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總結(jié)_第1頁
202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總結(jié)_第2頁
202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總結(jié)_第3頁
202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總結(jié)_第4頁
202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總結(jié)

教學計劃

本學期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根據(jù)我校音樂教學的

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對音樂知識和欣賞內(nèi)容教學的學習表現(xiàn)出明

顯的態(tài)度冷淡。學生借助樂理知識理解音樂的能力雖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發(fā)對其學習

的興趣。

二,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須強調(diào)“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不斷嘗試著新鮮豐富的生活。音樂作為

一門不可或缺的藝術(shù)種類而言,有著其自身的特點。音樂是美的、多種類、多元化的。它既

古老又現(xiàn)代,既優(yōu)雅又時尚。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多樣善變的節(jié)奏,體現(xiàn)了人們在不同意

境中的思想感情。學生們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從各種媒介中獲得她們鐘愛的音樂形式、音

樂作品、創(chuàng)作者及演唱者的相關(guān)信息。顯然,單一的音樂教學內(nèi)容,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

滿足不了學生對不同音樂的求知欲望。初二年級的學生,有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且又具備敏感細膩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女中學生們對音樂的理解更趨向自然純真。她

們喜歡美的旋律、追求崇尚美的感受,渴望體驗美的真諦,更愿意成為美的少女。新的教學

大綱也告訴我們,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音樂的美,用心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音樂空間。以往

教學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

論上,強調(diào)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于

被動的狀態(tài)中學習。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強調(diào)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為"以

學生發(fā)展為本〃。

三,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別于專業(yè)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

體學生實施素質(zhì)教育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谶@種教育理念,組織音樂教學

活動,必須面向每一個中小學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并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

應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fā)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

的享受。為此,要轉(zhuǎn)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倡

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shù)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

型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

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

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shù)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

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所以,一叨音樂教學活動都不應該強求一致,

應該允許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允許學生

有個性化的獨立見解。這一切,是與面向全體學生相輔用成。

四,教材分析。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加強實踐與創(chuàng)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民族性基礎(chǔ)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

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各年級的歌曲還兼顧時代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讓學生愛唱愛聽。

在樂譜使用上,從我國的國情出發(fā)兼顧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譜種。刪除了過難的和弦等

知識,和聲(音程)主要通過口風琴的自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實踐,另外,還有自制樂

器,編創(chuàng)小品、游戲、舞蹈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材的最后,還存活

動性的測試與評估,鼓勵學生自測、自評、互評、他評,形式豐富多彩。

本學期要根據(jù)音樂學科特點全面落實教學工作的"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

“實〃,作業(yè)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勒〃,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

要“輕”,質(zhì)量要"高"。并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層面加以體現(xiàn)。配合市教研室搞好課題“中

小學藝術(shù)教學最優(yōu)化研究",力爭早日結(jié)題。

六、教學目的、任務及要求

(1)教學目的、任務

a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大自然,使學生成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shè)者。

b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學生的完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樂曲的能力,

視唱能力及創(chuàng)作能力。

c通過學習,了解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shù)的感情

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國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擴視物顯大癥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鑒賞

能力。

(2)要求

a唱歌:做到音高,節(jié)奏準確,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時聲部和諧,均衡,防止喊唱和

用嗓過度。

b器樂:要求學生人手一支豎笛,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和方法。

c欣賞:要求學生了解人聲的分類和聲樂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見的音樂體裁,了解中外

著名音樂家及其相關(guān)作品,

d基本樂理:音樂知一只本學期從基礎(chǔ)的調(diào)式、音階、音程等學起,讓學生對樂理的認識

有一個階梯式的學習;欣賞課對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組歌有關(guān)知識的學習及欣賞,拓寬了學

生對音樂作品的了解。

e視唱練耳:通過聽辨、視唱等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土音感和調(diào)式感。

(3)教學改革的設(shè)想和措施

a教學內(nèi)容:以簡譜教學為主,其間穿插流行歌曲進行輔助教學。

b教學方法:以啟發(fā),分組教學法為主,充分運用多媒電教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教學內(nèi)容及進度

教學設(shè)計

第一單元

《游擊隊歌》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游擊隊歌》,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歷史背景和塑造的

機制、勇敢、緊張、愉快的游擊戰(zhàn)士形象。

2、能夠用輕快有力的聲音形象地歌唱,生動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3、借助歌曲展開一次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引發(fā)對革命歷史題材音樂的

興趣。

教學重、難點:

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游擊隊歌》。

掌握弱起節(jié)奏的正確演唱。

教學準備:

多媒體、小卡片

教學方法:

欣賞,模仿,視唱法。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入

(一)播放影片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戰(zhàn)爭年代的特定環(huán)境,引發(fā)學

生學習熱情。)

師:同學們知道這是發(fā)生在什么時期的影片嗎?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華大地上瘋狂掠奪,中國人

民在黨的領(lǐng)導下深入敵后,廣泛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終于取得了抗戰(zhàn)的勝

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游擊隊歌》。)

二、新課教學

(一)認識節(jié)奏型

師:在學習歌曲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幾個節(jié)奏型

XXXXX

16分音符8分音符4分音符

請同學們分別用小朋友,大人和老人走路的速度來表現(xiàn)這三種節(jié)奏

的速度。并模仿出來。

師小結(jié):時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

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二)節(jié)奏練習

4/40XX|XXXXXXXX|XXXXXXX.XX||

三、學唱歌曲

1、認識調(diào)式、調(diào)性(F調(diào)和4/4拍的意思)

