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一期末考試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鄭州大河村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從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還有東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嶺文化的元素。這表明當時()A.大河村處于舊石器時代 B.區域文化存在著交流交融C.手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D.社會活動呈現較強組織力2.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挺滴成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并起?!庇纱丝芍?,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刑法嚴苛 B.秦朝賦稅沉重C.官更貪污腐化 D.國家戰亂頻繁3.草市是一種定期集市。在唐代,草市遍布全國,不僅在黃河流域、江淮流域密布,在嶺南、湖南的一些偏遠地區,也有草市。當時糧食、布帛、柴草、竹木等農產品和漁產品與農、漁具及日用百貨、手工業產品屬于常年交換的貨物,如蜀地的蠶市、茶市,荊川的橘市等。這反映了當時()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區域經濟的專業化 C.城市化進程加快 D.小農經濟遭到破壞4.金代女真社會某個最基本組織管理制度,它產生于女真原始社會末期,由最初周獵編制進而發展為軍事組織,最后變革為地方的行政組織,具有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的特點。據此可知,該管理制度是指()A.郡國并行制 B.“四等人制” C.南北面官制 D.猛安謀克制5.明朝時期,政府推行“稅收折銀”,擴大了白銀的社會需求。16世紀下半葉,中國自日本和秘魯進口大量白銀,有效緩解“銀荒”,進一步鞏固了白銀的貨幣地位。這些白銀大量流入促使中國A.重農抑商的政策瓦解 B.商品經濟得到發展C政府“海禁”政策失效 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6.馬克思指出:“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威權,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當這種隔絕狀態在英國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馬克思的這一言論旨在強調()A.鴉片戰爭客觀上助推中國社會轉型 B.中國已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C.鴉片戰爭加深中國半殖民化的程度 D.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隨著戰爭7.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改制說成是“與時變化”、向往“民主”之“太平”。他用自己的觀點闡釋儒家經典,把孔子裝扮成維新變法的祖師,“以便鎮壓反對變法的士大夫”。康有為此舉折射出當時()A.維新變法的急于求成 B.學習西方的條件不具備C.“中體西用”流行于世 D.晚清內政變革的艱難性8.下面是西方報刊于19世紀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為《文明的勝利》的漫畫。該漫畫描繪了張牙舞爪的小龍手拿來復槍、尾巴卷著魚雷正與手持雙管火槍的巨龍纏斗;而頭戴橄欖枝的西方女神則背靠機關槍和大炮,“優雅地”隔岸觀火。該漫畫描繪的戰爭()A.導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B.使清廷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C.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D標志清朝宗藩體制開始瓦解9.1913—1919年,我國年均注冊工廠超70余家,年均工業增長率達13.8%(1912—1949年我國工業年均工業增長率為5.5%);期間還誕生了“面粉大王”榮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東、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陳光甫、“火柴大王”劉鴻生等。據此可推知,這一時期()A.社會經濟結構得到有效改善 B.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了獨立自主C.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前景良好 D.一戰客觀上有利于中國近代化10.自1918年起,新文化運動的諸多骨干投身到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研究之中,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不少團體:李大釗成立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何叔衡等在湖南創辦了文化書社。這些團體的成立()A.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B.標志著中西方文化出現了交鋒C.適應了深化反封建斗爭的需要D.增強了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11.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稱“五四運動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毛澤東的評價反映了五四運動是中國A.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體現 B.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C.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D.社會性質轉變的標志12.費正清說:“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輕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暑假放假)里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繼續討論?!辈牧现兴f的會議A.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形成 B.給思想紊亂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C.成為中共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D.