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1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魯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1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魯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1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魯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1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魯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1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魯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后限時集訓11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對應學生用書第327頁)一、選擇題如圖為某大洋局部環流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圖示大洋環流是()A.北半球中低緯度的大洋環流B.南半球中高緯度的大洋環流C.南太平洋的大洋環流D.北印度洋夏季的大洋環流2.該大洋環流的驅動力是()A.夏季風和冬季風 B.水平補償流C.東北信風和盛行西風 D.地轉偏向力1.A2.C[第1題,圖上洋流方向為順時針,依據其盛行風為東北風(南部)和西南風(北部),綜合分析應為北半球中低緯度的大洋環流。第2題,北半球中低緯度大洋環流的驅動力是東北信風(南部)和盛行西風(北部)。]漁獲產量的分布事實上代表了漁業資源量的空間分布和改變,漁業經常采納漁場資源重心描述漁場空間的變動。讀2014年12月~2015年7月大西洋中部某海疆(中上層魚類漁場)產量重心的空間分布和改變示意圖。完成3~5題。3.該漁場位于()A.非洲西部沿海 B.南美洲東部沿海C.北美洲東部沿海 D.歐洲西部沿海4.該漁場形成的主要條件是()A.南赤道暖流流經 B.河流帶來養分物質C.寒暖流交匯于大洋中 D.盛行上升補償流5.每年影響該漁場重心移動的主要風帶是()A.西風帶 B.東南信風帶C.東北信風帶 D.極地東風帶3.A4.D5.C[第3題,依據圖中的經緯度位置可知,該地應當位于非洲西部的大西洋。第4題,依據該漁場所在的位置可知,該地處于東北信風帶,而且位于大陸西岸,東北信風將海水吹離海岸,導致深層海水上泛,帶來豐富的養分鹽類,浮游生物增多,餌料增多,形成漁場。第5題,由上題分析可知,上升流是漁場形成的緣由,而東北信風是冷水上泛的緣由。由于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東北信風帶隨之發生移動,從而導致冷水上泛的位置不斷發生改變,漁場位置發生改變。]浙閩沿岸流源于長江口和杭州灣一帶,由長江、錢塘江的徑流入海后與海水混合而成,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沿岸海疆。受風力等因素的影響,其強弱具有明顯的季節改變。下圖示意浙閩沿岸流主要影響的海疆。據此完成6~8題。6.浙閩沿岸流勢力最弱的季節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7.冬季浙閩沿岸海疆等溫線大致()A.向低緯凸出 B.向外海凸出C.向高緯凸出 D.向陸地凸出8.浙閩沿岸流對沿岸海疆的影響有()A.降低污染程度 B.加劇海水污染C.擴大航運范圍 D.增加溫度和濕度6.B7.A8.B[第6題,讀圖可知,浙閩沿岸流由北向南流,為寒流,冬季受偏北風影響,勢力增加,夏季受偏南風影響,勢力最弱;春季和秋季為季風轉換季節,浙閩沿岸流受風向影響較小,勢力中等。第7題,浙閩沿岸流由北向南流,且源于緯度較高的長江口和杭州灣一帶,水溫相對較低,沿岸海疆等溫線應向低緯度方向凸出。第8題,浙閩沿岸流源于長江口和杭州灣一帶,長江和錢塘江中含有大量有機質和養分鹽類,該沿岸流南下時必定將大量有機質和養分鹽類輸送到沿岸海疆,加劇海水污染程度;浙閩沿岸流會影響航速,對航運范圍不會產生影響;浙閩沿岸流為寒流,對沿岸海疆有降溫、減濕作用。](2024·邢臺二模)2016年6月26日巴拿馬運輸河擴建運輸河開通儀式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安德羅尼克勞動愛護號貨輪,成為第一艘通過擴建后的巴拿馬運輸河的船只。下圖為該集團某遠洋航線圖。據此完成9~11題。9.只考慮洋流航線的影響,圖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費動力的航段為()A.甲 B.乙C.丙 D.丁10.丁段航程旁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A.使沿岸地區氣溫降低B.使沿岸熱帶沙漠呈南北延長狀C.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劇D.該段北部寒暖流交匯處形成漁場11.曼薩尼約旁邊海疆夏季多大霧天氣的主要緣由是()A.受沿岸暖流影響,空氣濕度大B.地處低緯地區,空氣對流劇烈,水汽上升冷凝C.