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_第1頁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_第2頁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_第3頁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_第4頁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試卷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總分評分一、積累運用語段閱讀《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專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傳統文化經典的書,全書用____(A.簡練明曉B.簡明扼要)的文字解讀了《說文解字》《詩經》等國學典jí▲,繁簡得中,見解精辟。一部部經典,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經過歷史長河的____(A.洗禮B.洗滌),愈發熠熠生輝。1.依據所學,聯系上下文,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填選項)。①(A.簡練明曉B.簡明扼要)②(A.洗禮B.洗滌)2.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①典jí②承載3.聯系以上材料,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我們從《經典常談》中可以了解黃帝造字的傳說,認識古代的字典——《說文解字》。B.“經”是形聲字,意為織布機上的絲線。在織布的時候,經線幾乎是不動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講,“經”具有奠基性、典范性。C.“典”是會意字,由“冊”和“幾”二字組成,合起來意為“放在高腳桌上的簡冊”,由此引申為非常珍惜、貴重的事物。D.“經典”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楚辭》《離騷》《戰國策》《詩經》都可以稱作是經典。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面對紛繁冗雜的信息,這個高水平的團隊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工作。B.我們不能因受別人的攛掇而做一些違法亂紀、不符合道德規范的事情。C.普寧六月的天氣周而復始:有時驕陽似火,熱浪撲人;有時烏云密布,暴雨澆城。D.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雙打決賽中,中國隊的兩位姑娘配合得天衣無縫,獲得冠軍。5.選出對下列病句修改有誤的一項()A.地理標志是表明產品產地來源的重要標志,雖然是無形資產,還是當地的形象名片。(將“雖然”改為“不僅”)B.新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改進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實踐。(在“創新實踐”后添加“的方式”)C.不斷改善并切實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進一步提高國民的幸福指數,實現長治久安的目標。(將“不斷改善”和“切實保障”調換位置)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2023年5月17日10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制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搭乘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將運行在地球靜止軌道,是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組網以來發射的首顆也是唯一一顆高軌備份衛星。據悉,該衛星“入列”后將有效擴大短報文服務區域,提高精密單點定位能力,肩負起提升系統服務連續性和健壯性的重任。材料二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①確保任務成功是我們的永恒追求!②一個新事物從無到有的過程注定艱難,尤其是在技術基礎薄弱、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即使這樣,我們還是披荊斬棘闖出來一條路。③我們一定不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力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航天強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6.材料一是某報刊發的一則新聞,請為其擬寫標題,不超過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請根據材料二寫兩個句子,與例句形成一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質。例句:使命必達,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8.詩歌鑒賞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常用“賦、比、興”的手法。B.此詩開頭描寫蒹葭茂盛的晚秋圖,渲染了蕭索凄迷的氛圍,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特定的背景。C.此詩描摹傳神,景物如霜露等是靜態寫照,而歌者忽上忽下地尋求“伊人”,又是動態的描摹。D.此詩直白大膽地抒發了對“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無限情義,全詩充滿熱烈濃郁的歡快氣氛。9.理解型默寫。(1)《式微》中描寫勞役者因為君主,才不得不在露水中勞作的詩句是:,?(2)《子衿》中描寫女子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覺得一天不見面,就像是分別了三個月那么久的句子是:,!(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兩句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誼。(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隱喻作者想做官而沒有途徑,希望有人引薦,積極出仕的詩句是:“,。”