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BSF 025-2023 桂竹筍材兩用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1頁
T-HBSF 025-2023 桂竹筍材兩用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2頁
T-HBSF 025-2023 桂竹筍材兩用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3頁
T-HBSF 025-2023 桂竹筍材兩用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4頁
T-HBSF 025-2023 桂竹筍材兩用林培育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BSFCodeofpracticeforcultivationofPhyllostachysreticulataforproductionofbothI 2 2 2 25.6產地檢疫 2 2 2 2 2 36.4挖穴 36.5排水溝 36.6栽植 3 3 3 3 3 37.4水分管理 3 47.6幼林保護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由湖北省林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德禮、張玲、陳勇、胡興宜、蘭竹、黃曉炎、劉彥、阮建波、胡家1桂竹筍材兩用林培育技術規程林技術、幼林管護、成林管護、病蟲害防治與竹筍采收等技3.13.23.33.43.5用山鋤挖起的帶蔸竹筍。筍體粗短,蔸部較完3.64豐產林產量指標豐產竹林每畝每年可生產竹材800kg~1000kg、鮮筍500kg~2母竹。要求生長良好、枝葉茂盛,未開花、無病蟲害。園地以粘壤土為宜,挖起的土球不易松散。5.2.3胸徑挖掘前,先確定竹鞭的走向,去鞭與最下一盤分枝的方向大致相同。在離母竹基部30cm的地方,5.4留枝保留中下部健壯枝5~7盤。從最上一盤留枝的上方8cm~10cm處砍去上部竹梢,砍口呈馬耳形或按表1對母竹逐株進行質量分級。母竹的胸徑、年齡、竹鞭、鞭芽及宿土等指標中,如有一項未達cm~40cm。鞭色鮮黃,側芽飽去鞭上有5個以上健壯、飽滿、未損母竹帶土球,長355.6產地檢疫母竹調運前,須取得“兩證一簽”(檢驗證、檢疫證和產地標5.7包裝運輸宜選擇年平均氣溫12℃~17℃,最冷月平均溫度≥3℃,年降水量750mm~1600mm,海拔800m以下,坡度小于25°的低山、丘陵、崗地或緩坡平地。土層深度≥50cm的紅壤、黃壤和壤土等,土壤6.2造林地整理3按GB/T20391要求,開墾深度30cm~50cm,清除樹蔸、樹根、石塊、雜竹等。具體方直至全部墾出。適合坡度較大的林地和勞動力緊6.3造林密度每畝栽植40株~60株,株行距(3.5~4.0)m×(3.5~4.06.4挖穴6.5排水溝平緩地塊,每隔7m~10m開一條排水溝,溝寬25cm,深6.7補植每年6月、9月松土除草各1次,深度10cm7.2間作造林后2a內,離母竹1m以外,可間作花生、豆類7.3幼林施肥造林后4a內,每年2月、9月在當年新竹附近穴施復合7,4水分管理4保留健壯筍,疏去病蟲筍。栽植穴附近,如發筍過密,及時疏除7.6幼林保護做好鉤梢、防風、防冰雪、防病蟲害等措施。禁止放牧,嚴防人畜深度30cm,有鞭處宜淺,無鞭處宜深。提倡水平帶狀輪墾,帶寬和帶距2.0m~3.0m;每隔4年~6年8.2施肥8.2.2.1撒施在距竹稈基部30cm處的坡上方,開挖15cm深、20cm寬的半月形溝。施入肥料8.3立竹結構調控59病蟲害防治治等各種措施。嚴格執行GB15569、LY/T1829等植物檢疫制度,禁止檢9.2病蟲害種類10.1采收原則10.2采收時間10.3采收方法6蔸筍長35cm~45cm為宜。土層深厚的,竹筍出土15cm時,即可采收;7Balansiatakec.3月~4月份,用20%三唑酮乳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