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飘厴I論文-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問題與對策_第1頁
法學專科畢業論文-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問題與對策_第2頁
法學??飘厴I論文-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問題與對策_第3頁
法學??飘厴I論文-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問題與對策_第4頁
法學??飘厴I論文-論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問題與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法律制度是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特色,刑事訴訟法第七章專章共四條作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章共27條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訴訟制度在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結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該訴訟制度在設計上存在缺陷和不合理之處,在司法實踐中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保護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結合刑事審判工作的實際,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和司法實踐現狀、易于操作和實施的刑事損害賠償制度。關鍵詞: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問題;對策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概念附帶民事訴訟作為一項訴訟制度,是關于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賠償范圍、立案和審判程序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眹邑敭a或者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時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被告的財產這一規定是附帶民事訴訟的主要法律依據?!缎淌略V訟法》第78條還規定了附帶民事訴訟的審判原則。但是,總的來說,《刑事訴訟法》關于附帶民事訴訟的規定相對簡單。刑事訴訟中的許多具體問題也有賴于理論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探索?!斗ㄔ航忉尅分嘘P于附帶民事訴訟的規定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具體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是司法實踐中重要的執法依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特點附帶民事訴訟性質的特殊性就解決問題的性質而言,附帶民事訴訟是一個經濟補償問題。它與民事訴訟中的損害賠償一樣,屬于民事訴訟的性質。但是,它不同于一般民事訴訟,因為這種賠償是由犯罪行為引起的,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出的,是由刑事案件的審判機構審判的,因此它也是刑事訴訟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殊的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法律依據的復合性由于附帶民事訴訟解決了由犯罪行為引起的民事賠償責任,解決這一問題的法律依據具有復合性。在實體法上,損害事實的認定不僅要遵循刑法關于具體案件構成的規定,還要通過民事法律規范進行調整;在訴訟法中,除刑事訴訟法有特別規定外,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程序原則、訴訟證據原則、先予執行原則、訴訟保全原則、調解原則、和解原則、撤訴原則、反訴原則等,均應遵循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因此,《法院解釋》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备綆袷略V訟處理程序的寄生性附帶民事訴訟以刑事案件的成立為基礎,必須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判決不得與刑事部分的判決相抵觸。附帶民事訴訟的起訴期限、上訴期限和管轄法院都取決于刑事案件的情況。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在處理程序上附屬于刑事訴訟。它必須以刑事訴訟程序為基礎。如果沒有刑事訴訟程序,附帶民事訴訟就無從談起?,F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意義有利于維護被害人的經濟利益刑事犯罪往往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其中有些仍然是嚴重的經濟損失。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建立可以使被害人通過附帶民事訴訟獲得物質損害賠償。有利于打擊和制裁犯罪活動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從根本上否定了“打了不罰,罰了不打”的舊觀念。這意味著對他人造成物質損害的犯罪分子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對于打擊和懲治犯罪活動,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公安、司法機關全面、正確處理案件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建立,要求公安,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了解被告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以及被告如何對待民事賠償責任,對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判斷被告人的供述和悔改態度,正確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利于保證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統一性和嚴肅性由于附帶民事訴訟由審理刑事案件的同一審判機關審理,保證了案件事實的統一,避免了因審判機關不同而對同一違法行為或同一案件事實得出不同結論的可能性,保持法院審判工作的嚴肅性。有利于提高訴訟效率和效益一方面,附帶民事訴訟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一并解決,極大地避免了公安司法機關的重復工作,節約了司法資源。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在同一案件中的分離是對同一行為的兩次審判。盡管這兩項裁定的依據和適用法律不同,但至少有相當一部分認定的事實是相同的。同一部分的訴訟費用是重復的,這對當事人來說是真實的,尤其是被告和法院。正如胡開誠教授所說;“但是,如果刑事行為產生的民事責任必須與刑事責任分開調查,而不能同時確定,有時這不僅會增加重復和訴訟負擔,還會導致同一事件中民事和刑事判決之間的沖突?!绷硪环矫?,對于當事人而言,附帶民事訴訟可以減少當事人出庭作證等重復性活動,減輕當事人的訴訟負擔。再者,由于公訴人在訴訟過程中承擔著對事實的舉證責任,附帶民事訴訟中的原告人只需就損失和相關訴訟要求提供進一步的證據,即減輕了舉證責任。現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存在的問題現行法規導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獨立民事訴訟不一致刑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導致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獨立民事訴訟的不一致?!