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論文引證文獻時,有的使用引文注釋標注方式,有的使用參考文獻著錄方式。通過引文注釋標注或參考文獻著錄,可以看出作者是否具有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資料的搜集深度與廣度如何,以及對學術前沿動態的把握情況等。因此,作者必須高度重視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的規范。第一節注釋及其規范注釋,也叫注解或注文,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作者對文章中的某些詞語、內容及出處所做的進一步的說明。注釋最早有傳、注、訓、箋、疏、章句等名稱,后來統稱注,最早用于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和說明,后來用于著書立說時補充說明文章中的特定內容。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版)的解釋:注釋,也叫注解,解釋字句的文字。一、注釋的分類在論文寫作中,注釋可以分為標題注、作者注、釋義注以及引文注四種。標題注,是對標題所做的補充性說明,通常在標題的右上方打“*”號標記,在頁腳處注釋。如《〈前秦建元籍〉與漢唐間籍帳制度的變化》一文的標題注為“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唐戶籍文書研究’(08BZS019)的階段性成果,課題并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資助。本文初稿完成后,承陳國燦、王素、馬怡、侯旭東等先生,及外審專家提出寶貴意見,特此致謝。”基金項目注也屬于標題注釋的一種,有的刊物注于標題中,有的在文章首頁的頁腳處單獨以“[基金項目]”的形式說明。基金項目是指文章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如果受到資助的項目成果公開發表應予以說明,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如果是受多個項目的資助,應以分號隔開。如《從進貢到私易:10—11世紀于闐玉的東漸敦煌與中原》一文的基金項目注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敦煌與于闐:佛教藝術與物質文化的交互影響”(項目編號:13&ZD087)。作者注,就是注明作者的基本信息。目前大多刊物的做法是在作者姓名之下注明作者所在的單位,在頁腳處以“作者簡介”或“[作者簡介]”的形式注明。作者簡介主要是對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職稱、籍貫、學位、履歷及研究方向等所做的介紹。但在實際標注中,在基本內容相同的情況下,各個刊物又有不盡相同之處。為了方便國際交流,有時也需要有與中文作者簡介相當的外文(多為英文)作者信息。如《歐洲的中國觀:一個歷史的巡禮與反思》一文的作者注為:張國剛(1956—),男,安徽宿松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和中西文化關系史的研究。如《元代四川行省沿革與特征》一文的作者注為:李治安,男,1949年生,河北邢臺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從事元史和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如《近300年來玉米種植制度的形成與地域差異》一文的作者注為:韓茂莉(1955—),女,北京市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史地理。釋義注,是對文中所采用的專有名詞或讀者不易明白的專業術語的解釋,或是對某一部分內容的解釋性說明,也常見于對外文專業術語及縮寫、中譯外國人名原文的注解。如《說彝論——殷周之際社會秩序的重構》一文中對“五事”的注釋為:漢儒董仲舒每以陰陽災異之論解釋“五行”,但也曾正確地分析了“五事”的目的在于為君王之治獻策,他說:“夫五事者,人之所受命于天也,而王者所修而治民也,故王者為民,治則不可以不明,準繩不可以不正。王者貌曰恭,恭者,敬也;言曰從,從者,可從;視曰明,明者,知賢不肖,分明黑白也;聽曰聰,聰者,能聞事而審其意也;思曰容,容者,言無不容。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容作圣。何謂也?恭作肅,言王者誠能內有恭敬之姿,而天下莫不肅矣。從作乂,言王者言可從,明正從行,而天下治矣。明作哲,哲者,知也,王者明,則賢者進,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勸之,知惡而恥之矣。聰作謀,謀者,謀事也,王者聰,則聞事與臣下謀之,故事無失謀矣。容作圣,圣者,設也,王者心寬大無不容,則圣能施設,事各得其宜也。”(《春秋繁露·五行五事》,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389頁)。引文注,即對引文出處的注釋。引文就是在論文寫作中,為論證自己的觀點而引用的其他書籍、文章或文件,把別人的觀點、理論或論述作為自己文章的材料。根據引用方式的不同,引文可分為直引和意引兩種方式。直引,指直接引用文獻資料中完整的一段話,所引文字必須與原文完全符合。意引,指在引用的過程中,作者對所引的文獻內容進行加工轉換,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轉述的文字不需加引號標記,但必須在引文末標明所引文獻出處。二、注釋的方法注釋的方法,按照注釋在文中出現的位置,通常分為三種,即夾注、腳注或尾注。夾注,是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把注釋的內容放在需要加注的部分的后邊,用圓括號標明。腳注,即把注釋放在當頁的左下方,并用實心橫線與文章正文部分分開。尾注,是將注釋的內容置于全文的末尾,按材料出現的順序排列。三、引文注釋的標注規范(一)中文文獻1.古籍(1)刻本序號/撰寫者年代(可選)/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卷次、篇名/版本、頁碼。部類名及篇名用書名號表示,其中不同層次可用中圓點隔開,原序號仍用漢字數字,下同。頁碼應注明a、b面。如:①(明)徐階:《世經堂集》卷五《擬遺詔》,明萬歷徐氏刻本,第1頁。