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模塊一知識主題主題五山河激蕩:中國近代的侵略與反抗潮聲01考情透視·素養導向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核心精講·命題預測【真題研析】?命題點01鴉片戰爭?命題點02《辛丑條約》?命題點03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命題點04抗日戰爭?命題點05虎門銷煙?命題點06太平天國運動?命題點07五四運動?命題點08全民族抗戰?命題點09近代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核心精講】?線索1近代列強侵略近代列強侵華戰爭近代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線索2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題型特訓】【命題預測】線索一:近代列強侵略1.近代列強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選擇、材料☆☆☆☆)2.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選擇、材料☆☆☆☆)線索二: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林則徐虎門銷煙、鄧世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五四運動、全民族抗戰(選擇、材料☆☆☆☆)課標要求考情分析命題重點能夠初步閱讀和理解中國近代史的史料,并運用這些史料分析近代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原因;認識中國近代史是中國人民對外反抗列強侵略、對內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知道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侵略與抗爭”揭示了中國從1840年到1949年的時代特征。它警示著我們,勿忘國恥,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同時又讓我們看到,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的民族,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從近幾年中考來看,本專題是中考命題的重點,選擇題、材料題都有涉及。考查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如比較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列強四次侵華戰爭及其影響;比較近代兩次日本侵華戰爭;將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發動的侵華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聯系,考查對歷史事件的橫向掌握,如第三次長沙會戰與珍珠港事件聯系,感知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考查中國人民抗爭的主要事跡及反映出的民族精神。這部分的考查可能聯系“國際禁毒日”、臺灣問題、中日關系等內容。除此以外,近代亞非拉各國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也作為考查的內容呈現?!镜淅?】(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它使中國社會的發展脫離開原有的軌道,開始喪失一個獨立國家擁有的完整主權和尊嚴,走上而憑洋人欺凌和擺布的半殖民地道路?!辈牧媳硎龅氖牵?/p>
)A.鴉片戰爭的影響 B.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C.洋務運動的開展 D.八國聯軍侵華的結果【答案】A【解析】據題干“開始喪失一個獨立國家擁有的完整主權和尊嚴,走上而憑洋人欺凌和擺布的半殖民地道路”和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項正確;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是日本對朝鮮覬覦已久,征服朝鮮是日本企圖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重要步驟。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應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日本也乘機出兵朝鮮。東學黨起義平息后,日本繼續增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們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的結果是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镜淅?】(2024·山東威?!ぶ锌颊骖})如圖紀念章正面刻有拿破侖三世像,背面刻有塘沽、張家灣、八里橋、北京等重要戰役的地點,正反面均縫有北京的字樣。該紀念章是法國1860年侵略中國的歷史罪證。這場侵略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中法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法國、1860年、北京”,結合所學可知,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攻打到了北京,并犯下火燒圓明園的暴行,B項正確;通常鴉片戰爭都指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其為第一次中英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與題干時間等信息不符,排除A項;中法戰爭從1883年12月一直持續到1885年4月,與題干時間等信息不符,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5月28日以英國、俄羅斯、日本、法國、意大利、美國、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與題干時間等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典例3】(2024·安徽·中考真題)甲午戰爭前,外國對中國的資本輸出數量不多。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通過設廠、筑路、開礦等方式加大對華投資,1902年投資總額達15億美元,比甲午戰爭前增加5至8倍。這一變化反映了(
)A.洋務運動未能取得成效 B.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C.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停滯 D.西方列強經濟侵略的加劇【答案】D【解析】據題干“甲午戰爭前,外國對中國的資本輸出數量不多。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通過設廠、筑路、開礦等方式加大對華投資,1902年投資總額達15億美元,比甲午戰爭前增加5至8倍。”結合可知,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由主要的商品輸出變為資本輸出,這一變化反映了西方列強經濟侵略的加劇,D項正確;洋務運動未能取得成效與題意不符,題干未涉及洋務運動失敗的信息,反映的是西方列強的資本輸入,排除A項;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與題意不符,題干中反映的是西方列強對中國資本輸入,排除B項;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停滯與題意不符,題干未出現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信息,反映的資本輸出加劇,排除C項。故選D項?!镜淅?】(2024·湖南·中考真題)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生產的作用。出現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生產的作用?!苯Y合所學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因此,出現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A項正確;《北京條約》是1860年簽訂的,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馬關條約》是1895年簽訂的,與19世紀40年代不符,排除C項;《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是1901年,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镜淅?】(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條約規定,“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而且為保證該通道“無斷絕之虞”,確定北京、天津、山海關沿線12處由各國“留兵駐守”。這些規定與使館區駐軍特權結合在一起,將中國的心臟部位直接置于列強集體軍事控制之下,該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確定北京、天津、山海關沿線12處由各國‘留兵駐守’?!苯Y合所學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有,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D項正確;《南京條約》內容未涉及清政府的心臟——北京,排除A項;《天津條約》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排除B項;《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排除C項。故選D項。【典例6】(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如下思維導圖中“?”處的內容應該是(
