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古詩詞基礎篇之常見文言文實詞、虛詞_第1頁
中考語文復習:古詩詞基礎篇之常見文言文實詞、虛詞_第2頁
中考語文復習:古詩詞基礎篇之常見文言文實詞、虛詞_第3頁
中考語文復習:古詩詞基礎篇之常見文言文實詞、虛詞_第4頁
中考語文復習:古詩詞基礎篇之常見文言文實詞、虛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7古詩詞基礎篇--常見文言文實詞、虛詞匯總

(一)實詞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怎么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安定安居而天下熄(《富貴不能淫》)

安逸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安身衣食所安(《曹劌論戰》)

比罪近其兩膝相比者(《核舟記》)

淺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劌論戰》)

見識短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軍隊可汗大點兵(《木蘭詩》)

士兵一老河兵聞之(《河中石獸》)

兵銳兵刃(《周亞夫軍細柳》)

兵器,武器將軍亞夫持兵揖曰(《周亞夫軍細柳》)

兵甲已足(《出師表》)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一起

二石獸并沉焉(《河中石獸》)

全,都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和,同對聯、題名并篆文(《核舟記》)

記策勛十二轉(《木蘭詩》)

策馬鞭執策而臨之(《馬說》)

用馬鞭驅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真正,確實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富貴不能淫》)

誠心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實在,確實誠宜開張圣聽(《出師表》)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騎、駕雖乘奔御風(《三峽》)

乘坐公與之乘(《曹劌論戰》)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十二章》)

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二章》)

一狼仍從(《狼》)

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周亞夫軍細柳》)

從流飄蕩(《與朱元思書》)

隸而從者(《小石潭記》)

跟隨太守歸而賓客從也(《醉翁亭記》)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醉翁亭記》)

從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送東陽馬生序》)

當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曹劌論戰》)

戰則請從(《曹劌論戰》)

溯澗從之,道阻且長(《兼葭》)

自便舍船,從口入(《桃花源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旦日,客從外來(《鄒忌諷齊王納諫》)

堂房親屬贈從弟(《贈從弟》)

早晨旦辭爺娘去(《木蘭詩》)

旦每至晴初霜旦(《三峽》)

第二天旦日,客從外來(《鄒忌諷齊王納諫》)

殆疑惑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十二章》)

講述國人道之(《穿井得一人》)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道路行天下之大道(《富貴不能淫》)

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

行道之人弗受(《魚我所欲也》)

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以咨謖善道(《出師表》)

政治制度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學問,學說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度越過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凡是凡河中失石(《河中石獸》)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正方欲行(《狼》)

古代計量面積用語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圓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

諫》)

花芳草鮮美(《桃花源記》)

野芳發而幽香(《醉翁亭記》)

侍奉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魚我所欲也》)

奉供給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接受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表

憑借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與朱元思書》)

背著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愚公移山》)

至于負者歌于途(《醉翁亭記》)

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

重新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更加不更顛乎(《河中石獸》)

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更有癡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古時王侯的自稱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勸學》)

幼而無父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道之行也》)

唯一大漠孤煙直(《使至塞上》)

股大腿屠自后斷其股(《狼》)

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論語〉十二章》)

舊,原來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原來的送兒還故鄉(《木蘭詩》)

原因、緣故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所以故外戶不閉(《大道之行也》)

故漁者歌曰(《三峽》)

故雖有名馬(《馬說》)

故余雖愚(《送東陽馬生序》)

故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亭記》)

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表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

求之下流,固顛(《河中石獸》)

固然、當然

固不知子矣(《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固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必,一定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周亞夫軍細柳》)

本來子固非魚也(《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回頭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行》)

顧看,視顧野有麥場(《狼》)

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表

觀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欣賞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景色、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看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余因得遍觀群書(《送東陽馬生序》)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杞人憂天》)

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

國家

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國人道之(《穿井得一人》)

國都

則有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躬親自躬耕于南陽(《出師表表

茍且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

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規打算,計劃欣然規往(《桃花源記》)

回家一屠晚歸(《狼》)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醉翁亭記》)

回來歸來見天子(《木蘭詩》)

歸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

女子出嫁男有分,女有歸(《大道之行也》)

歸依、歸附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聚攏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記》)

超過、勝過過中不至(《陳太丘與友期行》)

經過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

過犯錯誤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過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過于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喜愛,愛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論語〉十二章》)

好美麗的好鳥相鳴(《與朱元思書》)

好的君子好逑(《關雎》)

呼吼陰風怒號(《岳陽樓記》)

取別號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河流山門圮于河(《河中石獸》)

黃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遺憾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怨恨恨別鳥驚心(《春望》)

擔憂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陽馬生序》)

患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禍患,災難

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聚會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

一定會當凌絕頂(《望岳》)

同“慧”,聰明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惠大王加惠(《唐雎不辱使命》)

恩惠

小惠未遍(《曹劌論戰》)

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

至h等到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

及及下船(《湖心亭看雪》)

到及郡下(《桃花源記》)

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很,十分,非常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

到了極點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

窮盡、盡頭此樂何極(《岳陽樓記》)

至、到達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岳陽樓記》)

集會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詠雪》)

停息沙鷗翔集(《岳陽樓記》)

計日以還(《送東陽馬生序》)

計計算

可計日而待也(《出師表》)

增加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好處、益處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給予大王加惠(《唐雎不辱使命》)

戴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虛報,以少報多弗敢加也(《曹劌論戰》)

假裝乃悟前狼假寐(《狼》)

借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其間千二百里(《三峽》)

中間

頹然乎其間者(《醉翁亭記》)

間隔、隔開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參與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期間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間或、偶然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簡挑選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了解見往事耳(《孫權勸學》)

