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傳染病和綜合四色筆記_第1頁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傳染病和綜合四色筆記_第2頁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傳染病和綜合四色筆記_第3頁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傳染病和綜合四色筆記_第4頁
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獸醫傳染病和綜合四色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論(一)動物傳染病與感染1.動物傳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潛伏期和臨床表現,有傳染性。2.傳染病的病程(發展階段)(1)潛伏期病原體侵入至最早臨床癥狀出現為止。(2)前驅期開始出現臨床癥狀到出現主要癥狀為止。(3)明顯(發病)期特征性癥狀逐步表現。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癥狀相繼出現。(4)轉歸期(恢復期)死亡、康復等。3.一類動物疫病(A類動物疫病17種)★(1)禽(2種)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2)豬(4種)豬水皰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3)牛(3種)牛瘟、牛傳染病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4)羊(4種)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5)人畜共患病(1種)口蹄疫;(6)其他(3種)非洲馬瘟、鯉春病毒血癥、白斑綜合征。(二)動物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基本環節(1)散發性局部地區病例零星地散在出現,如破傷風、狂犬病等。(2)地方流行性局限性傳播,例如炭疽、豬氣喘病等。(3)流行性(暴發)流行性疾病的傳播范圍廣、發病率高。如豬瘟、雞新城疫等。(4)大流行大流行是一種規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圍可擴大至數省和全國,甚至可涉及幾個國家或整個大。(三)動物流行病學調查(1)發病率指發病動物群體中,在一定時間內,具有臨床癥狀的動物數占發病動物群體總動物數的百分比。(2)死亡率(3)病死率(五)動物傳染病的免疫防疫措施(1)預防接種為防患于未然,在平時有計劃地給健康畜群進行的疫苗免疫接種。(2)緊急免疫發生傳染病時,為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的流行,而對疫區和受威脅區尚未發病的動物進行應急(六)動物傳染病的綜合防疫措施(1)平時的預防措施1(2)發生疫病時的撲滅措施①隔離病畜和緊急消毒該封鎖的要封鎖;②對病畜及時合理的治療,有的應進行緊急接種;③死畜和淘汰畜禽按規定合理處理。(1)封鎖疫(1)種類預防性消毒、臨時消毒、終末消毒。(2)方法B③流動蒸氣消毒相對濕度80~100%,溫度近100℃。