4/4拍:以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4拍。

2、作者簡介

賀綠汀(1903—1999)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湖南邵陽人。18

歲中學畢業(yè)后任小學音樂美術(shù)教員,后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習。

1937年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隊,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到蘇北新四

軍抗日根據(jù)地,1943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shù)學院從事教學和創(chuàng)作。1985

年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曾任上悔音樂學院院長。作有鋼琴

曲:《牧童短笛》、歌曲《游擊隊歌》和管弦樂曲《森吉德瑪》等。

3、初聽歌曲——《游擊隊歌》。

4、學唱歌譜

5、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

6、老師范唱,學生跟唱

7、跟音樂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8、歌曲背景簡介

四、課堂延伸

欣賞《游擊隊歌》不同版本的表演形式,加深和鞏固《游擊隊歌》

在學生心中的印象,感受歌曲的藝術(shù)。

五、課堂小結(jié)

正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高超的作戰(zhàn)策略,將日本鬼子趕出了中

國的領(lǐng)土,歌曲刻面了游擊戰(zhàn)士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群體英雄形

象,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決心。

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再次重溫難忘的歷史歲月。

全體演唱《游擊隊歌》,結(jié)束本節(jié)課。

《保衛(wèi)黃河》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歌曲《保衛(wèi)黃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帶來的不同音樂

形象.(重點)

2、學習輪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夠看老師指揮,進行簡單的輪唱練習。(難

點)

3、初步了解作品的來歷,感受作品磅礴的氣勢以及所蘊含的愛國情感。

加深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互相問好(不要倉促)

二、了解黃河:

1、這節(jié)課我們來上一堂欣賞課,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關(guān)于黃河的錄像,

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用你所看到的黃河嗎?

2、老師播放“黃河”的錄像。課件:黃河錄像

3、(同時問)誰來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黃河?

例如:奔騰的黃河瑰麗多姿的黃河(評價)

4、關(guān)于黃河,你還知道哪些知識?(及時評價)

5、老師再為同學補充(課件:黃河流域圖)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全

長5464公里,發(fā)源于青海的巴顏口客拉山脈,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

寧夏、內(nèi)蒙古

6、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共九個省區(qū),最后由山東注入渤海。千折百

彎的黃河,像一條巨龍,成為古老中國的象征,在這里有水草豐美的天

然牧場,有一望無垠的肥土沃壤,有粗獷雄渾的黃土高原,有歷史悠久

的文明古都。因此,人們往往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文明的搖籃,親切地稱

它為?母親河。(呼應學生所說)

7、看,這個女孩站在母親河面前,思緒萬千,假如你是這個女孩,你會

想到什么?

8、對,女孩對黃河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但同時又回憶奶奶曾

經(jīng)告訴她的一個故事,在1931年,日本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開始了

蓄謀已久的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全國上下立刻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浪潮。

1939年,詩人?光未然(板書:光未然詞)來到革命圣地延安,帶來了

他剛剛創(chuàng)作不久的新詩詞《黃河大合唱》,板書:選自《黃河大合唱》,

其中有一段這樣的詩詞(課件:保衛(wèi)黃河歌詞)

9、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誦詩詞,想一想,詩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10、學生回答。板貼:《保衛(wèi)黃河》

師:在這硝煙彌漫的抗日戰(zhàn)場上,有人拿起了刀槍,與敵人展開頑強的

斗爭。而詩人光未然則用自己手中的筆,創(chuàng)作了這段催人奮進的詩詞,

鼓舞著全國人民奮起抗日,保家衛(wèi)國。作曲家冼星海(板貼:冼星海曲)

也像我們一樣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激動地對光未然說:“交給我吧,

我有把握把它寫好"。星海拿到歌詞后,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里,拖

著生病的身體,創(chuàng)作了這首經(jīng)典歌曲《保衛(wèi)黃河》,這也是他所創(chuàng)作的

大型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中的第七樂章.

二、初聽歌曲,

1、讓我們來完整地欣賞這首歌曲《保衛(wèi)黃河》,感受歌曲作者冼

星海將這段詩詞賦予了怎樣音樂,來表達他的愛國熱情?(好)

2、播放《保衛(wèi)黃河》全曲。(課件:播放全曲)

3、學生回答,(追問)為什么?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雄偉、激昂、熱烈。從音樂的速度快慢、力度強弱、節(jié)奏緊密、演唱

形式引導)

4、這首歌曲從頭到尾只有一段歌詞,但給我們帶來這么強烈的感受!作

者到底運用了哪些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使大家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讓我們

一起來分段欣賞。

三、分段欣賞:

第一部分:

1、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保衛(wèi)黃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

了怎樣的演唱形式?(課件:復聽歌曲第一段)

2、學生回答(板書:齊唱)

3、師:齊唱的演唱特點是許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運用

這種演唱形式,想表達一種怎樣的心情?(希望全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共

同抗日)

4、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以激昂奮進的音樂旋律,表現(xiàn)了全國人民不屈不撓

的頑強斗志。就讓我們一起學唱歌曲的前兩樂句,共同感受當時人民的

抗日心聲?。ㄕn件旋律線)

5、范唱第一遍教師指旋律線,請同學們注意歌曲歌詞的高低變

化。(教師手勢遙指,無伴奏范唱)

6、教師小結(jié):這個旋律走向,表現(xiàn)了旋律的高低變化,這種變化就像黃

河的波濤,上下起伏。

7、范唱第二遍教師為歌曲加上伴奏演唱,請學生用手劃出旋律線的

走向(沒有前奏)。

8、演奏第一遍學生清唱歌詞

9、同學們演唱得非常準確!老師要為大家的演唱加上前奏,這段前奏非

常形象地表現(xiàn)了歌詞的內(nèi)容,聽一聽,加上前奏之后,在哪些字的演唱

上加重了語氣?(教師彈琴范唱)

10、學生回答,(課件字變紅色)風、馬、黃河、黃河。

11、看老師指揮演唱歌詞。

12、老師為大家加上歌曲的前奏,仔細聽,什么時候開始進入?