)A.列強特權領域減少 B.中國經濟負擔減輕C.列強侵略范圍擴大 D.中國割地面積增加【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有: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屬于東南沿海地區;《天津條約》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深入沿江地區;《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等地,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以上體現了列強侵略范圍擴大,C項正確;材料涉及開放的通商口岸,沒有涉及具體的特權,無法看出列強特權領域是否減少,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賠償,無法得出中國經濟負擔減輕的結論,且不符合事實,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開放通商口岸,不涉及割地等條約,無法看出中國割地面積是否在增加,排除D項。故選C項?!镜淅?】(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某校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專題做了如下梳理。對該專題主線概括最為準確的是(
)A.中國人民的抗爭 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和發展C.救亡圖存的探索 D.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答案】D【解析】觀察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1842年中英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反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戰爭后,1895年,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1901年,清政府同11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題干展示了這些不平等條約,反映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D項正確;題干主要列舉了近代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強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未涉及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抗爭,也未涉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展過程,更未涉及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排除ABC項。故選D項。【典例8】(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話劇是以對話形式為主的綜合藝術。1937年,上海文藝界人士以戲劇為武器,集體創作了大型話劇,劇幕內容如下表。據此推斷,該話劇描述的歷史事件為(
)第一幕:暴風雨的前夕第二幕:盧溝橋的抉擇第三幕:全民族的抗戰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皖南事變【答案】C【解析】據題干信息“1937年”“盧溝橋的抉擇”“全民族的抗戰”和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向駐北平盧溝橋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它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C項正確;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是局部抗戰的開始,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勸諫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西安發動兵諫。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皖南事變是在1941年,與盧溝橋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镜淅?】(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抗日戰爭凝聚了全民族的力量,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國人民終于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下列抗戰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選項史實結論①九一八事變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②西安事變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③七七事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④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可知,1936年底發生的西安事變,最終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B項正確;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排除A項;1931年發生的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排除C項;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自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排除D項。故選B項?!镜淅?0】(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義律共交出二萬零二百八十箱,共計二百數萬斤,實一網打盡。林(則徐)在海灘挑成兩個池子,前設涵洞,后通水溝,先由溝道引水入池,撒鹽其中……再拋石灰煮之。共計二十三日,全數始盡銷毀?!辈牧厦枋龅氖录牵?/p>
)A.虎門銷煙 B.鴉片戰爭 C.天京事變 D.黃海海戰【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前設涵洞,后通水溝,先由溝道引水入池,撒鹽其中……再拋石灰煮之?!矚v二十三日,全部殆盡銷毀?!焙退鶎W知識可知,題干材料敘述的歷史事件是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廣東虎門海灘把收繳的全部鴉片當眾銷毀,歷時23天。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A項正確;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虎門銷煙,排除B項;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內訌,與題干無關,排除C項;黃海海戰是中日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進行的大規模戰役,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镜淅?1】(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下表是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據此可知,這些將領(
)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人物官職犧牲的時間和地點陳連升(土家族)副將1841年1月
廣州沙角、大角關天培水師提督1841年2月
廣州虎門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總兵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裕謙(蒙古族)欽差大臣、兩江總督1841年10月
浙江鎮海陳化成江南提督1842年6月
上海吳淞海齡(滿族)副都統1842年7月
江蘇鎮江A.抗擊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出路 D.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答案】D【解析】據題干“中國近代某一次戰爭中壯烈捐軀的清朝著名將領一覽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將領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抵御外敵入侵的戰斗中英勇無畏、壯烈犧牲,展現出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堅定的民族責任感,他們的行為體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D項正確;這些將領抗擊的是英國侵略者,并非八國聯軍,排除A項;甲午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題干中的戰爭是鴉片戰爭,無法遏制瓜分中國的狂潮,排除B項;這些將領的英勇抵抗并未能改變清朝的衰落和找到國家發展的出路,排除C項。故選D項?!镜淅?2】(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下圖為電影《甲午風云》主人公鄧世昌的形象。他的經典臺詞“開足馬力,撞沉吉野!”表現了(
)A.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B.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C.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 D.堅持正義的可貴品質【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這句臺詞直接體現了鄧世昌在面對強敵時,不顧個人生死,決心與敵人同歸于盡的英勇精神。他選擇用戰艦去撞擊敵方戰艦,這是一種極端的、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戰斗勝利的行為,完全符合“視死如歸”的定義,B項正確;雖然鄧世昌的臺詞表現出了一種強烈的決心和斗志,但“開足馬力,撞沉吉野!”更多地是體現了一種決絕和英勇,而非僅僅是對勝利的堅定信念,此選項不完全符合臺詞所傳達的情境,排除A項;雖然鄧世昌的臺詞表現了他的抗爭精神,但“百折不撓”更多地是形容在多次失敗或挫折后仍然堅持不懈的精神,排除C項;雖然鄧世昌的行為無疑是正義的,但他的這句臺詞并沒有直接體現他對正義的堅持或追求,而是更多地展現了他的英勇和決絕,排除D項。故選B項?!镜淅?3】(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八年級某班準備制作一期題為“近代中國民族英雄”的板報,并設置了相關欄目。鄧世昌可歸入的欄目是(
