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章末檢測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約為尺長的一半,撥動鋼尺,聽它發出的聲音,并觀察它的振動情況。然后使鋼尺伸出長度約為尺長的1/4,兩次實驗,得到的結論是()A.聲音變大 B.頻率變高 C.振動變慢 D.響度變小2.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能直接說話交流,是因為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B.人走到河邊,河里的魚會被驚跑,是因為聲音能在水中傳播C.吹竹笛時,竹笛能發出聲音,聲音是竹笛振動產生的D.拿一根短鐵棍,輕輕敲擊一次,我們只能聽到一次聲音,是因為聲音不能在固體中傳播3.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們在欣賞的時候,經常發現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全文如下:“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毕铝姓f法錯誤的是()A.“蓬頭稚子”是根據響度辨別“路人”是陌生人B.“遙招手”——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C.“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D.“借問”——是“路人”的聲帶振動產生的聲音4.同學們正在練習國慶節合唱曲目,每當唱到其中一句歌詞時,同學們總感覺太“高”怎么也唱不上去。這里的“高”與下列選項中的“高”所描述的聲音特性相同的是()A.女高音歌唱家 B.高聲喧嘩C.引吭高歌 D.廣場的高音喇叭5.醫生用的聽診器是因為()A.能使振動的振幅增大,響度增大B.能改變發聲體的頻率,使音調變高C.能減小聲音的分散,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D.能縮短聽者到發聲體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6.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B.高速公路邊的隔音板可以阻斷噪聲傳播C.“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D.聲波不能傳遞能量7.下列所涉及的聲學知識說法錯誤的是()A.超聲波清洗機利用聲傳遞能量B.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超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C.“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工作的D.倒車雷達利用聲能傳遞信息8.如圖所示,是小明學校的交響樂團在一次短視頻直播課中演奏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敲擊鼓面的節奏越快,鼓聲傳播速度越大C.吹笛子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笛孔是為了改變音色D.觀眾觀看短視頻直播,聽到的聲音沒有通過空氣傳播9.如圖所示是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的賈湖骨笛,它是以鶴類鳥的翅膀骨頭制成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樂器,比古埃及出現的笛子要早2000年。關于骨笛的說法正確的是()A.悠揚的笛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吹奏出的笛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產生的C.按住不同的笛孔發出笛聲的響度不同D.吹奏骨笛發出的音調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越快10.當學校附近建樓、修路時,產生的噪聲會嚴重影響教師給學生講課,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免受環境噪聲的干擾,下面方法中最有效、合理的是()①學生戴上防噪聲耳罩②學校教室安裝雙層隔音玻璃③在學校與工地中間植樹④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填空題11.某種蒼蠅飛行4s內翅膀振動1200次,則頻率是Hz;而蝴蝶飛行20min翅膀動1200次,則人類能聽到的是翅膀振動產生的聲音。12.很多動物的活動在“無聲無息”中行進,其中大象可以用我們人類聽不到的“聲音”波進行交流,而黑暗中飛行的蝙蝠是利用波發現障礙物的。13.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在汽車正前方有一座峭壁,司機鳴笛后5s聽到由峭壁反射回來的回聲,則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距離是m,汽車鳴笛時與峭壁之間的距離是m。(當時氣溫為15℃)14.小強家的冰箱在忘記關門時,會發出“滴滴”的報警聲,報警聲是由報警器里的發聲裝置產生的,通過傳到人耳,聲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m/s.15.如圖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擊瓶子時,可發出不同的音調.那么發聲體是,發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依次(填“升高”或“降低”)的.向保溫瓶注水時,聽到的聲音是通過傳播到人耳的;隨著注水增多,聽到聲音的音調會(選填“變高”、“變低”).16.如圖所示,用力敲響右面的音叉,并用懸掛的塑料球接觸左邊的叉股,我們看到的現象是,此現象說明;塑料球的作用是。17.編鐘是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演奏編鐘時,美妙的音樂是由于編鐘產生的;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個編鐘,能使聲音的發生改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打大小不同的編鐘,能使聲音的發生改變(以上兩空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18.據說,著名的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晚年失聰,將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齒間,另一端頂在鋼琴上,通過硬棒來“聽”鋼琴的彈奏,這說明可以傳聲,聲音在這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的要(填“快”或“慢”),海上的漁民利用特殊的聲音誘魚入網,說明能傳聲。19.往七個相同的玻璃高腳杯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就制成了酒杯打擊樂器。用力敲擊時可分別發出“1”、“2”、“3”、“4”、“5”、“6”、“7”的音,發出“1”音的應該是最(左/右)邊的高腳杯,這些聲音的(響度/音調)有可能相同。