機動(看老師的指揮,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聲音演唱?一種:在高處,

但無力。一種:低處,有力。)

1、學生選擇、判斷。

2、教師小結(jié):聲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堅定有力。

第二部分:

1、欣賞第二部分,聽一聽,在歌詞、旋律都一樣的情況下,它的演唱形

式有什么不同?

2、(課件第二樂段)有幾個聲部演唱?(課件:兩個聲部)

3、她們演唱的順序是一樣的嗎?(課件:先后演唱)

4、師講解“輪唱”知識點。

“輪唱”是合唱中的一種形式,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聲部,分不同

的先后順序,演唱同一段旋律,這種演唱形式稱之為?輪唱。(課件:輪

唱)

5、我們剛才欣賞的這一部分,是有兩個聲部進行演唱的,所以稱之為?

(板貼:二部輪唱)

6、你們想不想嘗試兩個聲部的輪唱?

7、將學生分為兩組,在教師指揮下,進行二部輪唱。(強調(diào)重拍)

8、老師為你們加鋼琴伴奏,你們自己進行二聲部輪唱,可以嗎?

9、剛才我們的演唱的聲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

師:這就是輪唱的音樂特點。通過這種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

怎樣的畫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濤洶涌。)

10、小結(jié):同樣的歌詞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輪唱形式,讓我們感受到此

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第四部分:

1、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樣的演唱形式?課件三

2、請學生回答:演唱形式?板貼:三部輪唱

3、與二部輪唱不同處,每一句一起結(jié)束(唱?)

4、作者為何要運用三部輪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達一種怎樣的心

情?(隨著人們不斷地加入,聲音不斷地加強,表現(xiàn)抗日的力量

從小變大,由弱到強)

5、讓我們再次回顧第三部分,接著欣賞歌曲的高潮?第四部分,想一想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樂在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使它成為歌由的

高潮?(課件:第三四部分)

6、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板貼:齊唱)

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樣,演唱形式也一樣,都是齊唱,為什么是

高潮?音樂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

(力度加強,速度加快。音調(diào)升高)

7、小結(jié):隨著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強以及旋律音調(diào)的升高等音樂要素

的變化,表現(xiàn)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最終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不可戰(zhàn)

勝的革命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軍。

四、完整復聽:

1、通過剛才的分段欣賞,我們對這首歌曲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

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色塊)第一部分的

音樂表現(xiàn)形式是?它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是?......

2、通過剛才的回顧,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

形象,看,如果老師用線條來表現(xiàn)演唱形式的變化,(課件:漸強記號)

這是音樂當中的什么記號?這個漸強記號,更加形象地表現(xiàn)出歌曲的情

緒變化,展現(xiàn)了我們國家抗日力量的不斷壯大以及全國人民打敗日本鬼

子的必勝決心。

7、讓我們對照畫面提示,再一次感受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所帶來不同

的音樂形象(課件:完整欣賞全曲)

六、教學小結(jié):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他養(yǎng)育了我們中國13億人民。我們青島人現(xiàn)在

每天喝的就是黃河的水,我們的母親河,哺育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

過去的人們用自己的鮮血保衛(wèi)著我們的母親河,現(xiàn)在的我們更應該努力

學習,為將來建設(shè)我們的祖國而奉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名無愧的炎黃子

孫!

欣賞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教材分析

《長征組歌》又名《紅軍不怕遠征難》,1965年肖華為紀念紅軍長

征勝利30周年而作,全曲由十個樂章組成,這部大型聲樂作品,采

用領(lǐng)唱、重唱、齊唱,合唱及樂隊的表現(xiàn)形式,融合長征各地民間音

樂和工農(nóng)紅軍歌曲加以創(chuàng)編,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紅軍長征途中若干重大歷

史事件,構(gòu)成一部宏偉壯麗的英雄史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分析《過雪山草地》了解詞曲作家及組歌這種音樂體裁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長征組歌》體驗長征的艱辛,通過分析歌詞畫旋

律線等方式進一步理解作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回顧長征這項偉大壯舉,使學生感悟長征精神,進一步在音

樂的影響下發(fā)揚長征精神,同時了解長征歷史充分體現(xiàn)音樂與歷史

學科的滲透。

三、教學重點

重點欣賞第六樂章《過雪山草地》,搭配教材第一樂章,《告別》第

二樂章《突破封鎖線》第三樂章《遵義會議放光輝》第十樂章《大會

師》

四、教學難點

理解歌曲《過雪山草地》感悟長征精神

1、導入

運用創(chuàng)設(shè)情景,興趣引入法,以提問方式師生共同回顧長征

2、介紹《長征組歌》的作者

3、欣賞《長征組歌》前三個樂章《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

放光輝》

4、重點賞析第六樂章這一樂章我一共欣賞了三遍,每遍問題都不同

第一遍欣賞歌曲,請學生談感受,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然后分析

歌詞,在教師的講解提示下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

第二遍欣賞歌曲時,對歌曲進行曲式分析。

我運用連接音符的方式使學生更形象地看到音樂旋律走向,而且運用多

媒體把歌譜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讓學生一目了然。然后我對兩部分音樂分

別進行范唱,使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同時感知旋律的變化。

第三遍欣賞歌曲時,我請學生隨音樂哼唱,共同感悟長征精神。

5、欣賞第十章樂章《大會師》共同感受長征勝利的喜悅。

6、《標準》里指出“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所聽音樂,簡單評析音樂體

裁”。所以在本節(jié)課最后我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組歌定義,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

