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比賽方案_第1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比賽方案_第2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比賽方案_第3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比賽方案_第4頁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比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屆貴州技能大賽銅仁市技能大賽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賽項參賽指南銅仁工業學校2021年7月13日一、賽項名稱項名稱: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二、組織機構(一)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王先華袁波副組長:李勁松、滕建華、姚林、吳飛、初光勇成員:侯惠蘭、郭賓、黃浩、譚潔、孟輝、劉福強、周良品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工學院,王先華兼任組長,負責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賽項的組織及實施,小組成員寫作完成包括比賽計劃的制定、賽前培訓安排、比賽評價、證書辦理、資料匯總整理等工作。三、賽項實施(一)工作組1.計劃擬定負責人:黃浩成員:初光勇、滕建華、譚潔、孟輝負責擬定賽項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根據賽項要求進行協調、準備及上報等工作。2.賽前培訓負責人:黃浩成員:初光勇、孟輝、譚潔、郭賓負責擬定技能比賽項目并組織實施,項目儀器設備及耗材的采購清單上報等工作。3.宣傳動員負責人:姚林成員:侯惠蘭、郭賓、譚潔、劉福強1.負責大賽的網頁制作、媒體宣傳等工作,負責大賽全過程的攝影攝像、信息和新聞報道,負責參賽隊隊牌、參賽人員、工作人員的證件設計分發、路引設計張貼等。負責賽場內外氛圍的營造工作,《大賽成果集》編制4.考評組負責人:黃浩成員:初光勇、譚潔、孟輝、周良品負責賽項考試場所的布置、比賽用具的準備及比賽過程的安排、賽項成本支付等事宜。(二)參賽對象1.自愿、熱愛智能制造工作的學生。2.學習能力強、成績優秀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學生。(四)比賽時間和地點1.時間:2021年9月15日-2021年9月17日2.地點:工學院1樓工業機器人實訓室。四、競賽規程2021年貴州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暨銅仁市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比賽賽項規程一、賽項名稱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二、競賽目的通過競賽,檢驗、展示銅仁市中職院校本專業教學改革成果以及學生崗位通用技術與職業能力,引領和促進中職院校該專業教學改革,激發和調動行業、企業關注和參與專業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提升中職院校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水平。賽項以“中國制造2025”規劃為背景,針對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崗位技能提升的要求,面向全國中等職業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通過技能競賽促進中等職業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相關專業的發展、課程的建設、人才的培養質量,解決工業機器人產業迅猛增長與專業人才嚴重短缺的矛盾,提升工業機器人系統技術應用人才水平和數量,實現人才的到崗即用。