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構造 第五章 樓電梯構造_第1頁
建筑構造 第五章 樓電梯構造_第2頁
建筑構造 第五章 樓電梯構造_第3頁
建筑構造 第五章 樓電梯構造_第4頁
建筑構造 第五章 樓電梯構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樓電梯構造第五章樓電梯構造

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6臺階與坡道

5.2樓梯的尺度

5.3疏散樓梯設計

5.5樓梯的細部構造5.7電梯與自動扶梯

31.學時分配:4學時。2.教學基本要求掌握樓梯的組成、尺度與設計要求掌握樓梯踏步表面的處理和欄桿扶手的構造了解電梯和自動扶梯了解臺階坡道的構造組成。3.教學重難點:樓梯的尺度及細部構造。第五章樓電梯構造

4

坡道、臺階、樓梯、爬梯、電梯、自動扶梯等是用來聯系建筑物室內外高差以及不同標高樓層的豎向交通構件。有些公共建筑里,還設有自動步道用于聯系同一層的水平交通。第五章樓電梯構造

5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臺階和坡道室外樓梯弧形樓梯

6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金屬樓梯

觀景電梯

電梯廳

自動步道

自動扶梯

⒈樓梯的組成梯段、平臺、欄桿(欄板)扶手5.1.1樓梯的組成與設計要求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梯段:又稱梯跑,是平臺之間的傾斜構件,每一梯段上的踏步數目不能少于3步,最多不超過18步。平臺:按位置不同分為中間平臺和樓層平臺,中間平臺用來調節體力,并用來使梯段轉換方向。樓層平臺是作為樓梯與樓層聯系過渡的地方。欄桿扶手:是樓梯的安全保護設施。梯段寬度不大時,只在臨空的一面設欄桿扶手。當梯段較寬時,應在靠墻一邊加設靠墻扶手。特別寬的梯段,還應該在梯段中間增設中間扶手。

8圖5.2組成樓梯的各部位名稱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

9

⒉樓梯的設計要求(1)通行順暢、疏散便利(2)結構堅固、防火安全(3)施工方便、經濟合理(4)造型美觀5.1.2樓梯的形式⒈按位置分:室外樓梯、室內樓梯⒉按結構材料分:木樓梯、鋼筋混凝土樓梯、金屬樓梯和混合樓梯。⒊按使用性質分:交通樓梯、輔助樓梯、疏散樓梯

敞開式樓梯、封閉式樓梯、防煙樓梯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

10⒋按施工方式分:預制裝配式樓梯、現澆整體式樓梯。⒌按外形特征分:直行單跑樓梯直行多跑樓梯平行雙跑樓梯

⑴直線型平行雙分雙合樓梯折行樓梯交叉跑樓梯

⑵曲線型螺旋形樓梯弧形樓梯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

115.1樓梯的組成與形式

圖5.3樓梯形式(a)直行單跑樓梯(b)直行多跑樓梯(c)平行雙跑樓梯(d)平行雙分樓梯(e)平行雙合樓梯(f)折行雙跑樓梯(g)折行三跑樓梯(h)設電梯折行三跑樓梯(i)直行單跑交叉樓梯(j)平行雙跑交叉樓梯(k)螺旋樓梯(l)弧形樓梯

125.2樓梯的尺度5.2.1坡度圖5.4樓梯的坡度范圍普通樓梯的坡度一般很少超過45°,26°34′最宜。自動扶梯一般不超過30°。專用梯因人流量不大,坡度可以陡一些,常在45°~60°之間,爬梯的坡度為60°~90°,主要用于防火梯或檢修梯。當多層建筑超過10米時,必須設防火梯,構造上應能直通屋頂。

135.2.2踏步尺度

樓梯踏步高寬比根據樓梯坡度要求和不同類型人體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確定,應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適的要求。常用的坡度為1:2左右。人流量大、安全要求高的樓梯坡度應該平緩一些,反之則可陡一些。踏步尺度經驗公式:

b+2h=600~620mmb+h=450mm

為了在踏步寬一定的情況下增加行走舒適度,常將踏步出挑20~30mm,使踏步實際寬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寬度。5.2樓梯的尺度

14圖5.5踏步形式(a)一般樓梯形式(b)帶踏口樓梯形式(c)斜踢面樓梯形式5.2樓梯的尺度

15表5.1樓梯踏步最小寬度與最大高度單位:mm樓梯類別最小寬度最大高度住宅共用樓梯260175幼兒園、小學等樓梯260150電影院、劇場、體育館、商場、醫院、療養院、旅館、大中學校等樓梯280160其他建筑樓梯260170專用疏散樓梯250180服務樓梯、住宅套內樓梯2202005.2樓梯的尺度

