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1頁
安徽省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2頁
安徽省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3頁
安徽省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4頁
安徽省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2024年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飛行37分鐘后,器箭分離,將嫦娥六號探測器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嫦娥六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后續,在地面測控和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嫦娥六號探測器將歷經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軟著陸等過程,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采集月表巖石和月壤樣品,同時開展科學探測。完成采樣封裝后,上升器將在月面起飛,隨后開展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并將樣品轉移至返回器;返回器將經歷月地轉移、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等過程,最終攜帶珍貴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摘編自《嫦娥六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開啟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光明日報》,2024年5月403版)材料二:近幾年來,各國的探月任務都把月背當成了主要目標。而我們的嫦娥六號任務則更是邁了一個大步,直接去月背采樣并返回。憑什么嫦娥六號可以去月背挖土?它會怎么挖土?它又可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新認識呢?下面咱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中國月面挖土不是第一次其實到月球挖土咱們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20年年底,嫦娥五號就已經成功實施過一次幾乎一模一樣的任務,只不過那一次,它著陸的地方,還是在月球的正面。那是咱們中國的第一次月面挖土,但還不是世界的第一次。算上嫦娥五號,人類曾經在這顆離我們最近的天然衛星上挖過十次。上個世紀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有六次成功登月,每次登上去之后都不忘挖呀挖,于是共挖回了380公斤的月球樣本,算是數量之最;接著就是蘇聯的三次月球無人采樣任務——月球16號、月球20號以及月球24號,它們共帶回了326克月球樣本;最后,中國的嫦娥五號則從月球表面帶回了1731克的樣本。所以從月球采樣并安全返回,似乎已經不是一個太難的事情了,真正難的,是去月球背面采樣返回。為什么?月背采樣返回的難處因為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既幸運也不幸地被地球潮汐鎖定了,導致它的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逐步趨同,最終的結果就是月球只能“直面”地球,而對于月球背面我們則無法在地球上看到——月背,落在了咱們的視野盲區。同樣的道理,除了是視野盲區,月背也是無線電盲區,當然也就是通信盲區啦。因此,任何飛到月背、落到月背的探測器,都無法直接跟地球建立聯系。地球上的無人區就夠可怕的了,何況它還是在月球上。那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困擾呢?想想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想看看自己的背面能做什么操作?請個人幫你在身后再拿一面鏡子嘛,它起到了一個讓光線中轉的作用。所以同樣,想要跟位于月球背面的裝置通信,也需要一面恰好位于月背的“鏡子”才行——它就是咱們的鵲橋系列中繼衛星。為啥叫系列?因為鵲橋衛星截至目前,已經有兩枚飛行在月球背面了。2018年的鵲橋一號,成功保障了嫦娥四號跟玉兔二號的月背軟著陸,踏上了人類首次的月背之旅。