②姚際恒:《古今偽書考》卷三,光緒三年蘇州文學山房活字本,第9頁a。(2)點校本、整理本序號/撰寫者年代(可選)/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卷次、篇名/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可在出版時間后注明“標點本”“整理本”。如:①(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中華書局,1996,第35頁。(3)影印本序號/撰寫者年代(可選)/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卷次、篇名/出版者/出版時間/(影印)頁碼。可在出版時間后注明“影印本”。縮印的古籍,引用頁碼還可標明上、中、下欄。如:①(明)宋濂:《進元史表》,《明經世文編》卷一,中華書局,1962,影印本,第5頁。②楊鐘羲:《雪橋詩話續集》卷五,遼沈書社,1991,影印本,上冊,第461頁下欄。(4)地方志明清以前地方志多為私人編纂,可在標注時注明作者。明清時期,地方志一般為地方官府負責修撰,因此一般不標注作者,只在書名前注明成書的年號(年代)。“民國”時期的地方志,標注時在書名前加“民國”二字。新影印(縮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頁碼。如:①乾隆《平利縣志》卷二《戶口》,第5頁。②民國《宜川縣志》卷六《人口》,第6頁。③萬歷《廣東通志》卷十五《郡縣志二·廣州府·城池》,《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中國書店,1992,影印本,第42冊,第367頁。(5)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書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標注作者,如《論語》《孟子》《明實錄》,以及二十四史等。如:①《明史》卷三一五《云南土司三》,中華書局,1974年點校本,第8129頁。(6)編年體典籍編年體典籍,可注出引文所屬的時間。如:①《明太祖實錄》卷一○三,洪武九年春正月癸未,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第1739頁。②《清德宗實錄》卷四三五,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上,中華書局,1987年影印本,第六冊,第727頁。2.著作序號/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責任方式為“著”時,“著”可省略,其他如“編”“主編”“編著”“整理”“校注”等責任方式不可省略。責任者如果是兩個或三個且責任方式相同,用頓號隔開,有三個以上,只取第一責任者,其后加“等”字。引用翻譯著作時,將譯者作為第二責任者置于文獻題名之后。如:①趙景深:《文壇憶舊》,北新書局,1948,第43頁。②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第35頁。③莫尼克·瑪雅爾:《古代高昌王國物質文明史》,耿昇譯,中華書局,1995,第10頁。3.期刊序號/責任者/文獻題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如:①張明富:《乾隆末安南國王阮光平入華朝覲假冒說考》,《歷史研究》2010年第3期。②吳景平:《胡佛研究所藏宋子文檔案概況及其學術價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4.報紙序號/責任者/篇名/報紙名稱/出版日期/版次。早期中文報紙無版次,可標識卷冊、時間或欄目及頁碼(可選)。同名報紙應標示出版地點以示區別,如:①杜羽:《e考據時代,如何治紅學?》,《光明日報》2015年10月23日第9版。②滕文生:《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人民日報》2021年7月9日第9版。5.析出文獻序號/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集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集題名/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①杜七紅:《清代漢口茶葉市場研究》,載陳鋒主編《明清以來長江流域社會發展史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第332—333頁。②狄爾泰:《對他人及其生命表現的理解》,載何兆武主編《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近現代西方史學著作選》,商務印書館,1999。③鄭炳林:《康秀華寫經施入疏與炫和尚貨賣胡粉歷研究》,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第191—208頁。(二)外文文獻引證外文文獻,原則上使用該語種通行的引證標注方式,文獻題名用斜體,出版地點后用英文冒號,其余各標注項目之間,用英文逗點隔開。1.專著序號/責任者與責任方式/文獻題名/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如:①MareW
Kruman,BetweenAuthority&Liberty:StateConstitutionMakinginRevolutionaryAmerica,ChapelHill: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97,p
134
②HarryThomasDickinson,LibertyandProperty:PoliticalIdeologyinEighteenth
CenturyBritain,London:MethuenandCompany,1977,pp
144145
2.期刊文章序號/責任者/文獻題名/期刊名/卷冊及出版時間/頁碼。文獻題名用英文引號標識,期刊名用斜體。如:①R
R
Palmer,“NotesontheUseoftheWord‘Democracy’1789—1799,”PoliticalScienceQuarterly,vol
68,no
2(Jun
