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入學考試
語文
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
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貼條形碼區"O
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它
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
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
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越發深入影響人類命運。科技作為一把“雙刃劍”,可
能是造福人類的“利器”,也可能成為危害人類的“兇器”。科技倫理是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科技
活動的規范發展提供價值理念,保障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文化價值是科技倫理的內核,基于何種文化價
值決定著秉持怎樣的科技倫理,影響著科技發展的方向。
一、向善:科技倫理的底線價值
數千年的歷史文明長河中,仁愛精神始終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既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達人”,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科技倫理的文化價值中,“仁愛”應處于核心位置。隨著社會的
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逐步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如果科技受“個人至上”的
文化價值影響,那么個人的私心、欲望會越發膨脹,科技活動則容易失控而帶來災難。科技倫理要注重“仁
愛”的文化價值,懷有“仁者愛人”的仁善之心。科技活動要以人類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美好幸福為
目的。
在看待“天人關系”的問題上,西方文化是一種“分”的文化,主張“主客二分,天人對立”,把人與
自然的關系視為簡單的主客體關系。在此文化價值下,科技活動很容易破壞自然的平衡與和諧,帶來諸如
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生態失衡等生態問題。中國文化是一種“合”的文化,主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把人與自然看作密不可分的生命整體,即“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可以在科技倫理中弘揚和發展“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做到守“善道”、走“正道”。樹立“以道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倫理精
神,用“道”來引領和規范技術向“善”發展。
中國儒家還講究“克己復禮”。“克己復禮”是一種“成己達人”的善行,同時也是一種“內省自律”
的慎行。在科技活動中,特別是在高尖前沿領域,科技人員很多時候獨處于“無人在之處”“無人知之時”,
能否做到“慎獨而行”則顯得尤為重要。要把“克己復禮,慎獨而行”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融入科技倫理之
中,強化科技活動的規范性,提高科技人員的自律性。科技人員要按照科技倫理道德原則行事,對科技活
動全過程做到自我約束、自我警醒,為所當為,不當為則不為,防止技術的謬用和濫用。
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現代科技的發展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具有極強的傳導性、連鎖性、覆蓋性。
并且,科技發展越是迅猛,后果往往就變得越是不可預測和不可控制,從而存在巨大的倫理風險。因此,
科技倫理中要具有“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的價值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用大概率的思維
應對小概率的事件。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謹慎提防“灰犀牛”事件;既要筑牢防范和控制
危機的“防火墻”,也要打好應對和處置危機的“主動仗”,更要提升化解和扭轉危機的“能力值這樣,
盡可能促使科技活動“趨利避害、健康發展”,保障科技應用“增進福祉、避免災殃”。
二、向上:科技倫理的理想價值
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拼搏奮斗的文化基因和力量源泉。科學技術尤其是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
不來、討不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闖出來的。因此,要把“自強不息”的文化價值融入科技倫理之
中,把握大勢、奮發向上,直面挑戰、迎難而上。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在集成電路、人工智
能、生物制藥、航空航天等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克難、銳意進取,解決“難點”、打通“堵點”、補上“斷
點”,突破“卡脖子”的困境,確保科技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要
