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版2025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閱讀-單文精練二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含解析_第1頁
浙江專版2025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閱讀-單文精練二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含解析_第2頁
浙江專版2025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閱讀-單文精練二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含解析_第3頁
浙江專版2025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閱讀-單文精練二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含解析_第4頁
浙江專版2025版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閱讀-單文精練二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含解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單文精練二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明]唐順之廉吏自古難之。雖然,今之所謂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進而后有所懼于罪,是以雖其嗜利之心不勝其競進之心,而其避罪之計有甚于憂貧之計,慕與懼相持于中,則勢不得不矯強而為廉。其幸而恒處于有可慕、有可懼之地,則可以終其身而不至于壞,而世遂以全節歸之。其或權位漸以極,則可慕者既已得之,而無復有懼于罪。至如蹉跎淪落,不復自振,則可慕者既已無望,且將甘心冒罪而不辭。是故其始也,縮腹鏤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為。人見其然,則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終固此一人也。雖然,此猶自其既壞言之也。方其刻意為廉之時,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茍捐之足以為名,而得之足以為罪,則千金有所必割;茍捐之不足以為名,而得之不足以為罪,則錐刀有所必算。人見其千金之捐乃其奇節,而不知錐刀之算其真機也,從而謂之曰廉。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謂廉者哉?古之所謂廉者必始于不見可欲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雖其一無所慕與無所懼而未嘗不廉。蓋雖欲不廉,而無所用之也。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豈弟、與民休息為政,而尤以清苦繩約自律。余始見侯如是,則亦以為今之所謂廉者耳。徐而與侯處,聽其爭論,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謂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厭紛華,嘗言曰:“我蔬食則喜,肉食則不喜;布裀則寢乃安,纻裀則寢擔心。”其奉身率如此。侯蓋古之廉者也。聞侯之夫人亦樂于糲食敝衣,與侯所嗜好無異。然則古之廉者,猶或不免于室人交謫,于是益知侯之犯難能也。侯居常三年,升山東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與其屬武進尹楊君征余文為侯贈。夫侯之廉,人既已盡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雖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與懼,而方其為守,則猶在有可慕、有可懼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將可慕者得而可懼者去矣,侯之廉猶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與懼者也。然則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烏得無言乎?(選自《荊川先生文集》,有刪改)注常:地名,指常州。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勢不得不矯強而為廉 矯強:牽強B.而世遂以全節歸之 歸:歸附C.人見其千金之捐乃其奇節 奇節:奇妙的節操D.猶或不免于室人交謫 謫:指摘答案B解析歸:贊許。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前有所慕于進而后有所懼于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eq\b\lc\{\rc\(\a\vs4\al\co1(其或權位漸以極,醉則更相枕以臥))C.eq\b\lc\{\rc\(\a\vs4\al\co1(若人也,而今乃若是,屈原放逐,乃賦《離騷》))D.eq\b\lc\{\rc\(\a\vs4\al\co1(而奚俟乎余之言耶,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答案B解析B項均為連詞,表修飾。A項連詞,表并列/連詞,表轉折。C項連詞,竟然/連詞,于是。D項助詞,的/指示代詞,這,這類。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主要論說為吏之廉,其中對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對其選擇為廉與不廉都有獨到的見解,對于今日立德樹人,反腐倡廉,也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B.“今之廉者”前“有所慕”,后“有所懼”,故不得不矯強為廉,以清廉的面目示人;一旦極度尊榮或極度困頓,就不再懼罪也不再進取而敢于犯罪了。C.古之廉者,無所慕求,間或有了不廉的念頭,也會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動。在作者看來,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權位更加尊顯,仍將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D.本文擅長用對比的方法來說理,既有個人不同人生階段的心理對比,也有古今廉者不同心態的對比。還用郭文麓妻子的簡樸生活來襯托他的廉潔自律。答案C解析文中說“古之所謂廉者,必始于不見可欲”,意思是說,古代所說的廉潔的人,肯定是從不見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起先的。不是說“間或有了不廉的念頭,也會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動”。