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TS 179-2024 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指南_第1頁
T∕CITS 179-2024 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指南_第2頁
T∕CITS 179-2024 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指南_第3頁
T∕CITS 179-2024 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指南_第4頁
T∕CITS 179-2024 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CCSC10CITST/CITS179—2024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Guidelinesforantinuclearantibodytestingby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andclinicalapplication2024-11-27發布2024-11-27實施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發布前言 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縮略語 15檢測原理與方法 25.1檢測原理 25.2檢測方法 26開展前準備工作 26.1性能驗證 26.2人員培訓 26.3儀器校準 26.4制定SOP 27IIF-ANA檢測操作 37.1檢驗前 37.2檢驗中 37.3結果判讀 37.4結果報告 38質量控制 48.1室內質控 48.2室間質評 58.3數據總結 59ANA檢測的臨床應用 59.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 59.2病情監測與療效評估 5參考文獻 6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歐蒙醫學診斷(中國)有限公司、國軍標(北京)標準化技術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國軍標(北京)標準化技術研究院、歐蒙醫學診斷(中國)有限公司、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巴彥淖爾市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實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醫學檢驗學會、北京中檢體外診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湖州市中心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三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晉江市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泉州市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皮膚病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嘉定醫院(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醫院)、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沃芬醫療器械商貿(北京)有限公司、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應急總醫院、臺州市中心醫院、通標偉業(北京)標準化技術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盛慧明、林錦驃、劉萬陽、李川、戴其全、朱俊、閆利明、杜靜、李娜、穆紅、范春梅、陳惠娟、張曉琍、王健、袁育林、薛麗、杜雪飛、鄒偉華、吳士及、梁勇、潘維華、朱宗林、于海濤、張志珊、翁文浩、杜芳、鄭冰、鄭英霞、羅清瓊、伍均、高華利、薛鸞、宗明、龔芳、唐小梅、宣景秀、李輝、孟存仁、許慧、吳曉宇、許雪英。I抗核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及臨床應用指南本文件提供了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抗核抗體的原理與方法、開展前準備工作、IIF-ANA檢測操作、質量控制和ANA檢測臨床應用等方面的指導。本文件適用于醫療機構、第三方實驗室開展抗核抗體檢測工作及臨床醫生對抗核抗體檢測結果的解讀和應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沒有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抗核抗體antinuclearantibodies;ANA以真核細胞的各組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總稱。