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診理氣劑理氣劑概述一、定義(理氣藥、理氣、氣分實證)二、立法:《內經》:“結者散之”;“高者抑之”。
三、作用*理氣
行氣—疏肝解郁,行脾和中。
降氣—降肺平喘,降胃止逆。
四、適應證—氣分實證
氣滯證
氣逆證
中診理氣劑
五、分類:
1、行氣劑:氣機郁滯
脾胃氣滯、肝氣郁滯脹痛。作用:行氣疏肝、理脾和胃。
配伍:疏肝藥配調血藥,理脾藥配健運藥;代表方:越鞠丸、半夏厚樸湯。2、降氣劑:氣機上逆
肺氣上逆、胃氣上逆
嘔吐、呃逆、咳喘。作用:降肺胃氣逆。配伍:降肺藥配化痰藥,降胃藥配補益藥;代表方:蘇子降氣湯、定喘湯、旋覆代赭湯。中診理氣劑
1、注意病情之虛實,勿犯虛虛實實之戒。2、理氣劑多由辛香溫燥之品組成,易耗氣傷津,勿過劑。
3、氣虛、陰虛火旺者忌用。
4、不宜久煎。六、注意事項:中診理氣劑越鞠丸《丹溪心法》
一、組成:香附、川芎、蒼術、神曲、梔子各等份。二、方名:鞠—通“郁”。三、主治—六郁之證(講義—郁證)
1、含義—氣血火痰濕食郁結之證
2、重心—重在氣郁
3、病機—肝脾失調,氣郁以生諸郁。
中診理氣劑4、主癥—胸脅脘腹脹痛,嘔惡食少吞酸,脈弦。
肝氣郁結
氣郁
脅肋脹痛
肝
肝血郁滯
血郁
脅肋剌痛
肝郁化火
火郁
口苦泛酸
水濕內聚
濕郁
胸脘痞悶,苔白膩脾
聚濕成痰
痰郁
咳吐痰涎
運化失司
食郁
飲食不消中診理氣劑四、方解香附:行氣解郁—治氣郁
川芎:活血行氣—治血郁
梔子:清熱瀉火—治火郁
蒼術:燥濕健脾—治濕郁
神曲:消食和中—治食郁治肝
治脾
行氣解郁調和肝脾
中診理氣劑說明1、為何能治諸郁?2、作用重心。3、為何不用化痰郁藥?
中診理氣劑1、范圍:2、原則:3、根據六郁偏重之不同適當配伍藥物:4、現代:
四、應用:中診理氣劑半夏厚樸湯《金匱》
一、組成:半夏—升12克、厚樸3兩9克、
茯苓
4兩12克、生姜4兩9克、蘇葉2兩6克。
關于半夏的用量:二、主治—梅核氣
原文:“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1、含義2、病機3、主癥
4、兼癥5、現代中診理氣劑三、方解:
1、立法—行氣散結,降逆化痰。2、配伍。3、為何不重在疏肝?半夏:辛苦溫、降肺胃、燥濕痰、散郁結--君厚樸:辛苦溫、行氣除滿、助降逆開結—--臣
茯苓:甘淡、滲濕健脾除痰
生姜:辛溫、和胃助降逆止嘔
------------佐
蘇葉:辛溫、疏肝宣肺、宣通散結-----------使
中診理氣劑四、運用:
1、原則
2、加減
中診理氣劑曖肝煎天臺烏藥散
《景岳全書》
《醫學發明》
二方均為治疝之代表方。
一、病因:發病多與肝經有關,病變在肝,寒傷厥陰肝經,氣滯血脈凝澀,寒凝氣血濕痰凝滯為疝的主要病因。故有“諸疝皆屬肝”,“寒氣結積之所為也”之說。
二、癥狀:以疼痛為特征,或體腔內容物向外突出
的病證
疝氣疼、小腸疝氣中診理氣劑
A、疝氣作痛,宜通不宜塞,宜溫不宜寒。
B、氣聚則塞,氣散則通,故治疝必先治氣。
C、由于疝與肝經有關,故治疝必先治肝。三、治療原則中診理氣劑曖肝煎
天臺烏藥散
配伍:溫補肝腎藥與行氣藥
行氣藥與散寒藥藥物:肉桂
溫養肝腎
烏藥
疏肝理氣小茴香
曖肝散寒散寒止痛枸杞、當歸
溫補肝腎
小茴香、木香、青烏藥、沉香
行氣止痛
皮、高良姜、川楝子、茯苓、生姜
祛濕化痰
黃酒
散寒行氣中診理氣劑
功用:溫腎曖肝,行氣化痰
行氣疏肝,散寒止
溫曖肝腎力強
痛
行氣散寒力強主治:肝腎陰寒,凝滯經脈之
寒凝氣滯之小腸疝
疝氣痛
氣癥狀:睪丸冷痛,或小腹冷痛
少腹牽引睪丸疼痛討論:天臺烏藥散中為什么川楝子與巴豆同炒?再去巴豆中診理氣劑蘇子降氣湯定喘湯
《局方》
《攝生眾妙方》
一、共性:1、組方—蘇子、半夏
2、作用—降肺、化痰、平喘
3、主治—痰氣壅肺之喘中診理氣劑二、區別:
1、作用
蘇—降氣而溫化寒痰(蘇子、半夏、厚樸)兼溫補下元(當歸、肉桂、棗、草)生姜、蘇葉散寒宣肺,前胡助祛痰
A、溫化寒痰B、溫補下元C、上下肺腎同治
定—降氣而清熱化痰(蘇子、半夏、款冬、配黃
芩、桑白皮)定喘力強(麻黃、白果、杏仁、蘇子、半夏、
款冬、桑皮)佐以散表(麻黃)