④高壓蒸氣滅菌(濕熱滅菌)通常壓力為98.066kPa,溫度121~126℃,15~20分鐘即能徹底殺滅細菌①氫氧化鈉1%~2%的水溶液消毒被污染的畜舍、地面和用具等。30%溶液10分鐘殺滅炭疽菌芽胞。②石灰乳10~20%的懸濁液適用于粉刷墻壁、圍欄、地面、溝渠和糞尿等。應用時應新鮮配制。水井④二氯異氰尿酸鈉是新型廣譜高效安全消毒劑。1:400用于浸泡消毒種蛋、器皿等。⑤過氧乙酸濃度0.01~0.5%,5~10分鐘可殺滅細菌繁殖體;濃度0.5~2%,5分鐘可殺滅芽胞。福⑦新潔爾滅、洗必泰、消毒凈、度米芬新潔爾滅常用0.1%濃度,可用于皮膚、器械等消毒;⑧0.02%~0.05%洗必泰、消毒凈或度米芬的醇溶液用于消毒皮膚。⑨0.01%~0.02%洗必泰用于傷口或黏膜沖洗消毒。D生物熱消毒法糞便污物消毒法,殺滅除細菌芽孢外(一)布魯氏菌病①G~沙黃一美藍染色(柯茲洛夫斯基染色)時,本菌染成紅色,其它菌染成藍色。胞內寄生。②種類6種馬耳他布魯菌,流產布魯菌,豬布魯菌,沙林鼠布魯菌,羊布魯菌,犬布魯菌。5.預防免疫接種。布氏桿菌豬2號弱毒菌苗(簡稱S2苗)和馬耳他布氏桿菌5號弱毒菌苗(簡稱M5苗)。S2。(二)結核病①種類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和禽分枝桿菌。2②G+齊一尼二氏抗酸染色法本菌紅色,其他紫色。(1)肺等器官常見突起的結節,切面干酪樣壞死;鈣化后切開有砂礫感。結核菌素作變態反應檢查。(三)破傷風攣和對外界刺激反射興奮性增高(木馬狀)。(1)痙攣性毒素神經毒。(2)溶血毒素使紅細胞溶血,組織壞死,與破傷風梭菌致病性無關。3.癥狀骨骼肌持續性痙攣和對外界刺激反射興奮性增高,牙關緊閉,木馬樣。終因呼吸衰竭死亡。(2)創傷處理清創、沖創,徹底清除異物,3%雙氧水,碘酊涂擦青霉素。(3)對癥治療。(四)狂犬病識的胞漿內形成圓形或卵圓形的嗜酸性包涵體,稱為“內基化小體”。①散發潛伏期長,病死率100%。②途徑患病動物、帶毒動物咬傷或經帶毒的唾液深部感染皮膚。(1)病理組織學檢查呈彌漫性,化膿性,腦脊髓炎。(2)腦神經,神經細胞漿內可見內基化小體。(1)前驅期精神沉郁,喜暗處,瞳孔散大。(2)興奮期高度興奮,狂暴不安,攻擊人畜,怕水。(3)麻痹期舌脫出,流涎,不久后軀麻痹,全身癱瘓,臥地不起,衰竭死亡。5.病理變化大腦海馬角及小腦和延髓的神經細胞胞漿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內基小體),內部可見明顯的嗜堿性(1)取大腦海馬角或小腦做觸片→用堿性復紅→美蘭染色→鏡檢有橢圓形紅染小顆粒即為包涵體。(2)血清學檢查①熒光抗體法(ELISA);②技術。(五)鉤端螺旋體病3N(六)炭疽炭疽桿菌引起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特征尸僵不全,天然孔流血,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樣。0。①尸體處理不當,可能形成長久的疫源地。②途徑消化道、呼吸道和吸血昆蟲。。(1)最急性型可視黏膜發紺,天然孔流出帶有泡沫的暗色血液,多于數分鐘內死亡。(2)急性型糞便帶血,尿暗紅,劇烈疼痛。(3)亞急性型口腔黏膜、皮膚、直腸處發生炭疽癰。(1)鏡檢用瑞士或美蘭染色,發現有竹節狀粗大桿菌。(2)炭疽環狀沉淀實驗(Ascoli)。