把創新的文化價值與科技倫理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意識,加強科技創新教育,培養科技人員”亦
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創新決心和豪情,以及“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創新
思維和目光。要緊緊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在關鍵核心技術、
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等方面做到敢為人先、開拓創新、追求卓越。
科技的宗旨和作用是讓人類和世界變得越來越好,促進“大同”理想世界的構建。要把“大同”的文
化價值注入科技倫理之中,引導科技發展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站在世界發展的一
邊,為構建“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貢獻力量。
(摘編自許志平《把握科技倫理的文化價值》)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項是(3分)()
A."仁爰"處于科技倫理的文化價值的核心地位,在其影響下,如今的科技活動保護了人類的生命安全、
身心健康,為人類創造了幸福。
B.弘揚和發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價值,目的是引導人們把人與自然看作一個生命整體,在日
常生活中不破壞自然的平衡與和諧。
C.科技倫理中要有“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的價值理念,因為科技發展越迅猛,后果往往變得越不可預測
和不可控制,存在的倫理風險也就越大。
D.科技的宗旨和作用是促進“大同”理想世界的構建,把"大同”的文化價值注入科技倫理之中,就能讓
人類和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化價值是科技倫理的內核,把握文化價值,才能保證科技事業健康發展。
B.科技倫理中融入"克己復禮”的文化價值,有利于防止技術的謬用和濫用。
C.我國科學家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在于他們身上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D.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擁有創新意識、創新決心和創新思維很重要.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⑥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
A.華為田奇團隊攻堅克難,其研究成果人工智能大模型為精準天氣預報帶來新突破比歐洲最先進的集成預
報系統的預報時效提高了0.6天左右。
B.某學生團隊通過對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不同類型電池性能的比較和技術優劣勢分析,提出優化現有
電池性能、降低成本的創新性解決方案。
C.葉培建,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深耕航天領域50余年,工作嚴格守時細致入微,他是
一位高度自律和專注的科研工作者。
D.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塔拉灘,風沙危害嚴重,通過建設光伏發電園,不僅有效利用了荒漠資
源,還促進了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
4.文中畫線句連用三個關聯詞"既要……也要……更要",有何論證效果?(4分)
5."向善:科技倫理的底線價值"與"向上:科技倫理的理想價值",這兩部分內容之間有何關系?請結合
文本具體分析。(6分)
(二)現代文閱讀口(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牽手
范小青
曾明的眼睛不是一下子壞了的,他先是得了一種眼病,醫生就預言曾明的眼睛不行了。最后曾明真的
成了一個盲人。
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這就是曾明必須選擇的路。曾明被介紹到街道辦的福利工廠去工作,往一
塊小小的金屬板上捻螺絲。上班的時候,他把一臺收音機開著,節目很豐富,多年是直播形式的,盲人們
常放下手里的活,給電臺打熱線電話,曾明很快就被吸引,覺得生活有意味得多了。
捻螺絲對曾明來說,真是小菜一碟,進廠不多久,就已經很熟練。有一天曾明起身去方便,不小心和
鄰近的老陶撞了一下,金屬板翻到了一處,他們一起蹲下來揀金屬板。才揀了幾十只,曾明就再也摸不著
了,便有些急,道:“我做了一百只了,怎么只有這一點點?”
老陶隨口回道:“這么湊巧哇,剛好一百。”
“我數到一百,才起身去上廁所。”
幾個人笑了起來,曾明道:“你們的意思,是我瞎說?”
沒人回答曾明的問題,曾明便起身找負責人,負責人聽了,也是一笑,道:“算了,又不計件,不要計
較了吧。”
“凡事總有個道理。”
“扯不上,工資又不掛鉤……”
曾明再沒有說話。晚上回家聽電臺節目,曾明打了一個熱線電話,把事情說了,主持人告訴他,這算
是一種病態心理,解除的最好辦法,就是找人傾訴。主持人告訴曾明,曾明住處不遠的另一條街上,有一
位在街道辦事處做調解的劉主任,建議曾明找那位劉主任說說,劉主任是調解戰線的先進。
曾明在某一天果真找到那地方去,人們把他引到主任的辦公室時,曾明聽到劉主任正在調解民事糾紛,
他聽主任說得在情在理,很快就把當事雙方說通了,高興而去。曾明聽到喝水的聲音,接著劉主任問他:“你
是不是我們這個街道的?”
“是,是電臺的主持人叫我來的。”
“是小丁吧,他常常介紹人來我這里。”
曾明就把事情說了,說罷卻有好一陣沒有聽到劉主任的聲音,只覺得周國有一種沉靜厘抑的氣氛,曾
明還以為劉主任出去了呢,忍不住問道:“你在嗎?”
劉主任說:“我在……”停頓一下,問道:“你是盲人?”