1953):2043.析出文獻序號/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集題名/編者/出版地點/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如:①AlexanderHamilton,“NewYorkRatifyingConvention,NotesforSpeechofJuly22,”inHaroldC
Syrett,ed
,ThePapersofAlexanderHamilton,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62,vol
V,pp
150152(三)未刊文獻1.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序號/責任者/文獻標題/論文性質/學校或地點/文獻形成時間/頁碼。如:①方明東:《羅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2000,第67頁。②任東來:《對國際體制和國際制度的理解和翻譯》,全球化與亞太區域化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天津,2000,第9頁。2.手稿、檔案文獻等序號/文獻標題/文獻形成時間/卷宗號或其他編號/藏所。如:①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2冊,1921年9月21日。②甘肅民政廳:《甘肅三年來執行婚姻法情況總結報告》,甘肅省檔案館藏,檔案號:1380040345。(四)電子文獻電子文獻包括以數碼方式記錄的所有文獻(含以膠片、磁帶等介質記錄的電影、錄像、錄音等音像文獻)。序號/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更新或修改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訪問日期。如:①揚之水:《兩宋茶詩與茶事》,《文學遺產通訊》(網絡版試刊)2006年第1期,http://www
literature
org
cn/Article
asp?ID=199,訪問日期:2007年9月13日。(五)轉引文獻文獻無法直接引用,轉引自他人著作時,須標明。序號/責任者/原文獻題名/原文獻版本信息/原頁碼(或卷期)/轉引文獻責任者/轉引文獻題名/版本信息/頁碼。如:①章太炎:《在長沙晨光學校演說》,(1925年10月,)轉引自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下冊,中華書局,1979,第823頁。在引文注釋標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意引時引用的并不是作者的原話,在注釋中標注為:參見×××:《×××》,×××出版社,×××年。第二,如果所引的內容中有難以理解的文字,可以在關鍵詞后加括號注明,其格式為:(×××即×××——引者注/筆者注)。第三,有時為了論述的需要,在一段話中引用了多條材料,如果這幾條材料都出自同一篇文獻,則無需對所引文字一一加注說明,只需在最后一句引文后標出。格式為:以上均見×××:《×××》,×××出版社,×××年。第二節參考文獻著錄規范一、參考文獻的含義參考文獻的含義,是一個需要辨識的問題。我國于1987年5月5日批準,并于1988年1月1日起實施《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1987),對參考文獻的界定是:“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引用的有關圖書資料。”這里重點強調的是參考文獻的“引用”作用。為了利于大型數據庫的建立以及對文獻數據進行交換、處理、檢索、評價和利用,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雜志社制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習慣上又稱《CAJ
CD規范》)。199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發文要求對所有進入光盤版的期刊參照執行,后來大多數期刊就使用了這一規定。在該規范中,對于參考文獻的界定是:“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這里對參考文獻僅僅是從功能上進行了界定,并沒有對什么是參考文獻本身進行界定,尤其沒有對注釋與參考文獻的區別進行界定。2015年5月15日,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該標準代替《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成為現行的國家標準。經查詢“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目前正在修訂,主要起草單位有: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二、參考文獻的著錄原則參考文獻應選擇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文獻。就一篇文章而言,其所引用的文獻數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與論題相關的文獻全部羅列,因此選擇最具代表性的文獻著錄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般引用時選擇最新出版的文獻,最新的文獻可以反映出與題目相關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把握學術研究的動態和最前沿的成果。此外還應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學者言論。直接引用原始文獻。三、參考文獻的著錄規范參考文獻是學術專著、科研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期刊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面將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修訂版)的內容,結合歷史學學術論文的特點,對參考文獻的著錄規則予以說明。參考文獻著錄項目為: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譯者,校注、校點、校勘者等);版本;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文獻起止頁碼;文獻標準編號(ISBN,ISSN……)。