(5)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譚記》)二、閱讀文言文閱讀【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未。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迎泰時亂,率妻子邑人未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問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乙】黃州①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螄店。于買田其間,因往相田②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時亟輩,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③。”是日,劇飲而歸。(節選自蘇軾《游沙湖》)【注】①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②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壞。相:察看.③休將白發唱黃雞: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龐安常:當時有名的醫生。王逸少:即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1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遂與外人間隔間隔處處志之志誰道人生無再少少11.下列語句加點的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芳草鮮美 B.阡陌交通C.溪水西流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1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A.便要還家余人各復延至其家B.此中人語云余戲之曰C.與之同游清泉寺問所從來。具答之D.皆一時異人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13.下面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垂髫”指兒童。古代男孩十五歲時束發為髫,因此“束發”一般指男子十五歲:“加冠”,古代男子十八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B.乙文“善醫而聾”“遂往求療”“余戲之”的三句話,很風趣,說明作者與龐安常的親密關系。C.乙文引歌抒情。這首詞調名是《浣溪沙》,再現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擊后不自悲、不氣餒、不自暴自棄的進取精神。D.甲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14.句子翻譯。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作者借桃花源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材料一】①20世紀以來,學者們多稱中國特有的傳統戲劇形態為“戲曲”,漸成習慣。它是融歌唱、表演為一體的舞臺形式,演員在表演中大量運用虛擬性的程式化手段,歌唱時按其所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齡等特征的規定性,運用特定的聲韻技巧,劇本的唱詞以特殊的音樂格律為規范,戲劇人物的道白遵從詩的韻律,在武戲里還用成套的格斗,表現雙人或多人間的武打甚至大規模的戰爭。②“唱念做打”是中國傳統戲劇四類基本的表演手段。舞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極盡美妙,手勢、眼神和身段都包含豐富的意義,既有很強的敘述性,也能夠傳神地體現人物內心的喜怒哀樂;而大量運用音樂性的唱腔與念白,強化了戲曲的抒情功能,使得戲曲在處理與表現人物處于復雜情境中的婉轉細膩的心理時,具有特殊的優勢。③19世紀中葉歐洲盛行的不使用歌唱手段的“話劇”隨西方人進入中國而始出現于上海。但戲曲仍是中國戲劇的主體,在中國廣闊的區域內,因地而異,形成了地方化的多樣性表達方式。戲曲都以“唱念做打”為基本的表現手法,但是在各地卻出現了不同的戲曲音樂風格,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300多個劇種,至今仍有200個左右的劇種流傳在各地,體現了中國戲劇極其豐富與多元的風范。(選自《中國戲劇史》,有刪改)【材料二】①2022年1月7日至17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在澳門舉辦。本次活動以戲劇為載體,將眾多專業戲劇人和資深戲劇愛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演繹中國戲劇的精髓和魅力,在鞏固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時,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戲劇之聲,助推戲劇文化創新發展。文化節上,昆劇《牡丹亭》、京劇《智取威虎山》、黃梅戲《女駙馬》等一幕幕經典戲劇片段輪番上演,更有雜技名家吳正丹、魏葆華帶來精彩雜技表演《東方天鵝——肩上芭蕾》。②此外,來自國家京劇院的京劇《鎖麟囊》、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樓勝折子戲專場》、廣東粵劇院的《白蛇傳?情》等經典戲劇作品在中國文藝網進行線上展演。(選自中國新聞網2022年01月10日,有刪改)【材料三】近年來,戲曲電影、戲腔演唱等戲曲衍生表演涌入人們的視野,一些戲曲界人士在網絡“出圈”,戲曲和年輕人的碰撞開始以另類形式出現。常在網上沖浪的年輕人并不排斥戲曲,反而有成為互聯網“看戲主力”的趨勢。抖音發布的《2021抖音非遺戲劇數據報告》顯示,在線觀看國家非遺戲劇相關視頻的觀眾中,90后、00后觀眾占比超50%。受訪者對戲曲發展期望的數據統計受訪者對于戲曲發展的期望占比(%)希望戲曲專業人士多用創新形式展示戲曲60.98希望年輕戲曲人能多為戲曲傳播貢獻力量60.65希望媒體、自媒體等多傳播戲曲文化50.17受訪者希望短視頻等平臺可以對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認證,對魚龍混雜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35.94(選自《中國青年報》2022年4月29日,有刪改)16.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傳統戲劇能運用虛擬性的程式化手段,表現雙人或多人間的武打甚至大規模的戰爭。B.說明是材料一的主要表達方式,其中畫線句使用的是作詮釋的說明方法。C.