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因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還應當視情節判處賠償經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造成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批復》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的附帶民事訴訟,也不受理被害人在刑事案件終結后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這樣,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法律制度中,賠償范圍僅限于直接經濟損失,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否定了獨立民事訴訟中的綜合賠償原則。請求賠償范圍和標準存在局限性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僅為受害人因侵犯人身權利或財產而遭受的實際或不可避免的物質損失。因犯罪行為導致被害人名譽權、民主權和具有精神慰藉性質的人身權等精神損害和死亡的賠償,不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附帶民事訴訟僅限于人身傷害賠償和財產損害賠償。人身傷害賠償范圍僅為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家屬生活費和喪葬費,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賠償金,直接排除在外。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限于被害人的犯罪行為直接造成的實際損失,不包括間接損失。這一規定嚴格限制了附帶民事賠償的范圍和標準,無論是在程序上還是在實體上,都損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附帶民事訴訟提起與受理規定不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即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規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項規定賦予了符合附帶民事訴訟條件的被害人提起訴訟的權利,但如何提起訴訟、何時提起訴訟,能否向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在偵查起訴過程中,公安機關和檢察院應當如何處理被害人的申訴?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過程中,被害人在被告知后仍然沒有提起獨立的民事賠償訴訟。這些問題在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中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不利于操作,缺乏可操作性。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缺乏強制規定,導致被害人權利缺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為遭受損失的被害人、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他們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由于這里規定的是法院“可以告知”而不是“應當告知”,而不是強制性規定,在實踐中,存在著審理刑事案件的法官因害怕麻煩而懶于履行或疏忽忘記履行義務的情況,導致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在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被告知刑事案件已結案,不得提起額外民事訴訟。完善我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對策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而言,只有兩條途徑:一是完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二是取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即實現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完全分離。然而,根據中國的立法歷史和司法經驗,完全將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分開是不可行的。與世界各國的實踐相比,在不久的將來保留該制度更為現實和恰當,也適合我國現行的立法制度。借鑒國外先進的立法理念和立法經驗,取長補短,并根據我國國情和自身的理論研究成果完善該制度。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借鑒法國模式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立法模式,確定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交叉時民事訴訟的獨立地位,規定所有因犯罪行為引起的民事賠償請求都可以在刑事訴訟中提起,或者刑事案件結案后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在刑事案件未立案時也可以單獨提出(如果刑事案件后來再次立案,則在刑事判決作出之前,民事案件應當中止,以防止由于對犯罪事實的認定不同而導致判決沖突)??傊?,我們應該確立民事訴訟不一定是刑事訴訟附帶的概念。是否以附帶方式同時解決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取決于當事人的選擇。當事人作出選擇后,原則上不得食言,案件應當按照其選擇的程序進行。擴大請求賠償損失的范圍當事人不僅可以對因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毀損而遭受的經濟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還可以對犯罪分子非法占有、浪費財產以及犯罪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失提起賠償請求。這樣,不僅可以補償被害人的財產損失,保證附帶民事訴訟損害賠償的實施,而且可以維護法律制度的統一,因為被害人的精神賠償有利于減輕和消除被害人的精神痛苦,這符合人類倫理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客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少因報復而犯罪的發生。適當限制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范圍具體而言,法院應當對被害人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進行審查:如果案件簡單,適合附帶民事訴訟,應當納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渠道;案件情節復雜,不宜以民事訴訟方式審理的,應當限制被害人的選擇權,告知被害人向民事法院起訴或者移送民事法院處理。在現有基礎上強化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為了充分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刑事訴訟法應當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請求范圍作出與民事實體法相一致的規定,或者規定在附帶民事損害賠償問題上應當充分適用民法的規定。這樣,從立法體例上使附帶民事訴訟涉及的賠償與民事實體法的規定相協調,充分保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以確保附帶民事訴訟中各項民事訴訟原則和制度的有效實施。有利于整個立法和司法體系的統一。結束語總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被害人因刑事侵權而從被告人處獲得經濟補償,以撫慰其身心傷害的重要途徑。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被害人復仇心理的有效途徑。然而,由于我國現行立法指導思想模糊,立法內容和原則粗放,司法解釋的違法性,導致了許多理論沖突和司法實踐問題。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國現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解決司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的一系列弊端,逐步完善該制度,使之與我國的立法制度和司法實踐完全一致。參考文獻[1]祁琦,陶佳.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及其解決路徑[J].法制博覽,2020,000(013):129-130.[3]陳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