)A.革命先烈 B.禁煙英雄 C.變法志士 D.甲午英烈【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鄧世昌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所以可以歸入“甲午英烈”這一欄目,D項正確;“革命先烈”是指為革命而犧牲的先人們,鄧世昌不是為革命而犧牲,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禁煙英雄”指的是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等,鄧世昌沒有參與禁煙運動,排除B項;“變法志士”指的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人士,與鄧世昌的主要事跡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典例14】(2024·貴州黔南·中考真題)九年級某歷史興趣小組對“中華民族反抗列強侵略”的相關知識進行梳理,以下史事按時間先后順序(
)A.左宗棠收復新疆→虎門銷煙→黃海海戰→廊坊阻擊戰B.廊坊阻擊戰→黃海海戰→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新疆C.黃海海戰→虎門銷煙→廊坊阻擊戰→左宗棠收復新疆D.虎門銷煙→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廊坊阻擊戰【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虎門銷煙發生在1839年,左宗棠收復新疆發生在1878年,黃海海戰發生在1894年,廊坊阻擊戰在1900年,D項正確;ABC項順序錯誤,排除ABC項。故選D項?!镜淅?5】(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有學者指出:“在西方工業革命飛速發展的時代,洪秀全卻懷著濃厚的復古情愫,將小農生活理想化、絕對化?!斌w現這一“情愫”的是(
)A.《天朝田畝制度》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中國土地法大綱》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在西方工業革命飛速發展的時代,洪秀全卻懷著濃厚的復古情愫,將小農生活理想化、絕對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朝田畝制度》試圖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起大同社會,這顯然超越了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A項正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排除B項;《中國土地法大綱》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頒布,與“洪秀全”不符,排除C項;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項。故選A項?!镜淅?6】(2024·河南·中考真題)太平天國嚴禁鴉片貿易,不承認西方列強強加于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多次拒絕外國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國這樣做(
)A.維護了國家權益 B.創新了斗爭方式C.動搖了清朝統治 D.打擊了帝國主義【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太平天國嚴禁鴉片貿易,不承認西方列強強加于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多次拒絕外國提出的侵略要求”可知,材料信息表明太平天國政權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從而維護了國家權益,A項正確;材料信息主旨反映太平天國對外交往中維護了國家權益,沒有體現創新了斗爭方式,排除B項;材料信息主旨反映太平天國對外交往中維護了國家權益,材料信息中未提及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朝統治,排除C項;19世紀末,自由資本主義開始轉變為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也叫帝國主義。而太平天國運動發生于19世紀50-60年代,當時還沒有帝國主義,排除D項。故選A項。【典例17】(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1919年6月3日后,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運動主力由學生變成了工人,發展成為一場席卷全國聲勢浩大的群眾性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取得了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D.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項正確;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排除B項;五四運動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取得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排除C項;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镜淅?8】(2024·青?!ぶ锌颊骖})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來后,以青年愛國學生為先鋒,工人階級為主力,揭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標志性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中廣大青年學生首先行動起來,起了先鋒作用,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D項正確;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是近代化的開端,發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排除A項;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發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排除B項;辛亥革命是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發生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镜淅?9】(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同學們在進行單元復習時,搜集整理了關天培、左宗棠、鄧世昌、張自忠、左權等人的事跡。該單元的主題是(
)A.應對邊疆危機,鞏固國家統一 B.反抗專制統治,確立民主政體C.向西方學習,進行近代化探索 D.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關天培、左宗棠、鄧世昌、張自忠、左權等人的事跡”及所學知識可得,這些人物都關于中國近代面臨著民族危機的加重,這些人物通過自身的努力,起來進行反抗,關天培在虎門戰役中犧牲,左宗棠收復新疆,鄧世昌在甲午中日戰爭中進行了英勇的反抗,張自忠、左權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所以他們的共同點是反抗外來侵略,D項正確;應對邊疆危機只符合左宗棠,排除A項;左宗棠等地主階級的代表,沒有進行反抗專制統治的活動,排除B項;關天培、鄧世昌、張自忠、左權等反抗外來侵略,未體現近代化的探索,排除C項。故選D項?!镜淅?0】(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下列關于中國軍隊抗戰的表述,對應正確的是(
)A.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B.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C.武漢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D.第三次長沙會戰——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產【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B項正確;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排除A項;武漢會戰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產,排除C項;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镜淅?1】(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在主題為“中華英雄譜”的跨學科學習活動中,某小組圍繞下列英雄人物查找資料、編寫劇本。四位英雄人物共同的時代擔當是(
)趙登禹(1898—1937)楊靖宇(1905—1940)張自忠(1891—1940)左權(1905—1942)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推翻軍閥C.團結抗日,保衛中華 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答案】C【解析】據所學可知,趙登禹1937年7月在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是抗日戰爭中殉國的第一位師長;1940年2月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壯烈犧牲;張自忠是在與日軍抗戰的棗宜會戰中犧牲的國民黨愛國將領,被周恩來稱之為“當代軍人的楷?!?;左權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故C項符合題意,C項正確;A項是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時期的主張,其目標是推翻清政府的統治,排除A項;B項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北伐戰爭的目標,排除B項;D項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目的,排除D項。故選C項?!镜淅?2】(2024·山東菏澤·中考真題)下圖是“圖說歷史—抗日戰爭”展覽活動中的一組圖片。這組圖片的主題是(
)A.全民族的抗戰 B.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C.艱苦卓絕的敵后抗戰 D.海外僑胞的輸財助戰【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國軍隊在臺兒莊與日軍戰斗”“被服廠工人為部隊趕制夏裝”“海外僑胞捐款購置飛機”可知,中國軍隊、工人、海外華僑均為抗日戰爭做出貢獻,體現了全民族的抗戰的主題,A項正確;材料不僅涉及正面戰場的情況,還涉及工人、海外華僑的情況,B項概括不全,排除B項;臺兒莊戰役為正面戰場的戰役,排除C項;“海外僑胞的輸財助戰”不能概括中國軍隊、工人所起到的作用,概括不全,排除D項。故選A項?!镜淅?3】(2024·陜西·中考真題)下列分別是我抗日軍民在華北破襲鐵路統計圖和破襲鐵路線場景。場景反映的破襲行動高潮出現在(