3.2抗體antibody機體免疫系統在抗原刺激下,由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后產生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并介導產生體液免疫效應的球蛋白。[來源:GB/T40265—2021,3.1]3.3抗原antigen可以誘導生物體產生抗體的物質,能夠被相應抗體識別并與之結合。[來源:GB/T40265—2021,3.2]3.4間接免疫熒光法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assay;IIF用特異性抗體(抗原)與標本中相應抗原(抗體)反應后,再用熒光素標記的第二抗體(抗抗體)與抗原-抗體復合物中第一抗體結合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特征性熒光,以檢測抗原或抗體的方法。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AILD: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liverdiseases)CAD: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computeraideddiagnosis)D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HEp-2:人喉癌上皮細胞(humanepithelioma-2)MCTD:混合性結締組織?。╩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1PM: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SS:干燥綜合征(Sj?gren′ssyndrome)SSc:系統性硬化癥(systemicsclerosis)SLE: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OP: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5檢測原理與方法5.1檢測原理將含有細胞核成分的細胞(如HEp-2)作為抗原底物,與患者血清中的ANA進行反應,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及熒光標記技術檢測ANA。如果血清中存在ANA,它們會與細胞核成分特異性結合。隨后加入熒光標記的抗人球蛋白抗體(以下簡稱二抗),該抗體會與ANA結合,從而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到綠色熒光,表明ANA的存在。5.2檢測方法IIF法是檢測抗核抗體的參考方法。采用IIF法檢測時宜滿足以下條件:a)在HEp-2實驗基質中,每顯微鏡視野(放大倍數為200倍)可見3個~5個有絲分裂細胞;b)二抗使用熒光素標記的抗人IgG抗體;c)樣本稀釋方法可根據不同的檢測試劑而采用10稀釋系統或倍比稀釋系統。6開展前準備工作6.1性能驗證在開展IIF-ANA檢測前宜進行性能驗證,驗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符合率;b)精密度(重復性);e)抗干擾能力。6.2人員培訓實驗操作以及結果判讀的人員宜參加培訓并通過考核、獲得相關授權后方可獨立工作。培訓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實驗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驟;b)儀器和顯微鏡的操作、維護保養和處理一般性故障;c)質量控制及失控處理;d)熒光模型判讀及相關抗體臨床意義;e)試劑更換批號比對。6.3儀器校準儀器校準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加樣體積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在儀器說明書規定的范圍內;b)攜帶污染率評估;c)顯微鏡及CAD的光強度,宜采用熒光顯微鏡校準玻片或光功率計校準,結果在儀器說明書規定d)至少每年校準1次,對于使用頻次高的儀器,宜增加校準頻率。6.4制定SOP6.4.1SOP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2a)項目信息:項目名稱、檢測原理及方法、試劑、熒光顯微鏡、自動化儀器(如使用自動熒光制片機、CAD)等;b)樣本要求:檢測樣本類型及儲存要求;c)室內質控程序及可接受標準;d)實驗操作步驟:具體實驗步驟(手工和儀器)和注意事項等;e)項目性能參數:符合率、精密度、檢出限、臨界值和抗干擾能力等;f)結果報告:結果解釋、臨床意義、備注信息等;g)其他信息:熒光片保存條件(試劑保存及完成的熒光載片保存條件)等。6.4.2如果使用自動化儀器(自動化熒光制片機、CAD),其SOP的內容在滿足6.4.1所列內容基礎上還包括但不限于:a)儀器校準要求;b)儀器操作步驟及維護保養;c)常見故障及處理措施。7IIF-ANA檢測操作7.1檢驗前檢驗前完成的內容包括:a)確認環境溫濕度符合檢測體系的要求,室溫宜為18℃~25℃,濕度宜為30%~70%;b)測試樣本和試劑平衡至室溫,熒光片進行室溫平衡時不宜從包裝的鋁膜中拆出;c)按試劑說明書配制緩沖液,并充分混合。