主要責任者包括:普通圖書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獻作者等,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參考文獻類型以下列單字母方式標識: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一般采用單字母“Z”來標識。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會議論文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匯編參考工具文獻類型標志MCNJDRSPGK對于數據庫(database)、計算機程序(computerprogram)及電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用下列雙字母作為標志:電子參考文獻類型數據庫計算機程序電子公告電子文獻類型標志DBCPEB對于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志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本規范建議采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tape)——MT,磁盤(disk)——DK,光盤(CD
ROM)——CD,聯機網絡(online)——OL,并以[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表示包括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志。如:[M/CD]——光盤圖書(monographonCD
ROM);[DB/MT]——磁帶數據庫(databaseonmagnetictape);[CP/DK]——磁盤軟件(computerprogramondisk);[J/OL]——網上期刊(serialonline);[DB/OL]——網上數據庫(databaseonline);[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文獻在引作參考文獻時不必注明其載體類型。目前大多數刊物的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即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其上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志;英文文章后的參考文獻上以“References:”(左頂格)作為標志。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等,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每條文獻只與一個序號相對應。當文獻題名等內容相同僅頁碼不同時,可將頁碼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號后。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末尾均以“”結束。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是標志符號而不是標點符號,輸入時為英文輸入狀態下的句號。參考文獻的著錄順序基本與文章注釋順序相同,只不過不需要標注頁碼,中文參考文獻可按照責任者姓氏的音序編排,外文參考文獻可按照責任者姓氏字母的音序編排,同一責任制的多篇參考文獻,可按照其出版年份的先后順序編排。(一)中文文獻1.普通圖書(包括教材等)、會議論文集、資料匯編、學位論文、報告(包括科研報告、技術報告、調查報告、考察報告等)、參考工具書(包括手冊、百科全書、字典、圖集等)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志].其他責任者(任選).版本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有編號的知名系列報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當整體引用時不注)。[1]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2]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5[3]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4]呂啟祥,林東海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G].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5]張永錄唐代長安詞典[K].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2.期刊文章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1]錢乘旦不平衡的發展:20世紀與現代化[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6):56[2]李懷順,魏文斌,鄭國穆麥積山石窟“伏羲女媧”圖像辨析[J].華夏考古,2006,(03):89973.報紙文章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1]許崇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記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立法活動[N].光明日報,20110303(10).[2]葉帆移情體驗與史家修養[N].人民日報,20110303(23).[3]鐘玉華外來文化深嵌菲律賓人生活[N].環球時報,20110301(9).4.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規范、法規等)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主要責任者(任選).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任選):出版者(任選),出版年(任選).[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GB/T16159—201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2]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5.專利的著錄格式為:[序號]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編號[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1]陳大鐘中國歷史知識棋:中國,96108555