能力,而且了解世界上不同組歌的形式。

7、師生回顧本節(jié)課內(nèi)容

加深印象,并請學生談感受,鼓勵學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以利

于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

第二單元

音樂故事(一)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一魚》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鱷魚》,能夠從歌詞、旋律中感悟人世間的單

純、善良與欺詐、邪惡并存的事實,明白正義必須與邪惡進行斗爭的道

理。

2、通過聆聽、感受、對比、探究等方法,使學生了解音樂故事,

感受歌曲音樂形象。

3、了解舒伯特、格里格的簡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能夠用自

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蹲魚》。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用自然、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鰭魚》。了解音樂故事,感受

歌曲音樂形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1、聆聽歌曲,尊魚》(完整版)。教師提問:

(1)這首歌曲分為兒個樂段?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鋼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2、教師總結(jié):

(1)歌曲由兩個樂段組成。歌詞描寫狡猾的漁夫攪渾了河水,使

小蹲魚迷失了方向而受騙上當?shù)墓适?。作者用漁夫代表當時的統(tǒng)治者,

用小蹲魚比作群眾,表達了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向往。

(2)鋼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3、簡介舒伯特

(1)教師或?qū)W生簡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2)教師補充

4、音程練習:

(1)用“搭橋構(gòu)唱”的方法練習帶有變化音“#4”的音程。

1#4f15#45fl#45

(2)用柯爾文手勢練習減五度音程。

4f2-7-47

5、發(fā)聲練習

1=F2/4

5|jJ3_JI155I5.5217

6I5.I

Lululululululululu1u

lululu

(1)教師提出練聲要求:積極地歌唱態(tài)度,打開口腔,聲音圓潤。

(2)學生跟隨教師的鋼琴伴奏做發(fā)聲練習。

6、學唱歌曲

(1)學生隨琴跟唱歌譜。教師應提示學生注意“7671#

4|5”和“777427|1.”的音準。

(2)學生市場歌譜。

(3)學生填詞演唱。教師提出要求:注意歌唱時的咬字,音色圓

潤。

(4)教師伴奏,學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5)教師提問:

①兩段歌詞在演唱時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②哪些音樂要素造成了前后兩段情緒上的對比?

(6)學生回答,教師總結(jié)

①第一段情緒活潑歡快,第二段在情緒上略顯不安,表達了一種

傷感和惆悵的情緒。

②力度和音色的變化造成了前后兩段堵緒上的對比。

(7)教師啟發(fā)學生表現(xiàn)歌曲

①教師提問:前后兩段在力度和音色上怎樣設(shè)計?

②教師補充:兩種不同的情緒和力度表現(xiàn),使人感受到蹲魚命運

的戲劇性。

(8)學生嘗試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情緒演唱歌曲。

(9)學生分組演唱歌曲,并相互評價。

7、欣賞童聲合唱《蹲魚》

教師提問:同樣一首歌曲,它們在表現(xiàn)手段上有什么不同?帶給

你怎樣的感受?

課堂總結(jié):

學生總結(jié)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及知識要點,教師小結(jié)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欣賞《大海與辛巴達的船》

教學目標:

1、欣賞《大海與辛巴達的船》,能夠?qū)非a(chǎn)生興趣。

2、在聆聽、體驗、對比、探究等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音樂

故事情節(jié),感受、體驗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俄歲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簡耍生平及主要作品;

能夠聽辨樂曲中“國王的主題”和“王妃的主題”,辨識兩個主題的發(fā)

展及主奏樂器。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運用音樂要素簡單分析樂曲。

能夠聽辨樂曲中“國王的主題”和“王妃的主題”,辨識兩個主

題的發(fā)展及主奏樂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提問:同學們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嗎?哪位同學能以

簡短的語言講述它的故事梗概:

教師補充: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根據(jù)這個神話故事,

以音樂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交響組曲一一《舍赫拉查達》。這部組曲共

分四個樂章,今天我們欣賞第一樂章一一《大海與辛巴達的船》。

2、完整欣賞

(1)教師提問:作曲家是如何用音樂來“講”故事的?你聯(lián)想到

了什么畫面?你能聽出哪些樂器?

(2)教師補充:樂曲結(jié)構(gòu)為省略展開部的奏鳴曲式。由序奏(引

子)、呈示部、再現(xiàn)部、尾聲四部分組成。

3、音樂知識

(1)介紹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2)組曲:

4、分段欣賞

(1)聆聽“國王的主題”,教師提問:

①這段音樂刻畫了國王怎樣的形象?(威嚴、冷酷)

②作曲家運用了哪些音樂要素來塑造國王的形象?(銅管樂器,

較低的音區(qū))

③主奏樂器是什么?(長號、大號)

(2)學生隨琴學唱這一主題旋律。

(3)聆聽“王妃的主題”,教師提問:

①這段音樂刻畫了王妃怎樣的形象?(善良、美麗)

②主奏樂器是什么?(小提琴)

③作曲家通過哪些音樂要素塑造了國王與王妃的不同形象?(運

用節(jié)奏、節(jié)拍、力度、旋律、音色、音區(qū)的對比等不同音樂要素)