注:如果使用自配緩沖液,建議考慮緩沖液的pH值為7.2~7.4。7.2檢驗中檢驗中的操作包括:a)每批實驗宜有血清基質的質控品;b)加樣時加樣槍不宜接觸到細胞,不宜產生氣泡,液體宜覆蓋整個孔,且不外溢到相鄰孔中;c)洗片時,不宜將洗液直接對著孔內沖洗,避免損傷基質上包被的細胞和組織;d)加熒光二抗前,宜去除熒光片上多余的洗液;e)觀察玻片的疏水性,保持熒光片上的試劑呈液滴狀態,避免液體散開并外流至其他孔中;f)實驗過程中手指避免觸碰熒光片的基質;g)封片時,孔內不宜有氣泡產生;h)完成實驗后,宜立刻讀片;如不能立即讀片,宜按熒光片要求的保存條件進行保存;i)實驗過程由全自動儀器完成時,實驗過程中宜確保每個樣本孔的樣本及試劑加樣準確;實驗過程洗液宜充足,沒有干片現象。7.3結果判讀7.3.1結果判讀宜在顯微鏡下進行操作。使用光源為汞燈的顯微鏡時,在接通電源后宜預熱10min~15min,汞燈電源開、關時間宜間隔30min以上。使用光源為LED燈的顯微鏡時即開即用。宜定期維護保養顯微鏡,記錄顯微鏡每次使用時長,到達使用壽命宜及時更換。7.3.2結果判讀宜包括以下內容:a)只有在質控結果符合要求的情況下,才可進行結果判讀;b)低倍鏡(20倍物鏡)用于判讀陰陽性結果,高倍鏡(40倍物鏡)用于判讀熒光模型;c)采用CAD的實驗室,判讀結果由讀片人員復核后進行報告;d)結果判讀宜“雙人雙核”,結果不一致時由兩人討論后進行結果報告;e)若手工記錄判讀結果錄入信息系統,宜雙人核對,準確錄入結果。7.4結果報告7.4.1IIF-ANA檢測結果報告宜包括:3a)檢測方法;b)定性結果(陽性/陰性);c)熒光模型;d)陽性結果的滴度;e)必要的臨床建議。7.4.2IIF-ANA檢測結果報告格式范例見表1。表1IIF-ANA檢測結果報告范例序號報告內容1檢測結果:陰性檢測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建議:無2細胞核陽性熒光模型包括:核均質型、核顆粒型、致密細顆粒型、著絲點型、核點型、核仁型、核膜型和核多形性型等檢測結果:陽性。熒光滴度:1:100/320/1000/3200/10000或1:80/160/320/640/1280/2560或(依據各實驗室采用的試劑廠家推薦的滴度系統報告)檢測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建議:如果臨床懷疑SLE、SS、SSc、MCTD或PM/DM等,考慮進一步檢測疾病相關抗體3細胞胞漿陽性熒光模型包括:胞漿纖維型、胞漿顆粒型、胞漿網狀/線粒體樣型、胞漿極性/高爾基體樣型和胞漿棒環狀型檢測結果:陽性。熒光滴度:1:100/320/1000/3200/10000或1:80/160/320/640/1280/2560或(依據各實驗室采用的試劑廠牌推薦的滴度系統報告)檢測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建議:如果臨床懷疑SLE、AILD或PM/DM等,考慮進一步檢測疾病相關抗體4細胞有絲分裂期核型陽性熒光模型包括:中心粒型、紡錘體型、中間體型、染色體型檢測結果:陽性。熒光滴度:1:100/320/1000/3200/10000或1:80/160/320/640/1280/2560(依據各實驗室采用的試劑廠家推薦的滴度系統報告)檢測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建議:臨床相關性不明5混合熒光模型陽性:參照:2、3和4,熒光模型的報告優先級順序為細胞核熒光模型、細胞漿熒光模型、細胞有絲分裂期熒光模型。相同優先級的熒光模型,宜按滴度高低順序依次報告檢測結果:陽性。熒光滴度:1:100/320/1000/3200/10000或1:80/160/320/640/1280/2560(依據各實驗室采用的試劑廠家推薦的滴度系統報告)檢測方法:間接免疫熒光法建議:參照2、3和4,根據熒光模型進行相應建議7.4.3混合熒光模型的報告優先級順序為細胞核熒光模型、細胞漿熒光模型、細胞有絲分裂期熒光模型,相同優先級的模型宜按滴度高低順序依次報告。7.4.4HEp-2細胞核、細胞胞漿及細胞有絲分裂期熒光模型宜納入ANA陽性結果。7.4.5針對靶抗原特異性自身抗體檢測結果,報告宜包括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參考區間及必要的臨床建議。8質量控制8.1室內質控48.1.1室內質控品包括陰性、陽性/弱陽性2個水平,可使用商品化的質控血清或自制血清作為室內質控品。不宜僅采用商品化試劑盒中自帶的陰陽性對照品作為實驗檢測的室內質控品。8.1.2自制室內質控品可采用ANA檢測陰性、弱陽性、陽性混合血清或來源于單一患者的血清作為室內質控品,充分混勻分裝后對自制質控品進行均一性和穩定性驗證。8.1.3質控結果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則表明室內質控品結果符合要求:a)陰性、陽性一致;b)陽性質控熒光模型一致;c)陽性質控品的滴度在靶值±一個滴度范圍內。8.2室間質評宜參加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室間質評。如果室間質評中未涉及的必報熒光模型,宜定期(一年兩次)進行實驗室間比對。8.3數據總結宜計算過去12個月ANA陽性率的均值,確立變異系數(coefficie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