165.2.2踏步尺度取決于緊急疏散時通過的人流量和家具設備通行寬度防火規范專業規范⒈梯段的寬度(a)

單股人流的寬度=人的平均肩寬,550mm提物尺寸或擺幅

0~150mm=550~700mm消防要求:每個梯段必須保證二人同時上下,則最小寬度應為1100~1400mm(室外梯最小可為800~900mm)工程實踐中,由于梯間尺寸受模數限制,因而梯段的寬度往往會有些上下浮動。

5.2樓梯的尺度

17表5.2樓梯梯段寬度單位:mm5.2樓梯的尺度

18舉例:住宅:≤6層,一邊設欄桿,梯段凈寬≮1m

扶手中心到墻內皮>6層≮1.1m戶內梯:一邊臨室時≮0.75m、兩邊為墻≮0.9m醫院:病房梯≮1.3m、門診及療養院的主樓梯≮1.65m商店、電影院的主樓梯≮1.4m(應符合計算人流股數的規定)教學樓≮1.5m5.2樓梯的尺度

19⒉梯段的長度(L)梯段的長度是指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長度,取決于該梯段的踏步數及每一踏步的踏面寬度。計算公式為:L=b×(n-1),其中:L——梯段的長度

b——踏步的寬度

n——梯段的踏步數(18≥n≥3)

(注意:此處踏步數為踢面高步數)5.2樓梯的尺度

1)C≈60~200mm或C=0(三跑樓梯中,C值不限)

2)樓梯井寬:公建中不應小于要150mm、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及少年兒童專用活動場所的梯井凈寬?200mm時,必須防止采取少年兒童攀滑的措施。

少兒胸背厚度

5.2.4梯井寬度(C)5.2樓梯的尺度

樓梯平臺寬度包括中間平臺的寬度(D1)和樓層平臺的寬度(D2)。⒈中間平臺的寬度

不得小于梯段凈寬且改變方向時(雙跑)≮1.2m

不改變方向時(直跑)≮1.1m

醫院主樓梯和疏散樓梯的平臺寬≮2m。

⒉樓層平臺的寬度(D2)其門扇開足時不應減少梯段的凈寬樓梯正面門扇開足時宜保持0.6m平臺凈寬側墻門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m

5.2.5平臺寬度(D)5.2樓梯的尺度

22圖5.7樓層平臺的寬度5.2樓梯的尺度

23

5.2.6欄桿和扶手高度

樓梯應至少于一側設扶手,梯段凈寬達三股人流(>

1650mm)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2200mm)時宜加設中間扶手。室內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于0.9m,靠梯井一側水平扶手長度超過0.5m時,其高度不應小于1.05m

高層住宅及中小學校為1.1m。兒童扶手0.6m高室外樓梯扶手高1.1m有青少年兒童使用的欄桿間距≯110mm,且不易攀登構造

少兒頭寬度梯段寬大于1650mm時,應增設靠墻扶手,超過2200mm時,應增設中間扶手。

5.2樓梯的尺度

24圖5.8欄桿扶手高度5.2樓梯的尺度

25樓梯平臺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小于2m,梯段凈高不宜小于2.20m。注:梯段凈高為踏步前緣(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級踏步前緣以外0.30m范圍內)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緣間的垂直高度。5.2.7凈空高度圖5.9樓梯凈空高度5.2樓梯的尺度

26

在平行雙跑樓梯中,常利用底層中間平臺下的空間作為出入通道,為保證平臺下凈高滿足要求。5.2樓梯的尺度圖5.10底層休息平臺下作出入口的處理方式

27

5.3疏散樓梯設計5.3.1疏散樓梯的分類與設置范圍

⒈敞開樓梯間建筑物內由墻體等圍護構件構成的無封閉防煙功能,且與其他使用空間相通的樓梯間。設置范圍:在低層建筑中廣泛采用。由于樓梯間與走道之間無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發生火災就會成為煙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層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應采用。

28⒉封閉樓梯間指用耐火建筑構件分隔,能防止煙和熱氣進入的樓梯間。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和高層工業建筑中封閉樓梯間的門應為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設置范圍:(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醫院、療養院的病房樓;旅館;超過2層的商店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設置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且建筑層數超過2層的建筑;超過5層的其它公共建筑。5.3疏散樓梯設計