)A.五四運動 B.徐州會戰 C.武漢會戰 D.百團大戰【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我抗日軍民在華北破襲鐵路統計圖和破襲鐵路線場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百團大戰是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圍繞正太鐵路展開的交通破襲戰,因此題干體現的戰爭是百團大戰,D項正確;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徐州會戰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國軍隊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隴海鐵路地區對日本侵略軍展開的大規模防御戰役,不符合題干內容,排除B項;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而題干所述為百團大戰,沒有發生在華北,排除C項。故選D項?!镜淅?4】(2024·山西·中考真題)數據分析是歷史學習常用的重要方法。小華同學收集了一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抗戰的數據。這些數據表明(
)A.全民族團結才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B.中國人民的抗戰得到了世界各國援助C.中國抗戰是近代以來抗擊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D.中國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參戰總人口17億,中國占4.5億;各國軍民總共傷亡9000余萬人,中國傷亡3500萬人;德、意、日法西斯軍隊1110萬人(1941年),中國抗日軍240萬人。通過這些數據占比可知,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D項正確;全民族團結才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中國人民的抗戰得到了世界各國援助,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與題干強調的影響不符,排除AB項;中國抗戰是近代以來抗擊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屬于抗日戰爭的國內影響,與題干強調的是國際影響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镜淅?5】(2024·西藏·中考真題)在外來入侵的敵人面前,各民族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被喚醒,各民族人民做出了“維護中華之一體”的歷史選擇,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廣西,名將馮子材1885年率領由漢、壯、彝等各族人民組成的邊防軍,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此戰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外來侵略的戰役中難能可貴的一次勝利?!幾脏嵻纭逗我灾腥A》材料二
光緒三十年(1904)四月,英帝國主義有意制造糾紛,侵占江孜。西藏軍民以落后的武器英勇殺敵,克復了江孜堡壘,進襲英軍大本營,包圍敵軍達月余之久,后英軍增援,西藏軍民雖反被包圍,仍堅守奮戰,殊死拼搏,直到彈盡糧絕,始退出堡壘。江孜戰役沉重地打擊了入侵者的囂張氣焰,西藏人民抵抗外侮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在我國各族人民反帝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幾浴段鞑貧v史文化辭典》材料三
經過14年悲壯的、付出重大犧牲的持久戰,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在反外國侵略斗爭中取得完全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獲得獨立解放的偉大轉折。它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空前增強,并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摘編自鄭茜《何以中華》(1)根據材料一,概括鎮南關大捷的意義。(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各族人民在反抗外來侵略中體現的精神。(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感悟。【答案】(1)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外來侵略的戰役中難能可貴的一次勝利。(2)精神:熱愛祖國,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精神。(3)意義: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地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4)感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團結互助?!窘馕觥浚?)意義:據材料一“此戰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外來侵略的戰役中難能可貴的一次勝利?!笨芍偰详P大捷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外來侵略的戰役中難能可貴的一次勝利。(2)精神:據材料一“名將馮子材1885年率領由漢、壯、彝等各族人民組成的邊防軍,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軍”、材料二“西藏軍民以落后的武器英勇殺敵,克復了江孜堡壘,進襲英軍大本營,……仍堅守奮戰,殊死拼搏,直到彈盡糧絕,始退出堡壘”可知,各族人民英勇抗擊外來侵略,體現了熱愛祖國,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精神。(3)意義:據材料三“這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在反外國侵略斗爭中取得完全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獲得獨立解放的偉大轉折。它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空前增強”并結合所學可知,可以從國內意義和國際意義進行分析,所以,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地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4)感悟:據上述材料可知,抗擊外來侵略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團結戰斗,以此,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感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團結互助?!镜淅?6】(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某校開展“傳承民族氣節,崇尚英雄氣概”為主題的抗日戰爭圖片展。請你參與活動并根據要求完成任務。(1)任務一:英烈介紹篇。圖一至圖三的歷史人物是十四年抗戰中的英雄楷模,請你分別介紹他們的英雄事跡(注:每個人物事跡不超過30字)。(2)任務二:讀圖學史篇。爭取抗戰勝利的過程中,中國人民在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請你分別為圖四、圖五的兩幅地圖命名。(3)任務三:學史感悟篇??谷諔馉幨墙詠碇袊嗣穹纯雇鈹橙肭值谝淮稳〉猛耆珓倮拿褡褰夥哦窢帯U垞陨蠄D片并結合所學分析抗戰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敬鸢浮浚?)介紹:楊靖宇: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東北抗日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1940年,楊靖宇在與日寇周旋幾晝夜后,孤身一人,彈盡糧絕,最后壯烈犧牲。張自忠: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華民族全面抗戰開始了。在1940年棗宜會戰中,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為國犧牲,張自忠不愧為全國軍人楷模。左權:左權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谷諔馉幈l后,左權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2)命名:淞滬會戰;百團大戰。(3)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窘馕觥浚?)介紹:楊靖宇、張自忠和左權均為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楊靖宇在東北組織東北抗日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最后壯烈犧牲。張自忠是正面戰場犧牲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左權是中共領導的敵后戰場犧牲的八路軍高級將領。(2)名稱: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一系列戰役。其中,淞滬會戰發生在上海一帶。觀察和圖四,可知指淞滬會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后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的戰役,主要任務是繼續破壞日軍的交通線,并摧毀日軍深入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據點。觀察圖五,可知指百團大戰。(3)主要原因: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為了取得抗戰的勝利,國共兩黨實現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因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最主要原因。