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粗瓷大碗》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1頁
《一個粗瓷大碗》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2頁
《一個粗瓷大碗》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3頁
《一個粗瓷大碗》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個粗瓷大碗》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教學設計

案例名稱一個粗瓷大碗提供者-

教材分析

(1)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學習《一個粗瓷大碗》這篇課文,讓學生深刻理解抗日英雄趙一曼關愛同志、嚴于律己的精神。(2)本節課主要介紹了趙一曼的歷史背景、課文中的關鍵事件以及如何通過細節描寫體現人物品質等知識點。(3)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體會到趙一曼在艱難環境下仍關心他人的高尚品質,學會通過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心理,并能夠運用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關心他人。

教學目標

(1)文化自信: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夠感受趙一曼烈士的高尚品質,增強對中華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樹立文化自信。(2)語言運用:學生能夠正確認讀并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掌握多音字“還"的用法,提升語言運用能力。(3)思維能力:通過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4)審美創造: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趙一曼關心同志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品質,提升審美創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默讀課文,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理解趙一曼關心同志勝過關心自己的高尚品質,體會人物內心情感。(2)學習倒敘的寫作手法,理解課文以“粗瓷大碗”為線索展開敘述的結構特點,并能夠復述故事。

教學方法

講授法、互動討論法、情境模擬法、案例分析法、默讀指導法

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多媒體設備:用于展示課件中的圖片、視頻及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趙一曼烈士的事跡及其精神。(2)《一個粗瓷大碗》課文原文及相關歷史背景資料:提供給學生閱讀,以便他們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時能夠深入了解課文內容及背后的歷史故事。(3)互動式地圖軟件:展示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地圖,特別是東北地區的抗日活動區域,幫助學生理解趙一曼烈士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地理環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出示圖片,導入課題。教師談話:(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1937年7月7日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嗎?沒錯,就是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者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在這場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無數英雄兒女為國家和民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劉胡蘭、楊靖宇、張自忠等。今天,我們將學習趙一曼烈士的一個感人故事,從中感受她的高尚品質。(出示課題:27一個粗瓷大碗)請同學們談談對趙一曼的了解。教師補充: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畢業于黃埔軍校六期。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義。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看了這個題目,大家有什么問題或疑問嗎?學生提問:這個大碗背后有什么故事呢?這是趙一曼的碗嗎?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1.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指名讀生字詞:陳列趙一曼抗聯缸子高粱一頓偵察師:請大家注意生字的發音,特別是這幾個生字:“陳”、“偵"是翹舌音;“聯、粱”是三拼音節,“高粱"中的“粱”是輕聲。學生練讀,師生共同評價。多音字辨析:還hái還有huán還錢盛shèng盛開chéng盛飯句子應用:(1)趙一曼看著這個碗,對通訊員說:“哪里拿來的,請你還到哪里去!"(還:huán)(2)通訊員用這個大碗給趙一曼盛了滿滿一碗高粱米飯。(盛:chéng)2.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并糾正讀音錯誤。教師提醒:請注意文中的詞語搭配和句子的語調,盡量讀得流利、自然。三、理清文脈,了解文意1.課文主要內容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趙一曼用過的一個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2.全文分段及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紹趙一曼用過的粗瓷大碗的故事背景。第二段(第2~4自然段):講述了小通訊員送來大碗以及趙一曼要求他還回去的情景。第三段(第5~8自然段):描述了趙一曼倒掉高粱米飯,只盛半碗野菜粥的情節。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記敘了趙一曼把大碗送給七班作為菜盆的過程。四、品讀感悟,深化認識1.學習課文1自然段。為什么趙一曼用過的這個大碗被陳列在軍事博物館?出示句子: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學生思考并提問:生:這個碗背后有什么故事呢?生:這個碗不值錢,為什么會被珍藏在軍事博物館里?生:小通訊員為什么要給趙一曼找來一個大碗?教師引導:這些問題非常有趣,我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會逐一解答。2.學習課文2~4自然段。默讀課文2~4自然段,小組討論:小通訊員“送碗”與趙一曼要求“還碗"的情景。出示句子:趙一曼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重點講解:“早”字表明趙一曼已經很久沒有自己的碗;“一直"、“好不容易”、“連忙”等詞語展示了通訊員的急切心情。討論:通訊員為什么這么急切地給趙一曼找碗?(生:因為他關心趙一曼,想讓她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趙一曼的態度是什么?(生:她拒絕接受這個碗。)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教師范讀或指名朗讀,師生評議。指導:注意讀出趙一曼堅定的語氣,同時表現出通訊員委屈的情感。討論:為什么趙一曼要拒絕接受這個碗?(生:因為她嚴守紀律,把同志們的需求看得更重要。)3.學習課文5~8自然段。讀完這段文字,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出示句子:趙一曼端著碗輕輕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里的飯倒進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為什么趙一曼這樣做?生:她不想自己吃得好,而忽略了其他戰士。抗日聯軍的生活狀況: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艱苦,抗聯部隊幾個月來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饑。出示圖片:抗聯戰士的食物(野菜、草根、橡子面)。補充資料:日軍封鎖,抗聯戰士時刻面臨著凍死、餓死和戰死的威脅。趙一曼的心理活動:出示句子:不禁想起戰士們的艱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間的友愛,想起通訊員對她的關心……生:這些心理描寫體現了趙一曼關心戰士,心中只有他人的精神。五、回顧全文,復述課文1.小組合作,復述課文。提綱參考:(1)小通訊員給趙一曼送來一個碗。(2)趙一曼把高粱米飯換成半碗野菜粥。(3)趙一曼的碗又丟了。同學們互相交流,分組匯報復述課文。教師點評: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