使得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13.“太陽出山紅艷艷,寧岡來個毛委員。領導窮人鬧革命,武裝割據湘贛邊。太陽出山紅艷艷,寧岡從此亮了天。奴隸翻身做主人,工農當家掌政權。"這一童謠出現的時期應是()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14.20世紀30年代中期,紅軍總政治部先后頒布了《關于我軍沿途注意與苗民關系加強紀律檢查的指示》及《對回民的宣告》等文告,要求不打苗民土豪,不殺苗民的牛,“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這些舉措()A.奠定了土地革命的群眾基礎 B.旨在擴大革命根據地的范圍C.有利于紅軍戰略轉移的實施 D.標志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15.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在邊區民意機關和政府中,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權工作中,要不斷健全民主制度,黨員必須與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辦。這一舉指()A.表明中國社會矛盾發生根本性變化 B.適應了革命統一戰線發展的需要C.旨在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確立了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16.觀察并分析下表,從表中能夠得出的歷史結論是()1937—1942年在對日作戰中中國軍隊正面戰場陣亡人數統計表年份(年)陣亡人數(人)年份(年)陣亡人數(人)19371251301940339530193824921319411449511939169562194287719A.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始終是抗日戰爭的主戰場B.中國軍隊正面作戰為抗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C.國民黨是領導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力量D.國共合作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最根本保證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間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變。就中國而言,從古至今的人口遷移時常伴隨著政治、經濟的動蕩,其規模也大小不一。材料二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近代東北地區人口增長的初始階段。清乾隆、嘉慶年間,人口快速增加,加之連年的自然災害,致使關內災民流離失所。至咸豐、同治年間,不得已改乾嘉時期的“封禁”為“弛禁”,允許關內災民到東北謀生。這一時期沙俄發動對東北地區的入侵,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侵占了我國東北的大片疆土,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也促使其加快了移民實邊、抵御外侵政策的出臺。到19世紀70年代末期,清政府下令取消了禁止漢人移居東北的所有法令,更于光緒六年(1880年)頒布了放荒、免稅及補助的一系列法令,鼓勵關內人民到東北墾荒。自乾隆以來在東北地區實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政策終于被徹底解除。——摘編自吳軍王延榮《近代關內人口遷移對東北社會發展的影響研究》(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主要趨勢。(2)根據材料二,簡析東北地區封禁政策徹底解除的原因。(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古代和近代人口遷移產生的積極影響。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成化、弘治年間,徽州“民鮮力田,而多貨殖”,如:“許璉,歙縣人,弘治、嘉靖年間客游淮揚徐泗之間”“黃崇德,歙縣人,成化、嘉靖年間挾貲齊東……三晉關中人,推公為綱”“黃義剛,休寧人……少商木筏于杭浙、姑蘇”。徽商多從事鹽、典、木、茶四大行業,及墨、漆、油、紙等手工業品。成化五年(1469)“折色法”的推行,使商人不用再大費周折去邊關輸糧,只需要用銀買鹽,極大地削弱了陜、晉商人的優勢,徽商很快成為兩淮地區的第一大商幫。徽商發跡后,除以重資結納地方、中央官員,以獲得庇護外,還廣置田宅,認為“凡置產業自當以田地為上”,并通過“捐納”的方式攫取官位,以躋身士紳行列。此外,徽商多為棄學從商,推崇“見利思義,以義為利”的義利觀,經商之余也積極延師課子,在徽州興辦或者是修建書院,以至明清“天下書院最盛者,無過東林、江右、關中、徽州”。——摘編自謝永平《明清徽商的興起與東南城鎮經濟的發展》材料二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用武力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晚清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與此同時,全世界融為一體的市場格局日漸形成。面對急劇變革的時代環境,徽商沒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內外因素的多重影響下,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摘編自劉燦華《近代徽商的衰落及其原因探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徽商的特點。(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徽商衰落的原因。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共創辦各類學堂37所,其中外語學堂8所,專門技術學堂11所,軍事技術學堂18所。從時間上看,19世紀70年代以前,洋務教育以辦外語學堂為主,70年代以后,則出現技術、軍事、醫學、工程學、礦學、電學等學堂。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創辦的學堂已開始注意學堂的不同等級之分,如天津中西學堂、南洋公學,蘇州、無錫等地出現的三等公學堂,一個較完整的學制系統已經形成。到1901年,逐漸出現了門類明確的小學、中學、大學堂和女塾。這一時期,清政府還創辦了大量的農業類、商業類學堂,舉凡工、商、農、桑、礦、聲、醫、化、光、電、格致各目均有學堂?!幾詮堁┤亍墩撗髣諘r期的教育建設》材料二1946年中國高等教育工科學生僅為18.9%,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文盲率高達80%。面對這一狀況,中共中央確定了新中國的教育事業是為工農服務的,是為生產建設服務的這一綱領。