線索1近代列強侵略考點一:近代列強侵華戰爭考點一:近代列強侵華戰爭戰爭發動國家結果影響侵華方式鴉片戰爭(1840-1842年)英國中國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軍事上:各自為戰到聯合作戰經濟上: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政治上:戰爭侵略到政治瓜分到扶持代理人、以華治華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中國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日本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中國戰敗,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年)日本中國人民取得抗戰爭的偉大勝利造成中國人民大量傷亡;給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阻礙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1)政治:軍事占領,直接統治;扶植漢奸,實行“以華制華”。(2)軍事:發動戰爭侵占中國領土列強侵華的特點(1)從時間看,列強侵略集中在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上半期;侵略時間最長、破壞程度最大的是日本侵華戰爭。(2)從侵略國家來看,既有老牌強國英國、法國,又有新興強國日本、俄國等。(3)從侵略方式看,前四次侵略戰爭經歷了以商品輸出為主到以資本輸出為主,從戰爭侵略到“以華制華”的變化。(4)從影響看,前四次侵略戰爭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键c二:近代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考點二:近代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南京條約》1842年1.“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2.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3.賠款:賠款2100萬銀元4.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天津條約》1858年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2.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3.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北京條約》1860年1.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2.增開天津為商埠;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4.賠款額大幅度增加?!恶R關條約》1895年1.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辛丑條約》1901年1.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3.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4.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5.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線索2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主題具體內容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虎門銷煙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鴉片戰爭時期虎門之戰:關天培等戰死;吳淞之戰:陳化成力竭犧牲洋務運動時期左宗棠率領裝備了新式武器和進行了新式訓練的清軍,成功收復新疆甲午中日戰爭①平壤戰役:清軍將領左寶貴中炮犧牲;②黃海海戰: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等壯烈殉國;③遼東半島戰役:徐邦道孤軍迎敵,寡不敵眾而失敗;④威海衛戰役:丁汝昌自殺殉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天津保衛戰中,清軍直隸提督聶士成壯烈殉國抗日戰爭時期①九一八事變后,抗日義勇軍與游擊隊,與日軍戰斗;②七七事變后,在保衛北平的戰斗中,趙登禹、佟麟閣壯烈殉國;③淞滬會戰中,姚子青率全營官兵守衛寶山,謝晉元率部堅守四行倉庫陣地;④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⑤敵后戰場:平型關大捷、敵后游擊戰和百團大戰;⑥棗宜會戰中,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⑦在反“掃蕩”作戰中,左權將軍血灑疆場農民階級的反侵略斗爭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義和團運動義和團破壞沿線鐵路,并在廊坊一帶狙擊敵人;義和團和清軍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義和團和清軍在老龍頭火車站展開激烈的爭奪戰,并炮轟紫竹林租界。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學生的抗爭五四運動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的前期主力是學生,這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一二·九運動發生于1935年的愛國救亡運動,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總結歸納1.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屢戰屢敗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難以對抗新興發達的資本主義制度。(2)主觀原因:近代中國政治腐敗、經濟落后、武器陳舊,統治階級妥協投降,沒有發動人民群眾。(3)客觀原因: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列強經濟發展,綜合國力迅速提升;西方列強具有很強的掠奪性。2.近代中國遭受侵略與抗爭的史實給我們的啟示。(1)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須思變,思變才能崛起。(2)列強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3)我們應該學習先輩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和愛國精神,堅決反抗外來侵略。(4)弱國無外交,實力是外交的基礎?!咎赜?】(2024·廣東中山·一模)中國古代統治者常常認為世界秩序如下面同心圓一樣,但這一認知卻在19世紀中期被一個“化外之國”打破。這一國家是(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朝鮮【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中國古代統治者常常認為世界秩序如下面同心圓一樣,但這一認知卻在19世紀中期被一個‘化外之國’打破。這一國家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古代統治者常常認為世界秩序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同心圓結構,周邊國家依次排列。然而,這一認知在19世紀中期被英國打破。1840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并開放五口通商,標志著中國的傳統世界秩序被打破,A項正確;日本侵略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后,不是打破中國“化外之國”的國家,排除B項;美國未直接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且美國干涉中國內政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排除C項;朝鮮在此時是中國的藩屬國,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咎赜?】(2024·河南鄭州·模擬預測)鴉片戰爭前,英商代表在英國議院聽證會上抱怨“中國對英國制造品的需要因通商限于廣州一口而受到限制”。這一限制被打破始于(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北京條約》的簽訂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英國強迫清政府于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該條約中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由此打破了廣州一口通商的格局,A項正確;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在條約中,清政府除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外,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額也大幅增加,排除B項;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后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規定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1901年,清政府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辛丑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但并未涉及通商口岸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特訓3】(2024·安徽阜陽·一模)觀察下列這組圖片,與其所反映內容相關的條約是(
)片面最惠國待遇
領事裁判權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3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虎門條約》,從中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B項正確;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A項;1895年中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德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B項?!咎赜?】(2024·貴州銅仁·模擬預測)1839年4月至5月,英國、美國鴉片商人共呈繳煙土1.9萬多箱,約118萬公斤。林則徐下令從6月3日開始銷煙,延續20多天,這是中國政府發起的禁煙運動、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鄭重宣示。這描述的是(