X[P].19980107[2]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自適應的歷史數據壓縮方法:中國,02120383
0[P].200312036.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的著錄格式為:[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上冊)[Z].北京:中華書局,1979[2]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經濟社會史料[Z].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3]翁同龢翁同龢日記:第6冊[Z].陳義杰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87.析出文獻的著錄格式為:[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1]欒成顯明代人口統計與黃冊制度的幾個問題[C]//明史研究論叢(第七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2]錢茂偉晚明實錄編纂理論的進步:以薛三省《實錄條例》為中心[C]//第十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8.電子文獻的著錄格式為:對于載體為“DK”、“MT”和“CD”等的文獻,將對應的印刷版的[文獻類型標志]換成[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包括
[DB/MT]和
[CP/DK]等);對于載體為“OL”的文獻,除了將對應的印刷版的[文獻類型標志]換成[文獻類型標志/載體類型標志],尚須在對應的印刷版著錄項目后加上發表或更新日期(加圓括號,有出版年的文獻可不選此項)、引用日期(加方括號)和電子文獻的網址,建議在網址和相應的文獻間建立起超鏈接。[1]方舟子學術評價有新招[N/OL].中國青年報,20060111(20060111)[20060302].http://scitech
people
com
cn/GB/1057/4017988
html[2]蕭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
booktide
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光折變效應應用中的預置光柵方法:中國,1580873[P/OL].(20050216)[20060428].http://develop
lib
ts
inghua
edu
cn/infoweb/entryview
jsp?rid=20337[4]江向東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處理與圖書管理系統解決方案[P/OL].情報學,1999,18(2):4
[20050118].http://218
17
222
243/was40/detail?record=216&channelid=51954(二)外文文獻各類外文文獻的文后參考文獻格式與中文示例相同。為了計算機檢索方便,建議題名的首字母及各個實詞的首字母大寫,期刊的刊名等可用全稱或按ISO4規定的縮寫格式。例如:[1]MERLEM
SociologiedesRelationsInternationales[M].4thed
Paris:Dalloz,1988
[2]HILDBRANDK
DasDriteReich[M].München:Bund
Verlag
GmbH,1979
[3]TpuropxHCB
PynHHYHaHTeoxMMM[M].MocKBa:Hexpa,1992
[4]ROSENTHALLEM
ProceedingsoftheFifthCanadianMathematicalCongress[C],UniversityofMontreal,1961.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63
[5]GUOAi
bing
AutoShowRevsupCustomers
Desire[N].ChinaDaily,20020607(1).[6]村山敏博木質材料の耐燃処理[J].木材工業,1960,5(10):439441
[7]WANGChun
yong,MooneyWD,WANGXi
li,etal
AStudyon3
DVelocityStructureofCrustandUpperMantleinSichuanYunnanRegion[J].ActaSeismologicaSinica(S1000—9116),2002,15(1):1217
[8]CALMSRB
InfraredSpectroscopicStudiesonSolidOxygen[D].Berkeley:Univ
ofCalifornia,1965[9]WorldHealthOrganization
FactorsRegulatingtheImmuneRe
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R].Geneva:WHO,1970
[10]KRAMEDP
HermeticFiberOptic
to
MetalConnectionTechnique:USP,5143531[P].1992
[11]WEINSTEINL,SWERTZMN
PathogenicPropertiesofInvadingMicroorganism[M]//SODEMANWAJr,SODEMANWA
PathologicPhysiology:MechanismsofDisease