而今年3月,鵲橋二號則率先嫦娥六號一步,提前到達了月背上空,用升級了的裝備來保障嫦娥六號在月背的一切行動。嫦娥六號會怎樣挖土那么接下來,嫦娥六號到底會怎么在月背挖土呢?這個,咱們可以借著嫦娥五號來看看。嫦娥六號原本是嫦娥五號的備份,在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后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這兩者除了去的地方不同外,本身的系統組成幾乎一模一樣——都是由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著陸器組成的,這些部分加在一起重約8.2噸。到了月球軌道,它們會這么打配合:著陸器會在進行一系列的降軌機動、動力下降、姿態調整后,軟著陸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羅環形山附近,然后用鏟子和鉆頭分別在月球表面與月面以下收集月壤樣本與月巖樣本,收集的樣本放置在上升器的容器中。于是接力棒交到了上升器的手中,在著陸器采集樣本完成后,它會從月面上升,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會合、對接;之后轉移樣品到返回器,完成這一任務后它便退場了,會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分離。樣本轉移到返回器后,軌道器會攜返回器返回地球,在到達預定位置后釋放返回器,軌道器的任務也完成了;剩下的,就只有返回器了。被釋放后的它,在大氣層中打了兩次水漂后,最終返回到地球表面,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月背樣本。月背樣品帶回后做什么用哇,所有的神秘都隱藏在這大約2000克的樣本之中啦。當然,說所有的,肯定是不對的。首先,嫦娥六號任務不光是要到月背挖土,它所搭載的一系列科學儀器本身就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新鮮的知識。其次,想要真正搞明白月球,靠一兩次任務遠遠不夠。但至少,通過這些來自月背的土壤,我們對月球的了解,一定會增進不少。具體可能是哪些呢?讓我們大膽地來預測一下。一、月壌成分和演化:月球背面的地質環境與月球正面存在差異,通過采集月球背面的樣品,科學家可以研究月壤的成分、礦物組成和地球化學特性。這有助于理解月球的演化歷史,以及它與地球和其他天體的關系。月球背面的巖石和土壤可能包含更古老的物質,因為它們較少受到撞擊事件的影響。這些樣本將提供有關太陽系早期演化的重要線索。二、月球內部結構:月球背面的地質構造和內部結構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一個謎。通過分析月球背面的樣本,我們可以了解月球的地殼、地幔和核心的組成和性質。這對于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過程至關重要。三、月球背面的磁場和熱流:月球背面的磁場和熱流分布與月球正面存在差異。采樣返回的數據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月球內部的物理過程,例如熱傳導和地磁活動。四、月球背面的撞擊歷史:月球背面相對平坦,存在大量的撞擊坑。通過分析這些撞擊坑的樣本,我們可以了解月球背面的撞擊歷史,以及這些撞擊對月球表面和地質構造的影響。(摘編自甘戍冬《創造人類歷史!嫦娥六號去月背挖土,它會怎么挖?》,“科普中國網”《十點科學》2024年5月3日)1.下列對材料中嫦娥六號探測器月背采樣返回過程的圖解,排序恰當的一項是(3分)()A.①④②③⑥⑤B.①②④③⑥⑤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⑥④②③⑤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之旅。B.嫦娥六號任務完成之前,美國、蘇聯和中國共十次成功登月,帶回月球樣本超382千克,嫦娥六號又帶回約2千克樣本。C.從月球正面采樣并安全返回,似乎已經不是一個太難的事,真正難的是去月背采樣返回,因為月背是視野和通信盲區。D.嫦娥六號和嫦娥五號的系統組成完全一樣,都是由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著陸器組成的,不過二者的著陸點不同。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國的月球探測計劃,比美國和蘇聯的探月計劃起步得晚,目前我國仍須在探月技術上奮力追趕。B.我國已經有兩枚鵲橋衛星飛行在月球背面,可能還會再發射,可見鵲橋衛星在探月上的重要作用。C.嫦娥六號本來是嫦娥五號的備份,兩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說明這一階段的航天技術沒有進步。D.材料二對月背土壤的科研價值作了較詳細、準確而肯定的表述,進一步表明月背采樣的重要意義。