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采取線下與線上展演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活動。D.戲曲電影、戲腔演唱等戲曲衍生表演涌入人們的視野,是由于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戲曲。17.結合材料一,請概括中國傳統戲劇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粵劇是廣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戲曲種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民族創造力,請你結合材料三為粵劇的傳承發展提幾點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夜風送來槐花香梁新會①入夜,乘公交車回家。剛一下車,一股清甜之氣撲鼻而來。槐花,是槐花開了!我一眼就瞅見三棵洋槐樹,站在路邊的冬青后面,顯得卓爾不群。②走近點,再近點,借著路燈的微光,細細打量,滿樹一嘟嚕一嘟嚕的槐花,閃耀著玉石般柔美的光澤,像一盞盞壁燈,隱約而幽靜。香氣愈發濃郁,我忍不住深吸了幾口。一瞬間,我仿佛置身槐香的世界,不,應該是故鄉漫山遍野的槐樹林中。此香,彼香,分辨不清。在此之前,我一直固執地以為,唯有故鄉的槐花才配叫槐花。③而今夜,我站立在城市的街頭,卻分明嗅到了故鄉的槐花香。④故鄉永壽地處偏遠,氣溫回升慢,每到四月底五月初,縣城附近的四十萬畝槐花才開始綻放。其時,恰逢五一黃金周,槐花節盛大啟幕,全國各地的游客相聚槐林,賞景采花,品槐花蜜,游覽古縣城,敲打戰鼓,玩得不亦樂乎。⑤老家離縣城遠,但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植有洋槐樹,花開時節,香氣沖天。槐樹高大多刺,難以攀爬,不易采摘,需要全家齊上陣。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時,男人們拿著長長的撓鉤,勾住低處的槐枝,女人和孩子們順著葉脈輕輕地一根一根地捋,這樣捋下來的槐花干凈,也不會折斷樹枝。槐花開的那幾天,家家都會蒸槐花麥飯,晾曬槐花。以前,槐花麥飯是人們度過饑饉荒年的主要飯食。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心靈手巧的媳婦們,變著花樣吃槐花,大家也就學著樣兒用槐花烙菜盒子,包餃子,燉肉了。⑥夜色濾去了城市的繁囂,也隱沒了四周林立的高樓大廈,世界一下子變得很安靜,靜得只有幾棵開花的洋槐樹在風中竊竊私語。我身在花香最濃處,被純粹的香氣包圍起來,鼻翼翕動,整個世界瞬間香甜如蜜。⑦貪婪地深呼吸,想要這清甜之氣帶我回到故鄉。那一刻,我喜悅而安詳—我確信我在城市的街頭聞到了故鄉的氣息。我曾經在想念母親做的臊子面時,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尋找最正宗的家鄉風味;我曾經陪著在外地工作的親友,按圖索驥去網紅店品嘗記憶中的味道,結果每一次都是失望而歸。每每如此,我便確信人生就是這樣充滿缺憾——離開故鄉,在外打拼,得到的同時也就必須舍棄一些東西。⑧一位朋友說他壓力太大的時候,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只好驅車二三百里,回到故鄉的老屋踏踏實實睡一覺,第二天滿血復活,再殺回城市繼續打拼。故鄉的清風朗月是治療失眠的良藥。如今,他事業發展順利,一雙兒女乖巧可愛,他的失眠早已不治而愈。多年后,父母相繼離世,他才從眾人口中得知那些年他回老家睡安穩覺時,父母整宿整宿都不敢合眼,生怕他有什么閃失。好男兒志在四方,父母希望兒女不要忘記根本,但更希望兒女在外萬事順遂,隨遇而安。此心安處即吾鄉。朋友感嘆著,為自己當年的魯莽之舉而自責。⑨其實,今世之人,能夠一輩子不離開家鄉的少之又少。誰沒有在陌生街頭舉目無親、踽踽獨行的悲涼和無助呢?好在住久了,時間會治愈一切。他鄉也就有了故鄉的氣息。你看,滿街的美食,來自天南地北,它們要想在城市里存在,就得既保持住故鄉風味,又要考慮當地居民的喜好。人也一樣,必得經歷一番痛苦的蛻變才能逐漸適應。故而,人們常把工作久了的城市叫作第二故鄉。⑩夜晚的清風送來槐花香,我站在城市里聞見了故鄉的味道。心生歡喜!(選自《西安晚報》,有刪改)19.【概括·憶槐花】閱讀以上作品,概括那夜風送來槐花香后,“我”產生的回憶。故鄉的槐花節盛大啟幕,玩得不亦樂乎。①我穿越大街小巷、網紅店,找尋家鄉的味道。夜風中的槐花香②20.【品析·賞槐花】請按括號內的要求賞析下面句子。①走近點,再近點,借著路燈的微光,細細打量,滿樹一嘟嚕一嘟嚕的槐花,閃耀著玉石般柔美的光澤,像一盞盞壁燈,隱約而幽靜。(從修辭手法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時,男人們拿著長長的撓鉤,勾住低處的槐枝,女人和孩子們順著葉脈輕輕地一根一根地捋,這樣捋下來的槐花干凈,也不會折斷樹枝。(從描寫手法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感悟·思槐花】作者為何聞到槐花就“聞見了故鄉的味道”?請結合文章內容和以下資料概括回答。資料:▲梁新會,陜西青年作家,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民俗有云“門前種棵槐,財運自然來。”槐作為一種北方鄉土樹種,無論環境多么惡劣,土壤多么瘠薄,亦能傲然挺立,健康生長。在物質短缺的貧窮年代,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槐花、槐葉還是救命的口糧,在欠收的年景,幫助人們度過饑荒,被百姓稱為“救命樹”。22.同樣都是快樂,“我”在城市中聞到“槐花香”心生“歡喜”與課文《社戲》里“我”與小朋友看戲那晚的快樂,兩者的原因有何不同?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23.按要求作文。成年后的魯迅念著那夜的社戲與豆香,故土已遠,但天真的童年時光不能缺席,那是他溫暖的港灣;黃沙彌漫的陜北高原即使貧瘠,但昂揚的生命力不能缺席,那是漢子噴薄的渴望;理性地觀察大雁,但欣賞的溫暖眼光不能缺席,那是科學家的詩意大愛;縱一別后遠隔千山,但知己不能缺席,那是天涯孤寂卻仿若比鄰的寬慰……不能缺席的可以是某種情感、某種品質,也可能是某個人、某段經歷、某種風景等等,它們都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饋贈。你的生命中也有這樣的不可或缺嗎?請以“▲不能缺席”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⑴請將題目補充完整,書寫工整,字數不少于600字。⑵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⑶要有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A2.籍;zài3.A【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選詞填空。注意積累,掌握字詞含義及用法,聯系句子語境,填入合適的詞。要特別注意近義詞。