④教師補充:以上兩個主題在全曲中多次出現(xiàn),請同學們在聆聽

過程中仔細聽辨。

(4)聆聽“波濤洶涌的大?!敝黝},教師提問:

①“波濤洶涌的大?!敝黝}音樂由哪個主題變化可以塑造不同的

音樂形象。

②在配器上有哪些變化?(配器越來越豐滿)

③刻畫了怎樣的大海形象?(波濤洶涌、浩瀚無垠,同時充滿著

位置的危險)

(5)聆聽“平靜的大海”主題,教師提問:

①這段主題音樂刻畫了大海怎樣的景象?(陽光明媚、風平浪靜)

②這段音樂由哪個主題變化而來?(由王妃的主題變化而來)

(6)學生隨琴視唱“平靜的大海”主題旋律。

5、完整欣賞樂曲

教師完整播放樂曲,學生欣賞并完成下表。

《大海與辛巴達的船》

主題旋律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力度主奏樂器音樂形象

國王的主題

王妃的主題

波濤洶涌的大海

平靜的大海

6、拓展

(1)教師提問:

①“國王的主題”與“波濤洶涌的大海”或“王妃的主題”與“平

靜的大?!敝g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②作曲家是通過哪些音樂要素的變化來塑造音樂形象的?

(2)教師補充:

①國王的殘暴像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善良、美麗的王妃仿佛是寧

靜的大海泛起的朵朵浪花。

②作曲家利用國王與王妃的主題來表現(xiàn)大海,通過節(jié)奏和聲、配

器的變化來塑造音樂形象。

7、小結(jié)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欣賞《小巫師》

教學目標:

1、欣賞《小巫師》,能夠?qū)非a(chǎn)生興趣。

2、在聆聽、體驗、對比、探究等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音樂

故事情節(jié),感受、體驗音樂要素對音樂形象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法國作曲家杜卡的簡要生平及主要作品;能夠運用音樂要

素簡單分析《小巫師》;能夠聽辨《小巫師》中“掃帚主題”與“小巫

師主題”旋律。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夠運用音樂要素簡單分析《小巫師》;能夠聽辨《小巫師》中

“掃帚主題”與“小巫師主題”旋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欣賞管弦樂曲《小巫師》,這首樂曲是根據(jù)歌德的敘事詩《魔法

師的弟子》創(chuàng)作的。有同學了解這個故事嗎?請給同學們講一講。

2、完整聆聽樂曲

(1)完整播放樂曲,教師提問:

①作曲家運用了哪些樂落來刻畫音樂形象?

②作曲家是如何用音樂來“講”故事的?

(2)學生說出自己聆聽樂曲后得初步感受。

3、作品介紹

4、作曲家簡介

5、分段聆聽音樂

(1)聆聽“咒語動機”,教師提問:

①這段音樂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

②音樂突然增強力度,表示什么?

③音樂旋律是怎樣發(fā)展的?

④你聽到哪些樂器的音色?

(2)聆聽“掃帚主題”,教師提問:

①樂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②樂譜中多處出現(xiàn)頓音記號,有什么特點?你聯(lián)想到怎樣的情景?

③主奏樂器是什么?

(3)學生隨琴學唱“掃帚主題”

(4)聆聽“小巫師主題”,教師提問:

①這段注意音樂刻畫了小巫師怎樣的神態(tài)?

②主奏樂器是什么?

(5)聆聽結(jié)尾部分,教師提問:

①銅管奏出號角性的音調(diào),表示怎樣的情景?

②樂曲恢復與序奏一樣的慢速度,魔法師在做什么?

③樂曲在怎樣的氣氛中結(jié)束?

6、再次完整聆聽樂曲

在傾聽前,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1)當掃帚主題第二次出現(xiàn)時,音樂有哪些變化?

(2)音樂的變化使你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

(3)當掃帚主題第三次出現(xiàn)時,音樂有怎樣的變化?你聯(lián)想到怎

樣的情景?

7、拓展練習

學生根據(jù)樂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情節(jié)進行表演。

8、小結(jié)下課

第三單元

曲苑天地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歌《前門情思一一大碗茶》

教學目標:

1、在歌曲的演唱學習中,使學生增加對我國曲藝音樂的了解與認

識,感受海外游子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在感受北京曲藝音樂韻味的基礎(chǔ)上,聆聽錄音范唱,分析歌曲

要素與情感表達,采用視唱歌曲旋律、對比欣賞等方法,學唱、表現(xiàn)歌

曲。

3、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相關(guān)知識;常準歌曲中的裝飾音,感受其

作用;用京腔京韻來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曲藝音樂的相關(guān)知識;常準歌曲中的裝飾音,感受其作用;

用京腔京韻來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播放《四世同堂》視頻片段,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2、欣賞歌曲

(1)教師提問: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與以前學過的歌曲

有什么不同?

(2)這首歌曲每唱一句都有一個間奏,在曲藝音樂中叫做過門。

教師出示曲譜,對比分析《前門情思一一大碗茶》與北京琴書《長壽村》

的過門。

(3)學生跟唱過門。

3、學唱歌曲

(1)朗讀歌詞

①學生邊擊拍邊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要注意讀出京腔的“兒化音”。

②找出每個樂句中的裝飾音單獨學唱,引導學生感受其作用。

(3)學唱歌詞

①按照歌詞結(jié)構(gòu),分兩部分學唱。

②教師提問:A段從“我爺爺小的時候”至“就著一口大碗茶”表

達了怎樣的情感?情緒上有沒有變化?你認為怎樣表現(xiàn)更為恰當?