曾明心下有些奇怪,但并沒有往深里想,只是點頭道:“是的,得了一種奇怪的眼病,醫不好。”
“這么說來,你失明的時間不很長?”在曾明的感覺中,劉主任的聲音好像離得很遠。
“半年吧。”
“你……”劉主任又停頓了一下,問道:“你失明以后,做夢嗎?”曾明愣了一下,搖了搖頭。
劉主任又問一遍:“你失明以后,做夢嗎?”
“沒,好像沒有夢見過什么。”他不明白劉主任問他這個做什么,或許是一種心理治療。
“盲人做夢,若能看見東西,古時候稱作天眼開。”
曾明想了想,說:“那恐怕說的是先天的盲人吧,像我們這樣,應該是能做夢的,人若盲了,已經夠痛
苦,若連夢也做不起來,那就更慘,不能這么不公平吧。”
“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夢,這是事實呀。”
“你怎么知道?”
劉主任沒有回答曾明的這個問題,卻回到了曾明的主題上,說:“你心中的這股氣,其實不是對著老陶
的,你說是不是?從根本上說你對于自己的失明一直郁悶不平,看起來你已經適應了失明以后的生活,其
實你并沒有適應,你還需要繼續適應……”
曾明打斷劉主任的話:“沒有失明的人,怎么能夠體驗失明人的滋味,就像你,怕是不能體諒我的心情
吧。”
劉主任笑了一下,說:“也許吧……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說,在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還是
后天的失明更痛苦?”
曾明一時回答不出來。
劉主任說:“這個問題我總是想不明白,我總是在想……”下面的話被一陣人聲打斷,有人進來說道:
“劉主任,又來人了。”
曾明知道劉主任有工作了,便站起來道:“劉主任,你忙,我先走了,過日我再過來就是。”
劉主任說:“好,我領你出去。”就有一只熱乎乎的手伸過來。一路過來,劉主任沒有和曾明說話,曾
明再一次感受到在劉主任辦公室里感覺到的那種匹贊壓抑。
曾明繼續到福利廠上班,大家和他仍像以前一樣親切,好像誰都不記得曾經有過一絲不愉快的事情。
一天夜里,曾明做了一個夢,夢見劉主任對他說:“你怎么不來了?我很想你。”醒來后,曾明的心里有些
不寧。過了幾天,他又到劉主任那里去,這一回曾明只讓人把他引到走廊端頭,他自己沿著走廊,很快摸
到了劉主任的辦公室,進去,劉主任說:“我已經聽到了你的腳步聲。”
曾明說:“你的耳朵真好。”
劉主任說:“你來得正好,今天是我的休息日,我們一起出去走走好嗎?”
“到哪里?”
“到那地方你就知道。”
一只熱乎乎的手伸過來,曾明的手被那只手牽著,他們一起往外走,以曾明的感覺,好像到了一個類
似公園的地方。
“你聽到了什么?”
“鳥叫,很多很多的鳥。”
劉主任笑了,說:“是的,他們都在這里遛鳥,今天比賽。”
曾明說:“比什么?”