同時,通過職業教育和技能競賽助力“中國智造2025”。賽項的舉辦將促進工業機器人制造、系統集成和應用等企業急需的工業機器人操作、編程、工作站安裝調試、系統集成以及現場維護等崗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高參賽隊組織管理、團隊協作、工作效率、質量與成本控制及安全意識等職業素養,培養職教學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技高一籌”的工匠精神,踐行李克強總理在全國職教會上提出的“中國制造業大國向精密制造業強國的轉變”的要求。三、競賽內容本賽項以工業機器人智能工作站系統作為競賽平臺,多名參賽選手協作完成工作站系統中的工業機器人及周邊設備的機械電氣系統的安裝、工業機器人標定及示教器示教編程等基本工作任務。具體的競賽內容如下:(一)按任務要求完成對比賽系統的機器人相關設備進行機械和電氣改造,使其能夠組成工業機器人智能工作站系統。(三)對競賽設備進行整體操作、編程和調試,達到任務書規定綜合任務(包括機械零件檢驗、分揀、裝配、轉運等)的工作要求和技術要求。(四)職業素養與安全意識。競賽現場考察參賽隊組織管理、工作效率、質量與成本控制及安全意識等職業素養。四、競賽方式(一)競賽以個人賽方式進行。每支參賽隊1名選手,1名選手須為同校在籍學生,參賽選手必須是2021年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籍學生,不限性別,年齡須不超過25周歲,年齡計算的截止時間以比賽當年的5月1日為準。同一學校相同項目報名參賽隊不超過1支;每隊可配2名指導教師。(二)競賽時間為2個小時(120分鐘),包括選手完成指定任務時間和裁判評判時間。(三)賽場的賽位統一編制賽位號,參賽隊比賽前30分鐘到賽項指定地點接受檢錄,進場前15分鐘抽簽決定賽位號,抽簽結束后,隨即按照抽取的賽位號進場,然后在對應的賽位上完成競賽規定的賽項任務。賽位號由參賽選手抽取,抽取賽位號的步聚:1.抽簽由賽場抽簽裁判主持;2.參賽選手隨機抽取賽位號,并在賽位記錄單上簽名確認;3.賽位號不對外公布,抽簽結果由賽項組委會密封后統一保管,在評分結束后開封統計成績。五、競賽試題(一)賽項執委會下設的賽項專家組負責本賽項賽題的編制工作。(二)賽題編制遵從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三)競賽試題樣卷見附件六、名次確定辦法按選手競賽成績由高向低排序確定名次。當成績相同而競賽用時不同,則用時少者名次列前;當成績和競賽用時均相同,操作相對規范者名次列前;當成績、競賽用時及操作規范均相同,名次并列。七、評分標準與評分細則1.評分方法。評分方式為裁判現場評分。(1)裁判組實行“裁判長負責制”,設裁判長1名,專家1名,全面負責賽項的裁判管理工作并處理比賽中出現的爭議問題,以及12名裁判,其中檢錄裁判4名,工位評分裁判8名,2名記分員,賽項裁判組負責賽項成績評定工作,每個賽位有一組評分裁判,一組評分裁判有兩名裁判組成。(2)裁判評分方法,采用過程評分,由現場裁判和評分裁判對照評分表即時判分,每個任務的評分,由兩名裁判共同完成。(3)兩名記分員在監督人員現場監督下,對參賽隊的評分結果進行分步匯總,所有步驟成績的匯總值作為該參賽隊的最后任務得分,最終生成參賽隊總成績表,由裁判長簽字確認后,將工作任務書、評分表等相關紙質文檔進行封存簽字,移交到執委會。(4)評分表中所有涂改處均需向裁判長說明并備案;在復查中發現的問題均需向裁判長說明并備案。(5)最終將比賽所有資料交大賽執委會匯總,所有裁判員未經執委會同意不得泄露比賽試題和比賽成績,比賽結果由大賽執委會進行公布。(6)競賽現場與裁判工作現場進行全程視頻錄像。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賽項違規扣分按表4執行。