20.2022年9月5號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對災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傷害。人們無法提前獲取信息是因為地震發出的聲波是(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不在人耳的聽覺范圍內;被困群眾通過敲擊物體發出聲音,被及時解救,這是利用聲音來傳遞(選填“信息”或“能量”)。三、實驗探究題21.下面是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的現象,說明發聲的音叉在。(2)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變大,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的結論是:響度與聲源的有關。(3)在探究過程中,將不易觀察的音叉的振動轉化成乒乓球的擺動,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22.某小組同學利用一些長短、粗細、材料不同的琴弦,進行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粗細、材料在圖(a)中已標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細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長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1)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選填“a”、“b”、“c”或“d”);(2)為研究“琴弦音調高低與琴弦粗細的關系”,某同學選擇琴弦b和c進行研究,此選擇(選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3)如圖(b)所示,是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振幅與時間關系的波形,其中聲音音調相同的圖是,響度相同的圖是。四、計算題23.一輛汽車以30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勻速使向山崖,當汽車鳴笛2s后聽到回聲,問聽到回聲時汽車離山崖多遠.24.如圖所示,小宇同學星期天和家人一起去鄭州游玩,父親開車從家出發,上高速公路后往鄭州方向行駛的過程中,當到達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7:15:00;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8:21:00。求:(1)轎車從A地到達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轎車經過B地后,在某一段平直的公路上是勻速行駛的,在此過程中,距前方峭壁730m處鳴笛,經過4s后小宇聽到了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轎車在這一段公路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25.超聲測速儀向障礙物發射時間極短的脈沖超聲波,根據接收到的反射信號時間關系可以測量物體速度。如圖所示,測速儀B向駛離勻速行駛的汽車A發射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為8.8s。發射第一個脈沖后0.8s收到反射信號,發射第二個脈沖后2.4s收到反射信號,(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求:(1)汽車在兩次接收到超聲波之間行駛的距離;(2)汽車行駛速度。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解答】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約為尺長的一半,撥動鋼尺,聽它發出的聲音,然后減小鋼尺伸出長度約為尺長的1/4,若仍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頻率會變快,鋼尺振動發出聲音的頻率變高,音調會變高。故答案為:B【分析】音調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快,音調越高。2.【答案】B【解析】【解答】A、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能直接說話交流,是因為空間站內有空氣,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故A項說法錯誤;
B、人走到河邊,河里的魚會被驚跑,是因為聲音能在固液氣態物質中傳播,故B選項正確;
C、吹竹笛時,竹笛能發出聲音,是因為竹笛內空氣柱振動發聲,故C項說法正確;
D、拿一根短鐵棍,輕輕敲擊一次,我們只能聽到一次聲音,是因為鐵棍太短,聲音通過鐵棍和空氣傳播到人耳的聲音所用時間相差太小,我們分不清楚兩個聲音,故D錯誤。
故選項為:B。
【分析】(1)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2)液體也能傳聲;
(3)管弦類樂器發出的聲音是通過人的吹奏,引起樂器內空氣柱的振動發出聲音;
(4)人耳能分清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必須大于0.1s。3.【答案】A【解析】【解答】A.“蓬頭稚子”是根據音色辨別“路人”是陌生人,故A錯誤符合題意;
B.“遙招手”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借問”是“路人”的聲帶振動產生的聲音,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分析】(1)聲音大小叫響度,聲音的高低叫音調,聲音的特點叫音色;
(2)減弱噪聲的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3)根據聲音傳播的知識判斷;
(4)根據聲音產生的知識判斷。4.【答案】A5.【答案】C【解析】【分析】選題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聲音越強,聽到的越清楚。聽診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聲音在管內空氣中集中傳播,減小聲音的分散,提高聲音的響度,從而可以聽到更清楚的聲音,然后根據經驗判斷是否有病癥;故選C。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熟知聲音特征中的響度,要結合定義進行分析解答。6.【答案】B【解析】【解答】解:A、物體只要振動就能發出聲,但不是所有的聲我們都能聽見,聲音響度很小或不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我們是聽不到聲音的,選項說法錯誤;B、高速公路邊的隔音板可以阻斷噪聲傳播,選項說法正確;C、“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選項說法錯誤;D、聲音能夠傳遞能量,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防治噪聲污染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噪聲的傳播及噪聲的接收這三個環節進行防治.7.