4.材料二多處使用問句,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4分)5.嫦娥六號月背采樣任務極其復雜,而材料二卻講解得淺顯易懂,這是如何做到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在曠野里(節選)柳青1951年7月初的一天,前一天剛到任的縣委書記朱明山正在他房里踱來踱去,考慮著剛剛文書向他報告的一個嚴重問題,渭河兩岸產棉區普遍發現了棉蚜蟲。對于農業科學還遠沒有摸到邊的朱明山,光光聽說棉花生產的一個季節里,單性生殖的棉蚜蟲每一個就可以繁殖到六萬萬億,他就敏感地意識到這種害蟲向剛剛翻身的棉農生活和新生國家的工業生產侵犯的危險性。他和縣長梁斌商量決定抽調干部去援助產棉區治蟲。晚飯后在縣政府大禮堂舉行的各區干部動員會,本來預定頂多開個把鐘頭,可是梁斌一個人就講了將近兩個鐘頭的話。直到夜里,治蟲工作隊才準備分頭向指定的各區星夜進發。朱明山把治蟲工作隊的組長召集到禮堂的大門邊談話。他怕梁斌長篇講話中有些不合分寸處可能會給實際行動造成偏差。“梁縣長剛才在大會上說這是個戰爭,他的意思是說,這是我們領導農民和棉蚜蟲進行戰爭,你們絕不能還沒有和蚜蟲接觸,就和農民發生沖突。這么辦,蚜蟲歡迎。”梁斌臉上有點不自在,往前邁了一步,“是的,我可沒號召你們向農民沖鋒。這個任務,一般地說基本上是發動群眾的工作,發動群眾嘛,還要給你們細講嗎?我們哪一項任務能少了這一步,剿匪反特、減租反霸、土地改革……”“對,”朱明山笑著同意,有意截斷梁斌不知道又要進行多久的解釋,“群眾要看實際,干部就一段地一段地治給他們看。那我們就出發吧。”朱明山連夜要趕到分管的區去,梁斌說縣里還有些事情,第二天再走。有月亮的夏天晚上,在渭河平原上的曠野里是這樣令人迷戀,以至于可以使你霎時忘記內心的負擔,失掉疲倦的感覺,而像一個嬌兒一樣接受祖國土地上自然母親的愛撫。在你眼前遼闊的平原迷迷蒙蒙地展開去,遠處的村莊和樹叢就好像是汪洋大海里的波浪。近處村莊淹沒在做晚飯飄起的白色炊煙里,只在炊煙上邊露出房頂和樹梢。年輕的文書用沉重的口氣說:“革命的飯總算吃下來了,建設的這碗飯沒文化沒知識,恐怕不好吃。您看,光個治蟲,春上合作社就給群眾貸下來些什么‘賽力散’,干部也不懂,沒給群眾交代清楚,毒死了幾條牛。”朱明山默默地聽著,“你對人民有一種負責精神,這很寶貴。”接著朱明山告訴他,全國很快就要有計劃地抽調工農干部學文化,擴大知識,以便將來擔負新的艱巨的領導工作……一陣說得文書臉上才露出了隱約的笑容。可是,當朱明山指揮的治蟲工作隊連夜來到村里,卻碰到了令人氣惱的冷淡。工作隊的干部興沖沖地聽了當地干部一談情況,心都涼了半截子。“連個群眾會都召集不起來,大伙都說開會就能把那蟲給治了?”“翻了棉花地種晚包谷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第二天天一亮,朱明山和干部們在棉花地邊蹲下來,翻起棉葉下面一看:啊呀!黑森森的棉蚜蟲都絮滿了一層,叫人發嘔;有些棉葉因為蚜蟲多到一疙瘩一疙瘩,被壓得倒吊下去了。他們遇見到地里來看棉花的群眾,愁得兩道眉都連起來了。可是當朱明山非常同情地試著和他們談話的時候,他們好像啞巴一樣一聲不吭,悶著頭就走了。大門外面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干癟老漢氣憤地用棍在地上戳著說:“開會!開會!斗爭!斗爭!叫這伙慫娃們斗爭蟲王爺吧!看這回怎么整油汗①!”老漢說完悶頭就往大門里一鉆,關了門。同來的干部想喊大門,朱明山制止了,緩緩地說:“我們治不了蟲就該挨罵,上級可以罵,群眾可以罵。”回到區上,朱明山把工作隊干部和當地干部召集起來,提出兩天到三天里頭不開群眾大會。白天太陽紅的時候集中力量,由區鄉以上的干部親自動手,在愿意首先治蟲的村干部和群眾的棉地里用噴霧器,多打藥劑和煙葉水。晚上只許宣傳大家到早上治過蟲的棉地里去參觀,等到大多數群眾轉變了態度再說。朱明山最后說:“你們看出了沒有?現在是講話最不值錢,那就請事實先發言吧。”第三天,朱明山一大早騎著自行車來到了渭陽區政府。一進門他就問區委書記崔浩田:“聽說你們這里有專家?”崔浩田問:“植棉能手蔡治良嗎?他在屋里泡煙葉水哩,叫他來嗎?”“當然!我們光有農業站的技術指導不夠,還要有群眾的指導。毛主席叫我們先當群眾的學生。”朱明山又對文書說,去把村里能叫來的干部都叫來一起聽聽。不一會兒四十多個村干部在小院里溜墻根蹲了一圈。一開始有的人蹲得遠遠的,但聽到蔡治良要說打蟲藥水的配制,就慢慢挪了過來。“我這個意見可是想出來的,沒試驗過。”蔡治良首先聲明,然后才說,“煙葉不夠,我想出個辦法,你們說那辣子好嗆人?一斤能熬多少水?熬一擔,摻幾擔白水,味還不小吧?”“好意見,好意見!”全院的人嚷著。“還有,”蔡治良進一步說,“煙葉和辣子不能用完,人還要吃;煤油人不吃。那東西摻上水治蟲,蟲還活得了?”“還有嗎?”朱明山高興地問,也像還不滿足。“想到的就這些,這是煙葉嗆得我想起的,不敢保證能頂事。”所有這些新辦法,都要在這幾天里試驗。”朱明山吩咐,“以后再提出來的辦法,也要試驗。試驗成功就請大家參觀。”經過兩三天在烈日底下的鏖戰,渭北四個區的治蟲工作就出現了新氣象。