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教育經費異常短缺的背景下,工礦地區和大城市的教育要跟著生產發展的需要,發展快一點。1952年中國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1953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正式編制頒發了全國教育建設計劃,東北地區流行的《農民速成識字課本》采用的是像《三字經》一樣的韻文體:“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產黨,領導咱,有力量……”從1952年調整院系、設置專業一年多,高等教育部已組織高校教師譯出以工科為主的蘇聯教學大綱700余種,分發各校應用。——摘編自蘇渭昌雷克嘯《中國教育制度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教育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50年代中國教育發展與晚清教育的差異,并簡析其原因。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28年,柳州機械廠成立,先后更名為廣西機械廠、航空機械廠、廣西航空學校機械廠、航空委員會第九修理廠等。1952年,恢復柳州機械廠的本名。1953年,研制出1101型4馬力汽油機,是我國第一代汽油機,填補了國內汽油機生產的空白。1958年,為加快機械工業的發展,廣西政府將其擴建為柳州動力機械廠,主要生產船用大型柴油機。1961年,柳州動力機械廠開始轉向生產拖拉機。1965年,研制生產的豐收牌拖拉機通過專家鑒定被列為國家定型產品。1966年,廠名更為柳州拖拉機廠,至70年代成為中國八大拖拉機廠之一,年產量達5000臺。1980年,積壓拖拉機1713臺,工廠提出“以雜養專,不賠不賺”等口號,開始生產縫紉機和棉織機,并自行引進一輛日本微型車研究。1982年,研制的第一臺微型貨車LZ110試制成功,被國家計委和機械工業部指定為中國四大微車定點生產廠家之一。1986年,柳州拖拉機廠正式改名柳州微型汽車廠。1996年,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002年,五菱汽車與上汽集團、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達成合作,成立了三方合資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摘編自《五菱汽車的發展史》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柳州機械廠的發展”為主題,自擬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2024-2025學年高一期末考試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鄭州大河村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從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特色,而且還有東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嶺文化的元素。這表明當時()A.大河村處于舊石器時代 B.區域文化存在著交流交融C.手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D.社會活動呈現較強組織力【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據材料可知,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中出土的陶器,不僅有仰韶文化,還有大汶口文化及屈家嶺文化的元素,這說明當時中原文化將東夷文化、南方苗蠻文化吸收和借鑒,即當時已出現區域文化的交融,B項正確;大河村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排除A項;材料中只涉及大河村遺址中有陶器的出現,并不能表明“手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排除C項;社會活動的組織力在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B項。2.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挺滴成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并起?!庇纱丝芍?,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主要原因是()A.秦朝刑法嚴苛 B.秦朝賦稅沉重C.官更貪污腐化 D.國家戰亂頻繁【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時期(中國)。根據“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可知,秦朝時期役使民眾,刑罰嚴苛,導致民怨沸騰,最終爆發農民起義,所以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秦朝刑法嚴苛,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秦朝時期刑法嚴苛,而不是賦稅沉重,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官吏貪污腐化,排除C項;秦朝時期國家沒有頻繁的戰亂,排除D項。故選A項。3.草市是一種定期集市。在唐代,草市遍布全國,不僅在黃河流域、江淮流域密布,在嶺南、湖南的一些偏遠地區,也有草市。當時糧食、布帛、柴草、竹木等農產品和漁產品與農、漁具及日用百貨、手工業產品屬于常年交換的貨物,如蜀地的蠶市、茶市,荊川的橘市等。這反映了當時()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區域經濟的專業化 C.城市化進程加快 D.小農經濟遭到破壞【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時期(中國)。根據題意內容可知,唐朝時期,草市遍布全國,而且出現了很多專業性集市,這些都體現了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集市的發展,并不是區域經濟的專業化,排除B項;草市多分布在城市區域之外,并不能說明城市化進程加快,排除C項;唐朝時期小農經濟繼續發展,沒有遭到破壞,排除D項。故選A項。4.金代女真社會某個最基本組織管理制度,它產生于女真原始社會末期,由最初的周獵編制進而發展為軍事組織,最后變革為地方的行政組織,具有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的特點。據此可知,該管理制度是指()A.郡國并行制 B.“四等人制” C.南北面官制 D.猛安謀克制【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金朝(中國)。根據材料“金代女真社會某個最基本組織管理制度,它產生于女真原始社會末期,由最初的周獵編制進而發展為軍事組織,最后變革為地方的行政組織,具有行政、生產與軍事合一的特點?!