“比鳥的叫聲。”
在一片嘰喳的鳥鳴聲中,曾明突然感覺到自己內心一片明亮,劉主任的熱乎乎的手又伸過來牽住了他
的手,說:“走,我們上那邊看看去。”
他們牽著手走了幾步,曾明聽到身邊有人在說話,他們說,瞧,兩個瞎子手牽著手在走路呢。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碰落金屬板本是件極小的事,但曾明卻因此耿耿于懷,覺得“凡事總有個道理",暗示曾明失明以后心
態發生了變化。
B.老陶"隨口回道",幾個人"笑了起來",負責人"也是一笑",這些人無所謂的態度,讓曾明覺得自尊
心受到了傷害。
c.知道曾明是個盲人后,劉主任并沒有改變自己調解糾紛時的慣常做法,這說明劉主任對人一視同仁,維
護他人尊嚴。
D.劉主任說“我在……",此處省略號表停頓與思考,劉主任猜測到曾明是盲人,然后通過詢問的方式來進
一步確認。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對話形式交代曾明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最大限度展示他在工作中的遭遇,為下文故事展開做了
鋪墊。
B.文中兩次寫到“沉靜壓抑",渲染了劉主任辦公室沉悶壓抑的環境氣氛,這種氣氛給曾明帶來了心理上
的壓力。
C.文章最后才交代劉主任是個盲人,但前文已有多處細節予以暗示,比如曾明搖頭這一肢體語言劉主任沒
看到。
D.小說語言平實、質樸、簡潔,看似平淡,實則很有韻味:平靜地講故事,用淡然的口吻揭示了深刻的社
會問題。
8.如果把小說標題改為"失明",反而不如原標題"牽手"好,請說明理由。(4分)
9.小說從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小說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太上皇崩,上①使人召稀,稀稱病不至。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為代王,劫略趙、代。上自東擊之。
至邯鄲喜同締不南據邯鄲而阻漳水吾知其無能為笑。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請誅守、尉。”
上目:“守、尉反乎?"對目:“不。”上曰:“是力不足,自罪。”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
上嫂罵曰:“豎子能為將乎?”四人慚,皆伏地。上封各千戶,以為將。左右諫目:“從入蜀、漢,伐楚,
賞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目:“非汝所知。陳韓反,趙、代地皆稀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
今計唯獨邯鄲中兵耳。吾何蒙四千戶不以慰趙子弟!"皆曰:“善。”又聞締將管故賈人,上日:“吾知所以
與之矣。”乃多以金購締將,稀將多降。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諸將之叛》)
材料二:
陳稀之反,常山都亡其二十城。周昌請誅其守尉,高帝曰:“是力不足,亡罪。”守尉視屬城之亡而不
效其死力,昌之請誅,正也。雖然,有辨。寇自內發,激之以反,反而不覺,覺而匿不以聞,不為之備,
不亟求援,則其誅勿赦也無疑。寇自外發,非其所激,非所及覺,覺而兵已壓境,備而不給,待援不至,
其宥也無疑。故立法者,無一成之法,而斟酌以盡理,斯不損于國而無憾于人。陳韓之反,非常山之所能
制而能早覺者也。故周昌之按法,不如高帝之用情。雖然,止于勿誅而已矣,其人不可復用也。所謂“近
死之心不可&陽也”。
(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
【注釋】①漢高祖。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
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至邯鄲A喜B日C稀不南據D邯鄲E而阻F漳水G吾知H其無能為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亡,指無,沒有,與《兼爰》中"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意思不同。
B.爰,指吝惜、吝嗇,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吾何爰一牛"的"爰"意思相同。
C.原,指推究、考究,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
D.復,指恢復,與《(老子)四章》中"復眾人之過"的"復"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轆懷有謀反之心,稱病不赴漢高祖征召,后來與王黃起謀反,自稱代王,率軍掠奪趙國和代國。
B.漢高祖認為周昌挑選的四個趙國壯士才能平庸,卻破格任命他們為將領,其主要目的是安慰趙國子弟。
C.周昌請求誅殺常山郡守尉,漢高祖認為守尉沒有罪責,在處置守尉這件事情上王夫之的意見與高祖同中
有異。
D.王夫之認為法律的實行,沒有一成不變的,應斟酌變通以盡情理,他對漢高祖能依據情理變通執法表示
I11-^-1
月AEO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又聞稀將皆故賈人,上日:"吾知所以與之矣。"(4分)
(2)覺而匿不以聞,不為之備,不亟求援。(4分)
14.王夫之對常山郡城池失守之事中處理官員所持的觀點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題春歸亭
唐庚
沙際春光又是歸,亭前景物故應奇。
綠楊雅與清江稱,殘雪偏于碧嶂宜。
流水無憑何處去,東風有準不吾欺。
芳菲欄檻無窮興,消得新愁入鬢絲。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承詩題而來,由沙際春訊聯想到江邊小亭的景物變化,平淡中蘊含至味。
B.頷聯上接前聯所言之"亭前景物”展開描述,讀來通暢自然,毫無突兀之感.