蔡治良的創造性發現試驗成功了。而且群眾的智慧的確是經過勞動逐漸提高的:他們居然根據工業產品“硫磺石灰合劑”這個概念,創造了許多新的“合劑”——煙葉半斤、辣子半斤,加水四十斤熬煮;煤油六兩、肥皂六兩,加水八十斤溶化調勻。這些“合劑”比單獨一樣東西殺蟲的威力大得多。第五天,許多村子白天已經看不見幾個人了,盛藥劑的水缸搬到了棉花地邊上。遍地都是男人女人、老漢和小孩,端著盆子、瓢、大碗,用掃帚蘸著各種土制藥劑刷著被棉蚜蟲爬滿的棉苗。朱明山在街上遛了個彎,回想起頭兩天到這街上人們一見他就躲避的情景,渾身都輕快了些。可是回到住處,文書卻報告說:“副書記趙振國打電話來,渭河南邊對梁縣長不滿的人越來越多,說他天天開會,蟲災卻越來越嚴重,干部消極抵抗,他還發脾氣。讓您趕快去看看。”朱明山決定連夜就回去。他和文書走出村,重新到曠野里的路上,兩個人一直沉默著。(有刪改)【注】①油汗:陜西關中一帶方言,指植物上的小蟲子。這里指“棉蚜蟲”。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朱明山因不滿梁斌在動員會上發言的時間過長,夜里又召集了治蟲工作隊組長談話。B.梁斌動輒開會,冗長的會議解決不了問題,是《反對黨八股》中指出的不良作風的再現。C.群眾不愿配合縣里的治蟲工作隊,主要是因為干部沒有文化知識,給群眾造成了損失。D.用辣椒水、煤油治蟲的方法試驗成功后,蔡治良又創造出許多殺蟲威力更高的“合劑”。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通過梁斌、蔡治良等人物來反襯朱明山這一形象,表現出了朱明山不說空話、務實肯干的工作作風。B.畫橫線處由第三人稱敘述轉換為第二人稱,蘊含著對土地深沉的愛,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增強了抒情意味。C.“氣憤地用棍在地上戳著”“蹲得遠遠的”這些細節描寫都反映出干部工作不到位、群眾心里有怨氣的現實。D.小說穿插使用方言,親切自然,充滿鄉土氣息,如“一疙瘩一疙瘩”“慫娃”等詞語,符合鄉間農人的用語習慣。8.小說在平實的敘述中交織著多重矛盾,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9.小說畫橫線處和末尾兩次寫到“曠野里”,且以“在曠野里”為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曠野里”的含意。(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勸以威刑肅天下者,魏征以為不可,因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納之,遂以寬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斷死罪二十九人。六年,親錄囚徒,閔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縱之還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詣朝堂,無后者,太宗嘉其誠信,悉原之。然嘗謂群臣曰:“吾聞語曰:‘一歲再赦,好人喑啞。’吾有天下未嘗數赦者,不欲誘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訖太宗世,用之無所變改。(節選自《新唐書·刑法志》)材料二: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無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耳。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歐陽修《縱囚論》)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寧以義A死B不茍C幸D生E而視死如歸F此又君子G之尤H難者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錄囚徒,皇帝或上級司法機關訊察復核囚徒的罪狀,以平反冤獄、疏理滯獄。B.閔,憐恤、哀憐,與《陳情表》“夙遭閔兇”中的“閔”意思不同。C.易,容易,與《種樹郭橐駝傳》“根拳而土易”中的“易”意思不同。D.烏,哪里,與《歸去來兮辭》“奚惆悵而獨悲”中的“奚”都表示反問語氣。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中貞觀四年判處死刑人數少和貞觀六年縱囚返家都表現了唐太宗天性仁愛寬容。B.唐太宗解釋自己即位以來沒有多次赦免罪犯的原因是不想讓老百姓產生僥幸心理。C.材料二第二段引入唐太宗恩德感化的觀點,并通過分析雙方的心理來對該觀點進行批駁。D.歐陽修批評唐太宗對囚犯施恩,認為對囚犯要施以刑罰,才能達到堯、舜、三王之治。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及期,囚皆詣朝堂,無后者,太宗嘉其誠信,悉原之。