辈⒔Y合所學可知,金太祖時期,統一規定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猛安謀克既是行政長官又是軍事長官。金熙宗統一全國行政區劃時,仍保留此制為女真地區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使之成為軍事、經濟、行政三位一體的兵農合一的封建化基層組織,為金的經濟發展與軍事勝利奠定了基礎,D項正確;西漢初年,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同姓諸侯國,郡國兩制并行,排除A項;“四等人制”是元朝統治者為維護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排除B項;南北面官制是遼朝的中央官制,遼建國后,按照“以國法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原則,對契丹和漢人實行南北分治,排除C項。故選D項。5.明朝時期,政府推行“稅收折銀”,擴大了白銀的社會需求。16世紀下半葉,中國自日本和秘魯進口大量白銀,有效緩解“銀荒”,進一步鞏固了白銀的貨幣地位。這些白銀大量流入促使中國A.重農抑商的政策瓦解 B.商品經濟得到發展C.政府“海禁”政策失效 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明朝時期中國社會有龐大白銀需求,又進口了大量白銀,市場上大量白銀的流通會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自從商鞅變法以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直遵循著“重農抑商”的政策,排除A項;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存在對外貿易,但無法得出“海禁政策失效”的結論,排除C項;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自然經濟才開始解體,排除D項。故選B項。6.馬克思指出:“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威權,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當這種隔絕狀態在英國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瘪R克思的這一言論旨在強調()A.鴉片戰爭客觀上助推中國社會轉型 B.中國已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C.鴉片戰爭加深中國半殖民化的程度 D.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隨著戰爭【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目的題。時空范圍為1840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馬克思認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通過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解體,這表明鴉片戰爭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轉型,A項正確;馬克思強調的是鴉片戰爭后的中國逐漸與世界接觸,而非強調中國落后于世界,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滿清封建王朝的解體,與鴉片戰爭導致中國半殖民化無關,而且鴉片戰爭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加深”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D項說法過于絕對,且非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A項。7.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改制說成是“與時變化”、向往“民主”之“太平”。他用自己的觀點闡釋儒家經典,把孔子裝扮成維新變法的祖師,“以便鎮壓反對變法的士大夫”。康有為此舉折射出當時()A.維新變法的急于求成 B.學習西方的條件不具備C.“中體西用”流行于世 D.晚清內政變革的艱難性【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康有為為推廣維新思想,將孔子作為其外衣,以減輕反對勢力的阻撓,這既體現了康有為維新實踐的靈活性,也從側面折射出當時國內保守勢力的強大,國內政治變革的艱難,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康有為的急于求成,排除A項;當時中國已開展學習西方的活動,排除B項;康有為思想是改良維新,與“中體西用”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8.下面是西方報刊于19世紀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為《文明的勝利》的漫畫。該漫畫描繪了張牙舞爪的小龍手拿來復槍、尾巴卷著魚雷正與手持雙管火槍的巨龍纏斗;而頭戴橄欖枝的西方女神則背靠機關槍和大炮,“優雅地”隔岸觀火。該漫畫描繪的戰爭()A.導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B.使清廷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C.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D.標志清朝宗藩體制開始瓦解【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90年代的中國。據材料“19世紀90年代”“張牙舞爪的小龍手拿來復槍、尾巴卷著魚雷正與手持雙管火槍的巨龍纏斗”“西方女神則背靠機關槍和大炮,‘優雅地’隔岸觀火”可以推測該戰爭是甲午中日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C項正確;導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的條約是《南京條約》,排除A項;使清廷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辛丑條約》的簽訂,排除B項;甲午戰后,宗藩體制徹底瓦解,排除D項。故選C項。9.1913—1919年,我國年均注冊工廠超70余家,年均工業增長率達13.8%(1912—1949年我國工業年均工業增長率為5.5%);期間還誕生了“面粉大王”榮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東、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陳光甫、“火柴大王”劉鴻生等。據此可推知,這一時期()A.社會經濟結構得到有效改善 B.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了獨立自主C.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前景良好 D.