29(2)高層建筑裙房。(3)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4)居住建筑:超過2層的通廊式居住建筑、層數超過6層或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500m2

的其它形式的居住建筑;7層至11層的通廊式住宅;7層至9層的塔式住宅;12層至18層的單元式住宅。(5)地下層數小于3層或地下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商店和設置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地下建筑(室)。(6)電梯井與疏散樓梯相鄰布置的住宅建筑。其中:第(4)條的①、③和第(6)條,當戶門采用乙級防火門時,可不設置封閉樓梯間。5.3疏散樓梯設計

30⒊防煙樓梯間在樓梯間入口處設有防煙前室,或設有專供排煙用的陽臺、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為乙級防火門的樓梯間。設置范圍:(1)一類高層建筑;(2)除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3)居住建筑:12層及12層以上的通廊式住宅,10層及10層以上的塔式住宅,19層及19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4)地下層數為3層及3層以上或地下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商店和設置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地下建筑(室)。5.3疏散樓梯設計

31

⒋室外疏散樓梯室外疏散樓梯是指用耐火結構與建筑物分隔,設在墻外的樓梯。室外疏散樓梯主要用于應急疏散,可作為輔助防煙樓梯使用。一般設于端部,多為單跑或懸挑。5.3疏散樓梯設計

32

5.3.2疏散樓梯的設計要求⒈疏散樓梯的數量公共建筑和走廊式住宅一般應設不少于二部樓梯,單元式住宅可例外.2~3層的建筑(醫院、療養院、老年人建筑、托兒所、幼兒園除外)符合下列要求時,可設一個疏散樓梯.

設置一個樓梯的條件耐火等級層數每層最大建筑面積㎡

人數一、二級三層500第二與第三層人數之和不超過100人三級三層200第二與第三層人數之和不超過50人四級二層200第二層人數不超過30人5.3疏散樓梯設計

33除托兒所、幼兒園外,建筑面積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數不超過50人的單層公共建筑,可設一個疏散樓梯.

除地下室外,相鄰兩個防火分區之間的防火墻上有防火門連通時,且相鄰兩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之和不超過表5.4規定的公共建筑,可設一個疏散樓梯.

表5.4兩個防火分區之和最大允許建筑面積5.3疏散樓梯設計

34(4)單元式住宅設一個疏散樓梯的條件:

十八層及以下每個單元設有一座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單元之間的樓梯通過屋頂連通,單元與單元之間設有防火墻,戶門為甲級防火門,窗間墻寬度、窗檻墻高度大于1.2m且為不燃燒體墻的單元式住宅。超過十八層,每個單元設有一座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十八層以上部分每層相鄰單元樓梯通過陽臺或凹廊連通(屋頂可以不連通),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部分單元與單元之間設有防火墻,且戶門為甲級防火門,窗間墻寬度、窗檻墻高度大于1.2m且為不燃燒體墻的單元式住宅。(5)塔式住宅設一個疏散樓梯的條件:

十八層及以下,每層不超過8戶,建筑面積不超過650㎡,且設有一座防煙樓梯間和消防電梯的塔式住宅。5.3疏散樓梯設計

35

⒉疏散樓梯的布置(1)應與電梯有機配合,并應放在明顯和易于找到的部位,(2)不宜放在建筑物的角部和邊部,(3)疏散樓梯間應盡量靠外墻設置,(4)樓梯間在各層的位置不宜改變,以利于使用和緊急疏散。(5)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層采用擴大封閉樓梯間。當層數不超過4層時,可將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小于等于15m處。(6)疏散樓梯的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其相鄰2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5.3疏散樓梯設計

36圖5.11樓梯和電梯位置5.3疏散樓梯設計

37表5.5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5.3疏散樓梯設計

38⒊疏散樓梯的防火要求(1)樓梯間應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宜靠外墻設置。(2)樓梯間及防煙樓梯間前室的內墻上,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戶門外,不應開設其它門、窗、洞口。(3)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垃圾道。(4)樓梯間及防煙樓梯間前室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并不應有影響疏散的突出物。