(4分)(2)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4分)14.材料二對唐太宗“縱囚而歸”的做法是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批判的?(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風雨李商隱凄涼寶劍篇①,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②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③,消愁斗幾千?【注】①寶劍篇:為唐初郭震落拓未遇時所作詩篇名。武則天召他談話,索其詩文,郭即呈上《寶劍篇》,武則天看后大加稱賞,立即加以重用。②青樓:指富貴人家。③新豐酒:新豐在今陜西省臨潼縣(今臨潼區)東,古時以產美酒聞名。《新唐書·馬周傳》載,馬周不得意時,宿新豐旅店,店主人對他很冷淡,他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獨酌,后因常何推薦得居要職。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寫的是羈泊異鄉的詩人因凄風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詩題“風雨”也象征著摧殘人才的冷酷無情的社會現實。B.首聯借郭震呈上《寶劍篇》而得重用的典故,且運用“凄涼”“羈泊”二詞,寫出了詩人懷才不遇、羈旅漂泊的凄涼處境。C.詩人陷入黨爭,“新知”受到非難,“舊好”都已疏遠;頸聯在新舊知交的對比中凸顯了“新知”給予詩人的慰藉。D.詩人希望像馬周失意時那樣借新豐美酒消愁,卻不可得;本詩以問句收尾,似結非結,抒發了詩人內心無法排遣的苦悶。16.清代紀昀在《玉谿生詩說》中評價此詩:“‘仍’字、‘自’字,多少悲涼。”請簡要賞析頷聯中“仍”和“自”二字的妙處。(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把鏡子比作天上的星星,表面上是寫鏡子之多,實則側面反映了宮女之多。(2)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戰爭給人們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3)李密《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垂花門是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筑的內部之門,因其特有的構件——垂花柱而得名。作為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筑中的“門面擔當”,垂花門的裝飾工藝蔚為大觀,體現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雕刻工藝在垂花門的裝飾中占據著A的地位,凝聚著工匠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巧思。如徽州的磚雕和木雕就常常在垂花門上大放異彩,工匠們不僅生動刻畫出各類題材,在對于不同物象的質感處理上更是B,圓潤的人物面龐、柔軟的衣褶,甚至飄逸的流蘇都表現得入木三分。彩繪也是垂花門中常見的裝飾工藝,常見于木質構件之上,(甲),還能起到保護構件不受風雨侵蝕的作用。貴族府邸的垂花門彩繪主要采用蘇式彩畫,風格明快活潑,充滿詩情畫意;皇家建筑中的垂花門多采用旋子彩畫、和笙彩畫等,更顯莊嚴肅穆。從傳統合院式建筑的整體設計布局來看,垂花門能夠有效控制、調節合院內的空間節奏。前院與內宅是兩個較為開闊的空間,而垂花門(乙)。宅中人從外至內行進,這一過程伴隨空間明暗、寬窄、高低等的起伏變化。如此一層層地漸進轉折、交替更迭,為合院式建筑帶來一種韻律之感,極大豐富了空間的層次。與前院、內宅自然地融為一體的垂花門成為人們在門下問候寒暄、聽風賞雨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的一個特殊的“社交空間”。①雕梁畫棟的垂花門蘊含著實用或審美的雙重價值,②它涵蓋了多種雕刻、繪畫等藝術形式,③實乃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筑中的點睛之筆。④透過垂花門,⑤我們得以窺見古人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⑥看到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19.文中加點的“入木三分”,有人說把形容書法的詞語用在這里不恰當,有人卻說用得巧妙。你的看法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理由。