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_第1頁
中國醫學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_第2頁
中國醫學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_第3頁
中國醫學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_第4頁
中國醫學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醫學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一章單元測試

《名醫傳》的作者是()。

A:甘伯宗

B:李濂

C:司馬遷

D:王宏翰

答案:甘伯宗

世界上最早的麻風病隔離院,被稱為()。

A:福田院

B:癘遷所

C:漏澤園

D:安濟坊

答案:癘遷所

早在()就已經有了醫學的分科,形成了醫學分科的雛形。

A:漢代

B:周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周代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中國醫學史?()

A:中國醫學史是呈現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B:中醫學歷史悠久,蘊含著極為豐富的醫學與歷史文化資源

C:有利于個人整理素質的提升

D:學習中國醫學史是中醫理論學習和臨床工作的需要

答案:中國醫學史是呈現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醫學歷史悠久,蘊含著極為豐富的醫學與歷史文化資源

###有利于個人整理素質的提升

###學習中國醫學史是中醫理論學習和臨床工作的需要

中醫學“四大經典”著作包括()。

A:《神農本草經》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

D:《黃帝八十一難經》

答案:《神農本草經》

###《傷寒雜病論》

###《黃帝內經》

###《黃帝八十一難經》

第二章單元測試

人類發現并使用了礦物藥的時間大約開始于()。

A:封建社會

B:原始社會

C:母系社會

D:奴隸社會

答案:原始社會

西周時期的()相當于內科醫生。

A:疾醫

B:瘍醫

C:獸醫

D:食醫

答案:疾醫

最早記載五行的是()。

A:《國語·周語》

B:《易·系辭》

C:《尚書·洪范》

D:《周易》

答案:《尚書·洪范》

下列文獻中記載藥物較多的有()。

A:《周禮》

B:《詩經》

C:《論語》

D:《山海經》

答案:《周禮》

###《詩經》

###《山海經》

湯液在臨床應用的意義包括:()

A:使人們由習慣于用生藥而轉為用熟藥

B:服用方便,可以提高療效,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C:由重劑量地使用單味藥轉為適量地混用復味藥

D:拓寬了用藥范圍,加速了醫藥學的發展與進步

答案:使人們由習慣于用生藥而轉為用熟藥

###服用方便,可以提高療效,減少藥物的副作用

###由重劑量地使用單味藥轉為適量地混用復味藥

###拓寬了用藥范圍,加速了醫藥學的發展與進步

第三章單元測試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療體操圖。

A:《行氣玉珮銘》

B:《卻谷食氣》

C:《導引圖》

D:《莊子·刻意篇》

答案:《導引圖》

《內經》在醫學史上的地位是()。

A: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是后世醫學發展的理論之源

B:最早的醫學著作

C:為“四大經典”之首

D:總結了最初的醫療經驗

答案: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是后世醫學發展的理論之源

被譽為“方書之祖”的著作是()。

A:《傷寒雜病論》

B:《藥論》

C:《治百醫方》

D:《五十二病方》

答案:《傷寒雜病論》

《難經》在診斷學上的貢獻是()。

A:獨取寸口

B:切診

C:問診

D:望診

答案:獨取寸口

###切診

《神農本草經》的成就包括()。

A:記載了臨床用藥原則和服藥方法

B:概括地記述了中藥學的基本理論

C:詳盡地記載了藥物的功效

D:首創藥物的三品分類法

答案:記載了臨床用藥原則和服藥方法

###概括地記述了中藥學的基本理論

###詳盡地記載了藥物的功效

###首創藥物的三品分類法

第四章單元測試

用狂犬腦漿治療狂犬病,最早見于()。

A:《外臺秘要》

B:《千金要方》

C:《肘后備急方》

D:《劉涓子鬼遺方》

答案:《肘后備急方》

消渴病人尿甜的發現,載于()。

A:《千金要方》

B:《外臺秘要》

C:《三因極—病證方論》

D:《諸病源候論》

答案:《外臺秘要》

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是()。

A:《外科精要》

B:《金瘡疭瘈方》C:《外科精義》

D:《劉涓子鬼遺方》

答案:《劉涓子鬼遺方》

皇甫謐對針灸的貢獻主要有()。

A:詳述針刺手法、禁忌

B:整理針灸穴位

C:厘定經穴部位

D:創分部依線取穴法

答案:詳述針刺手法、禁忌

###整理針灸穴位

###厘定經穴部位

###創分部依線取穴法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的主要成就有()。

A:書中收載40余方

B:對骨折復位固定提出“動靜結合”的治則

C:對肩關節脫位首次采用“椅背復位法”