一戰客觀上有利于中國近代化【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3—1919年(中國)。據材料“1913—1919年,我國年均注冊工廠超70余家,年均工業增長率達13.8%(1912—1949年我國工業年均工業增長率為5.5%);期間還誕生了‘面粉大王’榮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東、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陳光甫、‘火柴大王’劉鴻生等”和所學可知,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對華的資本和商品都有所減少,客觀上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迎來了一個短暫的春天,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而且當時也未得到有效改善,排除A項;新中國建立后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了獨立自主,排除B項;一戰期結束不久,列強卷土重來,加緊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又很快蕭條下去,排除C項。故選D項。10.自1918年起,新文化運動的諸多骨干投身到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研究之中,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不少團體:李大釗成立了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何叔衡等在湖南創辦了文化書社。這些團體的成立()A.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B.標志著中西方文化出現了交鋒C.適應了深化反封建斗爭的需要D.增強了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答案】A【解析】【詳解】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推斷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上半期(中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新文化運動的諸多骨干投身到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研究之中,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各種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這有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A項正確;鴉片戰爭前東學西傳、西學東漸局面就已出現,中西方文化就已經出現了交鋒,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的理論指南,而不僅僅是適應了深化反封建斗爭的需要,C項說法片面,排除C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而非階級基礎,排除D項。故選A項。11.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稱“五四運動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泵珴蓶|的評價反映了五四運動是中國A.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體現 B.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C.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D.社會性質轉變的標志【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及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更徹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排除A項;材料無法反映五四運動是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排除B項;中國的社會性質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沒有發生改變,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12.費正清說:“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輕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暑假放假)里召開的,成員們擔心巡捕的監視,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繼續討論?!辈牧现兴f的會議A.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形成 B.給思想紊亂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C.成為中共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D.使得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這是一個大約12個二十幾歲年輕人參加的會議。會議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學校(暑假放假)里召開的……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繼續討論。”可知材料中所說的會議是指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開,會議的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使得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D正確;1924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37年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A排除;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八七會議召開,給思想紊亂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B排除;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共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C排除。故選D。13.