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成人高考語文知識點四1、《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體散文集。2、《季氏將伐顓臾》體現孔子關于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提出者孟子。4、孟子所言“王道”的意思是養生表死無憾是王道之始。5、《莊子》一書亦稱南華經,是道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6、莊子和老子同屬道家學派,合稱“老莊”。7、《秋水》主體部分是河伯與北海若的七番對話。8、《莊子》共33篇,其中內篇為莊子自著,外、雜篇是由門人和后子所作。9、出自《秋水》的成語有望洋興嘆、貽笑大方。10、李斯《諫逐客書》選自《史記·李斯列傳》1、主題和題材主題即文章的思想觀點,要求正確、深刻、鮮明、集中。題材即用于寫作的材料,要求真實、典型、新穎。2、結構結構即文章內部的組織構造,包括層次、段落、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文章的結構要求完整、清晰、嚴謹。3、表達方式(1)敘述敘述的方式有順敘、倒敘、插敘、平敘和補敘。敘述要線索清楚,詳略得當,有變化,有波瀾。(2)描寫描寫大體可歸納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大類。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行為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等。環境描寫包括自然風光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等。描寫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3)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大類。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摯。(4)議論議論要論點正確鮮明,論據真實典型,論證嚴密充分。4、語言語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語言要準確、生動、簡潔。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詩經》主要依據音樂特點作為標準來分類,即風、雅、頌三類。"風",是地方民間音樂曲調的意思。"國風"是15個地區的樂歌。"雅",正也,即標準音,是王畿附近的樂曲名稱。"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重點篇章:《采薇》2.簡述《詩經》的藝術成就。(1)直抒胸臆的特色《詩經》中無論是積極干預時政的怨刺詩,抒寫民間疾苦的役役詩,還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婚戀詩、農事詩,無不直面人生,表達真情實感,不作無病呻吟。因為《詩經》真實地反映社會人生,開創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為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優良傳統。(2)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比、興",是后人研究《詩經》時總結出來的三種詩歌藝術表現方法,與"風、雅、頌"合稱"六義"."賦",就是鋪陳直敘,不用比,興,直截了當地鋪敘、抒情、描繪,把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有層次地說出來。"比"就是比喻,打比方。"興"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通過聯想以觸發起詩人思想感情勃發的表現方法。《詩經》賦、比、興手法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詩歌的表現藝術,對形成中國詩歌興寄遙遠、含蓄蘊藉的特有風貌起著重大作用。3.以屈原為代表作家的"楚辭",是繼《詩經》之后中國詩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標志著中國詩歌從民間集體歌唱到詩人獨立創作的更高發展階段的出現。這種由詩人創作、帶有鮮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詩歌,將中國詩歌向前推進了一大步。4.《尚書》是我國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歷史文獻。《春秋》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繼《尚書》之后以記事為主的一部史書。《國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完整的編年史,也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歷史散文著作,標志著史家之文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戰國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學性相當高,在歷史散文的發展上達到了新的高峰。5.《左傳》的思想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傾向,反映了《左傳》進步的歷史觀。《左傳》不只是對歷史事件客觀的羅列,而且還表達了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6.《戰國策》的藝術成就:刻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現其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血肉豐滿,形神兼備。《戰國策》打破"編年"限制,以人物游說活動為中心,并以此統率記言、敘事,安排情節結構,描寫人物,開了人物傳記的先河。敘事生動曲折,善于夸張渲染,帶有傳奇色彩。語言辯麗恣肆、放言無忌。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說理,語言通俗淺顯。"鷸蚌相爭"、"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驚弓之鳥"、"百發百中"等寓言閃耀著迷人的文學光彩,表現出較強的藝術力量。7."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道"派生萬物的表現;道是萬事萬物存在與變化的普遍法則和根本規律,它主宰一切。8.《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組抒情詩的總稱,包括《惜誦》、《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九章》是某一時期片斷的生活記錄和心情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特征,其中的《哀郢》中記述了他流亡江南的路線,亦情亦景,憂思綿綿,既有憂國憂民的悲憤,又有委屈沉淪的凄愴。9.《史記》的體例《史記》是我國第一部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通史,全書由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組成,計130篇,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西漢武帝時代約3000年的歷史。本紀,記載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績,以事系年,是全書的綱領;世家,是先秦各諸侯國和漢代有功之臣以及個別杰出的歷史人物的傳記。列傳,是歷史上有影響的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傳記。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有關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專門史。10.《史記》的藝術成就《史記》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又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傳記文學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1)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文學創作,通過寫人來反映歷史,所以全書記載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刺客、游俠、倡優、商賈、醫卜等眾多小人物,構成豐富的人物畫廊。這些人物既有各階級、階層的、時代的共性,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富有典型性,這些歷史人物在司馬遷筆下個個都栩栩如生、形象鮮明、呼之欲出。如張良的善謀,項羽的勇猛、劉邦的奸詐,韓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貪利、李廣的善射等。這是因為司馬遷恰當地運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謀篇布局,匠心獨運(3)強烈的抒情性(4)語言雄渾、樸拙有氣勢感和韻律感《長亭送別》(泛讀課文)《作家作品》王實甫元代杰出的雜劇作家。代表作《西廂記》。《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描寫書生張珙與崔相國之女鶯鶯追求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故事。《西廂記》是雜劇。一折戲只有一個角色演唱,他角只有道白。《長亭送別》唱詞都出自崔鶯鶯之口。“正宮”是宮調名:“端正好”“滾繡球”等屬于同一宮調的曲牌名。“某某云”即人物道白:“某某科”即為人物的動作,表情,舞臺效果。《課文講解》一,本文主旨通過描寫崔鶯鶯送張生赴京趕考餞別于長亭的內心活動,表現了青年向往的自由愛情與封建禮教間的尖銳矛盾,控訴了封建家長所維護的禮教對人性的嚴重摧殘。二,課文串講全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開始——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恓恓惶惶的寄。描寫鶯鶯在趕赴長亭的路上為將要離別而感傷感。第二部分:“做到科——有夢也難尋覓”描寫鶯鶯在餞別宴上對張生的感情和對封建禮法的怨恨。第三部分:“旦云——愁逐野云飛。”描寫鶯鶯在話別時,對未來的擔心和對張生的留戀,叮嚀。《學習要點》1,崔鶯鶯與張生的性格特征。崔鶯鶯:敢于反抗封建禮教,大膽追求婚姻自由,對愛情真摯專一,鄙棄功名利祿;張生:追求婚姻自由,但對封建禮教的反抗比較軟弱,熱衷于功名利祿。2,重點掌握劇中情景交融的特點。《端正好》屬于“寓情于景”。《滾繡球》屬于“情中設景”。《脫布衫》《一煞》屬于“以景托情”。3,掌握多種修辭手法。(1)對偶:“碧云天,黃花地”:“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等等;比喻:“但得一個并頭蓮”(比喻夫妻成雙成對):“拆鴛鴦在兩下里”(比喻相愛者被迫分離):“伯勞東去燕西飛”(比喻分別)等等。用典:“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