導致繁殖障礙疾病導致呼吸道疾病支原體肺炎(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放線桿菌胸膜肺炎、豬肺疫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圓環病毒感染、流感、PRRS(藍耳病)導致消化道疾病導致全身感染疾病導致神經癥狀疾病導致跛行癥狀疾病口蹄疫、水皰病、鏈球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豬丹毒豬肺疫、傳染性胸膜肺炎、布病:滑膜炎/腱鞘炎/化膿性或纖維素性關節炎JEPPV和d3.傳播主經呼吸道、精液水平傳播和生殖道垂直傳播。4.特征性病變彌漫性間質性肺炎,肺門淋巴結出血、大理石樣外觀。。2.免疫預防初產母豬在配種前2個月用滅活疫苗免疫。(1)豬是主要增殖宿主和傳染源,感染率高,發病率低。(2)季節性豬一蚊一豬。4(3)其它豬群多為隱性感染。(1)腦脊液增多,腦膜和腦實質充血、出血、水腫。(2)腫脹的睪丸實質充血、出血和壞死灶。(3)流產胎兒腦水腫,皮下有血樣浸潤。胸腔積液、腹水、漿膜小點出血、淋巴結充血、肝和脾內壞死灶等。(4)腦組織學檢查,有非化膿性腦炎變化。(1)豬是感染偽狂犬病毒唯一可存活的動物;(2)鼠是重要的傳播媒介。(3)狗。2.癥狀發熱(一過性)、厭食、咳喘、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發熱、腹瀉(黃色)斷奶前出現神經癥狀,死亡率高呼吸道問題神經癥狀少,死亡率降低公豬表現睪丸腫脹、萎縮,喪失種用能力(1)肝臟、脾臟、肺臟、腎臟出現壞死灶。(2)扁桃體壞死;(3)腎臟出血點;(4)腦炎型非化膿性腦炎;(5)肺炎、腸炎。(1)病料接種家兔、小鼠奇癢,死亡。(2)接種豬腎傳代細胞(PK-15和IBRS-2)或雞胚成纖維細胞(CEF),接種后24~72h內可出現典型的CPE;(3)腦或扁桃體作壓片或冰凍切片,直接免疫熒光抗體;5.防治(4)PCR確診。(1)免疫程序偽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①后備母豬配種前;②經產母豬產前30d;③仔豬3d滴鼻;仔豬45~支原體肺炎(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放線桿菌胸膜肺炎、豬肺疫1.特征(1)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2)慢性纖維性壞死性胸膜肺炎。。3.癥狀(1)急性型;③耳、鼻及四肢皮膚發紫。早期有猝死病例。(2)亞急性型和慢性型40.5~41.5℃之間,氣喘,食欲不振,間歇性咳嗽,生長遲緩。5(3)氣管、支氣管中充滿泡沫狀血性黏液;(4)纖維素性胸膜炎,肺和胸膜粘連。(5)慢性型肺臟可能出現膿腫、壞死,肺臟與胸膜粘連。。4.癥狀(1)鼻炎、鼻癢,打噴嚏;(2)結膜炎,流淚,淚斑,淚痕。(1)鼻中隔軟骨和鼻甲骨軟化萎縮;(2)鼻甲骨上下卷曲及鼻中隔失去原有的形狀,彎曲或萎縮。(1)病理解剖學診斷;鼻(腔)拭子。產(1)呈隱性感染,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影響生長發育。(2)咳喘,肺臟呈現雙側對稱性實變。(1)體溫食欲基本正常,多呈隱性感染。(2)間歇性咳嗽和氣喘,運動、采食時明顯。(2)肺門淋巴結和縱隔淋巴結增生腫大,切面灰白色。(1)早期診斷X光檢查。(2)治療替米考星、泰妙菌素、壯觀霉素及喹諾酮類。2.流行斷奶前后和保育階段發病,多發于5~8周齡的豬。(1)發熱、厭食、呼吸困難、咳嗽。(2)關節腫脹、跛行、疼痛(尖叫)、顫抖、共濟失調。(3)可視黏膜發紺、側臥,消瘦和被毛凌亂。(4)母豬流產、公豬慢性跛行。4.