(5)疏散樓梯和走道上的階梯不應采用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

5.3疏散樓梯設計

39(6)居住建筑內的煤氣管道不應穿過樓梯間,當必須局部水平穿過樓梯間時,應穿鋼套管保護,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7)除通向避難層錯位的樓梯外,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位置不應改變,首層應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疏散樓梯和走道上的階梯不應采用螺旋樓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兩級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過10°,且每級離扶手0.25m處的踏步寬度超過0.22m時,可不受此限。(8)地下室、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樓梯間時,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位完全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5.3疏散樓梯設計

40

表5.6高層建筑疏散樓梯梯段的最小凈寬單位:m5.3疏散樓梯設計

414.封閉樓梯間的設計要求⑴樓梯間應靠外墻,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當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時,應按防煙樓梯間規定設置。⑵高層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并向疏散方向開啟。⑶樓梯間的首層緊接主要出口時,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內形成擴大的封閉樓梯間,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防火措施與其它走道的房間隔開。⑷高層廠房(倉庫)、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員密集的多層丙類廠房設置封閉樓梯間時,通向樓梯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⑸其它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可采用雙向彈簧門。

5.3疏散樓梯設計

425.防煙樓梯間的設計要求⑴樓梯間入口處應設前室、陽臺或凹廊。

⑵前室的面積,對公共建筑不應小于6m2,與消防電梯合用的前室不應小于10m2;對于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m2,與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6m2;對于人防工程不應小于10m2。⑶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⑷樓梯間的首層可將走道和門廳等包括在樓梯間前室內,形成擴大的防煙前室,但應采用乙級防火門等措施與其它走道和房間隔開。

⑸樓梯間與前室應自然通風、自然排煙,否則應設置獨立的機械加壓的防煙設施。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無論其能否自然通風,防煙樓梯間及前室均應設置機械防煙與排煙設施。5.3疏散樓梯設計

43圖5.12防煙樓梯間的形式5.3疏散樓梯設計

446.室外疏散樓梯的設計要求⑴樓梯及每層出口平臺應用不燃燒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h。⑵在樓梯周圍2m范圍內的墻上,除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疏散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且不應正對梯段。⑶樓梯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m,傾斜角一般不宜大于

45°,欄桿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1m。5.3疏散樓梯設計

45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4.1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

按梯段的支承方式不同,分為梁承式、墻承式、懸挑式三種。其共同特點是:構件小而輕,易制作;施工繁而慢。⒈梁承式預制構件主要有梯段、平臺梁、平臺板三部分。其中,梯段又有板式和梁板式之分。(1)梯段梁板式梯段:由踏步板和斜梁組成的。在踏步板兩端各設一根斜梁,踏步板支撐在斜梁上。由于構件體量小,不需要大型起重設備即可安裝,施工簡便。

46板式梯段:由斜梯段板和平臺梁組成的。斜梯段板為帶踏步的鋼筋混凝土鋸齒形板,其上下端直接支撐在平臺梁上。由于沒有斜梁,梯段底面平整,結構厚度小,相應增大了平臺梁下凈空高度。實心板板式梯段:縱向抽孔空心板三角形孔橫向抽孔圓形孔(3)平臺板可根據需要采用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槽板或平板。當平臺上設計有管道井通過時,不宜布置空心板。平臺板一般平行于平臺梁布置,以利于加強樓梯間整體剛度。

5.4鋼筋混凝土樓梯

47圖5.15踏步板(a)一字形(b)L形c)倒L形(d)三角形圖5.16斜梁(a)支承一字形、L形踏步板(b)支承三角形踏步板圖5.18平臺板示意圖(a)平臺板平行于平臺梁(b)平臺板垂直于平臺梁5.4鋼筋混凝土樓梯

48⒉墻承式系指預制鋼筋混凝土踏步板直接擱置在墻上的一種樓梯形式。不需設平臺梁、梯斜梁和欄桿,從而節約鋼材和混凝土。由于踏步板直接安裝入墻體,會影響墻體砌筑和施工速度。踏步板入墻端形狀、尺寸與墻體砌塊模數不易吻合,砌筑質量不易保證,影響砌體強度,不利于抗震。

⒊懸臂式系指預制鋼筋混凝土踏步板一端嵌固于樓梯間側墻上,另一端凌空懸挑的樓梯形式。占用空間少,使樓梯間空間輕巧空透。整體剛度極差,不能用于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地區。5.4鋼筋混凝土樓梯

49優點是整體性好,剛度大,利于抗震;