(2)本題考查學生拼讀和書寫的能力,注意積累,掌握字詞讀音及字形寫法。要特別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寫錯別字。

(3)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注意積累,結合具體分析,對比選項,確定答案。注意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較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故事、成語典故、科舉禮儀、年齡稱謂、名號、歷法、節氣、官職、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課文上的知識點一定要掌握,這是根本,平時做題遇到的常識,是額外發展要記住。1.簡練明曉,強調的是語言簡潔容易理解。簡明扼要,指說話、寫文章簡單明了,能抓住要點。《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專為中學生撰寫的一部介紹傳統文化經典的書,語言必定簡潔明了,重點突出。用簡明扼要,對應B。

洗禮,基督教接受人入教時所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比喻經受了重大的考驗或鍛煉。洗滌,沖蕩,清洗。第二空寫經典作品經過歲月的考驗用洗禮。對應A

故答案為:B、A2.典籍diǎnjí記載古代法令、制度的重要文獻,泛指古代圖書。

承載chéngzài托著物體,承受它的重量。

故答案為:籍、zài3.A:黃帝造字的傳說,錯誤。是倉頡造字,不是黃帝造字。

故答案為:A4.【答案】C【解析】【分析】A冗雜,形容(事務)繁多雜亂;(文章、講話)長而雜亂,主題不明確、不突出。使用正確

B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慫恿。使用正確

C周而復始,一圈又一圈的輪轉。形容不斷循環。不可用來形容天氣變化多樣。使用錯誤。

D天衣無縫,比喻事物沒有一點兒破綻。使用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使用的判斷能力。詞語運用往往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所以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從詞語的色彩、對象、使用范圍等角度進行分析和理解。5.【答案】B【解析】【分析】B:搭配不當,應該在“創新實踐”后面加上“的能力”。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修改病句能力。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熟練掌握修改病句“增刪調換”這四種方法。要盡量保持句子原意不變和盡量少改動。病句常見錯誤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表意不明、不合邏輯、歧義、分類不當、兩面對一面。【答案】6.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發射7.從無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奮斗;航天強國,是北斗人永遠的追求【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擬定新聞標題。新聞標題是能夠概括內容的簡短文字,字不要多要精簡,語言通順即可。標題的擬寫要善于抓住導語部分的表述,并進行概括這句話。

(2)本題考查續寫。結合材料內容續寫,注意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數、句式、修辭手法、主題等。語言合理即可。6.標題的擬寫要善于抓住主要部分的表述,并進行概括這句話。2023年5月17日10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制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搭乘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刪去主要部分的修飾語,保留主謂賓成分,即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發射。