病變(五炎三液)(1)腹膜炎、關節炎、胸膜肺炎、心包炎、腦膜炎;(2)腹腔積液、胸腔積液、心包積液。(1)母豬產前4~6周免疫,仔豬14~16日齡免疫。(2)對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頭孢菌素、慶大霉素、壯觀霉素、磺胺及喹諾酮類等藥物敏感。2.特征急性呈敗血癥變化,咽喉部腫脹,高度呼吸困難鎖喉風,腫脖瘟。(1)猝死(散發);(2)皮膚呈紫紅色咽部、口鼻、耳;腫脹咽部、顏面部;高熱稽留;機能障礙喘、咳、鼻液;窒息、吸氣性呼(1)咽喉部出血性水腫,皮下有大量紅黃色膠凍樣滲出。(2)纖維素性肺炎氣管充滿白色泡沫和液體;肺臟水腫、淤血、出血,纖維素滲出粘連。(4)脾出血、不腫大。6。1.特征嘔吐、腹瀉、脫水和10日齡內仔豬高死亡率,屬OIE法典B類疫病中必須檢疫的豬傳染病,多發生于冬。(1)傳播迅速,爆發式。(3)保育豬和育肥豬癥狀較輕,食欲不振,腹瀉,個別豬嘔吐,發病期間增重明顯減慢;極少死亡。參考1.育肥豬腹瀉表現;2.新生仔豬發生腹瀉后死亡率可達50%~100%。營養瓊脂一般不生長黑色帶金屬閃光的病名(麥康凱)腸炎:腸黏膜呈卡他性炎癥,十二指腸最嚴重,腸系膜淋巴結有彌漫性小點出血,肝、腎有凝固性小壞死灶/敗白痢日齡(麥康凱)斷奶后病(麥康凱)病出血性壞死性腸炎黏液性或黏液性出體腫寒(SS瓊脂)豬瘟1.特征發病急,高熱稽留和小血管變性引起的廣泛出血、梗塞和壞死等變化。QIEA類傳染病,我國一類動物疫7(1)急性型高熱(41℃),結膜炎(分泌物多),初便秘后腹瀉,少數神經癥狀,死亡率高。(2)慢性型食欲時好時壞,體溫時高時低,便秘與腹瀉交替進行。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膚經常發紫壞死,甚至干(3)遲發型母豬先天性感染,免疫耐受,繁殖障礙。(1)廣泛性出血皮膚、漿膜、黏膜和臟器。淋巴結腫大出血呈大理石樣;脾出血性梗死;腎臟雀蛋腎。(2)紐扣狀潰瘍盲腸、回盲瓣口及結腸黏膜出現。(3)腎臟有凹陷。(1)病原學①熒光抗體試驗扁桃體、脾臟、淋巴結或腎臟,常用PK-15細胞分離。RT~PCR法。(2)血清學診斷①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國際貿易指定試驗。②正向間接血凝試驗基層使用。dOIE將其列為A(1)儲藏宿主鈍緣(軟)蜱。(2)終末宿主家豬、歐亞野豬、北美野豬。(3)傳播方式①直接接觸;②間接接觸污染物(泔水)。(5)易成自然疫源地。③軟蜱。(4)感染途徑消化道、呼吸道、血液。2.臨床癥狀急性型(強毒株)(3)呼吸困難、局部皮膚變紅或變藍色;(4)流產、胎兒可能全身水腫、胎盤、皮膚、心肌或肝臟可能有淤血點;(5)死亡率高。(1)脾臟腫大(3~5倍)、易碎、暗紅色至黑色;(2)胃、肝、腎各部位淋巴結腫大、出血;4.臨床上易與豬瘟混淆1.多型性,易變異,可分為7個血清型。(1)偶蹄獸;(2)水皰和爛斑。(3)隨風傳播跳躍性、反復性、爆發式。(1)仔豬猝死;(2)育肥豬延遲出欄。(1)仔豬猝死一心肌炎一虎斑心。(2)大豬水皰、爛斑。(1)疫苗0型滅活苗/0-A滅活苗、合成肽疫苗;(2)免疫①散戶,季節免疫,十一免疫兩次,間隔20-30d;②規模場4次/年。2.臨床特征蹄部、口腔、鼻部、乳房周圍產生水皰。4.接觸傳播,途徑受傷的蹄部、鼻端皮膚、消化道黏膜。8(1)將病料分別接種1-2日齡和7-9日齡小鼠,如2組小鼠均死亡,則為口蹄疫。1-2日齡小鼠死亡,而7-9(2)用。,2.PCD危害(1)保育育肥期;(2)漸進性消瘦,散發;(3)腹股溝淺淋巴結顯著腫大;脾臟一端腫大有梗死。(4)淘汰。