Philadelphia:Saunders,1974:745772
[12]ScitorCorporationProject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Corporation,1983
[13]WANJin
kun
PapersAbstractsofChinaUniversityJournals(1983—1993)
[DB/CD].Beijing:EncyclopediaofChinaPublishingHouse,1996
[14]GARFTELDE
TheAgonyandtheEcstasy:TheHistoryandMeaningoftheJournalImpactFactor[C/OL]//InternationalCongressonPeerReviewandBiomedicalPublication,Chicago,September16,2005(20051101)
[20060201]
http://www
com/search?hl=zh
CN&newwindow=1&q=agony+garfield&bt
nG=%E6%90%9C%E7%B4%A2&lr=
四、參考文獻的著錄方式第一種形式:文章后只有參考文獻,而沒有注釋。這種標注方式并不意味著注釋的消失,更多的時候將注釋的內容在文中直接表達,或采用夾注的形式注于文中,所以文后無注釋。第二種形式:文后有參考文獻,也有頁下注釋或文章末尾的注釋。這是因為參考文獻著錄的格式是從國外引入,對未公開發表的私人來信、檔案資料、書稿、古籍等各種文獻有很大的不適應性,這時必須得用傳統注釋標注。第三節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辨析盡管引文注釋與參考文獻有著明確的規定,但翻閱近期發表的論文,仍發現許多作者和刊物在進行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時不符合相關要求,這可能是由于作者只注重正文內容的寫作,而忽略了注釋與參考文獻的規范,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因此,有必要對注釋與參考文獻做一辨析。為了更加清晰、明白地說明注釋與參考文獻的不同之處,現摘取《明代閣臣數考實》(請自行閱讀田澍:《明代閣臣數考實》,《文獻》2010年第3期。)一文的部分內容,用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兩種格式對同一文獻進行示范,以便于讀者掌握兩者在用法上的特點。一、引文注釋標注二、參考文獻著錄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雖然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第一,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都是順序編碼,即以引用文獻在文中出現的順序從前往后編碼。不同的是,注釋所使用的是圓圈,參考文獻使用的是方括號。第二,引用圖書時,引文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都注明頁碼,但方式不同,每條注釋后都要明確說明頁碼。但因為參考文獻所列的是文獻名,所以不注明頁碼,而在正文中文獻引用序號后注明。第三,注釋標注與參考文獻著錄最大的不同是,參考文獻后面有文獻標識,而注釋沒有。對不同的文獻載體,參考文獻都規定有不同的文獻標識,這是與引文注釋最大的不同之處。第四,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中的作者和文獻標識,在文獻結尾,用實心小圓點標記。第五,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中,出版社前加出版地,這相對于以往注釋不標明出版地的做法是進步的。思考題1.注釋分為哪幾種?注釋的方法有哪些?2.引文注釋與參考文獻最大的區別在哪里?3.選擇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把以引文注釋標注的改為參考文獻著錄,把以參考文獻著錄的改為引文注釋標注。第九章論文答辯與修改學生進行論文寫作訓練的目的,是最終能夠寫出一篇有一定價值的學術論文,通過答辯,完成學業。論文答辯是學生完成學業必需的環節,要想在答辯時有更好的發揮,不僅要寫出高水平的文章,而且應了解答辯的程序,掌握答辯的技巧。第一節論文答辯的重要性論文答辯是一種有組織、有準備、有計劃、有規定的正規的論文審查的過程。在論文答辯過程中,按照答辯程序,答辯委員會就論文提出相關問題,由論文作者當面回答問題,或與答辯委員辯論。一、論文答辯的特點論文答辯以答為主,以辯為輔。答辯是辯論的一種。辯論分為競賽式辯論、對話式辯論和問答式辯論三種形式,答辯即問答式辯論的簡稱。答辯是由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出問題,論文作者做出回答。論文答辯是對論文內容的現場評議。論文的作者是應試的考生,而專家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則是考官。在答辯中,答辯委員會始終處于主動、審查的地位,論文的作者始終處于被審查的地位。評議的流程就是答辯委員會成員一方面就論文本身提出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就某一問題與作者進行辯論。論文答辯需要作者提前做諸多準備。論文作者一般事先將論文通過答辯秘書送給答辯委員會成員審閱,答辯老師要有充足的時間來閱讀文章,熟悉作者的觀點,找出論文的優缺點。二、論文答辯的目的論文答辯的目的,對于組織者與答辯者是不同的。學生所在單位組織答辯的目的,首先是對學生論文的真實性和學生的科研能力做出評判,就學生對所要論述到的主題的認識程度和當場論證問題的能力做出檢驗,就論文作者對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做出考查。審查論文的真實性是論文答辯的主要目的。審查論文的真實性,是審查論文是否為作者獨立完成的,有無抄襲或找人代筆等情況。答辯還可以考查學生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能力。論文能夠基本反映學生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水平、研究層次。對于答辯者來說,答辯的直接目的就是能夠符合相關要求,按期畢業,獲得學位。二、論文答辯的意義第一,論文答辯是全面展示個人素質的最佳機會。