“太陽出山紅艷艷,寧岡來個毛委員。領導窮人鬧革命,武裝割據湘贛邊。太陽出山紅艷艷,寧岡從此亮了天。奴隸翻身做主人,工農當家掌政權。"這一童謠出現的時期應是()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的“武裝割據”“湘贛邊”等信息可知,這一時期為土地革命時期,B項正確;國民革命時期不符合工農當家掌政權的特征,排除A項;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是中日矛盾,并沒有涉及題干,排除C項;材料所體現的內容不符合解放戰爭時期的特征,排除D項。故選B項。14.20世紀30年代中期,紅軍總政治部先后頒布了《關于我軍沿途注意與苗民關系加強紀律檢查的指示》及《對回民的宣告》等文告,要求不打苗民土豪,不殺苗民的牛,“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這些舉措()A.奠定了土地革命的群眾基礎 B.旨在擴大革命根據地的范圍C.有利于紅軍戰略轉移的實施 D.標志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中期”“《關于我軍沿途注意與苗民關系加強紀律檢查的指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處于長征時期,紅軍總政治部頒布的條例有利于降低紅軍與沿途各省市少數民族的矛盾,維護民族之間的平等與團結,進而保障紅軍長征的順利進行,C項正確;材料中“要求不打苗民土豪”,無法體現奠定了土地革命的群眾基礎,排除A項;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為了避免與苗民之間出現矛盾,而不是擴大革命根據地的范圍,排除B項;遵義會議的召開標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項。故選C項。15.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在邊區的民意機關和政府中,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權工作中,要不斷健全民主制度,黨員必須與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辦。這一舉指()A.表明中國社會矛盾發生根本性變化 B.適應了革命統一戰線發展的需要C.旨在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確立了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1941年5月......在邊區的民意機關和政府中,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權工作中,要不斷健全民主制度,黨員必須與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辦?!笨芍?,抗日戰爭期間,為爭取抗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邊區政府政權中,推行“三三制”原則,C項正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變化是隨著日本侵華開始變化,排除A項;革命統一戰線是解放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排除B項;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新中國的政治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16.觀察并分析下表,從表中能夠得出的歷史結論是()1937—1942年在對日作戰中中國軍隊正面戰場陣亡人數統計表年份(年)陣亡人數(人)年份(年)陣亡人數(人)19371251301940339530193824921319411449511939169562194287719A.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始終是抗日戰爭的主戰場B.中國軍隊正面作戰為抗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C.國民黨是領導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力量D.國共合作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最根本保證【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材料圖表是1937至1942年在對日作戰中中國軍隊正面戰場陣亡人數統計表,圖表數據說明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作出了重大犧牲,反映了國民黨軍隊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B項正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在相持階段到來以后,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排除A項;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國共合作對抗日戰爭勝利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間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變。就中國而言,從古至今的人口遷移時常伴隨著政治、經濟的動蕩,其規模也大小不一。材料二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近代東北地區人口增長的初始階段。清乾隆、嘉慶年間,人口快速增加,加之連年的自然災害,致使關內災民流離失所。至咸豐、同治年間,不得已改乾嘉時期的“封禁”為“弛禁”,允許關內災民到東北謀生。這一時期沙俄發動對東北地區的入侵,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侵占了我國東北的大片疆土,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也促使其加快了移民實邊、抵御外侵政策的出臺。到19世紀70年代末期,清政府下令取消了禁止漢人移居東北的所有法令,更于光緒六年(1880年)頒布了放荒、免稅及補助的一系列法令,鼓勵關內人民到東北墾荒。自乾隆以來在東北地區實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政策終于被徹底解除?!幾詤擒娡跹訕s《近代關內人口遷移對東北社會發展的影響研究》(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古代人口遷移主要趨勢。(2)根據材料二,簡析東北地區封禁政策徹底解除的原因。(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古代和近代人口遷移產生的積極影響?!敬鸢浮浚?)主要趨勢:明清之前主要由黃河中下游向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由北向南遷徙);明清時期主要由中東部向西部遷徙。