【答案】B【解析】【解答】A.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超聲波清洗污漬即利用了該原理,A正確,不符合題意;B.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不是超聲波,B錯誤,符合題意;C.“B超”檢查身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C正確,不符合題意;D.利用超聲波倒車雷達引導倒車是利用聲傳遞信息,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分析】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B超”檢查身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利用超聲波倒車雷達引導倒車是利用聲傳遞信息。8.【答案】A9.【答案】B【解析】【解答】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吹奏出的笛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故B正確;C.按住不同的笛孔,改變了笛管內空氣柱長度,使振動頻率不同,發出笛聲的音調不同,故C錯誤;D.笛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音調無關,故D錯誤。故選B。
【分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的頻率決定;
D.聲音的傳播速度只與介質種類及溫度有關。10.【答案】C【解析】【解答】根據題意可知,①學生戴上防噪聲耳罩,噪聲和老師講課的聲音都聽不到了,故①不合理;
②學校教室安裝雙層隔音玻璃,可以阻擋教室外面傳過來的噪聲,故②合理;
③在學校與工地中間植樹,也可以阻擋或減弱教室外面傳過來的噪聲,故③合理;
④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儀,只能測量噪聲的大小,不能改變噪聲大小,故④不合理。
故選C。
【分析】根據減弱噪聲的途徑和方法分析判斷。11.【答案】300;蒼蠅【解析】【解答】頻率是振動次數和時間的比值,則蒼蠅翅膀的頻率為f1=1200次4s=300Hz【分析】利用聲音振動次數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頻率的大小,人耳的聽聲范圍為20Hz-20000Hz。12.【答案】次聲;超聲13.【答案】50;87514.【答案】振動;空氣;340【解析】【解答】(1)報警聲是由報警器里的發聲裝置振動產生的;
(2)報警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
(3)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根據聲速的知識解答。15.【答案】瓶子和水;降低;空氣;變高【解析】【解答】用棒敲擊瓶子時,瓶子和水振動發出聲音,且瓶內的水越多,振動的頻率越低,相應的音調越低;故圖中發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依次降低;向保溫瓶注水時,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隨著注水增多,瓶內空氣柱變短,振動變快,頻率變大,所以聽到聲音的音調會變高.【分析】用棒敲擊瓶子時,瓶子和水由于振動發聲,用嘴吹時,是瓶內空氣柱振動發聲.要把握:物體的質量越大、體積越大越難振動,相應的頻率越低,音調越低.通常情況下,聲音是靠空氣傳播的.16.【答案】塑料球被彈開;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擴大音叉的振動【解析】【解答】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發聲的音叉也在振動,所以會將接觸它的塑料球彈開;音叉的振動比較小,通過塑料球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故答案為:塑料球被彈開;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擴大音叉的振動.
【分析】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此題利用轉換法來進行研究.17.【答案】振動;響度;音調18.【答案】固體;快;液體19.【答案】左;響度20.【答案】次聲波;信息21.【答案】(1)振動(2)振幅(3)轉換【解析】【解答】(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輕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此現象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2)使音叉發出響度更大的聲音,觀察到乒乓球彈起的更遠,說明音叉振動幅度變大,可得出結論是:響度與聲源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3)在探究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乒乓球的振動而得知音叉的振動情況,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痉治觥柯曇舻陌l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微生物檢測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項目質量保證流程的各個環節試題及答案
- 項目預算制定的試題及答案
- 細菌與病毒的區別試題及答案
- 篩選耐藥菌的方法與流程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技能提升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的思維導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的知識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風險控制方法試題及答案
- 紙品生命周期評估考核試卷
- (三診)綿陽市高中2022級高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地理試卷A卷(含答案)
- 委托外包催收合同協議
- 店長勞務合同協議
- 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范(2025年版)解讀
- 肺癌化療護理查房
- 2025年04月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政法委員會公開招聘臨時輔助用工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銀行系統招聘考試(經濟、金融、會計)模擬試卷14
- 2025屆百師聯盟高三聯考模擬預測(沖刺二)語文試題含答案
- 心理韌性在咨詢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下冊英語Unit 2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