③教師提問:B段從“來”開始到結(jié)束,旋律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了

怎樣的情感?

(4)完整演唱歌曲

①學生隨伴奏演唱歌曲。

②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表演歌曲?

③學生分組展示。

(5)分組討論

《前門情思一一大碗茶》在音樂風格、藝術(shù)創(chuàng)作手法上有什么特點?

你有什么感受?

4、小結(jié)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京韻大鼓經(jīng)典作品,對北京曲藝音樂產(chǎn)生興趣,關(guān)

注民間曲藝音樂的發(fā)展。

2、通過觀看視頻、聆聽范唱等方法,感受曲藝音樂的魅力;學唱

《重整河山待后生》片段。

3、初步了解京韻大鼓的藝術(shù)特點及代表藝術(shù)家。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體驗京韻大鼓經(jīng)典作品,感受曲藝音樂的魅力;學唱《重整

河山待后生》片段。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欣賞《重整河山待后生》

(1)導入

①播放《丑末寅初》視頻片段,教師提問:京韻大鼓表演形式有什

么特點?

②教室投影顯示京韻大鼓常用伴奏樂器:鼓、板、三弦。

③觀看示范演奏鼓、板。

(2)欣賞

①教師簡述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劇情。

②教師提問:為什么這部電視連續(xù)劇的主題歌運用了京韻大鼓的音

調(diào)?

③教師播放范唱錄音,教師提問:歌曲蘊含了怎樣的情感?

④分析“花香之地無和平”一句的旋律特點,學生模仿學唱。

(3)簡介駱玉笙

①簡介京韻大鼓表演藝術(shù)家駱玉笙。

②欣賞駱玉笙演唱的京韻大鼓視頻,感受她的音色特點和演唱風格,

并模仿演唱第一樂段。

2、簡介曲藝音樂

(1)結(jié)合多媒體,教師介紹漢代說唱俑。

(2)教師總結(jié):曲藝音樂是融語言、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性

表演藝術(shù)。其中“說”與“唱”的結(jié)合,是曲藝音樂區(qū)別于其他藝術(shù)種

類最本質(zhì)的特點。

3、課堂練習

教師多媒體顯示鼓、板、三弦、揚琴、四胡等樂器圖片,學生能準

確說出這幾種樂器名稱,并知道是哪個曲種的主要伴奏樂器。

4、課堂總結(jié)

學生總結(jié)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及知識要點,教師小結(jié)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蝶戀花-答李淑一》

2、欣賞《布谷鳥兒咕咕叫》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有進一步了解曲藝音樂的愿望,熱愛

祖國的民族藝術(shù)。

2、通過模仿學唱與對比欣賞的方法,分析唱腔基本特點、聽辨音

色等方式,使學生能分辨幾種不同曲藝音樂的類別。

3、了解蘇州彈詞,四川清音等相關(guān)知識。初步了解幾種說唱音樂

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蘇州彈詞,四川清音等相關(guān)知識,了解幾種說唱音樂的特點;

能分辨幾種不同曲藝音樂的類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欣賞《蝶戀花?答李淑一》

(1)初次聆聽

教師提問:能聽懂這段唱腔的唱詞嗎?它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2)聆聽方言

①唱腔中哪些字的讀音與普通話不一樣?

②學生跟老師一起輕聲以蘇州方言誦讀唱詞,感受語言的韻味。

③教師提問:在蘇州方言里“輕”是讀第四聲的,它在演唱時有什

么特點?

(3)整體欣賞

①教師介紹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

②教師提問:哪幾個字最能表達作者的悲憤之情?

③這段唱腔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什么?(琵琶、三弦)

(4)對比欣賞

①再次聆聽,劃分唱腔段落。

②教師啟發(fā)學生感受前后兩個段落不同的情感變化。

(5)簡介蘇州彈詞

教師播放《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演唱視頻,學生了解蘇州彈詞的

演唱形式。

2、欣賞《布谷鳥兒咕咕叫》

(1)整體聆聽,感受唱腔特點。

(2)模仿練習“哈哈腔”。

(3)介紹四川清音及其代表人物。

3、課堂練習

教師播放京韻大鼓、蘇州彈詞、四川清音、北京琴書、山東快書等

曲藝片段,學生聽辨曲種。

4、小結(jié)下課

豐富多彩的曲藝音樂是民族藝術(shù)的瑰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

智慧,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與載體。學習、了解曲藝音樂,

繼承與弘揚民族音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四單元

西樂擷英(二)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正確的呼吸與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搖籃曲》,

培養(yǎng)良好的歌唱習慣。

2、聆聽樂曲,初步感受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其代表人

物。

3、欣賞《c小調(diào)練習曲》《流浪者之歌》《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

《飛翔的女武神》,感受不同體裁與形式的特點。

4、學習豎笛合奏《進行曲》,做到節(jié)奏準確、聲音和諧。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唱歌《搖籃曲》

2、豎笛演奏《進行曲》

教學目標

1、用輕柔、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搖籃曲》,感受真摯的母愛。

2、通過聆聽,使學生掌握《搖籃曲》中的附點音符以及裝飾音的

唱法,唱準大跳音程的音準;采用突破難點、分聲部練習的方法,逐步

完成豎笛演奏。

3、了解“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了解藝術(shù)歌曲的

相關(guān)知識;豎笛演奏兩個聲部均衡,聲音和諧。

教學重點

用輕柔、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搖籃曲》。

教學難點

掌握《搖籃曲》中的附點音符以及裝飾音的唱法,唱準大跳音程的

音準。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1、聆聽范唱

(1)教師播放歌曲范唱,請同學們隨音樂劃拍。教師提問:

①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屬于哪種音樂體裁?