)A.虎門銷煙 B.火燒圓明園 C.鴉片戰爭 D.義和團運動【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林則徐下令從6月3日開始銷煙,延續20多天,這是中國政府發起的禁煙運動、維護國家主權的一個鄭重宣示”,結合所學知識,在林則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㈤T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項正確;火燒圓明園發生在1860年,排除B項;鴉片戰爭爆發在1940年,排除C項;義和團運動爆發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農民階級掀起的反帝運動,排除D項。故選A項。【特訓5】(2024·湖北·模擬預測)武漢的漢口里是濃縮了百年前大漢口歷史文化風貌的仿古街區,是老漢口的縮影。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中國出現了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外資商行迅速增多主要是由于(
)A.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 B.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C.清末庚子事變的爆發 D.洋務運動的客觀推動【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19世紀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現了從事貿易為主的外資商行,1864年約有150家,19世紀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個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廣州、天津和漢口為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開放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打破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狀態,1856年英法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開放了漢口、南京等一系列通商口岸,通商口岸的開辟為外資商行的增多創造了條件,因此外資商行逐漸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B項正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反而對外國商品貿易起到強烈的抵制作用,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清末庚子事變的爆發是指1900年八國聯軍為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的侵華戰爭,時間與題干中“19世紀四五十年代”不符,排除C項;洋務運動興起時間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創辦的近代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咎赜?】(2024·貴州黔東南·二模)圓明園是清代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華,舉世聞名。19世紀中期,圓明園被“兩個強盜”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被掠奪的文物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皟蓚€強盜”及這一暴行發生的時間分別是(
)A.英法聯軍;鴉片戰爭期間 B.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C.英法聯軍;甲午中日戰爭期間 D.英美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19世紀中期,圓明園被‘兩個強盜’大肆搶劫,然后縱火燒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組成聯軍,在俄、美支持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對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放火燒毀,B項正確;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侵華戰爭,與法國及圓明園都沒有聯系,排除A項;甲午中日戰爭,是指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與英國、法國,與圓明園都沒有聯系,排除C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5月,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與英美聯軍,與圓明園都沒有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咎赜?】(2024·山東臨沂·二模)“曾國荃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軍在敵人的全面進攻下節節敗退。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于瓦解。……”材料說明該運動失敗的原因是(
)A.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 B.革命綱領不切合中國實際C.領導集團的腐敗和內訌 D.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答案】D【解析】根據“與此同時,蘇浙戰場也在淮軍、洋槍隊、左宗棠部湘軍的進攻下趨于瓦解”,說明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的原因是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D項正確;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材料沒有反映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對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進行說明,也沒有相關內容能表明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訌和腐敗現象,排除BC項。故選D項?!咎赜?】太平天國先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這兩部文獻都(
)A.脫離社會現實而難以實現 B.試圖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C.反映農民階級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響【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朝田畝制度》雖因帶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實踐中難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來農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強烈愿望。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改革內政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主張,但由于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未能付諸實踐,所以《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脫離社會現實而難以實現,A項正確;《天朝田畝制度》未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排除B項;《資政新篇》未反映農民階級的理想追求,排除C項;《天朝田畝制度》未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A項。【特訓10】(2024·江西新余·一模)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地圖,與圖1相比,我們可以從圖2中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圖1
《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圖2
《馬關條的》中新增的通商口岸A.中國的近代史開始了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列強侵華勢力從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和“《馬關條的》中新增的通商口岸”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東南沿海地區,《馬關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國腹地,因此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列強侵華勢力從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D項正確;中國的近代史開始了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只與圖1相關,和圖2不符,排除AB項;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的《辛丑條約》相關,與題意不符,排除C。故選D項?!咎赜?1】(2024·山東濟南·模擬預測)在1894年的黃海海戰中,鄧世昌率領致遠艦將士奮勇作戰。彈藥將盡之際,他下令開足馬力,沖向日艦“吉野號”。關于黃海海戰的時間,表述正確的是(