C.頸聯借不知何處去的無憑的流水,暗指自己韶華已逝,無依無靠,內心消沉。
D.尾聯總結全詩,"芳菲欄檻"有流連忘返之意,"無窮興”是這首詩的詩眼。
16.請結合首聯和頷聯,談談"亭前景物故應奇"中"奇"字的妙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韓愈在《師說》中明確了老師的職責,即提出了擇師的標準,"",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2)荀子在《勸學》中以走路為喻,強調學習貴在積累的兩句是:_
(3)《阿房宮賦》中用對比手法突出用來架梁的椽子之多的兩句是: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工(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①2023年12月,《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語”,“人工智能大模型”“多巴胺XX”
等赫然在列。②一年一度的流行語猶如一座“觀察哨”,若是拉長“時間軸”,換上“廣角鏡”,流行語的變
遷展現出的變與不變,更令人回味。③科技創新方面,從“互聯網+”到“區塊鏈”,再到今年的“新質生
產力”“人工智能大模型”,不斷變化的流行語背后,是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成果,是從2000年的第38位
穩步上升至第10位的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堅定步伐。④生活方面,從“藍瘦香菇”
到“我太難了”,再到今年的“顯眼包”“多巴胺XX”,不斷變化的表達情緒背后,是人們在自我和解中對內
蓄能、對外發力,在拼搏奮斗中走出困境、走向美好。⑤其中,始終不變的是A和B。
1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①中的"發布"可以用"公布"替代。
B.①和②中畫波浪線的兩處,引號的作用相同。
C.③中在"至"字后補出"目前"表意更明確。
D.④中"表達情緒"應改為"情緒表達"。
19.根據語段,請把⑤中兩處橫線上的內容補充完整。要求:每處不超過15個字,兩個語句結構對稱。(4
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栗子的形狀很奇怪,像一個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長了長長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圍著長了
一圈,一顆一顆緊挨著,很團結,當中有一顆是扁的,叫做臍栗。臍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沒有什么兩樣。
堅果的外面大都有保護層,松子有鱗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澀的外皮,這大概都是為了對付松鼠而長出來
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殼很不好剝,里面的內皮尤其不好去。把栗子放在竹籃里,掛在通
風的地方吹幾天,就成了“風栗子”。風栗子肉微有皺紋,微軟,吃起來更為細膩有韌性,不像吃生栗子會
弄得滿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賈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想吃風栗子了,你給我取
去。”怡紅院的檐下是掛了一籃風栗子的。風栗子入《紅樓夢》,身價就高起來,雅了。這栗子是什么來頭,
是賈蓉送來的?劉姥姥送來的?還是寶玉自己在外面買的?不知道,書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較多,我的家鄉原來沒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個銅火盆,丟幾個栗子在
通紅的炭X黑二會兒,一空的二聲.”一蹦出二個裂工殼的熟果子。.抓起來,—鹿關懸卷回倒,一連連吹氣使冷,剝
殼入口,香甜無比。不過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會炸傷眼睛,烤栗子外國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
言,這栗子大概是烤的。
20.文中加點的"是"與"是可忍孰不可忍""《蘭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中的"是",用法各不相同,
請簡要分析。(3分)
21.育才中學邀請你給學生講解出自高中語文課文的成語。請從下列三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借鑒對"火中
取栗”的講解方法,擬出講解要點。要求闡釋準確,語言流暢。(4分)
任重道遠游刃有余青出于藍
示例:“火中取栗”出自西方寓言《猴子和貓》。原意是說猴子騙貓取火中的栗子,結果取出后被猴子
吃了,貓卻因此被燒掉了腳上的毛。后比喻受人利用,冒著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吃了苦頭,卻沒得到好