(1)育肥期、后備母豬;(2)皮膚出現圓形或不規則的隆起,呈現紅色或紫色,中央為黑色的病灶。從后驅開始蔓延。(3)腎臟顯著腫大有白斑,全身壞死性脈管炎和纖維蛋白壞死性腎小球腎炎。(4)預后良好。1.特點(1)急性高熱、敗血癥;(2)亞急性皮膚疹塊;(3)慢性疣狀心內膜炎及皮膚壞死與多發性非化膿性(1)傳播途徑消化道、損傷的皮膚、蚊蟲、內源性感染。(2)易感動物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以4-6月齡架子豬多發。(3)首選藥物為青霉素.(1)急性敗血型最常見。(2)亞急性疹塊型特征是皮膚表面出現疹塊。①體溫>41℃;②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皮膚發生疹塊。4.病變(1)急性型敗血癥的變化:(2)疹塊型疹塊形狀規則。(3)慢性型(1)急性出血性敗血癥和化膿性腦炎;(2)慢性關節炎、心內膜炎、淋巴結化膿和組織化膿;(1)仔豬多是由母豬傳染而引起;(2)主要經呼吸道和受損的皮膚黏膜感染;(3)7~10月份多發。(1)敗血型稽留熱,眼結膜潮紅,皮膚發紫,呼吸急促;漿液、粘液性鼻液,便秘腹瀉,急性死亡。(2)腦膜炎型發熱,轉圈,四肢劃動,口吐白沫;最后衰竭或麻痹死亡,死亡率較高。(3)淋巴結膿腫型多見于頜下、咽部淋巴結。(4)關節炎型四肢關節腫脹,跛行,或惡化或好轉。(5)(1)全身臟器的出血脾臟、淋巴結;(2)化膿性腦炎;9(3)關節腫大,內有黃色膠凍樣液體或纖維素性膿性物質;(4)心內膜炎二尖瓣或三尖瓣菜花樣贅生物。(1)細菌學檢查取發病或病死動物的膿汁、關節液、肝、脾、腎組織或心血等,制成涂片或觸片染色鏡檢。G(2)培養檢查選取病料,接種于血瓊脂培養基,培養24h,長出灰白色、透明、濕潤黏稠、露珠狀菌落。菌落周征2.流行(1)散發,發病率低,病死率高;(2)仔豬易感性高。(1)個別豬突然發病,體溫升至41~41.5℃,皮膚發紫,呼吸困難;(3)可引起妊娠母豬流產。(3)流產胎兒肝臟有大量小的壞死灶,胎兒可發生自體溶解。(1)滅鼠(貯存宿主);(2)青霉素、頭孢類、磺胺類。布病滑膜炎/腱鞘炎/化膿性或纖維素性關節炎多種動物共患傳染病(禽)人獸共患傳染病(禽)新城疫馬立克白關血節病炎支原體漿小坦膜鵝布炎瘟蘇傳傳傳喉支法傳鼻鴨肝瘟炎感露菌病巴氏桿菌病一、人獸共患傳染病(禽)★(1)傳染源病禽、帶毒禽。(2)途徑呼吸道、消化道,氣源性媒介傳播。10(3)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晚秋及冬春寒冷季節多見。(4)突發,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形式。③小腸,從漿膜層即可看到腸壁有大量黃豆至蠶豆大出血斑或壞死灶(棗核樣壞死);(1)病毒分離與鑒定病雞泄殖腔或口腔拭子,接種在9~11日齡雞胚的尿囊腔或羊膜腔內,取尿囊液作雞紅細胞(2)血清學診斷瓊脂擴散試驗。熒光抗體技術、補體結合反應、ELISA1.流行雞是沙門氏菌最大的儲存儲主,雛雞中流行最為廣泛。消化道、眼結膜及交配感染,通過帶菌卵(垂直)★(1)精神萎頓,兩翼下垂,閉眼昏睡,不愿走動,擁擠在一起。(2)排白色稀糊樣糞便,肛門周圍絨毛被糞便污染。(3)剖檢肝臟、脾臟和腎臟腫大、充血;(4)卵黃吸收不良,內容物呈奶油狀或干酪樣黏稠物。(1)每年春秋兩季對種雞定期用全血/血清平板凝集試驗全面檢疫;(2)雛雞出殼后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15分鐘。