(2)原因:關內人地矛盾日益尖銳;自然災害頻發;抵御西方列強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的需要;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動蕩不安。(3)積極影響: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國家統一;有助于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江南和西北、東北地區的開發,推動遷入地的經濟發展;有利于緩解遷出地的人地矛盾?!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材料一圖示,西晉“永嘉之亂”后、唐朝“安史之亂”后、金滅南宋后人口都是主要由黃河中下游向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由北向南遷徙);而明清時期,湖廣地區人口遷往四川,主要由中東部向西部遷徙?!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40年到1911年(中國)。據材料二“清乾隆、嘉慶年間,人口快速增加,加之連年的自然災害,致使關內災民流離失所”,可得出關內人地矛盾日益尖銳;自然災害頻發;據材料二“這一時期沙俄發動對東北地區的入侵,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侵占了我國東北的大片疆土,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也促使其加快了移民實邊、抵御外侵政策的出臺”,可得出抵御西方列強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的需要;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動蕩不安?!拘?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國)。據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北方人口向南方遷移、中東部人口向西部遷移、中部地區人口向東北地區遷移,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國家統一;有助于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江南和西北、東北地區的開發,推動遷入地的經濟發展;有利于緩解遷出地的人地矛盾。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成化、弘治年間,徽州“民鮮力田,而多貨殖”,如:“許璉,歙縣人,弘治、嘉靖年間客游淮揚徐泗之間”“黃崇德,歙縣人,成化、嘉靖年間挾貲齊東……三晉關中人,推公為綱”“黃義剛,休寧人……少商木筏于杭浙、姑蘇”?;丈潭鄰氖蔓}、典、木、茶四大行業,及墨、漆、油、紙等手工業品。成化五年(1469)“折色法”的推行,使商人不用再大費周折去邊關輸糧,只需要用銀買鹽,極大地削弱了陜、晉商人的優勢,徽商很快成為兩淮地區的第一大商幫?;丈贪l跡后,除以重資結納地方、中央官員,以獲得庇護外,還廣置田宅,認為“凡置產業自當以田地為上”,并通過“捐納”的方式攫取官位,以躋身士紳行列。此外,徽商多為棄學從商,推崇“見利思義,以義為利”的義利觀,經商之余也積極延師課子,在徽州興辦或者是修建書院,以至明清“天下書院最盛者,無過東林、江右、關中、徽州”。——摘編自謝永平《明清徽商的興起與東南城鎮經濟的發展》材料二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用武力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晚清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與此同時,全世界融為一體的市場格局日漸形成。面對急劇變革的時代環境,徽商沒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內外因素的多重影響下,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摘編自劉燦華《近代徽商的衰落及其原因探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徽商特點。(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徽商衰落的原因。【答案】(1)特點:活動區域廣;經營種類豐富;官商結合;賈而好儒;資本雄厚。(2)原因:封建王朝的衰落;西方列強的經濟入侵;近代中國江淮地區戰亂的影響;徽商經營方式的保守性。【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為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明清時期(中國)。根據材料一“許璉,歙縣人,弘治、嘉靖年間客游淮揚徐泗之間”可知活動區域廣;根據材料一“徽商多從事鹽、典、木、茶四大行業,及墨、漆、油、紙等手工業品”可知經營種類豐富;根據材料一“徽商發跡后,除以重資結納地方、中央官員,以獲得庇護外,還廣置田宅”可知官商結合;根據材料一“見利思義,以義為利”可知賈而好儒;結合所學可知資本雄厚?!拘?詳解】本題為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近代(中國)。根據材料二“晚清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可知封建王朝的衰落;根據材料二“西方列強用武力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可知西方列強的經濟入侵;根據材料二“面對急劇變革的時代環境,徽商沒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內外因素的多重影響下,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并結合所學可知,近代中國江淮地區戰亂的影響;徽商經營方式的保守性。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共創辦各類學堂37所,其中外語學堂8所,專門技術學堂11所,軍事技術學堂18所。從時間上看,19世紀70年代以前,洋務教育以辦外語學堂為主,70年代以后,則出現技術、軍事、醫學、工程學、礦學、電學等學堂。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創辦的學堂已開始注意學堂的不同等級之分,如天津中西學堂、南洋公學,蘇州、無錫等地出現的三等公學堂,一個較完整的學制系統已經形成。到1901年,逐漸出現了門類明確的小學、中學、大學堂和女塾。這一時期,清政府還創辦了大量的農業類、商業類學堂,舉凡工、商、農、桑、礦、聲、醫、化、光、電、格致各目均有學堂。——摘編自張雪蓉《論洋務時期的教育建設》材料二1946年中國高等教育工科學生僅為18.9%,新中國成立時我國文盲率高達80%。面對這一狀況,中共中央確定了新中國的教育事業是為工農服務的,是為生產建設服務的這一綱領。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教育經費異常短缺的背景下,工礦地區和大城市的教育要跟著生產發展的需要,發展快一點。