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知識點_第1頁
出師表 知識點_第2頁
出師表 知識點_第3頁
出師表 知識點_第4頁
出師表 知識點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出師表補充知識點一.理解性默寫:

1.寫出文中與“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詞相呼應的語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2.作者認為可以出師北伐的條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師表》中寫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關的文字默寫出來: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臨崩寄臣怪大事”

4.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諸葛亮向后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7.《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8.《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10.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圣聽;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或: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12.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或:親賢遠佞)。

13.在中國男子足球隊沖擊世界杯屢遭失敗的情況下,米盧出任了國家隊主教練,這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4.《出師表》中說明蜀國當時所處的政治形勢的句子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16.作者是怎樣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許先帝以驅馳

17.作者受命以后,為什么“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18.“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個四字短語回答。*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19.諸葛亮認為“陛下親之信之”的具體做法應當是:①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營中之事,悉以咨之。(1)寫盡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2)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3)《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二.相關詩句: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2.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3.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4.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陸游《武侯書堂》)三.《三國演義》中反映諸葛亮聰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計、七擒孟獲、草船借箭、舌戰群儒、擺八封陣、三氣周瑜四.開放性試題

1、《出師表》情詞懇切,有不少膾指標炙人口的名句,請寫出你欣賞的一句。結合文章內容,說出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

(4分)寫出文中任一名句,得2分。如;“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親賢臣,遠小人”。對人物的把握能從文中章中找到依據,可得2分。如:忠君報國,深謀遠慮。

2.回憶全文內容,從諸葛亮對劉禪“宜開張圣聽”、“不宜偏私”、“宜自謀”、“不宜妄自菲薄”、“親賢臣,遠小人”的諄諄教導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虛心聽取別人意見,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強,要審慎交友。(除此四點外,有新的感悟也可。)五.質疑探究

1、諸葛亮在奏表的開頭一段向劉禪提出什么勸諫?

諸葛亮首先規勸劉禪要繼承劉備遺志,振作精神,廣開言路,采納忠諫,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言談失義,阻斷忠諫之路。

2、諸葛亮用什么來鼓勵劉禪?

諸葛亮用忠臣志士為了報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職守的事實來鼓勵劉禪,要他看到蜀國具有忠臣竭力,志上效命這個好條件。

3、第一節作者分析了怎樣的客觀形勢和主觀形勢?

客觀形勢:先帝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主觀形勢: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4、文章開句就提到“先帝”劉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以此激勵劉禪,也為后文提出建議定下基調。

5、第1段分析天下大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分析形勢不利的客觀條件,指出目前正是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希望劉禪“居安思危”。

6、第1段提到“侍衛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么作用?這是蜀國“人和”的主觀條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觀條件雖然堪憂,主觀努力尚且可為。在這樣的形象下,做為蜀國的國君應當有所為。

7、諸葛亮在第2段中向劉禪提出什么諫誡?

諸葛亮諫誡劉禪理政要言明賞罰,對內廷和外廷的官員要一視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8、內外文中分別指什么?用文中詞語:內指宮內,外指朝廷。宮中、府中。

9、3、4兩段的內容是什么?(用一句話作答)諸葛亮向劉禪舉薦用人。

10、此兩段作者分別從那兩方面作了安排?作者分別從內政和軍政上作了安排。

11、作者出師后的國內政事如何安排?推賢了哪些賢臣?目的是什么?

(1)宮中:推薦良實,志慮忠純的郭攸之、費偉、董允等。(2)營中:推薦性行淑均,曉暢軍事的將軍向寵。

(3)其他:推薦貞良死節之臣侍中、尚書、長史、參軍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顧之憂,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13、諸葛亮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哪些建議?提出這三條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提出了三條建議。(1)廣開言路。“誠宜開張圣聽”;(2)嚴明賞罰。“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3)親賢遠佞。“親賢臣,遠小人”。

目的是:(1)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2)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3)希望后主能“親賢臣,遠小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國家“興隆”,總之,作者希望蜀國能夠有一個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強大穩定的后方。

14、第6段寫什么內容?

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劉備三顧草廬,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優遇。

15、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敘本志,說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無意于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敘述先帝“三顧茅廬”之恩,稱贊先帝寬宏氣度和不恥下問的品德,也表達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括敘述跟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說明了創業的艱難,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以陳情的方式為“出師”作鋪墊。作者自敘本志,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師伐魏,“北定中原”,正是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以報答先帝。

17、第7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在這段,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報效先帝、盡忠蜀國的摯情和伐魏興漢的華圖,并再次囑咐劉禪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純”之臣。

18、作者回憶對人生哪三件有重大影響的事?

三顧茅廬、臨危受命、臨崩寄大事。19、第七段追憶“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說明“出師”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這是他“報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

20、出師之前作者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七擒孟獲”安撫夷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后方,做好戰備。

22、第8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諸葛亮在這段中主要是勸勉劉禪要牢記劉備遺訓,用心國事,善理政務,采納雅言。

23、作者如何表達了出師的決心?

(1)以出師為己任。“此臣報先帝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