地處低緯地區,又受沿岸寒流影響,水汽易冷凝D.近沙漠且位于信風的迎風坡,塵粒多,水汽易凝聚9.A10.D11.C[第9題,讀圖可知,甲航段自南向北航行,與東澳大利亞暖流流向相反,最耗費動力,A對。乙段沿著北赤道暖流及日本暖流,丙段沿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丁段沿墨西哥灣暖流,均與洋流流向相同,比較省力,B、C、D錯。故選A項。第10題,讀圖可知,丁段航程旁邊有墨西哥灣暖流,使沿岸地區氣溫上升,A錯。暖流對沿岸地區有增溫增濕作用,不會使沙漠延長,B錯。會使得污染凈化速度加快,C錯。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處,形成紐芬蘭漁場,D對。故選D項。第11題,當暖濕空氣經過寒冷的下墊面時,就易形成霧。該地,夏季氣溫高,沿岸加利福尼亞寒流流經時,下墊面冷,簡單形成霧,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12.讀7月索馬里洋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驅動索馬里洋流的西南風的成因。(2)推斷圖中索馬里洋流是屬于寒流還是暖流,并說明依據。(3)7月索馬里洋流旁邊海疆的魚群相對較多還是較少?為什么?(4)索馬里半島沿海有一條沙漠帶,說明這里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解析]第(1)題,依據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中夏季風的成因可知西南風成因是南半球的信風帶隨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并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形成。第(2)題,圖中有兩條等溫線,沿岸等溫線向北溫度遞增,故可知洋流來自相對低溫區,是寒流。第(3)題,考查秘魯漁場成因學問的遷移。7月索馬里半島盛行西南風,來自陸地的離岸風,使沿岸表層海水流失,底層海水上涌,帶來海底豐富養分鹽類,吸引魚群。第(4)題,沙漠帶的成因主要受冬夏季都是來自陸地的較干燥的風,與夏季沿岸寒流的降溫減濕的影響。[答案](1)夏季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轉成強勁的西南季風,驅動索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運動。(2)寒流。依據:因為索馬里洋流從水溫低于24℃的海區流向水溫高于24℃的海區(索馬里洋流的水溫比流經海區的水溫低)。(3)較多。依據:因為該季節索馬里盛行西南風,易于形成上升流,有利于吸引魚群集聚。(4)夏季盛行西南離岸風,較為干燥;冬季盛行東北風,氣流仍舊較為干燥;全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會加劇沿岸環境的干旱程度。(任答兩點即可)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大西洋暖流是大西洋北部勢力最強的一支暖流,隨著全球變暖,科學家發覺該洋流的流速已經比50年前下降了31%。太平洋生蠔屬于廣溫性貝類,對水溫的適應性較強,其生長的相宜水溫為8~32℃,主要分布于低潮線至水深20米的淺海區,養分價值高,味道鮮美,口感嫩滑,有“海洋牛奶”之美稱。(1)推斷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最快的季節,并說明理由。(2)分析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減緩的緣由及其影響。(3)分析太平洋生蠔在丹麥西海岸大量繁殖的緣由。[解析]第(1)題,北大西洋暖流流速最快的季節可從其成因方面(中緯西風)找推理依據進行推斷。第(2)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高緯地區的氣溫明顯上升,而低緯地區氣溫改變較小,從而使凹凸緯間的溫度差減小,進而導致凹凸緯間的氣壓差減小,使得凹凸緯間風速減小。北大西洋暖流是風海流,受西風的吹拂而成,所以,西風的風速越小,北大西洋暖流流速越小。此外,北冰洋海冰溶化,部分淡水南下,對北大西洋暖流也有阻礙作用。第(3)題,丹麥西海岸海岸線漫長,淺海面積廣,光熱條件較好,利于太平洋生蠔生長;且有多條河流入海,泥沙沉積,利于浮游生物生長,餌料豐富;北大西洋暖流流經,水溫相宜,利于越冬;當地天敵少,人們捕撈少,因此太平洋生蠔得以大量繁殖。[答案](1)冬季。北大西洋暖流的形成受盛行西風驅動,西風勢力強,則洋流流速快;冬季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南北溫差較夏季大,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2)緣由: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旁邊冰川溶化,大量淡水融入海水,但淡水密度小于海水,很難沉入下部水底,使部分淡水南下。北大西洋暖流的補償流減弱,進而導致洋流循環變慢,因此暖流勢力減弱。北大西洋暖流是風海流,全球氣候變暖使副極地與副熱帶地區的溫度差變小,副熱帶高氣壓與副極地低氣壓間氣壓差減小,氣壓梯度力因此減小,西風勢力變弱,引起北大西洋暖流減弱。影響:洋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