(3分)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21.文中最后一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講究,表示重視、要求高、追求精美;將就,表示湊合,勉強適應自己不滿意的事物或環境。講究和將就,可以看作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有人認為,人生是一趟難得的旅行,凡事需要講究,活出自己的精彩;有人認為,人生苦短,凡事不要那么在意,能將就就將就;也有人認為,最好的人生能講究也能將就。對于以上觀點,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題號1236710111215答案ADBBABEFDDC1.A(根據材料一第二段和材料二第三部分,嫦娥六號探測器月背采樣返回過程如下圖所示)2.D(D項,“完全一樣”錯誤,表述絕對,材料二原文表述為“本身的系統組成幾乎一模一樣”)3.B(A項,“目前我國仍須在探月技術上奮力追趕”錯誤,材料二原文說“近幾年來,各國的探月任務都把月背當成了主要目標。而我們的嫦娥六號任務則更是邁了一個大步,直接去月背采樣并返回”,我國探月工程起步晚,但后來者居上。C項,“說明這一階段的航天技術沒有進步”錯誤,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著陸,克服了不少技術難題,正是得益于我國航天技術的進步。D項,“準確而肯定的表述”錯誤,材料二原文表述為“具體可能是哪些呢?讓我們大膽地來預測一下”,可見并不是“準確而肯定”的)4.①首段連用三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好奇,同時對應下文的說明順序和內容,使文章脈絡清晰。②行文中多處使用問句,先提出問題,再進行回答,既能引發讀者的思考,又使說明的內容更加清晰明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5.①采用總分結構,又列出四個小標題,由淺入深,層次分明,一目了然,方便讀者理解。②綜合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既有科學性,又有生動性,將高深的技術解釋得通俗易懂。③語言偏口語化,生動活潑,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專業術語與口頭語相結合,避免文章晦澀難懂。(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6.B(A項,朱明山召集組長談話是怕梁斌的發言中有不合分寸的地方給實際工作造成偏差。C項,群眾不愿配合縣里的治蟲工作隊,主要是因為干部工作方法不得當,把開會當成了主要工作方式,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D項,創造這些“合劑”的不是蔡治良,而是群眾)7.A(A項,“小說通過梁斌、蔡治良等人物來反襯朱明山這一形象”錯誤,蔡治良這一人物從正面襯托了朱明山的形象)8.①小說在棉農與棉蚜蟲的沖突、棉農與干部的沖突中展開故事,并推動情節發展。②小說通過朱明山與縣長梁斌工作方法和作風的沖突,塑造了朱明山務實、勇于實踐的干部形象。③小說以平實樸素的語言敘述故事,穿插多重矛盾,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渭河平原的社會現實。(每點2分,答對兩點、意思對即可)9.①“曠野里”是小說故事發生的環境。②“曠野里”象征廣闊無垠的祖國土地,這片土地給予我們自然母親的愛撫,也需要我們去耕耘建設。③縣委書記朱明山來到新的工作環境,面臨自己不熟悉的棉蚜蟲治理等問題,也如同置身迷茫的曠野里,需要摸索新的工作方法,解決困境。(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10.BEF(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11.D(D項,“都表示反問語氣”錯誤,《歸去來兮辭》“奚惆悵而獨悲”中的“奚”是為什么的意思,表疑問語氣,不表反問語氣)12.D(D項,歐陽修是反對唐太宗沽名釣譽式的施恩,并不是反對給囚犯施恩,也沒有說對囚犯施刑法才能大治)13.(1)到了(約定的)期限,囚犯都來到朝堂,沒有晚回的,太宗贊許他們誠實守信,全部赦免了他們(的死罪)。(“詣”“后”“嘉”各1分,句意1分)(2)因此堯、舜和三王治理國家,一定根據人情,不標新立異來顯示高尚,不違背情理來博取名譽。(“本”“逆”“干”各1分,句意1分)14.①人情角度:用君子都特別難以做到的事情來期待小人中最嚴重的囚犯來做到,不合人情。②恩德成效的角度:唐太宗施恩六年的效果都沒有一天施恩的效果好,有矛盾;指出唐太宗所謂恩德效果不過是上下利用揣摩心理的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