米,則這杯水的溫度是()A.20℃ B.30℃ C.400C D.600C10.甲、乙兩支體溫計的示數均為38.0℃,若沒有將水銀柱往下甩,就去測量兩位就診者的體溫,甲體溫計測得的示數為38.0℃,乙體溫計測得的示數為38.5℃,則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A.甲、乙兩支體溫計均不能反映就診者的體溫B.甲、乙兩支體溫計均能反映就診者的體溫C.甲體溫計的示數不能反映就者診的體溫D.乙體溫計的示數不能反映就者診的體溫二、填空題11.小明嘗試自制一支溫度計(如圖甲)。燒瓶中裝有空氣,裝置不漏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小明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依次標出紅色一液柱右側到達的位置為A和B(如圖乙)。(1)此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2)讀出刻度尺所測AB段長度為__________厘米。(3)利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液柱右側剛好移到C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__________℃。12.如圖所示,物體長度為cm,體溫計示數為℃。13.如圖所示,用兩種不同規格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圖甲中鉛筆的長度是cm,圖乙中鉛筆的長度是cm。甲乙14.小芳同學自制了一支溫度計,刻度在0℃時水銀柱長15厘米;在100℃時水銀柱長35厘米,如用這支溫度計去測一杯水的水溫時,水銀柱長為22厘米,則這杯水的水溫是。15.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是cm。三、實驗探究題16.甲、乙兩同學分別用量筒測量一個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1,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V1。乙同學是先將石塊置于量筒中,同時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沒石塊記下后水的體積V1,然后取出石塊,記下取出石塊后水的體積V2,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1—V2。比較這兩種方法回答下列問題:(1)你做此實驗將選擇哪種方法:(選填“甲”或“乙”)(2)如果甲同學實驗讀數如右圖所示,則這塊碎石的體積是 厘米3。17.某科學興趣小組對溫度計的原理進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小塑料瓶,B為一玻璃細管,通過橡皮塞與A連通,管的下端豎直插在大燒杯中,使管內外液面有一高度差。小組同學改變裝置所處的環境溫度,分別測出不同溫度下所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所示:(1)裝置中的塑料瓶A相當于現在使用的液體溫度計中的哪個結構?。(2)根據表中的數據可知,此溫度計的刻度值自上而下變。(3)若要提高此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做如何改進?(寫出一點即可)。四、綜合題18.小李同學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但他得到的卻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他決定自己來粗略的標定刻度,他想了一個辦法:(1)他先把溫度計________,標記為A點(2)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________,標記為B點,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為20厘米。(3)于是小李決定將AB間的距離分成20等份標記刻度,則他標定的溫度計最小刻度是________。(4)最后他用溫度計來待測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位置距A點12厘米,則這杯水的溫度是多少?

2024年七年級易錯題期中復習(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答案】B2.【答案】B【解析】【分析】實驗室里常用量筒和量杯來測液體的體積,量筒上下口徑相同,量杯下細上粗,形狀的不同決定了刻度的疏密有區別.【解答】解:A.量筒和量杯都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都沒有零刻度線,量取的液體體積都大于0.故A正確;B.量筒的上下口徑相同,因此刻度均勻,量杯上下口徑不同,因此刻度不均勻.量杯越往上,口徑越粗,同樣的體積,上升的高度就越小,因此刻度越緊密,下面的刻度則越稀疏.故B錯誤;C.無論是量筒還是量杯,讀取其中液體的體積時,視線都要與液面最凹處相平而不是平行.故C正確;D.量筒或量杯常用液體計量單位是mL,也就是立方厘米.故D正確.故選B.【點評】量杯和量筒是我們常用的測量工具,量杯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刻度是上密下疏的.3.【答案】B【解析】【考點】長度的測量【分析】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雖有差異,但相差不大,據此排除異常數據,然后將其它數據求和,最后除以數據個數即可。【解答】28.08厘米明顯大于其它數據,將其去除;那么這本課本的長度為:26.02厘米故選B。4.【答案】B【解析】【考點】常用儀器的名稱【解答】使用量時,仰視讀數,會使讀取的數值偏小,會使量取的液體偏多,故選B【分析】使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時,仰視,讀數小于液體的實際體積;俯視,讀數大于液體的實際體積.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A【解析】【考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刻度均勻示數不準的溫度計,此溫度計雖不能正確顯示溫度的變化,但刻度的變化是準確的。可以利用冰水和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重新對這支溫度計重新標刻度,計算出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值,可以計算出33℃時實際對應的溫度和15℃時對應的實際溫度,再將兩者溫度相減即得到答案。【解答】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將它放入1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讀數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6℃。所以溫度從0100℃對應溫度計變化的格數是:966=90格,所以每1小格表示的溫度為:(100/90)℃,當溫度計示數為33℃時,溫度計變化了336=27格,所以此時的實際溫度為:(100/90)℃×27=30℃。當溫度計示數為15℃時,溫度計變化了156=9格,所以此時的實際溫度為:(100/90)℃×9=10℃。所以溫差為:30℃10℃=20℃,A選項正確。故選A9.【答案】D10.【答案】C二、填空題11.【答案】(1)氣體的熱脹冷縮 (2)2.5 (2.452.50均可得分)(3)3012.【答案】2.5037.5【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體溫計測量人體溫度時,首先要明確體溫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與液柱最末端所對刻線相垂直。【解答】解:由圖知:(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示數為4.00cm,右側示數為6.5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6.50cm﹣4.00cm=2.50cm;(2)在體溫計上,1℃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1℃,即此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此時的示數為37.5℃。故答案為:2.50;37.5。【點評】此題考查了刻度尺、溫度計的讀數,是基本技能的考查,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13.【答案】4.7(4.6?4.8)4.70(?【解析】題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讀數時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0.1cm,鉛筆的起始端與2cm刻度線對齊,末端在6cm刻度線與7cm刻度線之間且靠近7cm刻度線,所以圖甲中所示的鉛筆的長度為6.7cm-2.0cm=4.7cm,題圖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數時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0.1mm,鉛筆的起始端與2.00cm刻度線對齊,末端與6.7014.【答案】35℃15.【答案】3.10【解析】【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2)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9.00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9.00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物體A起始端對應的刻度值為3.00cm,物體A末端對應的刻度值為6.10cm,所以物體A長度為6.10cm﹣3.00cm=3.10cm。故答案為:3.10。【點評】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刻度要緊貼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與刻度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三、實驗探究題16.【答案】(1)甲(2)20mL17.【答案】(1)液泡或玻璃泡(2)大(3)使B內徑更細;或選用受熱膨脹更大的液體(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四、綜合題18.【答案】(1)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記溫度0攝氏度(2)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標記溫度為100攝氏度(3)5攝氏度(4)因為100℃÷20厘米=5℃/厘米;所以液柱據A點12厘米處時,這杯水的溫度為:5℃/厘米×12厘米=60℃。【解析】【考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分析】(1)溫度計上溫度的標注方法: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2)標準氣壓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