知曉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勸學》)

歸來見天子(《木蘭詩》)

朝見、拜見請以軍禮見(《周亞夫軍細柳》)

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不見曦月(《三峽》)

千丈見底(《與朱元思書》)

看見

明滅可見(《小石潭記》)

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同“現。表現、顯露才美不外見(《馬說》)

接見曹劌請見(《曹劌論戰》)

同“現”,出現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且,又將復何及(《誡子書》)

帶領將軍百戰死(《木蘭詩》)

扶持、攙扶出郭相扶將(《木蘭詩》)

將要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曉霧將歇(《答謝中書書》)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與臣而將四矣(《唐雎不辱使命》)

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將以下騎送迎(《周亞夫軍細柳》)

將士

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周亞夫軍細柳》)

拿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

津渡口后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兀擔中肉盡(《狼》)

盡頭林盡水源(《桃花源記》)

吃完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竭盡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全部進盡忠言(《出師表》)

消失山隨平野盡(《渡荊門送別》)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景日光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景色四時之景不同(《醉翁亭記》)

就參加,從事蒙乃始就學(《孫權勸學》)

居住常一人居外(《穿井得一人》)

安居而天下熄(《富貴不能淫》)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居天下之廣居(前一個“居”)(《富貴不能淫》)

住宅居天下之廣居(后一個“居”)(《富貴不能淫》)

經過居無何,上至(《周亞夫軍細柳》)

停留不可久居(《小石潭記》)

處在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

選拔、任用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推薦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具答之(《桃花源記》)

詳細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同“俱",全、皆百廢具興(《岳陽樓記》)

具備、具有各具情態(《核舟記》)

隔絕、隔斷沿溯阻絕(《三峽》)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三峽》)

消失

湖中人鳥聲俱絕(《湖心亭看雪》)

絕山獻多生怪柏(《三峽》)

絕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到極點的天下獨絕(《與朱元思書》)

停止猿則百叫無絕(《與朱元思書》)

隔絕的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斷往來而不絕者(《醉翁亭記》)

實意義例句出處

撒鹽空中差可擬(《詠雪》)

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

不可不學(《孫權勸學》)

可以調素琴(《陋室銘》)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竟不可得(《河中石獸》)

可可以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

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周亞夫軍細柳》)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二者不可得兼(《魚我所欲也》)

可計日而待也(《出師表表

值得可愛者甚蕃(《愛蓮說》)

“豈可”的省縮,哪能,豈能可得而犯邪(《周亞夫軍細柳》)

大約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愛戀仍憐故鄉水(《渡荊門送別》)

憐可惜可憐白發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

以寄之》)

靠近,臨近滄州南一寺臨河干(《河中石獸》)

面對把酒臨風(《岳陽樓記》)

臨到臨溪而漁(《醉翁亭記》)

居高面下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將要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名字卷卷有爺名(《木蘭詩》)

出名,有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銘》)

名有名氣的故雖有名馬(《馬說》)

命名名之者誰(《醉翁亭記》)

有名望的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送東陽馬生序》)

約定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

滿(一年)期年之后(《鄒忌諷齊王納諫》)

類像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啟打開啟窗而觀(《核舟記》)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悲守窮廬(《誡子書》)

窮困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停止蟬則千轉不窮(《與朱元思書》)

窮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愚公移山》)

而樂亦無窮也(《醉翁亭記》)

盡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極窮冬烈風(《送東陽馬生序》)

趨跑,疾走嘗趨百里外(《送東陽馬生序》)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陳太丘與友期行》)

一狼徑去(《狼》)

旦辭黃河去(《木蘭詩》)

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河中石獸》)

離開

去成禮而去(《周亞夫軍細柳》)

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停數日,辭去(《桃花源記》)

則有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醉翁亭記》)

消失年與時馳,意與日去(《誡子書》)

進入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行》)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周亞夫軍細柳》)

從口入(《桃花源記》)

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注入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賣油翁》)

映入草色入簾青(《陋室銘》)

插入高峰入云(《答謝中書書》)

在國內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進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侵入匈奴大入邊(《周亞夫軍細柳》)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好的方面,優點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二章》)

擅長、善于陳康肅公善射(《賣油翁》)

贊嘆稱善者久之(《周亞夫軍細柳》)

好的以咨i取善道(《出師表》)

好以大易小,甚善(《唐雎不辱使命》)

善良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出師表》)

好處,益處不知其善也(《雖有嘉肴》)

一會兒少時,一狼徑去(《狼》)

少缺少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記承天寺夜游》)

少量飲少輒醉(《醉翁亭記》)

美好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弈者勝(《醉翁亭記》)

月生取勝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盡臣不勝受恩感激(《出師表表

買愿為市鞍馬(《木蘭詩》)

東市買駿馬(《木蘭詩》)

市集市

百里奚舉于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公共場合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廢寢食者(《杞人憂天》)

吃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嘉肴》)

食不飽,力不足(《馬說》)

飯疏食,飲水(《〈論語〉十二章》)

食物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衣食所安(《曹劌論戰》)

同“飼”,喂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供養,給……吃主人日再食(《送東陽馬生序》)

使喚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

縱使,即使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杞人憂天》)

第一個“使”是“派遣”,于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周亞夫軍細柳》)

第二個“使”是“使臣”

讓,命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周亞夫軍細柳》)

使

使老有所終(《大道之行也》)

必能使行陣和睦(《出師表》)

派遣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日(《唐雎不辱使命》)

假如、假使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魚我所欲也》)

實詞意義例句出處

使第一個“使”是“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第二個“使”是“出使”

使得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表

孤常讀書(《孫權勸學》)

書籍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