(1)急性敗血型特征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2)卵黃性腹膜炎;(3)卵黃囊炎和臍炎。。(1)最急性型流行初期。無癥狀倒地掙扎,拍翅抽搐,迅速死亡。(2)急性型常見,病死率很高。(1)最急性型無特殊病變,有時只能看見心外膜有少許出血點。(2)急性型11邊緣整齊、大小一致的壞死點;⑤腸道(十二指腸)出血,腸內容物含有血液。(3)慢性型主要見于關節腫大變形,肉髯腫大,卵巢出血,鴨、鵝的病變與雞基本相似。(1)涂片染色鏡檢瑞氏或姬姆薩染色鏡檢,兩極染色卵圓形。(2)細菌培養用病料接種血液(清)瓊脂或馬丁瓊脂培養基,37℃24h,圓形濕潤光滑菌落。(1)增強機體的抗病力。(2)預防接種禽霍亂抗血清;禽霍亂氫氧化鋁菌苗和禽弱毒苗。(3)發生本病時,應將病禽隔離,嚴密消毒,發病禽群還應實行封鎖。每日0.5%過氧乙酸帶雞消毒。(4)治療青霉素、磺胺類藥物。如將抗生素和高免血清聯用,則療效更佳。為減少應激,增強抵抗力,可在飲水中加入0.1%維生素C。(1)易感動物以雞最易感,各種年齡均可發病,以雛雞和中雞較多。(2)傳染源病雞和帶毒雞(潛伏期、康復期帶毒)的糞便及口腔粘液。其中以腦、脾、肺含毒量最高。(3)傳播途徑經消化道、呼吸道或眼結膜傳染易感雞。(1)最急性型突然發病,迅速死亡,無特征癥狀,多見于流行初期和雛雞。(2)急性型①精神萎靡,體溫升高達43~44℃;②咳嗽,呼吸困難,張口呼吸,并發出“咯咯”的叫聲。(3)亞急性或慢性型以神經癥狀為主,如翅膀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穩,頭頸向后或向一側扭轉,常伏地旋轉,反(1)腺胃乳頭出血,是本病的特征性病變。(2)嗦囊充滿酸臭的液體。(3)整個腸道黏膜出血。(7)心冠脂肪有針尖大的出血點。(1)血凝抑制試驗。(2)病毒分離和鑒定樣品經處理后,接種9~11日齡SPF雞胚,37℃孵育24h,收集尿囊液做血凝試驗(HA)和和(1)傳染源病雞、康復后的帶毒雞和無癥狀的帶毒雞。(2)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及眼傳染,亦可經消化道感染。氣管和喉部組織,黏膜充血、腫脹,進而發生變性、出血和壞死,氣管中有含血黏液或血凝塊,,病程2~3天12(1)易感動物僅發生于雞,雛雞最為嚴重;(2)傳染源病雞和康復后的帶毒雞;(3)傳播途徑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染。(1)呼吸型鼻腔、氣管、支氣管內,有淡黃色半透明的漿液性、粘液性滲出物,干酪樣物質并形成栓子。氣囊(2)腎型腎腫大、蒼白,腎小管內尿酸鹽沉積而擴張,腎呈花斑狀。(3)腺胃型腺胃顯著腫大、胃壁增厚、胃黏膜水腫、充血、出血、壞死,法氏囊、脾臟萎縮。1.病毒分離與鑒定取氣管滲出物或肺組織,經尿囊腔接種10~11日齡雞胚或氣管組織培養物中,引起蜷曲胚、僵和。傳痛風1.流行2個血清型,I型(雞源性毒株)和Ⅱ型(火雞源性毒株)。3~6周齡的雞最易感。3~6周齡為發病高峰期。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法氏囊發生特征性病變:法氏囊充血、水腫、變大、漿膜覆蓋有淡黃色膠凍樣滲出物,法氏囊由正常的白色變為奶油黃色,嚴重出血呈紫黑色。腎腫大蒼白,呈花斑狀,腎小管和輸(1)病毒分離與鑒定接種9~12日齡SPF雞胚;(2)瓊脂擴散試驗。4.防制疫苗免疫接種弱毒苗。(1)神經型一肢或多肢的麻痹或癱瘓是MD的特征性癥狀。(2)內臟型多為急性暴發MD的雞群。