表4賽項違規扣分表考核內容扣分標準操作不當破壞賽場提供的設備工業機器人碰撞RFID/傳感器15分工業機器人氣爪碰損10分空托盤損壞3分/次變位機損壞5分工件損壞1分/次調試過程中出現電路短路故障扣30分對于號碼管使用標注錯誤,布線不合理1/個傳感器安裝后發生接線錯誤導致設備損壞視情節扣5-10分違反賽場紀律,擾亂賽場秩序在裁判長發出開始比賽指令前,提前操作扣3分選手簽名時,使用了真實姓名或者具體參賽隊扣5分不服從裁判指令扣3分/次在裁判長發出結束比賽指令后,繼續操作扣3分擅自離開本參賽隊賽位取消比賽資格與其他賽位的選手交流取消比賽資格在賽場大聲喧嘩、無理取鬧取消比賽資格攜帶紙張、U盤、手機等不允許攜帶的物品進場取消比賽資格2.評分細則(評分標準)競賽項目滿分為100分。其中機械電氣系統安裝20分、視覺系統安裝編程調試15分、工業機器人系統編程調試20分、通信及測試程序編寫10分、系統整體運行25分、職業素養與安全意識10分。八、競賽規則(一)參賽選手應認真學習領會本次競賽相關文件,自覺遵守競賽紀律,服從指揮,聽從安排,文明參賽。(二)參賽選手禁止攜帶與競賽無關的電子設備、通訊設備及其他相關資料與用品進入賽場。(三)參賽選手應提前15分鐘到達賽場,憑參賽證、身份證及學生證檢錄,按要求入場,不得遲到早退。參賽選手按規定時間進入競賽場地,確認現場條件,按統一指令開始比賽。(四)參賽隊在競賽區的賽位采用抽簽方式確定。賽題以任務書的形式發放,參賽隊根據任務書的要求完成競賽任務,并按要求和程序提交競賽結果。(五)參賽選手應按有關要求在指定位置就坐。(六)在競賽過程中,參賽選手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并接受裁判員的監督和警示;如遇設備故障,應由隊長示意裁判停止計時。選手個人原因造成設備故障的,裁判長有權裁決繼續比賽并酌情扣分或中止比賽。非選手原因造成設備故障的,由裁判長視具體情況做出裁決,繼續同場比賽的應相應補時。(七)競賽時間終了,選手應立即起立,結束操作。選手須清理現場,將資料和工具整齊擺放在操作平臺上,經裁判員清點驗收同意后方可離開賽場離開賽場時不得帶走任何資料。(八)參賽隊若對賽事有異議,可由領隊按規程提出書面申訴。九、競賽環境1.競賽場地平整、明亮、通風良好,場地面積滿足比賽要求,場地凈高不低于4m。2.每個競賽工位提供380V交流工頻電源,供電負荷不小于8.0kVA,提供獨立的電源保護裝置和安全保護措施。參賽選手憑證入場,在賽場內操作期間要始終佩帶參賽憑證以備檢查,統一穿著大賽提供的服裝,并穿自行配備的絕緣鞋。3.競賽工位:每個工位占地不小于32㎡(4m×8m),且標明工位號,布置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實訓平臺1套、電腦桌2張。4.每個競賽工位提供性能完好的計算機2臺,并安裝相關應用軟件。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FANUC初級)實操考核任務準備單一、場地要求1.場地名稱: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考核中心2.場地要求:(1)考場每個工位至少保證6m2的面積,每個工位有固定臺面,右上角貼有工位號,考場采光良好,不足部分采用照明補充;(2)考場應干凈整潔,無環境干擾,空氣新鮮,有防火措施。考前由考務人員檢查考場各考位應準備的材料、設備、工具是否齊全,所貼工位號是否有遺漏。(3)各考核平臺均提供單相交流220V電源供電設備及0.5Mpa以上壓縮空氣氣源,各考核平臺電源有獨立的短路保護、觸電保護二、硬件準備考核前,技術人員應查看“技術人員資料(考核設備恢復用)”文件夾文檔,對照圖1布局圖,安裝好模塊,連接好模塊電纜。四、參考資料準備平臺配套電腦需要提前準備如下參考資料,并提前放置在“D:\1+X考核\參考資料”文件夾下:(1)配套工業機器人操作編程手冊(2)1+X考核平臺IO信號表(FANUC初級)(3)1+X考核數據接口器說明(FANUC)北京賽育達科教有限責任公司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FANUC初級考題五、安全防護用品準備現場操作機器人需穿戴如下安全防護用品:1.工作服(被考人員自帶)2.安全帽(考場提供)3.電工鞋(被考人員自帶)六、工量具準備被考人員需要自帶相關工量具,建議但又不局限于自帶如下工量具十、競賽設備(一)競賽平臺競賽設備采用FNUK工業機器人;工具、耗材統一提供。技術平臺實物照如圖3所示。圖3比賽用平臺(二)設備平臺技術參數1.