處。
22.把畫波浪線句子中的"丟"改成"放","蹦"改成"跳";"倒"改成"換",是否恰當,為什么?(6
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現代文閱讀II中劉主任說:看起來你已經適應了失明以后的生活,其實你并沒有適應,你還需要繼續
適應。生活充滿著變數,如何適應新的生活,不僅是曾明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結合材料,聯系生活,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高三入學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1.C2.C3.A
4.(4分)
①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從防范、控制到應對、處置,再到化解、扭轉危機,層層深入,論證嚴密。
②加強論證效果,有力證明觀點。三個關聯詞連用,構成整齊的排比句式,增強說理氣勢,有力論證了觀
點。
(每點2分,有其他合理闡釋,可酌情給分)
5.(6分)
①兩部分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②"向善"是"向上"的前提和基礎。"向善”的倫理
價值對科技發展和人類命運的方向進行校正,是科技積極向上、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是底線價值。
③"向上"是"向善”的目的和歸宿。"向上"的倫理價值是建立在“向善"價值基礎上的更高境界,以科
技讓人類和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為目標,不斷努力奮斗,是理想價值。
(每點2分,有其他合理闡釋,可酌情給分)
(二)現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
6.C7.B
8.(4分)
理由:①"失明"這一標題淺顯直白,有渲染殘疾痛苦之感,與作者的創作意圖不符。②"牽手”這個標
題含蓄深刻,劉主任"熱乎乎的手"是溫暖的,幫助曾明克服心理障礙,融入社會,讓他感覺到內心一片
明亮,與文章關注殘疾人心靈健康的主題契合。
(每點2分,有其他合理闡釋,可酌情給分)
9.(6分)
①從盲人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使故事情節更真實,更集中緊湊,使讀者更容易體會曾明的心理狀態,感
同身受。②從盲人曾明的角度敘述劉主任奇怪的言語和行為,能引發讀者的好奇和想象,結尾曾明聽到有
人說兩個瞎子手牽著手在走路,揭開劉主任也是盲人這一重要事實,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③從盲
人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能更鮮明集中深刻地表達"關心殘疾人"的主題。
(每點2分,有其他合理闡釋,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ACG(每處1分)H.A12.B
13.(8分)
(1)(漢高祖)又聽說陳稀的將領過去都是商人,便說:"我知道用來對付他們的辦法了。"("故""所以"
各1分,大意2分)
(2)察覺以后又隱匿情況不報告朝廷,不采取防備事態惡化的措施,事發后也不立即請求外援。("聞""亟"
各1分,大意2分)
14.(3分)
王夫之認為陳轆反叛、城池失守不是守城官員能控制和覺察的(1分),但因其沒有拼死挽救,所以只
能免于被處死(1分),卻不能繼續被任用(1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C
16.(6分)
①"奇"表出人意料、驚異之意,突出詩人的驚喜之情詩人敏銳地察覺到沙際春來的訊息,馬上聯想到春
歸亭又該呈現出一派春光大好的奇特景象,內心特別欣喜。②"奇"表奇異、美妙之意,突出春歸亭景色
奇美。這里綠楊與清江相稱,殘雪和碧嶂相宜,亭邊楊柳依依,亭下春水盈盈,遠處碧峰聳翠,還有零星
的白雪點綴,奇景誘人。
(每點3分,有其他合理闡釋,可酌情給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6分,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錯別字均不給分)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如寫成"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道受業解惑"均可給分)道之所存
(2)(故)不積珪步無以至千里
(3)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工(本題共2小題,7分)
18.B
19.(4分)
示例:國家對創新發展的不懈追求人民為美好生活的持續奮斗。
(每處2分,大意正確即可得分。結構不對稱扣1分,字數不符合要求不給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3小題,13分)
20.(3分)
①文段中的"是"表強調;②"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表指代;③"《蘭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的