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古之所謂廉者必始于不見可欲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雖其一無所慕與無所懼而未嘗不廉答案古之所謂廉者/必始于不見可欲/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雖其一無所慕與無所懼/而未嘗不廉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至如蹉跎淪落,不復自振,則可慕者既已無望,且將甘心冒罪而不辭。譯文:(2)郭侯治吾常,以平易豈弟、與民休息為政,而尤以清苦繩約自律。譯文:答案(1)至于仕途失意、沒落(的人),不再自我振作,那么對艷羨的(官職)已經絕無希望了,就將甘愿觸犯罪罰而不推辭。(2)郭侯治理我們常州,用平易和樂、讓百姓養精蓄銳的政策來治理政事,而且尤其用廉潔清苦來自我約束。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世遂以全節歸之 全:保全B.則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棄C.于是益知侯之犯難能也 能:做到D.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答案D解析居:任職。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慕與懼相持于中,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B.eq\b\lc\{\rc\(\a\vs4\al\co1(而其萌芽固已露矣,方其破荊州,下江陵))C.eq\b\lc\{\rc\(\a\vs4\al\co1(肉食則不喜,位卑則足羞))D.eq\b\lc\{\rc\(\a\vs4\al\co1(侯之僚霍君、裘君與其屬武進尹楊君征余文為侯贈,則難為俗人言也))答案C解析C項連詞,表并列。A項連詞,和/介詞,和。B項代詞,他的/代詞,他。D項介詞,替、給/介詞,對、向。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今之所謂廉者”內心嗜好財利,或因渴慕升官,或因畏懼罪罰,才牽強廉潔。B.作者認為,世人贊揚“今之所謂廉者”廉潔,是因為看不透他們追求錐刀之利的真正心機。C.郭侯的夫人樂于吃粗糧穿破衣,跟郭侯的嗜好沒有兩樣,這從側面表現了郭侯清廉自律之嚴。D.本文是應郭侯幕僚及下屬的征求而寫的;作者認為世人對郭侯多有誤會,覺得有必要說一說。答案D解析“作者認為世人對郭侯多有誤會,覺得有必要說一說”,這一表述文中并未述及,無中生有。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茍捐之不足以為名,而得之不足以為罪,則錐刀有所必算。譯文:(2)然則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烏得無言乎?譯文:答案(1)假如舍棄了不足以成就名聲,而得到了不足以構成罪行,那么他對錐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計。(2)既然這樣,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沒有誰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說說呢?5.用“/”給下面文段的畫線部分斷句。(限斷6處)王慎中為文,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唐順之初不服其說,久乃變而從之。(選自《四庫全書總目》)答案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唐順之初不服其說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文言文斷句的基礎在于對通篇文章的領悟。首先,通讀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個故事。然后抓住標記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如文中“已而”前要斷開;名詞“秦漢”“舊作”作賓語,后面都要斷開。這樣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參考譯文王慎中寫文章,起初也高談秦漢時期的文章,認為漢代以后的文章沒有可取之處。不久領悟歐陽修、曾鞏寫文章的方法,于是全部燒毀了以前的作品,一門心思地學習效仿,尤其致力于向曾鞏學習。唐順之起初并不信服他的學說觀點,時間久了就變更自己的想法并跟從他學習。參考譯文廉潔的官吏自古難有。雖然如此,當今所謂的廉潔的官吏,是有的。從前渴慕升官而后來畏懼罪罰,因此雖然他嗜好財利的心思比不上他競逐升官的心思,而他規避罪罰的心思勝于他憂患貧賤的心思,艷羨與畏懼在內心中相持,那么這種情勢之下他不得不牽強做到廉潔。(假如)他幸好始終處在有所艷羨、有所畏懼的地位,那么可以憑這一點終其一生而不至于敗壞(聲名),因而世人就因為他保全大節而稱許他。有的人權力、地位漸漸達到頂峰,讓人艷羨的(官職)已經得到了,就不再有畏懼罪罰的心理。至于仕途失意、沒落(的人),不再自我振作,那么對艷羨的(官職)已經絕無希望了,就將甘愿觸犯罪罰而不推辭。因此他們起先(進入仕途)時,縮著肚子(忍受饑餓),刻骨銘心地自甘貧苦;而后來呢,(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做出了貪欲殘暴之徒都不做的事并且遠遠超過他們。世人見到他們那樣,就說:“這個人,如今竟然像這樣了!”卻不知道(他們)自始至終原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這樣,這還是在他們(聲名)已經敗壞之后說的。(事實上)正值他們刻意做出廉潔的行為時,他們(貪欲)的萌芽原來就已暴露了。假如舍棄了足以成就名聲,而得到了足以構成罪行,那么他對千金之類的利益也必定有所割舍;假如舍棄了不足以成就名聲,而得到了不足以構成罪行,那么他對錐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計。世人望見他舍棄千金,竟然認為他氣節奇偉,卻不知算計錐刀尖大的微利,才是他的真正心機,于是就贊揚他廉潔。唉!這哪里算是知道古代的所說的廉潔的官吏呢?古代所說的廉潔的人,肯定是從不見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起先的。不見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所以他供給于自身的(東西)儉薄;供給于自身的(東西)儉薄,所以他依靠于外物的(程度)就稍微。雖然他沒有艷羨和憂懼的東西,卻未嘗不清廉。也許是即使(他)想不廉潔,(所貪財物)卻沒有適用之處吧。郭侯治理我們常州,用平易和樂、讓百姓養精蓄銳的政策來治理政事,而且尤其用廉潔清苦來自我約束。我剛剛見到郭侯的時候是這樣的,那么也認為他就是當今所謂的廉潔的官吏了。與郭侯相處了一段時間后,聽他的言論,考察他志向所在,才知道郭侯不是當今所說的廉潔的官吏。郭侯本性淡泊,厭憎繁華,(他)曾經說:“我就喜愛吃蔬菜,而不喜愛吃肉;郭侯在常州任職三年后,升任山東副使離開,郭侯的幕僚霍君、裘君和他的下屬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