第二,論文答辯是學生向答辯老師學習的好機會。第三,通過論文答辯,可以提升答辯者的專業素養。第二節論文答辯的程序及應對一、論文答辯的一般程序(一)預備工作階段答辯前由所在單位選定相關專家組成答辯委員會,并從答辯委員中選出一位專家擔任答辯委員會主席,確定答辯秘書和答辯時間,安排答辯地點。學生在答辯前,要將經過指導老師審查定稿的論文打印若干份(確保每位答辯老師人手一份),提交給答辯委員,以便答辯委員審讀文章,擬定問題。(二)正式答辯階段宣布開始。由答辯委員會主席宣布答辯開始,并向學生介紹答辯委員會成員的姓名、職務和職稱等情況,說明答辯程序、相關要求和注意事項,規定答辯順序。學生陳述。答辯學生首先要向答辯委員會做一簡單的自我介紹,接下來是對文章內容的陳述,包括概述文章選題的目的、依據和意義,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和論據,文章的創新之處和已解決的問題。老師提問。學生陳述結束后,由答辯老師就文章的內容提出問題。提問后,一種情況是讓學生準備一段時間后再當面作答,另一種情況是要求學生立即回答。學生進行回答或申辯。學生就答辯委員會提出的問題逐一做出回答,如果答辯老師與自己的觀點相左,可以申辯,但應注意說話的語氣與方式。(三)后續工作階段合議學生成績。學生離場后,答辯老師就每位學生在答辯時的優點與缺點,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給答辯學生打分。答辯成績一般實行“五等級制”成績: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最后由答辯秘書匯總每位學生的平均成績。宣布成績。合議結束后,答辯秘書召回答辯學生,由答辯主席宣布學生成績,并就本次答辯進行總評。總評的內容包括對本場答辯的總體看法、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對學生的要求與期望等內容。二、答辯老師的提問答辯老師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問題:一是圍繞論文的真實性提出問題,如讓作者介紹文章的主要思想,論文涉及的問題及當前學術界的基本觀點,以探查學生對相關問題的了解程度,從而考察論文是否為答辯者本人自己所寫。二是圍繞論文的薄弱環節提問,如屬于該課題必須涉及的問題,但論文中卻沒有論述或言之不詳。三是圍繞文章的創新之處提問。答辯老師提問宜貫徹先易后難的原則。答辯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是學生答得出并且能答得好的問題,然后逐步深入。答辯老師的提問通常為誘導的方式。答辯中,答辯老師聯系論文的內容與學術背景并針對論文的實際而提出與論文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問題。三、答辯學生的應對第一,要熟悉自己所寫論文的全文,尤其是通過自己的研究,最終得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結論或認識,特別是主體部分和結論部分要反復推敲,對主體部分各個論點和論據要反復地琢磨,看其是否有自相矛盾之處,弄清、弄懂論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內涵、外延,對解釋片面、模糊的地方要查漏補缺,認真設防,盡量不留漏洞。第二,要準備好發言材料。發言材料包括簡單的自我介紹及論文的陳述材料。答辯時,要先有禮貌地向答辯老師問好,接著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后再就論文的主要問題進行陳述。第三,認真做好應答準備。對論文中所涉及的重要引文,要知道其版本及出處,準確地界定各種概念。對目前學術界已有的成果、已經解決的基本問題、存在的爭議、代表性的觀點、代表性的文章或著作等問題要進一步熟悉。第四,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大學生朝氣蓬勃,充滿青春和活力,在答辯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精神面貌。參加答辯時,學生要穿著樸素大方、干凈整潔,符合自己的身份。第五,答辯時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能緊張怯場。在對論文內容全面掌握了解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答辯態度,不要對答辯存在緊張心理,這會影響答辯的質量;也不要對答辯毫不在意,認為只要寫好文章就足夠了,把答辯看作走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建筑工程信息服務平臺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川西南地區龍馬溪組頁巖熱演化史研究
- 2025-2030中國嬰兒襪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 2025-2030中國大麥產品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企業員工培訓的心得體會
- “專精特新”企業IPO前后盈余管理研究-以凱賽生物為例
- 醫療健康管理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范文
- 有趣的趣味運動會作文600字9篇范文
- 家校合作在控輟保學中的應用
- 藥物安全管理護士長工作計劃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 附答案
- 液化天然氣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殼式余熱鍋爐
- 加油站百日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 供電企業輿情的預防及處置
- GB/T 41666.4-2024地下無壓排水管網非開挖修復用塑料管道系統第4部分:原位固化內襯法
- 4、《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 大學生職業素養(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涉密內網分級保護設計方案
- 木地板培訓資料大全
- 康養旅游概念及市場現狀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