"是"表判斷。
(每點1分)
21.(4分)
"任重道遠"最早出自先秦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作《論語?泰伯》(《〈論語〉十二章》X原指擔子很重,
路很遠。后多用于比喻肩負的責任重大,并且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
"游刃有余"最早出自戰國?莊周所作《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I原指肢解牛體時能對準骨節間的
空隙下刀,刀刃運行于空隙之間還有回旋的余地。現多形容技藝熟練,做事輕松利落。
"青出于藍"最早出自戰國時期荀子所作《荀子?勸學》。原義指靛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更
深。后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
(出處1分,原意1分,比喻義2分)
22.(6分)
不恰當,原文幾個動詞更精當。"丟"寫出扔栗子這一動作的隨意瀟灑;"放"動作普通,表現不出這
種獨特的生活情調(2分I"蹦"形象寫出栗子從炭火里彈出來的狀態;"跳"雖有擬人化,但與炭火烘烤
的情境不吻合,與"砰的一聲"搭配不協調(2分「倒’突出栗子很燙手,而"換"則體現不出(2分%
四、寫作(60分)
23.(60分)
(-)作文參考立意:
①"適應”不是表面的順從,而是發自內心的改變。②適應有一個過程,需要自我激勵與反思。③從不適
應到適應,需要社會的關爰。④"適應”不等于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尊嚴,要堅守做人的底線。⑤"適應"
要學會放下,擁抱新的生活。⑥"適應”要學會達觀坦然,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希望。⑦要以健康積極的心
態面對新生活,重新找到生活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
(二)評分建議
1.建議中等水準分為45分。整體要求: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思想積極向上,符合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
一類文:54~60分:立意精準,行文思辨,見解深刻,表達通透,邏輯周密,語言質量高。
二類文:48~53分:緊扣試題材料行文,能多角度深入討論,比三類作文的內容更加充實飽滿,語言質量
更高,結構邏輯更明確。
三類文:42~47分:能圍繞試題材料行文,主題明確,內容較充實,語言流暢,結構完整。(依據語言、
結構水平,邏輯周密度上下浮動)
四類文:37~41分:對試題材料的把握有一定偏差,內容較單薄,語言較干癟,結構簡陋。
五類文:30~36分:立意有明顯偏差,思路基本清晰,語言基本通順,結構基本完整。
六類文:0~29分:完全偏離題意、殘篇、抄襲。其中,完全偏離題意,但文章本身邏輯自足,25~29分:
完全偏題,且內容、表達、結構等非常混亂,18~24分;殘篇、抄襲等,0~17分。
2.扣分項:600~800字,每少50字扣1分;400~600字,21~30分;200~00字,11~20分;200字以
內,不超過10分。錯別字1處扣1分(重復錯算一個字),最多扣3分;標點5處扣1分,不超過2分;
錯別字標點加起來扣分不超過5分。
解析:
1.CA項"如今的科技活動保護了""創造了"錯誤,混淆未然已然。B項"目的是引導人們把人與自然看
作一個生命整體,在日常生活中不破壞自然的平衡與和諧”錯,擴大議論范圍,文章議論的是“科技活動";
目的不準確,文章倡導的是“科技倫理",原文目的是“樹立‘以道馭技,道技合一’的科技倫理精神"。D
項"就能讓人類和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錯,說法絕對。
2.C"關鍵在于"錯,"自強不息”是重要因素,而非關鍵因素。
3.A第⑥段強調中國的科技發展要自強自立,解決技術發展的難點、堵點、斷點,與國際高水平接軌,突
破關鍵核心技術。A項談科研團隊攻堅克難,實現技術突破,超越國際先進技術,符合第⑥段觀點。
4.根據原文看,這一段闡述的觀點是"科技倫理中要具有‘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的價值理念",三個關
聯詞所關聯的內容層層遞進,按照"防范和控制"一"應對和處置"一"化解和扭轉”的順序闡述如何增
強憂患意識,說理嚴密,排比說理有氣勢,比喻說理生動,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考查文本結構與內容關系的理解。"向善”是指導思想,"向上"則是行動方向,有了“向善",才能更
好"向上"。根據文本內容來看,"向善”是要把科技作為造福人類的"利器",是基礎、保障、底線「‘向
上"是"讓人類和世界變得越來越好",是結果、目的、歸宿。
6.C"并沒有改變自己調解糾紛時的慣常做法"和"一視同仁"錯,劉主任知道曾明跟自己一樣是個盲人
后,對他更加體貼關心,并沒有用慣常的辦公室調解法,而是帶曾明到大自然、到人群中去感悟生活,鼓
勵他適應失明以后的生活。
