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 【教學課件】第5課《隋唐時期民族的交往與交融》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 【教學課件】第5課《隋唐時期民族的交往與交融》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 【教學課件】第5課《隋唐時期民族的交往與交融》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 【教學課件】第5課《隋唐時期民族的交往與交融》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 【教學課件】第5課《隋唐時期民族的交往與交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漢族別名普六茹那羅延(西魏恭帝賜姓)家族世家大族弘農楊氏(自稱)父親楊忠(漢族,北周大將軍)妻子獨孤氏(鮮卑族,北周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女兒楊氏(北周宣帝皇后,北周靜帝之母)楊堅民族漢族父親隴西郡公、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母親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李淵隋朝與唐朝的開國者的身份有什么共同點?會對隋唐時期的民族政策產生怎樣的影響?同時具有游牧民族與漢族的血統民族交往與交融隋唐時期的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第五課學習目標知道隋唐時期邊疆各族的分布,認識這一時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間格局。壹了解隋唐時期民族交往與交融的重要史事和主要方式,能夠根據可信史料敘述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族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過程,體會開明的民族政策對促進國家穩定與發展的重要性。貳認識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和鞏固中的地位,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觀。叁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民族交往的典范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資治通鑒》卷一九八思考這段話反應了唐太宗怎樣的民族政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①唐朝統治者的游牧民族血統②鞏固統治的需要思考步輦圖描繪的是哪一段歷史佳話?觀察猜猜圖中哪位是祿東贊?請你描述唐太宗的神態莊重肅穆和藹可親文成公主原本是唐朝皇室遠支,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兒,美麗端莊,飽讀詩書,聰慧達理,善女紅,會桑種,在佛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漸漸地,她的才名傳入唐太宗耳中,太宗皇帝欣喜之余遂封她為“文成公主”。雪域高原西藏出了一個大英雄——松贊干布。松贊干布年紀輕輕卻英勇善戰,他統一藏族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十分仰慕大唐盛世文化,又聽聞大唐文成公主的美名,便想娶她回來。貞觀十四年,松贊干布派大相祿東贊攜金五千兩、珍寶數百,帶著使團前往長安向唐朝請婚。現場求婚的使臣來自個各個國家和民族,唐太宗雖然對婚事十分贊成,但公主只有一個,于是唐太宗出了五道題來考驗各位使臣的智慧......松贊干布終于通過了重重考驗,唐太宗最后答應了將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根據材料回答:1唐朝燦爛輝煌的社會經濟文化是吸引少數民族前來主動交往及歸附的基礎2松贊干布能夠求親成功的關鍵是唐太宗所秉持的開明的民族政策松贊干布希望求取文成公主的原因是什么?松贊干布能成功求取文成公主的一個關鍵原因是什么?太宗皇帝組織了極大的送親隊伍,他們帶著佛經、醫書、藥書、五谷種子、大唐的絲錦、陶瓷等,浩浩蕩蕩跟著文成公主前往西藏。松贊干布帶人親自在柏海迎接,對前來送親的李宗道行唐朝的子婿之禮,隨后接公主回拉薩。從與松贊干布完婚到逝世,文成公主一直在西藏生活了近四十年,在這四十年間,她把漢族的造紙、釀酒、陶藝、織造、農耕以及佛教文化傳到西藏,讓西藏的經濟、文化和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促進了兩族人民的友好。文成公主在西藏還設計并協助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對西藏的建筑工藝也有很大的貢獻,而她帶去的金釋迦牟尼佛像,至今都為西藏人民所崇拜。公元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人民為紀念她,為她修建了雕像,一千三百多年過去了,那尊雕像依然佇立在拉薩。1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加強了民族團結,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唐王朝的統治文成公主入藏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唐蕃會盟碑金城公主入藏文成公主進藏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唐玄宗尺帶珠丹上書稱:吐蕃與唐“和同為一家”唐穆宗唐蕃會盟訂立盟約唐朝周邊還有哪些主要的少數民族?請你歸納出他們的基本信息民族興起突厥回紇靺鞨南詔6

世紀中期興起于阿爾泰山地區,突厥汗國建立后,不斷開拓疆土,控制了整個西域。隋朝時,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分據阿爾泰山以東和以西。回紇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時,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統一漠北,建立回紇汗國,成為大漠南北最強大的勢力。靺鞨(Mòhé)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主要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其中一個分支粟末靺鞨于7世紀基本統一各部,建立政權。隋唐時期,云南蒼山洱海一帶分布著六個部落,稱為六詔,其中最南部的部落統一了其他五詔。結合教材,梳理唐和突厥的交往史實1唐與東突厥:唐與西突厥:23唐與后突厥:戰爭→冊封戰爭→設置安西、北庭都護府戰爭戰爭冊封設置機構結果:突厥汗國消亡后,突厥后裔逐漸西遷與當地部族融合。結合教材,梳理唐和回紇的交往史實冊封貿易唐玄宗時回紇首領接受冊封為懷仁可汗安史之亂爆發回紇曾出兵助唐平叛。后來,回紇改名回鶻(hú)唐朝后期回鶻與唐貿易往來頻繁,唐朝多用絹帛換取回鶻的馬匹9

世紀回鶻滅亡,余眾大多數西遷到新疆地區,逐漸與當地民眾融合,成為維吾爾族先民的主體思考:唐朝對靺鞨和南詔主要采取了怎樣的政策?冊封政策唐玄宗封渤海國首領大祚(zuò)榮為渤海郡王,以渤海為號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皮邏閣為云南王,南詔政權建立蕃人如今種禾黍洛陽家家學胡樂——民族交融的樂章結合前面所學,總結歸納唐朝與周邊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1)戰爭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唐太宗設安西、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嫁給松贊干布(2)設置機構(3)和親(4)冊封冊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唐玄宗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1)靈活多樣(2)剛柔并濟思考這些方式有怎樣的特點?材料二:

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元稹《法曲》結合史料,概括隋唐時期民族交往的意義。大海南海咸海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貝加爾湖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一帶唐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勢力最強盛的國家材料一:

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王建《涼州行》唐隋唐時期,邊疆地區得到開發,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各族地區的統轄,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1.唐朝將邊疆歸附的少數民族的部落組織納入國家的行政體系之中,承認和保護這些部落首領的地位。唐太宗在談及民族關系時說道:“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據此可知,唐朝(

)A.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B.社會風氣開放包容C.民族交往強調文化認同 D.已經消除民族矛盾A2.下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描繪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使者的場景。該圖可用于研究(

)A.宗教繪畫的風格 B.唐與突厥的友好關系C.民族政策的踐行 D.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