競賽設備組成和技術參數模塊與接口連接說明序號模塊名稱連接器電纜名稱模塊接口1倉儲模塊CCDIO通用DIO電纜/2米DB9-42快換工具模塊KHDIO通用DIO電纜/2米DB9-33變位機模塊BWDIO-CN1通用DIO電纜/2米DB9-2SV1-1a變位機模塊電機專用電纜專用接口SV1-1SV1-2a變位機模塊編碼器專用電纜專用接口SV1-24轉盤模塊ZPDIO通用DIO電纜/2米DB1表2設備組成和技術參數發那科初級1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考核平臺信號表輸入信號功能說明輸出信號功能說明DI_121快換單元夾具1檢測接收信號RO[1]快換DI_122快換單元夾具2檢測接收信號RO[3]夾爪DI_123快換單元夾具3檢測接收信號DO_129請求入1號庫位DI_124快換單元夾具4檢測接收信號DO_130請求入2號庫位DI_129倉儲單元庫位1檢測接收信號DO_131請求入3號庫位DI_130倉儲單元庫位2檢測接收信號DO_132請求入4號庫位DI_131倉儲單元庫位3檢測接收信號DO_133請求入5號庫位DI_132倉儲單元庫位4檢測接收信號DO_134請求入6號庫位DI_133倉儲單元庫位5檢測接收信號DO_161變位機軸報警復位DI_134倉儲單元庫位6檢測接收信號DO_162變位機軸尋原點DI_161變位機軸報警復位DO_163變位機軸停止DI_162變位機原點檢測接收信號DO_164變位機去一號位置DI_163變位機軸運行狀態DO_165變位機去二號位置DI_164變位機到達1號位置DO_166變位機去三號位置DI_1065變位機到達2號位置DO_115吸盤控制DI_166變位機到達3號位置DO_147轉盤停止DI_145轉盤軸報警狀態DO_148轉盤運轉到絕對位置1DI_146轉盤回到原點DO_149轉盤運轉到絕對位置2DI_147轉盤在運行狀態DO_150轉盤運轉到絕對位置3DI_148轉盤在位置1DO_151轉盤運轉到絕對位置4DI_149轉盤在位置2DO_152轉盤到位信號清除DI_150轉盤在位置3DO_137轉盤切換下一位置DI_151轉盤在位置4DI_152轉盤到位3.賽場提供耗材及配套工具表3耗材及配套工具序號名稱主要組成器件數量1耗材保險絲、0.75mm2導線、1.5mm2導線、號碼管、接線端子、托盤、工件等1套2配套工具包括小一字螺絲刀、小十字螺絲刀、長柄螺絲刀、鐘表螺絲刀、剪刀、剝線鉗、尖嘴鉗、斜口鉗、電烙鐵、試電筆、焊錫絲、鑷子、活動扳手、內外六角扳手、便攜式萬用表及書寫工具等1套5.參賽選手編程計算機要求CPU:酷睿I3雙核3.0以上兩臺;內存:4G以上;硬盤:500G以上;網卡:百兆網卡;操作系統:MicrosoftWindows7或者MicrosoftWindows10操作系統;安裝有競賽設備配套PLC編程軟件、競賽設備配套視覺處理軟件、office軟件、微軟拼音以及搜狗拼音等中文輸入法和英文輸入法;并且屏蔽usb等外接存儲設備接口。十一、技術規范(一)職業標準1.維修電工國家職業標準(職業編碼6-07-06-05)2.工具鉗工國家職業標準(職業編碼6-05-02-02)3.裝配鉗工國家職業標準(職業編碼6-05-02-01)4.機械設備安裝工國家職業標準(職業編碼6-23-10-01)5.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標準(職業編碼X2-02-13-10)(二)其他技術標準1.裝配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標準(GBT26154-2010)2.工業機器人安全規范(GB11291-1997)十二、競賽須知(一)參賽隊須知1.參賽隊名稱統一使用“XX學校(院)代表隊”名稱。不使用二級部門或其他組織、團體名稱;不接受跨校組隊報名。2.參賽隊員在報名獲得審核確認后,原則上不再更換,如籌備過程中,隊員因故不能參賽,所在學校需出具書面說明并按相關規定補充人員并接受審核;競賽開始后,參賽隊不得更換參賽隊員,允許隊員缺席比賽。3.參賽隊按照大賽賽程安排,憑賽項組委會頒發的參賽證和有效身份證件參加比賽及相關活動。4.參賽隊員統一著裝,須符合安全生產及競賽要求。5.參賽隊員需要購買保險。6.參賽隊員應自覺遵守賽場紀律,服從裁判、聽從指揮、文明競賽;持證進入賽場,禁止將通訊工具、自編電子或文字資料帶入賽場。7.