缺點是施工周期長,模板耗費大。

1.板式樓梯

是指由梯段板承受該梯段全部荷載的樓梯。梯段與平臺相連,通常的處理是在平臺口處設置一平臺梁以支承上下梯段板和平臺板。

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底面平整;但梯段板較厚,自重較大,用于跨度在3m以內時較為經濟。

5.4.1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0圖5.21現澆板式鋼筋混凝土樓梯(a)帶平臺梁梯段板(b)折線形梯段板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1⒉梁板式樓梯由梯段斜梁、平臺梁和踏步板組成。踏步板支承在斜梁上,斜梁支承在平臺梁上,平臺梁支承在墻體或柱子上。梁板式樓梯在結構布置上有雙梁和單梁之分。(1)雙梁式:兩根梯梁分別布置在踏步兩端。梯梁與踏步板在豎向上的相對位置有兩種:梯梁在踏步板之下,踏步外露,稱為明步式。梯梁在踏步板之上,形成反梁,踏步包在里面,稱為暗步。(2)單梁式:只設一根梯梁,兩種布置方式。一種是在踏步板的一端設梯梁,踏步板另一端擱置在墻上,這種做法施工不便,應用不多;另一種是將單梁布置在踏步板的中部或一端,踏步板從梯梁的一側或兩側懸挑(圖5.23),這種做法施工方便,應用較多。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2圖5.22現澆梁板式鋼筋混凝土樓梯(a)梯斜梁下翻(明步)(b)梯斜梁上翻(暗步)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3圖5.23現澆梁懸臂式鋼筋混凝土樓梯

(a)折板式

(b)三角板式5.4鋼筋混凝土樓梯

54⒈面層做法踏步面層應方便行走、耐磨、防滑并易于清潔,同樓地層面層做法基本相同。

⒉防滑處理為避免行人行走時滑倒,踏步面層特別是人流量較大的樓梯踏步表面應設防滑條。防滑條通常設在接近踏口的位置,高出踏面2~3mm,材料有金剛砂、鑄鐵、銅條、陶瓷錦磚(馬賽克)、缸磚等。5.5樓梯的細部構造

5.5.1踏步表面處理

55圖5.24踏步面層及防滑處理(a)金鋼砂防滑條(b)地磚面踏步防滑條(c)馬賽克防滑條(d)有色金屬防滑條(e)粘貼地毯踏步防滑壓條(f)磨光花崗巖機刨毛面防滑條5.5樓梯的細部構造

56⒈欄桿的形式與構造欄桿是安全設施,同時又具有拉扶和裝飾的功能。按其形式分類有空花欄桿、實心欄板、混合式欄桿。5.5.2欄桿扶手構造

圖5.25空花欄桿5.5樓梯的細部構造

57圖5.26實心欄板(a)磚砌欄板(60mm厚)(b)鋼絲網水泥欄板5.5樓梯的細部構造

58

圖5.27混合式欄桿(a)金屬欄桿與鋼筋混凝土欄板組合(b)金屬欄桿與有機玻璃組合5.5樓梯的細部構造

59

⒉扶手構造

扶手是設與欄桿(欄板)頂部或設與梯段一側的墻上供行人依扶用的連續構件,常用的材料有木材、鋼管、塑料等。扶手斷面應考慮到手掌的尺寸,以舒適、美觀為原則。圖5.28扶手斷面形式與尺度5.5樓梯的細部構造

60⒊欄桿與扶手的連接構造1)欄桿與扶手的連接2)欄桿與梯段的連接預埋鐵件焊接預留孔洞插接螺栓栓接3)扶手與墻面連接靠墻扶手距墻不應小于45mm,以便扶握。5.5樓梯的細部構造

61圖5.29欄桿與扶手的連接構造(a)硬木扶手(b)鋼管扶手(c)水泥砂漿或水磨石扶手

(d)天然或人造石材扶手(e)塑料扶手5.5樓梯的細部構造

62

圖5.30欄桿與梯段的連接(a)、(b)焊接(c)、(d)插接(e)、(f)、(g)栓接5.5樓梯的細部構造

63

圖5.31扶手端部與墻(柱)的連接(a)預留孔洞插接(b)預埋防腐木磚木螺釘連接(c)預埋鐵件焊接5.5樓梯的細部構造

64

圖5.32靠墻扶手(a)圓木扶手(b)條木扶手(c)扶手鐵腳5.5樓梯的細部構造

65

臺階是指在室外或室內的地坪或樓層不同標高處設置的供人行走的階梯。坡道是指連接不同標高的樓面、地面,供人行或車行的斜坡式交通道。5.6室外臺階與坡道

5.6.1臺階1.臺階的尺度坡度:1~4%(15°~20°)(常用1/2,26°34’),樓梯(20°~45°)踏寬(b):300-400mm;踏高(h):100~150mm緩沖平臺寬≮1000mm