②歌曲是什么節(jié)拍?情緒是怎樣的?

(2)再次聆聽歌曲范唱,感受歌曲音樂形象。

2、學唱歌曲《搖籃曲》

(1)學生分組練習視唱歌譜(慢速)。

(2)學生分組匯報。

(3)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帶領(lǐng)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①注意大跳音程如“2-5”的音準。

②十六分音符的時值耍準確,如“2171”“2342”o

65

③準確演唱裝飾音“543"o

65

(4)教師指導學生練唱“5冬3”。

(5)完整演唱歌譜。

(6)練唱歌詞

(7)簡要介紹舒伯特生平、代表作品“

(8)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①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搖籃曲》的特點。

②聆聽伴奏,學生用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搖籃曲》。

3、豎笛演奏《進行曲》

(1)教師播放示范錄音,學生注意幾種反復記號的作用。

(2)教師指導學生練習“#5”“#4”指法。

(3)學生分組、分聲部練習。

(4)兩個聲部合奏。注意速度統(tǒng)一,聲部均衡、聲音協(xié)調(diào)。

(5)教師再次播放示范錄音,啟發(fā)學生感受樂曲的歡快情緒。用

吐奏的演奏方法,換氣的氣口要統(tǒng)一。

(6)學生合奏《進行曲》。

4、小結(jié)下課。

第五單元

舞劇音樂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和欣賞活動,感受和體驗舞劇音樂的風格特點,逐步

對舞劇這種藝術(shù)形式產(chǎn)生興趣。

2、學會演唱《大紅棗兒甜又香》,感受歌曲情緒,并能用優(yōu)美的

聲音演唱歌曲。

3、聆聽舞劇《天鵝湖》選曲《場景》《拿波利舞曲》,感受樂曲

音樂形象,記憶主題旋律。

4、欣賞民族舞劇選曲《快樂的女戰(zhàn)士》《水草舞》《莫高繪畫的

舞蹈》,能夠辨別這幾首樂曲的民族風格,并能夠記憶《快樂的女戰(zhàn)士》

主題旋律。

5、了解舞劇相關(guān)知識。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歌《大紅棗兒甜乂香》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教學,感受民族舞劇音樂的魅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

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2、運用對比欣賞、識讀樂譜、模仿節(jié)奏、模唱與視聽相結(jié)合等方

式學唱歌曲;通過聆聽、感知、表現(xiàn)等方法,用優(yōu)美的聲音表現(xiàn)歌由。

3、用連貫的氣息、優(yōu)美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情緒、情感。了解芭蕾舞

劇的相關(guān)知識及舞劇音樂的作用。

教學重點

用連貫的氣息、優(yōu)美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情緒、情感,感受民族舞劇音

樂的魅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1、導入

(1)教師播放《白毛女》視頻片段。教師提問:

①這是什么表演形式?

②你能說出這部舞劇的名稱嗎?

③你在這段音樂中聽出了哪幾種樂器的音色?

(2)教師總結(jié)。引出民族芭蕾舞劇《白毛女》,叫時間要介紹《白

毛女》的創(chuàng)作背景。

2、學唱歌曲《大紅棗兒甜又香》

(1)教師出示河北民歌《好八路》譜列,并范唱這首歌。

(2)教師簡要分析河北民歌《好八路》的特點,讓學生試著找出

主干音,并模唱旋律。

(3)對比欣賞《大紅棗兒甜又香》,通過分析譜例,讓學生找出

相同的樂句并哼唱。

(4)教師分析兩首歌曲的旋律特點,講授歌曲創(chuàng)作的基本技法一

一變化重復與擴充。

(5)分句視唱樂譜,并嘗試填詞演唱.

(6)觀看舞劇視頻片段,體會喜兒得救后,親手給八路軍送棗的

感激之情,引導學生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7)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歌曲,并帶領(lǐng)學生劃分樂句及“氣口”,

運用連貫的氣息、優(yōu)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8)教師播放伴奏錄音,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3、總結(jié)

師生總結(jié)本課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第六單元

中國流行風

教學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不僅能夠認識流行歌曲中民族元素

與流行元素的融合,同時能夠感受、分辨流行歌曲的風格特點。

2、能夠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鄉(xiāng)間小路》。

3、能夠運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挖掘其在歌曲中地作用。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歌《讓世界充滿愛》

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中國經(jīng)典流行歌曲,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引導學

生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流行音樂。

2、在合作、探窕中發(fā)掘音樂要素,嘗試演唱形式的多種組合,豐

富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3、通過

對比、聆聽、演唱,感受切分音對表達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二部

合唱做到聲部均衡,聲音和諧。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教學難點

感受切分音對表達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1、導入

(1)學生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中進入教室就座。

(2)教師播放《讓世界充滿愛》視頻資料,啟發(fā)學生思考:

①聽到這首歌曲,你有怎樣的感受?