故答案為: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發射7.②寫從無到有的奮斗歷程,③寫中華民族的航天夢。結合材料內容續寫,注意注意例句格式:,是北斗人的。語言合理即可。如:從無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努力。航天強國,是北斗人永遠的力求。

故答案為:①從無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奮斗②航天強國,是北斗人永遠的追求8.【答案】D【解析】【分析】D:直白大膽地抒發,全詩充滿熱烈濃郁的歡快氣氛,錯誤。本詩含蓄抒發情誼,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心情。沒有直白大膽地抒發情誼,全詩也沒有充滿熱烈濃郁的歡快氣氛。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古詩詞內容理解。讀懂古詩詞,理解古詩詞內容。選擇題注意在古詩詞中找到對應句,逐字分析,選項內容和古詩詞不要有出入,如事物發展順序、線索、情感、語言特點、結構、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無中生有。

【譯文】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9.【答案】(1)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2)一日不見;如三月兮(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4)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5)悄愴幽邃【解析】【分析】這些是課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詩名篇。注意易錯字的寫法,如“己、釣、徒、羨、愴、邃”等字。故答案為:(1)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2)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悄愴幽邃【點評】(1)(2)(3)(4)(5)這五題主要考查常見的名句名篇默寫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二是結合語境要求寫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寫。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5)屬于直接默寫,比較簡單;(1)(2)(3)(4)屬于理解性默寫,難度不大,學生理解古詩內容即可答題。注意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答案】10.隔絕;做標記;年少,年輕11.C12.D13.A14.①土地平坦寬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②池水很甘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向西流。15.作者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對社會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達了自己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亂的愿望,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愿望。【解析】【點評】(1)(2)這兩題考查文言文實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

(3)本題考查文言字詞解釋。文言字詞包括實詞和虛詞。文言實詞要注意積累,另外實詞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要結合語境正確答題。初中階段遇到的虛詞有:而,何,乎,乃,其,且,為,焉,也,以,于,則,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選擇題注意在文中找到對應句,逐字分析,選項內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發展順序、線索、情感、語言特點、結構、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無中生有。

(5)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6)本題考查文言文主旨情感。掌握常見文言詞匯,讀懂文言文大意,注意抓住描寫對象特征、情感句、作者評價等分析作者情感態度觀點。【參考譯文】

【甲】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源地,于是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離開。村里的人對他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乙】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因為去查田地的好壞,得了病。聽說麻橋人龐安常善于醫病,但是耳朵聾,就去他那里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寫不了幾個,他就能夠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用手當嘴巴,你用眼當耳朵,我倆都是當代的怪人。”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覽清泉寺。清泉寺在蘄水縣城外兩里左右。那里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詩歌:“山下蘭芽兒,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凈,沒有污泥。傍晚的雨瀟瀟下,子規鳥正在鳴啼。誰說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這一天,我們喝得痛快了才回去。10.①翻譯為: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間隔:隔斷,隔絕

②翻譯為:處處都做了標記。志,做標記

③翻譯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少,年少,年輕

故答案為:①隔絕②做標記③年少,年輕11.A翻譯為:花草鮮嫩美麗。鮮,古義:鮮嫩今義:新鮮,味道鮮美是古今異義

B翻譯為:田間小路交錯相通。交,古義:交錯今義:交叉,連接是古今異義

C翻譯為:溪水向西流淌。西,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是詞類活用

D翻譯為: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女兩人結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是古今異義

故答案為:C12.A翻譯為:村里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要,邀請

翻譯為: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延,邀請

B翻譯為:村里的人對他說。云,說

翻譯為:我和他開玩笑說。曰,說

C翻譯為:我和他一同去游覽清泉寺。之,代詞,指龐安常

翻譯為: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之,代詞,村人問的問題

D翻譯為:我倆都是當代的怪人。皆,都

翻譯為: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具,通“俱”,詳細

故答案為:D13.A:古代男子十八歲行冠禮,錯誤。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不是十八歲行冠禮。

故答案為:A14.翻譯句子注意重點字、翻譯原則和句式。重點字“平、曠、屋舍、儼然、之、屬、極、甘、臨、西”。平:平坦。曠:空闊;寬闊。屋舍:房屋。儼然:整齊的樣子。之:這。屬:類。極,很。甘,甘甜。臨,靠近。西,向西。文言文翻譯原則:信達雅,就是字詞要翻譯準確,語言表達要通達優美。文言文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故答案為:①土地平坦寬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②池水很甘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向西流15.《桃花源記》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黑暗的現實生活不滿,反映當時人們對美好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反壓迫反戰亂的愿望。