1952年中國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1953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正式編制頒發了全國教育建設計劃,東北地區流行的《農民速成識字課本》采用的是像《三字經》一樣的韻文體:“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產黨,領導咱,有力量……”從1952年調整院系、設置專業一年多,高等教育部已組織高校教師譯出以工科為主的蘇聯教學大綱700余種,分發各校應用。——摘編自蘇渭昌雷克嘯《中國教育制度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教育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50年代中國教育發展與晚清教育的差異,并簡析其原因。【答案】(1)特點:學習西方,中西雜糅;逐漸制度化、系統化(體系化);前期以語言為主,中后期以理工科為主;新式學堂種類日益豐富;立足于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2)差異:新中國注重推動教育的普及性(注重大眾文化素養的提高),晚清教育則屬精英教育,受眾范圍較??;新中國教育以國家政治、經濟建設為目的,晚清教育則是以通過發展軍工事業,鞏固清王朝統治為核心;新中國教育深受蘇聯教育的影響,晚清教育則深受歐美教育影響。原因:新中國屬于人民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清政府則是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代表;蘇聯對中共及中國革命的影響深刻,且新中國成立初期實施“一邊倒”的外交方針,近代歐美列強侵略中國,其教育體制與思想傳入中國;新中國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洋務運動則以封建綱常倫理為核心?!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中國)。據材料一洋務運動時期,在原有學堂基礎上,洋務派共創辦各類學堂37所,其中外語學堂8所,專門技術學堂11所,軍事技術學堂18所,可得出學習西方,中西雜糅;據材料一“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創辦的學堂已開始注意學堂的不同等級之分,如天津中西學堂、南洋公學,蘇州、無錫等地出現的三等公學堂,一個較完整的學制系統已經形成”,可得出“逐漸制度化、系統化(體系化)”;據材料一“從時間上看,19世紀70年代以前,洋務教育以辦外語學堂為主,70年代以后,則出現技術、軍事、醫學、工程學、礦學、電學等學堂”,可得出前期以語言為主,中后期以理工科為主;據材料一“到1901年,逐漸出現了門類明確的小學、中學、大學堂和女塾”,可得出新式學堂的種類日益豐富;據材料一“清政府還創辦了大量的農業類、商業類學堂,舉凡工、商、農、桑、礦、聲、醫、化、光、電、格致各目均有學堂”,可得出立足于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小問2詳解】本題第一問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20世紀50年代(中國)。從教育范圍、教育目的、外部影響三個角度對比。據材料二“1952年中國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新中國注重推動教育的普及性(注重大眾文化素養的提高),晚清教育則屬精英教育,受眾范圍較??;據材料二“中共中央確定了新中國的教育事業是為工農服務的,是為生產建設服務的這一綱領”及所學知識,可得出新中國教育以國家政治、經濟建設為目的,晚清教育則是以通過發展軍工事業,鞏固清王朝統治為核心;據材料二“從1952年調整院系、設置專業一年多,高等教育部已組織高校教師譯出以工科為主的蘇聯教學大綱700余種,分發各校應用”,可得出新中國教育深受蘇聯教育的影響,晚清教育則深受歐美教育影響。本題第二問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20世紀50年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首先從新中國人民政府和晚清政府的性質和所代表的階級利益闡述原因,即新中國屬于人民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清政府則是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代表;其次,從外部影響因素闡述原因,即蘇聯對中共及中國革命的影響深刻,且新中國成立初期實施“一邊倒”的外交方針,近代歐美列強侵略中國,其教育體制與思想傳入中國;再次,從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闡述原因,即新中國教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洋務運動則以封建綱常倫理為核心。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28年,柳州機械廠成立,先后更名為廣西機械廠、航空機械廠、廣西航空學校機械廠、航空委員會第九修理廠等。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利克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整機生產中的庫存管理與優化考核試卷
- 智能無人機醫療樣本運輸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磁感應電療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智能口腔手術無影燈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智能測繪數據分析平臺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供應鏈管理策略試題集
- 2025年智能投顧平臺風險控制與合規運營合規性風險管理能力提升實施效果報告
- 精神科軀體治療
- 人工智能智能工業生產過程優化協議
- 第2課《風鈴》課件 花城版音樂三年級下冊
- R245fa螺旋管內分液冷凝特性實驗研究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6.3《國家司法機關》聽課評課記錄
- 管理溝通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華東交通大學
- 分離式蜂蜜飲品生產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課件 歡樂購物街 2.買賣我做主
- 光伏項目服務承諾書
- 2025年廣東省煙草專賣局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口算題題卡1000道帶答案可打印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壓千斤頂
- 竣工結算審計服務投標方案(2024修訂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