②歌曲采用了什么樣的演唱形式?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

2、學唱歌曲

(1)第一樂段

①教師范唱歌由第一樂段,提示學生對照歌譜找出四個樂句之間的

關(guān)系。

②學生觀察歌譜后得出結(jié)論:第一,第三樂句完全相同,第二、第

四樂句變化重復,結(jié)束音不同。

③學生跟琴視唱歌譜,注意控制氣息,發(fā)“l(fā)u”音輕聲歌唱。提示

學生注意傾聽和調(diào)整自己的聲音,要求音色統(tǒng)一。

④重點練習“Ox”“XX."節(jié)奏;每個樂句的全音符要有

氣息支持,唱足四推的時值,長音后統(tǒng)一氣口。

⑤視唱第一樂段歌譜,要求邊唱邊劃拍,輕聲高位置哼唱2-3遍。

⑥提示學生“唱準”休止符的時值。

⑦有表情地朗讀歌詞。

⑧演唱歌詞,注意音樂形象的準確把握。

(2)第二樂段

①學生分聲部學唱第二樂段歌譜及歌詞。

②學生與教師合作演唱兩個聲部。

③學生與教師交換聲部演唱。

④教師把學生分成兩個聲部,注意把音準較好的學生平均分配,兩

個聲部合起來練唱。

(3)演唱歌曲

①練習時,先要求一個聲部力度稍強,另一個聲部稍弱;最后到達

兩個聲部的均衡,讓學生體驗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

②學生隨伴奏錄音演唱歌曲。

3、教學拓展

(1)教師從唱歌姿勢、氣息、力度、演唱形式等方面,啟發(fā)學生

如何唱好歌曲。

(2)完整表現(xiàn)歌曲。

4、課堂小結(jié)

(1)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通過這首歌的學習,有哪些音樂方面的

收獲。

(2)教師鋼琴伴奏,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后記

本節(jié)課在課堂教學中建立交流平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爸識

和學習習慣,通過演唱增強學生表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時營造和諧

的師生關(guān)系與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歌唱愿望,培養(yǎng)良好

的歌唱習慣、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究學習的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多角度深化學生對通俗歌曲的認識,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引

導學生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價值

觀。

2、通過對比、體驗的方法,引導學生多角度、客觀評價、鑒賞通

俗歌曲中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

3、了解通俗歌曲的特點,對通俗歌曲有一定的認識和鑒別能力,

并能主動參與討論;能夠運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體會民族音樂元素與

流行元素的融合。

教學過程

1、導入

(1)聽辨《新貴妃醉酒》和《菊花臺》片段。

(2)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在這兩首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民族元素?

2、欣賞《黃土高坡》

(1)感受“西北風”歌曲風格。

①學生聆聽歌曲《一無所有》《信天游》《我熱戀的故鄉(xiāng)》。

②思考:歌曲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③教師簡介“西北風”歌曲。

(2)欣賞歌曲

①教師播放歌曲,學生聆聽。

②師生共同分析歌曲特點:高亢、粗獷,民間音樂與現(xiàn)代搖滾節(jié)奏

相結(jié)合,音域?qū)拸V,采用“喊唱”的唱法。

(3)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

3、欣賞《青藏高原》

(1)聆聽歌曲

①教師播放歌曲,學生聆聽。

②教師提問,學生思考:這首歌曲的藝術(shù)特色有哪些?

(2)對比欣賞不同版本的《青藏高原》(索朗旺姆、李娜、韓紅

演唱的版本)

提問:幾個版本的《青藏高原》給你們不同的感受?不同歌手對通

俗音樂中民族元素與流行元素的表達有何不同?

4、欣賞《彎彎的月亮》

(1)聆聽歌曲

①教師播放歌由,學生聆聽。

②教師提出問題: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融入了哪些民族與流

行元素?

③再次聆聽,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學生從歌詞、調(diào)式、配器的民族化方

面進行探究與思考,歌曲的民族風格與流行元素是怎樣結(jié)合的。

(2)教師播放歌曲,學生隨錄音輕聲哼唱。

5、拓展探究

(1)師生共同探討:

①什么是通俗音樂?

②通俗歌曲有什么主要特點?

(2)小結(jié)下課

第六單元

中國流行風

教學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不僅能夠認識流行歌曲中民族元素

與流行元素的融合,同時能夠感受、分辨流行歌曲的風格特點。

2、能夠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鄉(xiāng)間小路》。

3、能夠運用音樂要素分析歌曲,挖掘其在歌曲中地作用。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歌《讓世界充滿愛》

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中國經(jīng)典流行歌曲,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引導學

生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流行音樂。

2、在合作、探究中發(fā)掘音樂要素,嘗試演唱形式的多種組合,豐

富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3、通過

對比、聆聽、演唱,感受切分音對表達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二部

合唱做到聲部均衡,聲音和諧。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教學難點

感受切分音對表達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1、導入

(1)學生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中進入教室就座。

(2)教師播放《讓世界充滿愛》視頻資料,啟發(fā)學生思考:

①聽到這首歌曲,你有怎樣的感受?

②歌曲采用了什么樣的演唱形式?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

2、學唱歌曲

(1)第一樂段

①教師范唱歌由第一樂段,提示學生對照歌譜找出四個樂句之間的

關(guān)系。

②學生觀察歌譜后得出結(jié)論:第一,第三樂句完全相同,第二、第

四樂句變化重復,結(jié)束音不同。

③學生跟琴視唱歌譜,注意控制氣息,發(fā)“l(fā)u”音輕聲歌唱。提示

學生注意傾聽和調(diào)整自己的聲音,要求音色統(tǒng)一。

④重點練習“Ox”“XX.-節(jié)奏;每個樂句的全音符要有

氣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時值,長音后統(tǒng)一氣n。

⑤視唱第一樂段歌譜,要求邊唱邊劃拍,輕聲高位置哼唱2-3遍。

⑥提示學生“唱準”休止符的時值。

⑦有表情地朗讀歌詞。

⑧演唱歌詞,注意音樂形象的準確把握。

(2)第二樂段

①學生分聲部學唱第二樂段歌譜及歌詞。

②學生與教師合作演唱兩個聲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