故答案為:作者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對社會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達了自己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亂的愿望,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愿望。【答案】16.D17.①演員在表演中大量運用虛擬性的程式化手段;②“唱念做打”是中國傳統戲劇四類基本的表演手段;③中國戲劇極其豐富與多元。18.①戲曲專業人士多用創新形式展示戲曲;②年輕戲曲人能多為戲曲傳播貢獻力量;③媒體、自媒體等多傳播戲曲文化;④短視頻等平臺可以對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認證、對魚龍混雜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選擇題注意在材料中找到對應句,逐字分析,選項內容和材料不要有出入,如事物發展順序、線索、情感、語言特點、結構、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無中生有。

(2)本題考查概括能力。根據題目要求,通讀材料一,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關鍵語句,整合語言,簡要概括中國傳統戲劇的特點即可。

(3)本題考查提建議。讀懂題目要求,通讀材料三,在圖表中找到對應句,分析歸納人們對粵劇傳承發展的看法并給出合理建議即可。16.D:是由于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戲曲。【材料三】常在網上沖浪的年輕人并不排斥戲曲,反而有成為互聯網“看戲主力”的趨勢。應該是年輕人越來越喜歡戲曲,不是不喜歡。

故答案為:D17.在材料中找到對應句歸納即可。

①演員在表演中大量運用虛擬性的程式化手段。

②“唱念做打”是中國傳統戲劇四類基本的表演手段。。

③戲曲都以“唱念做打”為基本的表現手法,但是在各地卻出現了不同的戲曲音樂風格,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300多個劇種,至今仍有200個左右的劇種流傳在各地,體現了中國戲劇極其豐富與多元的風范。即中國戲劇極其豐富與多元。

故答案為:①演員在表演中大量運用虛擬性的程式化手段;②“唱念做打”是中國傳統戲劇四類基本的表演手段;③中國戲劇極其豐富與多元。18.結合圖表內容分析即可。

圖表顯示希望戲曲專業人士多用創新形式展示戲曲占比60.98%,即戲曲可以多用創新的形式展示。

圖表顯示希望年輕戲曲人能多為戲曲傳播貢獻力量占比60.65%,即年輕戲曲人能多為戲曲傳播貢獻力量。

圖表顯示希望媒體、自媒體等多傳播戲曲文化占比50.17%,即媒體、自媒體等多宣傳戲曲文化。

圖表顯示受訪者希望短視頻等平臺可以對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認證,對魚龍混雜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占比35.94%,即短視頻等平臺可以對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認證、對魚龍混雜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

故答案為:①戲曲專業人士多用創新形式展示戲曲;②年輕戲曲人能多為戲曲傳播貢獻力量;③媒體、自媒體等多傳播戲曲文化;④短視頻等平臺可以對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認證、對魚龍混雜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答案】19.老家捋槐花,變著花樣吃槐花、晾曬槐花。;朋友逐漸適應城市生活,為之前的魯莽而后悔。20.①將夜燈下的槐花比作壁燈,把槐花的光澤比作玉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夜燈下槐花的隱約、幽靜,引發了我對故鄉槐花的懷念。②運用“勾”“順著葉脈輕輕地一根一根地捋”等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槐花節家鄉男女老少捋槐花的場景,表現了家鄉特有風俗和人們的辛勤。21.作者是陜西人,槐樹作為一種北方鄉土樹種,在當地十分常見,槐樹養育了故鄉人民。同時,槐樹的堅韌、頑強象征了故鄉人民的勤勞、聰慧的品質,是故鄉的象征。作者長期離開家鄉,看見槐花,睹物思鄉,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22.本文的快樂除了有對家鄉美好風俗、淳樸民風的懷念與熱愛,更多的是通過朋友的遭遇,理解了人在異鄉,“必得經歷一番痛苦的蛻變才能逐漸適應”,這一道理之后的透徹與安心。《社戲》主要寫“我”少年時代在農村看戲的愉快生活,描寫了作者幼時一段看社戲的往事,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擺脫封建束縛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能力。根據題目要求,通讀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關鍵語句,在文中找到對應句,整合語言,簡要概括大意即可。