D:系統地記述了骨折的治療常規

答案:書中收載40余方

###對骨折復位固定提出“動靜結合”的治則

###對肩關節脫位首次采用“椅背復位法”

###系統地記述了骨折的治療常規

第五章單元測試

劉完素對火熱病的治療以清熱通利為主,善用寒涼藥物,后世稱之為()。

A:寒涼派

B:滋陰派

C:補土派

D:攻邪派

答案:寒涼派

下列不屬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李東垣

B:劉完素

C:張從正

D:張元素

答案:張元素

《標幽賦》的作者是()。

A:王執中

B:竇默

C:滑壽

D:王唯一

答案:竇默

宋代的解剖開始據實物描繪成圖,主要圖著有()。

A:《疑獄集》

B:《存真圖》

C:《歐希范五臟圖》

D:《洗冤集錄》

答案:《存真圖》

###《歐希范五臟圖》

宋代的醫政設施的進步表現為設立了()。

A:翰林醫官院

B:太醫局

C:太醫院

D:太醫局熟藥所

答案:翰林醫官院

###太醫局

###太醫局熟藥所

第六章單元測試

《外科正宗》的作者是()。

A:王維德

B:陳實功

C:高秉鈞

D:王肯堂

答案:陳實功

吳有性就溫疫病的致病原因提出了()。

A:戾氣學說

B:五行學說

C:三因致病說

D:陰陽學說

答案:戾氣學說

《本草綱目》的成書以下列哪部本草著作為藍本()。

A:《植物名實圖考》

B:《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C:《新修本草》

D:《神農本草經》

答案:《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明清時期的外科出現了三大流派,即()。

A:心得派

B:正宗派

C:全生派

D:經方派

答案:心得派

###正宗派

###全生派

人痘接種法是預防天花的一種重要的免疫療法,據記載人痘接種法有()種形式。

A:旱苗法

B:痘衣法

C:水苗法

D:痘漿法

答案:旱苗法

###痘衣法

###水苗法

###痘漿法

第七章單元測試

我國近代最早去西方學習醫學的人為()。

A:魯迅

B:杜聰明

C:伍連德

D:黃寬

答案:黃寬

我國第一個留學美國的中國女醫生是()。

A:鮑姑

B:金韻梅

C:談允賢

D:曾懿

答案:金韻梅

182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傳教醫生()在澳門也開辦一個診所,次年擴大為醫院,這是第一所教會醫院。

A:嘉約翰

B:郭雷樞

C:彼得·伯駕

D:愛德蒙·詹姆士

答案:郭雷樞

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有()。

A:唐宗海

B:朱沛文

C:惲鐵樵

D:張錫純

答案:唐宗海

###朱沛文

###惲鐵樵

###張錫純

中醫科學化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譚次仲

B:陸淵雷

C:施今墨

D:丁福保

答案:譚次仲

###陸淵雷

###施今墨

###丁福保

第八章單元測試

()年,衛生部制定了“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都要發展,長期并存”的方針。

A:1980

B:1990

C:2000

D:1970

答案:1980

()國家中醫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門管理中醫藥各項事業的發展。

A:1987年

B:1986年

C:1985年

D:1984年

答案:1986年

()年我國發布了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A:2016

B:2017

C:2018

D:2019

答案:2016

中醫藥的國際影響表現為()。

A:其他國家接受過中醫藥治療的人越來越多

B:國外中醫藥學術團體日益壯大

C:國外的中醫藥科研取得一系列成果

D:其他國家創了自己的中醫藥教育

答案:其他國家接受過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