)A.甲午年 B.18世紀末 C.清朝中期 D.道光年間【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9月,中國北洋艦隊和日本艦隊在黃海海面展開了一場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奮勇殺敵,重創日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在彈藥將盡之際,下令開足馬力沖向日艦,不幸壯烈殉國。1894年是農歷甲午年,因此這場中日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A項正確;1894年是19世紀末,排除B項;1894年屬于清朝晚期,排除C項;1894年清朝在位皇帝是光緒帝,排除D項。故選A項?!咎赜?2】(2024·山東臨沂·模擬預測)“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是光緒帝為悼念在黃海海戰中與同艦官兵一起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而寫。這位民族英雄所參加的戰爭(
)A.有左宗棠、丁汝昌等人犧牲 B.黃海海戰全殲北洋艦隊主力C.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避戰求和 D.簽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和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為悼念在黃海海戰中犧牲的鄧世昌而寫的。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展開激戰,北洋艦隊雖然進行了抵抗,但由于戰術指揮上受到了保守思想的影響,存在“避戰保船”的傾向,以保護其珍貴的艦船,再加上彈藥供應不足、以及艦隊訓練和協調問題,最終未能取得勝利,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C項正確;左宗棠沒有參與甲午戰爭,丁汝昌在威海衛之戰中自盡殉國,而不是在黃海海戰中犧牲,排除A項;黃海海戰北洋艦隊損失較大,但主力尚存,排除B項;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被迫簽訂簽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不是《北京條約》,排除D項。故選C項?!咎赜?3】(2024·湖南·三模)徐中約認為“這場敗仗無可否認地證明了自強運動的失敗……這種外交、軍事與技術上的有限現代化努力,缺乏相應的體制與思想變革,無法振興國家,并使之成為一個現代化政權……”,其中的“這場敗仗”和“自強運動”分別是指(
)A.鴉片戰爭
洋務運動 B.第二次鴉片戰爭
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戰爭
洋務運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戊戌變法【答案】C【解析】據材料“這場敗仗無可否認地證明了自強運動的失敗……這種外交、軍事與技術上的有限現代化努力,缺乏相應的體制與思想變革,無法振興國家,并使之成為一個現代化政權……”并結合所學可知,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其目的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王朝的統治,但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C項符合題意,C項正確;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洋務運動興起于19世紀六十年代,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而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發,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戊戌變法于1898年以失敗告終,D項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特訓14】(2024·河南漯河·一模)赫德在《中國實測論》中寫道:“義和團之運動,實由其愛國心所發,以強中國拒外人為目的者也……他日必有義和團之子孫……以行今日義和團未竟之志者?!睋丝芍?,義和團運動(
)A.振奮了中國人民的反帝精神 B.促使一大批國人“扶清滅洋”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 D.使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他日必有義和團之子孫……以行義和團未竟之志者”可知,題干體現了義和團運動對以后的反帝活動的影響,即振奮了中國人民反帝精神,A項正確;義和團運動在中(清政府)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排除B項;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的是辛亥革命,排除C項;使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簽訂的《辛丑條約》,排除D項。故選A項?!咎赜?5】(2024·遼寧撫順·模擬預測)近代,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下表羅列了一些不平等條約的部分內容,共同反映了其對中國社會的危害是(
)條約名稱《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部分內容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乘公議定則例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A.推動了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使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腹地C.迫使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D.使中國的領土主權遭到了破壞【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乘公議定則例”可知,《南京條約》的簽訂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據題干“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可知,《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據題干“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可知,《辛丑條約》要求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綜上所述,三個條約共同反映了其對中國社會的危害是迫使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C項正確;《南京條約》的簽訂,推動了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排除A項;《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腹地,排除B項;題干材料都沒有涉及中國的領土主權的條款,排除D項。故選C項?!咎赜?6】(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發布上諭稱:“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執干戈以衛社稷,……人人敢死,張我國威。”材料表明義和團運動(
)A.得到清政府一貫支持 B.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C.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 D.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質【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執干戈以衛社稷”和所學知識可知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因此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自發集合數十萬人,B項正確;清政府前期支持義和團,后期卻在慈禧的命令下與八國聯軍侵略者共同剿殺義和團,排除A項;義和團運動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表現為相信降神附體、刀槍不入等,與題干所述不符,排除C項;義和團運動的確具有盲目排外的缺點,具體表現為義和團對洋人、洋教以及輪船、鐵路等統統排斥,與題干所述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咎赜?7】(2024·廣東湛江·一模)1919年,上海學生聯合會在《告同胞書》中寫道:“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僅不理,且對待學生日益嚴厲?!そ缌T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边@表明,五四運動中(
)A.工人罷工成果顯著 B.政府鎮壓工人運動C.學生先鋒作用明顯 D.群眾基礎非常廣泛【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僅不理,且對待學生日益嚴厲?!そ缌T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五四運動中工人罷工取得顯著成果,A項正確;政府鎮壓工人罷工運動,與題干內容“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不符,排除B項;學生先鋒軍的作用不明顯,因為“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僅不理,且對待學生日益嚴厲”,排除C項;群眾基礎非常廣泛,題干內容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A項?!咎赜?8】(2024·重慶·模擬預測)全民族抗戰時期,重慶人民踴躍參軍參戰;工人冒著工廠被轟炸的危險努力生產軍火和其他抗戰物資;盧作孚創辦的民生公司千方百計保證抗戰運輸,1943年重慶婦女界捐獻飛機高達13架……以上材料表明(
)A.重慶人民對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B.重慶是抗戰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C.中共中央南方局為爭取抗戰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勛D.重慶航空運輸業發展迅速【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全民族抗戰時期,重慶人民踴躍參軍參戰……1943年重慶婦女界捐獻飛機高達13架……”可知,材料中分別列舉了重慶人民踴躍參軍參戰、工人努力生產抗戰物資、民生公司保證抗戰運輸以及重慶婦女界捐獻飛機等事例,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重慶人民在全民族抗戰時期,從不同方面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A項正確;抗戰時期重慶是國民政府陪都,是中國大后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并非全國的中心,排除B項;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重慶人民對抗戰做出的巨大貢獻,未涉及中共中央南方局相關內容,排除C項;重慶婦女界捐獻飛機不能直接說明重慶航空運輸業發展迅速,且材料重點強調的是重慶人民為抗戰所做的貢獻,而非航空運輸業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特訓19】(2024·湖南·三模)探尋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選項是(