(2)1)本題考查修辭手法。注意修辭格式,指出運用何種修辭方法,分析如何修飾語句,修辭的作用,表達作者何種情感。常考修辭手法是:比喻、擬人、排比、反問、設問、借代等。

2)本題考查描寫的作用。描寫包括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正側面描寫等。注意格式,指出運用何種描寫方法,分析如何修飾語句,表達作者何種情感態度觀點。人物描寫方法是: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描寫。

(3)本題考查學生探究能力。讀懂文章及題目要求,分析現狀,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結合資料內容分析作者聞到槐花就“聞見了故鄉的味道”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4)本題考查人物情感對比分析。通讀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描寫句、作者評價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綜合分析歸納主旨情感即可。19.在文中找到對應句歸納即可。

⑤老家人把采槐花叫捋槐花,捋槐花時,男人們拿著長長的撓鉤,勾住低處的槐枝,女人和孩子們順著葉脈輕輕地一根一根地捋,這樣捋下來的槐花干凈,也不會折斷樹枝。槐花開的那幾天,家家都會蒸槐花麥飯,晾曬槐花。即老家捋槐花,變著花樣吃槐花、晾曬槐花。

⑧一位朋友說他壓力太大的時候,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只好驅車二三百里,回到故鄉的老屋踏踏實實睡一覺,第二天滿血復活,再殺回城市繼續打拼。故鄉的清風朗月是治療失眠的良藥。如今,他事業發展順利,一雙兒女乖巧可愛,他的失眠早已不治而愈。朋友感嘆著,為自己當年的魯莽之舉而自責。即朋友逐漸適應城市生活,為之前的魯莽而后悔。

故答案為:①老家捋槐花,變著花樣吃槐花、晾曬槐花。②朋友逐漸適應城市生活,為之前的魯莽而后悔。20.①閃耀著玉石般柔美的光澤,比喻,把槐花的光澤比作玉石。像一盞盞壁燈,比喻,把路燈下的槐花比作壁燈。生動的寫出了夜晚路燈下槐花隱約而幽靜的特點,進而引發我對故鄉槐花的思念和懷念。②拿著、勾住、捋,動作描寫,寫了槐花節是全家男女老少齊上陣捋槐花的具體場景,這是家鄉特有的場景,體現家鄉的風俗和人們的辛勤勞作,表達作者的贊美。故答案為:①將夜燈下的槐花比作壁燈,把槐花的光澤比作玉石,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夜燈下槐花的隱約、幽靜,引發了我對故鄉槐花的懷念。

②運用“勾”“順著葉脈輕輕地一根一根地捋”等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槐花節家鄉男女老少捋槐花的場景,表現了家鄉特有風俗和人們的辛勤。21.資料顯示:①槐作為一種北方鄉土樹種,寫槐樹是故鄉的象征。

②無論環境多么惡劣,土壤多么瘠薄,亦能傲然挺立,健康生長,就像當地的農民,辛勤勞作,不畏艱苦,勤勞肯干。槐樹是家鄉的標志和象征。

③被百姓稱為“救命樹”。寫槐樹養育了當地的百姓。

④梁新會是陜西人,本文寫他在外地工作,長期不在故鄉,所以看到槐花就想到了自己故鄉的哪些槐花,睹物思鄉,突出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眷戀。

故答案為:作者是陜西人,槐樹作為一種北方鄉土樹種,在當地十分常見,槐樹養育了故鄉人民。同時,槐樹的堅韌、頑強象征了故鄉人民的勤勞、聰慧的品質,是故鄉的象征。作者長期離開家鄉,看見槐花,睹物思鄉,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22.本文寫聞到槐花香就高興是因為作者由槐花想到了故鄉,引起對故鄉民風民俗的思念和懷念。同時也通過一個朋友逐漸適應城市生活,為之前的魯莽而后悔的事情獲得了領悟:人也一樣,必得經歷一番痛苦的蛻變才能逐漸適應。

《社戲》寫童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寫鄉下的生活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情趣,掘蚯蚓釣河蝦,飽餐一頓,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燒吃羅漢豆的活動,使“我”無比歡快,心曠神怡。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代美好生活的懷念,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以及對擺脫束縛走向自由生活的向往。

故答案為:本文的快樂除了有對家鄉美好風俗、淳樸民風的懷念與熱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