開始表現為大多數雞嚴重萎頓,有些病雞單側或雙側肢體麻痹,厭食、消(3)眼型視力減退或消失。虹膜失去正常色素,變為同心環狀或斑點狀以至彌漫性青藍色到彌散性灰白色混濁(4)皮膚型翅膀、頸部、背部、尾部上方及大腿皮膚,以羽毛囊腫大為中心,在皮膚上形成淡白色小結節或瘤(1)神經型受損害神經(常見于坐骨、腹腔、臂神經等)的橫紋消失,變成灰白、黃白色,比正常的大2~3倍,(2)內臟型內臟多器官腫瘤,常見卵巢,腎、脾、肝、心、肺、腺胃等。法氏囊常萎縮。該病主要發生于26~32周齡的雞群,經蛋垂直傳播。診斷HI試驗,若HI效價在1:8以上,證明此雞群已感染。13C主要垂直傳播傳播,也可水平傳播。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常在14周齡以后開始發病,在性成熟期發病率最高。由。1.流行肉雞易感,5~7周齡肉用仔雞最常見。可水平傳播也可垂直傳播。糞便污染是接觸感染的主要來源。1.可從腫脹的腱鞘、跗關節的關節液、腸內容物等取病料進行病毒分離。5~7日齡的雞胚卵黃囊內接種,3~5天2.血清學診斷瓊脂擴散試驗。(1)傳染源慢性病雞及隱性帶菌雞是發生本病的重要原因。(2)傳播途徑主要以飛沫及塵埃經呼吸傳染。(3)又稱雞毒支原體或雞慢性呼吸道病,雞敗血支原體引起。發生在1~2月(或4~8周齡)的幼雛,流出漿性和粘(1)分離培養取氣管或氣囊的滲出物制成懸液,接種支原體肉湯或瓊脂培養基。(2)血清學診斷血清平板凝集試驗。鴨瘟(2)傳染源病鴨、潛伏期及病愈不久的帶毒鴨。(1)體溫43℃以上,呈稽留熱。(2)兩腳麻痹無力,走動困難。。(5)鼻腔流出稀薄和粘稠的分泌物,個別有咳嗽。(6)下痢,排出綠色或灰白色稀糞。14(1)皮膚有散在出血斑,眼瞼常黏連一起,結膜出血或有干酪樣物。(2)部分病例皮下組織有黃色膠樣浸潤。(3)食道黏膜有小出血點,并有灰黃色假膜覆蓋或潰瘍。假膜易剝離,剝離后食道粘膜留有潰瘍斑痕(有特征性)。(4)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腫和假膜覆蓋。粘膜表面覆蓋一層灰褐色或綠色的壞死結痂,不易剝離,粘膜上。(5)肝有不規則大小不等的出血點和壞死灶,不腫大。少數壞死點中間有小出血點,具有診斷意義。鴨出敗一般發病急,病程短,能使雞、鴨、鵝等多種家禽發病,而鴨瘟自然感染時僅僅造成鴨發病。鴨出敗不會造成頭頸腫脹,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也不形成假膜,肝臟上的壞死點僅針尖大,且大小一致。取病死鴨的心、血或肝(1)免疫接種鴨瘟鴨胚化弱毒苗和雞胚化弱毒苗。雛鴨20日齡首免,4~5月后加強免疫1次即可。3月齡以上鴨免疫1次。(2)對受威脅區內的鴨和鵝應注射鴨瘟弱毒疫苗。鴨肝炎病毒引起雛鴨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主要特征為肝臟腫大和出血斑點。主要發生于3周齡初期不食,縮頸,翅下垂,眼半閉。后期角弓反張。剖檢特征性病變為肝腫大、質脆,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膽囊腫大,充滿褐色、淡茶色或淡綠色的膽汁。(1)嚴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2)疫苗接種,雞胚化鴨肝炎弱毒疫苗給臨產種母鴨免疫兩次。(3)發病或受威脅的雛鴨群,1~3日齡皮下注射高免卵黃抗體1~3ml。又名鴨疫里氏桿菌病,是由鴨疫里氏桿菌引起雛鴨(1~8周齡)的一種慢性或急性敗血性傳染病。特征引起雛急性病例多見2~3周雛鴨,縮頸、嗜眠、腿軟,不愿走動,行動遲緩,共濟失調,食欲減退。