)選項原因結果A太平天國運動推翻了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B紅軍長征開始了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C國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D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停止【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此后,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D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確實對清朝統治造成了巨大沖擊,但辛亥革命才推翻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排除A項;紅軍長征主要是中國共產黨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保存實力和戰略轉移而進行的,并未直接開啟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排除B項;國共第一次合作主要發生在北伐戰爭期間,它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但并未直接導致抗日戰爭的勝利,排除C項。故選D項?!咎赜?0】(2024·重慶·一模)如圖是1943年藝術家古元根據自己在延安的見聞,創作的木刻版畫(局部)。該木刻版畫(局部)從側面反映了(
)A.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 B.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C.敵后抗日武裝壯大的原因 D.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圖片“1943年藝術家古元根據自己在延安的見聞,創作的木刻版畫(局部)”和所學知識可知,一位穿戴整齊的長者伸出雙手緊緊握住迎上來的士兵,另一名士兵則雙手捧合、欠身致意,長者身后跟隨的是一支舉著旗幟、扭著花鼓舞、趕著羊群騾馬的歡快勞軍隊伍,這幅畫表現了人民與軍隊的親密關系,從側面反映了敵后抗日武裝壯大的原因,C項正確;北伐戰爭開始于1926年,排除A項;工農紅軍長征勝利是在1936年,排除B項;解放戰爭取得勝利是在1949年,排除D項。故選C項?!咎赜?1】(2024·湖北·二模)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令人向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成為不愿意做亡國奴的人們的共同選擇,這些人中有文學家、音樂家、電影明星、更多的是青年學生。這表明(
)A.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到來 B.抗戰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C.敵后戰場成為抗日主戰場 D.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中的對延安的描述可知,共產黨堅持的全面抗戰路線,即動員全國一切人力、物力、財力,爭取抗戰的勝利,這種包容性和廣泛的動員能力,使得延安成為了眾多抗日救亡志士的向往之地。人們前往延安,正是對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認同和支持,D項正確;此選項更多是在描述一個現象,而沒有直接涉及到延安或共產黨的具體抗戰策略或地位,排除A項;選項描述的是抗戰的一個戰略階段,與題目中描述的延安成為圣地、人們紛紛前往的現象無直接關聯,排除B項;題目中并未直接提及敵后戰場的地位或作用,而是強調了延安作為圣地對人們的吸引力,排除C項。故選D項?!咎赜?2】(2024·廣東中山·一模)下圖是1944年流行的門神畫,該門神畫(
)套色木刻門神畫1944年A.體現國共合作成果B.號召團結抵御外辱C.倡導社會移風易俗 D.指導開展敵后游擊【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1944年”“抗戰勝利”“軍民合作”可知,該門神畫是抗戰期間的繪畫作品,旨在號召國人團結合作,共同抵御外來侵略,B項正確;1944年,抗日戰爭還未勝利,排除A項;倡導社會移風易俗與抗日戰爭無關,排除C項;題干圖片體現不出指導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排除D項。故選B項?!咎赜?3】(2024·陜西西安·二模)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在名錄中,屬于共產黨領導的人數是143人,占名錄總人數的48%。其中八路軍人數最多,共97人,新四軍共26人,東北抗日聯軍共20人。而國民黨方面共有國民革命軍陸軍87人,占名錄總人數的29%。從中可得到的正確認識是(
)A.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華民族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B.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C.中華民族在十四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D.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答案】B【解析】根據題中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可以看出,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中,共產黨占名錄總人數的48%,可見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高舉抗戰的鮮明旗幟,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B項正確;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突出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突出作用,并非日本侵略者如何,排除A項;題中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只能反映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人員構成,并不能反映中華民族在抗戰中做出巨大犧牲,排除C項;題中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只能看出為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員,而“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抗日戰爭在二戰中的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咎赜?5】(2024·云南楚雄·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通過武裝侵略,擴張在華殖民勢力,是英國政府的既定方針。……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廣東江面與出海口,鴉片戰爭正式爆發?!M管清朝愛國官兵和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抗擊,但清政府最終戰敗?!f片戰爭是清朝后期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嚴重影響了此后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方向?!幾浴逗喢髦袊鴼v史讀本》材料二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等。——《馬關條約》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等等?!缎脸髼l約》材料三
各階層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階層表現國民黨內愛國將領棗宜會戰中,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中國共產黨在反“掃蕩”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青年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婦女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救護和戰地服務工人加班生產、支援前線華僑同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回國參戰文藝成立抗戰協會,宣傳抗戰,振奮士氣(1)根據材料一、指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必然性。(2)【2024年新變化】根據材料二、歸納《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共同點。(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類自媒體賬號定制化運營及推廣補償協議
- 裝修安裝免責協議書
- 道路損壞補償協議書
- 車輛洗車承包協議書
- 貸款展期還款協議書
- 車禍出院賠償協議書
- 車輛協助解壓協議書
- 車輛損傷賠付協議書
- 餐飲物業轉讓協議書
- 人才引進安家費協議書
- 智能教育技術驅動的個性化學習路徑優化研究
- 基層治理現代化視角下“楓橋經驗”的實踐路徑與創新研究
- 通信光纜租用協議合同書
- 2024-2025部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三套)
- 醫療救助資金動態調整機制-洞察闡釋
- 籃球培訓報名合同協議
- 冠狀動脈介入診斷治療
- 高效催化劑的開發與應用-全面剖析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4)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全冊知識點總結 (2022新課標 完整版)
- 醫院普法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