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須嚴格遵守操作過程和相關準則,保證設備及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員的監督和警示;若因設備故障導致選手中斷或終止比賽,由大賽裁判長視具體情況做出裁決。8.若參賽隊欲提前結束比賽,應向裁判員舉手示意,比賽終止時間由裁判員記錄,參賽隊結束比賽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二)指導教師須知1.各參賽代表隊指導教師要發揚良好道德風尚,聽從指揮,服從裁判,不弄虛作假。指導教師經報名、審核后確定,一經確定不得更換。允許指導教師缺席比賽。如發現弄虛作假者,取消參賽資格,名次無效。2.在比賽階段,不允許指導教師上場指導,禁止使用通訊工具,競賽過程中,除參加當場次競賽的選手、執行裁判員、現場工作人員和經批準的人員外,領隊、指導教師及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競賽現場。3.各代表隊指導教師和領隊要堅決執行比賽的各項規定,加強對參賽人員的管理,做好賽前準備工作,督促選手帶好證件和允許自帶的各種工具等。4.參賽選手對裁判等工作人員的工作有異議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由領隊提出書面報告送交仲裁委員會。口頭報告或其他人員要求解釋處理,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5.對申訴的仲裁結果,領隊和指導教師應帶頭服從和執行,還應說服選手服從和執行。6.指導老師應及時查看大賽專用網頁有關賽項的通知和內容,認真研究和掌握本賽項競賽的規程、技術規范和賽場要求,指導選手做好賽前的一切技術準備和競賽準備。7.領隊和指導教師應在賽后做好技術總結和工作總結。(三)參賽選手須知1.嚴格遵守技能競賽規則、技能競賽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尊重裁判和賽場工作人員,自覺維護賽場秩序。2.佩帶參賽證件及著工裝進入比賽場地,并接受裁判的檢查。3.參賽選手應認真學習領會本次競賽相關文件,自覺遵守大賽紀律,服從指揮,聽從安排,文明參賽。4.進入賽場前須將手機等通訊工具交賽場相關人員妥善保管。參賽選手請勿攜帶與競賽無關的電子設備、通訊設備及其他資料與用品進如比賽場地。5.嚴格遵守賽事時間規定,準時抵達檢錄區,在開賽15分鐘后不準入場,開賽后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離開賽場。6.比賽時間共4.5小時,包括機械電氣組裝、故障排除、編程時間、系統聯機調試及提交成果時間等。7.參賽選手進入比賽現場前,裁判員核對參賽隊抽取批次、競賽工位號、各參賽選手的身份后,由參賽選手簽字確認。8.參賽選手在比賽開賽前15分鐘進入比賽工位,檢查并確認設備、材料、工具等,并簽字確認;參賽選手須在確認競賽內容和現場設備等無誤后開始競賽。裁判長宣布比賽開始,參賽選手方可進行操作,比賽開始計時;比賽結束前10分鐘,裁判長提醒比賽即將結束,各參賽隊應準備停止作業,清理現場(如將所用工具放在適當的位置、切斷電源等);提前結束比賽的,由隊長示意裁判停止計時,并可酌情獲得加分;比賽時間到而未停機者將被酌情扣分。9.競賽結束時間到,應立即停止一切競賽內容操作,不得拖延競賽時間。競賽完成后必須按裁判要求迅速離開賽場,不得在賽場內滯留。10.在競賽過程中,如有疑問,參賽選手應持“咨詢”示意牌示意,項目裁判長應按照有關要求及時予以答疑。如遇設備或軟件等故障,參賽選手應持“故障”示意牌示意。項目裁判長、技術人員等應及時予以解決。確因競賽設備、計算機軟件或硬件故障,致使操作無法繼續的,經項目裁判長確認,予以啟用備用競賽設備和計算機。如遇身體不適,參賽選手應持“醫務”示意牌示意,現場醫務人員按應急預案救治。11.在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須遵守儀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保證人身、設備安全。