A、清熱化痰B、降氣定喘力強C、兼散表
中診理氣劑
蘇—寒痰壅肺證—寒痰壅肺,肺失宣降,下元虛弱—喘咳氣短,痰白量多,胸痞,苔滑,脈滑(或腰酸腳弱)。
定—痰熱壅肺證—痰熱壅肺,肺失肅降,風寒束表—喘哮痰多黃稠,胸悶,苔黃膩,脈象滑數(或發熱惡寒)。
2.主治中診理氣劑
三、說明:
1、原則:蘇子降氣湯可上實下虛,但必須
是上實為主,定喘湯必須是痰熱
之實證。
2、現代:均治支喘,喘息性支氣管炎。
3、定喘湯喘哮雙治,尤為哮證之要方。
4、定喘湯白果的用量。
中診理氣劑四、治喘方小結
麻黃湯:發汗宣肺平喘:風寒表實之喘
小青龍:解表化飲平喘:外寒里飲之喘
麻杏石:清熱宣肺平喘:風熱犯肺之喘
瀉白散:瀉肺清熱平喘:肺熱傷陰之喘
腎氣丸:溫補腎陽平喘:腎陽虧虛之喘
都氣丸:補腎滋陰平喘:腎陰虧虛之喘
蘇子降:降肺溫化平喘:寒痰壅肺之喘
定喘湯:降肺清化平喘,痰熱壅肺之喘
中診理氣劑旋復代赭湯《傷寒論》
一、組成:
1、小柴胡湯變方—旋代姜夏參草棗
2、代赭石生姜的用量
3、旋復花包煎
中診理氣劑
二、作用特點:
功專胃脘,降氣力強,且化痰益氣,
(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降胃—代赭石,旋復花、半夏、生姜
化痰—旋復花、半夏
益氣—人參、大棗、炙草
中診理氣劑
三、主治—胃虛痰阻氣逆證
1、病機:胃虛痰阻,胃失和降
2、主癥:嘔、呃、噫氣、反胃、噦、
吐涎沫、心下痞硬、舌淡
苔白滑、脈弦虛。
3、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不消化
食物,食后腹滿。
4、現代:幽門梗阻,膈肌痙攣,N性
嘔吐,胃擴張。
中診理氣劑四、比較
旋覆代赭湯
參、姜
以旋、代為主,專于重降而補
棗、草
主治胃氣虛弱,痰濁內阻,
補虛降逆
胃氣上逆之證。癥見嘔
胃虛氣逆
吐心下痞,苔白膩,脈弦滑。
橘皮竹茹湯
以橘、茹為主,專于清降而
補,主治胃有虛熱,氣逆不
降之證。癥見呃逆或干嘔,
舌嫩紅,脈虛數。
中診理氣劑復習思考題:越鞠丸、一貫煎、逍遙散三方均治脅痛,請比較區別。
中診理氣劑病案6李某,女,25歲,工人患者因半年前與愛人爭吵后,精神抑郁,悶悶不樂,相繼出現咽部有球狀物梗塞感,咳之不出,吞之不下,逐漸放射至胸骨后也有梗塞感,自疑患腫瘤,常常伴有心動悸。故前來醫院五官科、消化科、外科,作全面檢查,均未發現異常,診斷為神經官能癥,前來中醫科就診。檢查:體質瘦弱,面色少華,舌質稍暗,舌苔薄白,脈弦.(《經方的臨床應用》)中診理氣劑辨證:治法:選方:中診理氣劑辨證:梅核氣治法:行氣開郁,降氣化痰用方:半夏厚樸湯加味用藥:半夏10克,厚樸10克,茯苓12克,生姜4片,紫蘇葉10克,大棗12枚,栝蔞20克,枳實20克,川芎12克,水煎服。復診:服上方3劑后,諸癥消失,又投2劑以鞏固療效。中診理氣劑專病專方------隨證加減病案七韓某,女,39歲,1950年6月7日初診原有氣管炎,久嗽不愈,濕痰上涌,甚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雇傭老人用工協議書
- 酒店禁毒責任協議書
- 鐵路征地補償協議書
- 遺產分配分攤協議書
- 裝修員工承包協議書
- 青州購房定金協議書
- 被打家屬和解協議書
- 陽臺護欄免責協議書
- 茶葉委托檢測協議書
- 門面放棄財產協議書
- 第十六周《“粽”享多彩端午深耕文化傳承》主題班會
- 重癥醫學科質量控制年度計劃
- 《水門事件簡介》課件
- 第十章《浮力》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外貿銷售合同中英文
- 國家政策術語英文翻譯
- 2025年河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倉庫經理個人年度工作計劃
- 2025年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市政道路監理質量評估報告
- 工程建設監理公司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