7.B"渲染了劉主任辦公室沉悶壓抑的環境氣氛"錯,文章兩次寫到“沉靜壓抑"是突出盲人心理上的敏
感。
8.標題應與文章的主要內容、主題相符合。"失明"和"牽手"都能表現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主要情節,
但"失明"重在強調眼睛殘疾這一事實,渲染痛苦,表現殘疾人的不幸。而"牽手”這一標題,重在強調
對殘疾人的關懷,標題含蓄,揭示主題。牽手有多重意味,一是劉主任與曾明牽手,給予他溫暖,帶領他
走出失明后的心理陰影,適應新的生活;二是曾明與這個社會牽手,在劉主任的帶動下,曾明內心明亮了,
他開始與自己和解,與這個社會牽手,重建健康的心理。
9.小說圍繞曾明展開,展現了曾明和老陶的沖突以及曾明兩次找劉主任的心理變化,使故事情節更真實,
更集中緊湊。從"我做了一百只了,怎么只有這一點點"的疑惑,到"失明的時間不很長”的不適應,最
后"突然感覺到自己內心一片明亮"而釋然,從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使讀者容易體會他的心理狀態,感同
身受,拉近了小說與讀者的距離。小說中,曾明去找劉主任,劉主任不解決曾明的問題,卻反問了"失明
的時間不很長""做夢嗎""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還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等問題,而且總是用"熱乎乎
的手"牽著曾明,從曾明的角度講述劉主任奇怪的行為和言語,能弓|發讀者的好奇和想象。小說結尾"曾
明聽到身邊有人在說話,他們說,瞧,兩個瞎子手牽著手在走路呢",揭開了劉主任也是盲人的事實,使小
說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從盲人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能更鮮明集中深刻地表達小說"關心殘疾人"的主
題。
10.ACG"喜"修飾"曰",強調看到邯鄲沒被占領的高興,故"喜曰"要斷在一起「‘稀不南據邯鄲而阻
漳水”是一個意義整體,突出轉折關系,強調陳稀的無能。
11.A"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是"無,沒有"的意思,兩者意思相同。
12.B"漢高祖認為周昌挑選的四個趙國壯士才能平庸"錯,"豎子能為將乎"意思是"你們幾個小子能當
將軍嗎",這句話是激勵,不是否定。"主要目的是安慰趙國子弟"錯,主要目的是就近發動邯鄲城中兵平
叛。
14.由"陳稀稀之反,非常山之所能制而能早覺者也"可知,王夫之認為陳稀反叛、城池失守不是守城官
員能控制和覺察的。由"守尉視屬城之亡而不效其死力,昌之請誅,正也""雖然,止于勿誅而已矣,其人
不可復用也"可知,其因沒有拼死挽救,所以只能免于被處死,卻不能繼續被任用。
15.C"內心消沉”錯,內心傷感但并不消沉。以流水代表的春光(時光)自然是不知何往,但詩人自信這
美好的春光必定會應時而來的,自適自樂的心態是全詩的基調。
16.考查煉字之妙。"奇"字具有表達感情和概括景物特點的妙處。在首聯中,詩人察覺到沙際春來的訊
息,馬上聯想到春歸亭又該呈現出一派春光大好的景象,內心的欣喜通過這個"奇"字得以揭示。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酒店經營管理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資格2024年各科目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商務禮儀師考試案例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CAD工程師市場需求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吉林白山撫松縣招聘高中教師真題
- 2025-2030年中國工業廢水治理業行業市場態勢及投資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家飾市場品牌調查與投資商機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嬰兒紙尿褲品牌需求預測與市場營銷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太陽能跟蹤系統市場發展前景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大件運輸產業市場發展狀況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綠色建筑概論》整套教學課件
- 衛生人才培養方案計劃
- 產業發展理論-第七章-產業政策課件
- DB64-T 1684-2020 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高清可復制)
- 婚喪嫁娶事宜備案表
- 幼兒園教學課件小班社會《孤獨的小熊》課件
- “三級”安全安全教育記錄卡
- 風生水起博主的投資周記
- 賽艇賽事活動推廣方案
-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競賽試題及答案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