一旦由于操作失誤導致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出現人為造成的嚴重安全問題,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進行比賽的,將被終止比賽。12.在比賽過程中,各參賽選手限定在自己的工作區域和崗位完成比賽任務。13.愛護競賽場所的設備、儀器等,不得人為損壞競賽用儀器設備。參賽選手應愛護、保養、保管好參賽物品,比賽結束時,工作人員將工具、器具等進行清點、驗收,如出現人為造成的損壞、丟失情況須照價賠償。14.參賽選手完成比賽任務時,應將比賽過程中產生的所有電子文件存貯在指定的電腦界面上,并提請現場裁判員收取和驗收比賽成果。裁判員將收取的競賽結果文件裝入專用密封袋進行密封,參賽隊員在裁判員記錄的競賽情況記錄表上簽字確認。15.參賽選手在競賽過程中須主動配合裁判的工作,服從裁判安排,如對競賽的裁決有異議,可按程序提出申訴。16.在競賽期間,未經執委會的批準,參賽選手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進行的與競賽內容相關的采訪。參賽選手不得將競賽的相關信息私自公布。(四)工作人員須知1.檢查選手證件,選手憑有效證件,按時參加檢錄和競賽,如不能按時參賽以自動棄權處理。2.嚴格時間管理,選手在開賽信號發出后才能進行技能競賽,競賽過程中,選手休息、飲水或去洗手間等所用時間,一律計算在操作時間內,飲用水由賽場統一準備,認真做好服務工作。3.不允許選手將通訊工具帶入賽場,如私自帶入者,一經發現取消其競賽資格。4.選手提問,經允許后,可以提問不清楚的問題,裁判人員須正面回答。5.賽場內保持安靜,不準吸煙,負責各自賽位的裁判員和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其它賽位。6.如果選手提前結束競賽,應向裁判員示意,競賽終止時間由裁判員記錄在案。7.競賽終了信號發出后,監督選手聽從裁判員指揮,待裁判允許后方可離開賽場。8.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統一佩戴由大賽組委會簽發的相應證件,著裝整齊,賽場除現場工作人員以外,其他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賽場。9.新聞媒體等進入賽場必須經過賽項組委會允許,并且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響競賽進行。10.各參賽隊的領隊、指導教師以及其他無關人員未經允許一律不得進入賽場;經允許進入賽場的人員,應遵從賽場相關工作人員安排,同時遵守賽場規定和維護賽場秩序,若違反有關規定或影響選手競賽的,工作人員有權將其請出,并給予通報批評。附件1工業機器人比賽樣題:1.本任務書共4頁,如出現任務書缺頁、字跡不清等問題,請及時向考評人員申請更換任務書。2.請仔細研讀任務書,檢查考核平臺,如有模塊缺少、設備問題,請及時向考評人員提出。3.請在60分鐘內完成任務書規定內容。4.由于操作不當等原因引起工業機器人控制器及I/O組件、PLC等的損壞以及發生機械碰撞等情況,將依據扣分表進行處理。5.考核現場不得攜帶任何電子存儲設備。6.考核平臺參考資料以pdf格式存放在“D:\1+X考核\參考資料”文件夾下。7.考核過程中,請及時保存程序及數據,保存到“D:\1+X考核\**號工位”指定文件夾中。8.考核平臺中立體庫、旋轉供料單元、變位機由PLC控制,控制程序已經內置,考生可以利用相關指令進行編程。9.考核過程中由于考核平臺斷電或考生自主斷電需重新上電需要請示考評人員,不得私自上電。10.考核時間結束后進行統一評判。11.請服從考評人員的管理與安排。現有一臺工業機器人電機裝配工作站,該工作站由工業機器人、快換裝置、轉盤模塊、變位機模塊、立體庫模塊等組成,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各模塊布局如圖1所示。關節坐標系下工業機器人工作原點位置為[0°,0°,0°,0°,-90°,0°]。圖1工作站各模塊布局圖(以現場實際布局為主)工作站所用機器人末端工具如圖2所示,涂膠筆工具用于涂膠模塊斜面工件坐標系。(1)電機端蓋手爪工具(2)電機轉子手爪工具(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