眼有漿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兩眼周圍羽毛粘連脫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糞便稀薄,呈綠色或黃綠色。死前呈現神經癥狀,角弓反張,抽搐而死。慢性病例多見4~7周雛鴨,癥狀與急性類似。漿膜纖維素性滲出性炎癥,以心包膜、肝臟和氣囊的炎癥為主(雛鴨三炎)。心包膜被覆著淡黃色或干酪樣纖維素可達5%~10%。剖檢脾臟大理石樣,腫大,肝臟淤血,表面有針尖狀白色壞死。卵巢充血、出血,卵泡變性,卵泡破裂,輸卵管15(1)流行病學特點、發病癥狀和病變特征可初步判斷。(2)實驗室RT-PCR。4.防控流行季節前15d左右(5~6月),注射滅活油乳苗或基因工程苗。防蚊滅蚊是預防本病關鍵。由小鵝瘟病毒引起急性或亞急性敗血性的傳染病。主要侵害(1)最急性型多發于1周齡雛鵝,不見有前驅癥狀,發生敗血癥而突然死亡。(2)急性型最常見,多發于1~2周齡內雛鵝。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羽毛松亂,頭頸縮起,閉眼呆立,(3)亞急性型發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齡以上的雛鵝,癥狀輕微,行動遲緩,走動搖擺,拉稀,采食量減少。生(1)最急性型僅十二指腸黏膜腫脹充血出血。(2)急性型腸道特征性病理變化小腸的中段和后段,尤其是在卵黃囊柄與回盲部的腸段,膨大,黏膜充血出血,該病的特征性病理變化病原防治為特征,繼而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易感動物:各種溫1.狂暴型血動物(狼、鼠、①前驅期:沉郁、喜藏暗處,瞳孔散大,反射機能亢蝙蝠等);人、狗進腦組織觸片:大腦海馬角狂犬病毒屬②興奮期(狂暴期):狂暴不安,攻擊人畜。咽喉肌麻胞胞漿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內基小體)被咬傷后緊急接種RNA病毒咬傷、痹,斜視、恐水;(2~4天)皮膚粘膜損傷后③麻痹期:下頜、咽喉和尾等處神經麻痹,病犬尾巴下垂,(1~2天)病原犬科動物(犬、狐)防治1.臨床癥狀疫苗免疫(2月齡首屬和鼬科動物(貂、單病毒水獺);1.呼吸道:膿性分泌物:眼、鼻(鼻鏡干裂),后期可免)5.CDV試紙檢測對有。高免血清特殊的親和力染(呼吸道和消化2.消化系統癥狀:嘔吐、腹瀉或便血(類CPV)。夠、嘔吐物、糞、尿)和內臟中。3.神經系統癥狀:部分開始就出現,多數先1,2后,或單克隆7~10天后再呈現神經癥狀。抽搐、癲癇樣發作;常留白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有麻痹后遺癥。。嗜16病原防治(犬、(貂、水獺);接觸傳染(呼吸道和中。疫苗(2-3月齡首免)斷奶前后幼犬的易感性最高血常規:(對癥治減少,多數犬(92%)在療)禁食禁;以下。抗菌消炎;細小病毒屬3~4周齡;急性致死性心肌為主減少。小腸出血壞死性腸炎為特征。心肌炎癥:急性非化膿性心肌炎為特征。試紙檢測(抗病毒)高免血清病原防治傳染源:病犬、循環障礙、肝小葉中心壞死、肝實質和內皮細胞出現包涵體帶毒犬(分泌物、表現為肝炎及眼睛疾患,在狐貍則表現為腦炎。排泄物)。病中及病愈后長眼睛變化:角膜炎、角膜水腫,角膜混濁呈“藍眼”HA、HI期帶毒(6-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