考慮無障礙設計時≮1500,鐵蓖子空格尺≯20mm,以防止拐杖陷入。

66

圖5.33臺階尺度5.6室外臺階與坡道

67⒉臺階的面層防滑、耐久――抗風化水泥石屑、斬假石、天然石材、防滑地磚3.臺階的墊層C10砼或(碎磚、碎石)磚、石嚴寒地區的〔室外臺階易出現凍脹破壞)措施:將臺階的墊層換作含水率低的砂石墊層。⒋臺階的設計要求室內臺階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當高差不足2級時,應按坡道設置。人流密集的場所臺階高度超過0.70m并側面臨空時,應有防護措施。5.6室外臺階與坡道

68⒈坡道的設置部位室內外入口處需通行車輛的建筑或不適宜做臺階的部位,應采用坡道來聯系。⒉坡道的尺度

1)坡道的寬度:根據建筑物的性質和使用要求來定,建筑出入口處的坡道寬度不應小于1200mm。2)坡道的坡度:坡道的坡度用高度與長度之比來表示,一般為1:8~1:12。室內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供輪椅使用的坡道不應大于1:12,困難地段不應大于1:8;自行車推行坡道每段坡長不宜超過6m,坡度不宜大于1:5;5.6.2坡道5.6室外臺階與坡道

69表5.7每段坡道的坡度、坡段高度和水平投影長度最大允許值(mm)

坡度1/201/161/121/101/81/6坡段最大高度15001000750600350200坡段水平長度30000160009000600028001200⒊坡道地面平整、堅固、防滑――防滑條線或凹槽(礓蹉、鋸齒)

⒋坡道的設計要求室內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m時,宜設休息平臺。坡道兩側在900mm和650mm高度處宜設上下層扶手,有無障礙設計要求的坡道起點和終點處的扶手,應水平延伸300mm以上;坡道側面凌空時,欄桿下端宜設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擋臺。

5.6室外臺階與坡道

70

電梯和自動扶梯是建筑物中的用電力帶動運行的垂直交通工具,具有快速、方便、省時、省力的特點,在多層、高層建筑中被廣泛應用。⒈電梯的類型(1)按性質分:客梯、貨梯、消防電梯(2)按電梯行駛速度分:高速電梯、中速電梯、低速電梯(3)其他類型:觀景電梯、無障礙電梯、無機房電梯、液壓電梯⒉電梯的組成及構造(1)轎廂(2)電梯井道常采用鋼筋混凝土整體現澆而成。5.7電梯與自動扶梯

5.7.1電梯

71井道的尺寸在頂層停靠層必須有4.5m以上的高度;在底層以下也需要留有不小于1.4深的地坑,當地坑深度達到2.5m時,應設檢修爬梯和必要的檢修照明電源。井道的防火

井道的通風井道的隔聲(3)電梯機房一般設在電梯井道的頂部,也設在底層或中間層,稱之為下機房。機房的平面尺寸需根據機械設備尺寸的安排和管理維修要求來決定,一般在兩個方向每邊至少擴出600mm寬度;高度一般為2.5m~3.5m。5.7電梯與自動扶梯

72⒊電梯的設計要點(2)電梯的數量客梯:對于辦公樓,一般根據總建筑面積估算,每3000~5000㎡設一臺電梯。對于旅館,每100間客房設一臺電梯。對于住宅樓,七~十一層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于一臺電梯;十二層及以上,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臺;一般每臺電梯服務60~90戶。消防梯當每層建筑面積不大于1500㎡時,應設1臺。當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時,應設2臺。當大于4500㎡時,應設3臺。消防電梯可與客梯或工作電梯兼用,但應符合消防電梯的要求。5.7電梯與自動扶梯

73(2)電梯的布置電梯及電梯廳應適當集中,每個服務區單側排列的電梯不宜超過4臺,雙側排列的電梯不宜超過2×4臺。可按電梯的運行速度,分層分區設置。超高層建筑中,要電梯分為高、中、低層運行組。電梯廳與走廊應避免流線干擾,可將電梯廳設在凹處,但不應在轉角處貼鄰布置。電梯候梯廳的深度應符合規定,并不得小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