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大三輪復習高考選擇題專練二動態數據分析型_第1頁
江蘇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大三輪復習高考選擇題專練二動態數據分析型_第2頁
江蘇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大三輪復習高考選擇題專練二動態數據分析型_第3頁
江蘇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大三輪復習高考選擇題專練二動態數據分析型_第4頁
江蘇專用2025版高考地理大三輪復習高考選擇題專練二動態數據分析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練二動態數據分析型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2024·南通市高三模擬)科爾沁沙地位于內蒙古東部,幾十年來,科爾沁沙地面積呈明顯縮小趨勢。下圖為“1987~2013年影響科爾沁沙地演化的部分因素改變圖”。讀圖,回答1~2題。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A.總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積、大牲畜數B.大牲畜數、總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積C.年降水量、總人口、大牲畜數、耕地面積D.耕地面積、大牲畜數、總人口、年降水量2.科爾沁沙地面積呈縮小趨勢,其主要緣由是()A.生態退耕 B.引入優良畜種C.人工降雨 D.生態移民答案1.C2.A解析第1題,幾十年來,科爾沁沙地面積呈明顯縮小趨勢,耕地面積應大幅下降,故丁為耕地面積的改變;總人口較穩定增長,故乙為總人口的改變;年降水量和大牲畜數均有波動改變的特征,但隨著科爾沁地區退耕還草,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大牲畜數明顯上升,故甲為年降水量的改變,丙為大牲畜數的改變,故選C。第2題,由上題推斷可知,丁為耕地面積的改變,2002年有明顯的削減,應為生態退耕,A正確;引入優良畜種和人工降雨材料沒有說明,B、C錯誤;總人口在增加,D錯誤。故選A。能源生態效率是指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能源消耗量對維持和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量。讀“1997~2012年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能源生態效率改變圖”,回答3~4題。3.關于四省級行政區能源生態效率改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廣東能源生態效率始終最高B.上海能源生態效率降幅最大C.內蒙古能源生態效率不穩定D.青海能源生態效率持續降低4.產業結構是影響能源生態效率的主要因素,關于圖示四個省級行政區產業結構特征的推斷,正確的是()A.廣東省高耗能產業發達B.上海產業轉型升級較快C.內蒙古第三產業波動大D.青海多資金密集型產業答案3.C4.B解析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廣東能源生態效率在1998~1999年之間低于內蒙古,A錯誤;上海能源生態效率增幅最大,B錯誤;內蒙古能源生態效率不穩定,C正確;青海能源生態效率在2010年有所回升,D錯誤。故選C。第4題,廣東省能源不足,以輕工業為主,A錯誤;內蒙古以其次產業尤其是高耗能產業為主,C錯誤;資金密集型產業主要在經濟發達地區,D錯誤;上海經濟發達,綜合實力強,產業轉型升級較快,所以上海能源生態效率增幅最大。故選B。(2024·蘇錫常鎮高三模擬)下圖為“我國人口和勞動力人口增長率改變(含預料)圖”。讀圖,回答5~6題。5.我國勞動力人口最大值出現的時間段是()A.1986~1990年 B.2024~2024年C.2024~2025年 D.2026~2030年6.據圖推想,2036~2040年我國的人口狀況為()A.人口總量逐年下降B.人口誕生率低C.勞動力嚴峻過剩D.老齡化現象趨緩答案5.C6.B年起先出現了負值,說明勞動力人口出現了削減。而此前始終增加,故2024~2025年勞動力人口出現了最大值。故選C。第6題,我國的人口死亡率低,2036~204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是0,說明人口誕生率也低,人口總量基本保持不變,A錯誤,B正確;這個階段勞動力人口增長率是負值,說明勞動力人口數量削減,且由于持續的時間較長,說明勞動力人口數量不會嚴峻過剩,也可能會出現勞動力短缺(不足),C錯誤;我國目前的人口老齡化較為嚴峻,而2036~2040年我國人口誕生率比現在還低,老齡化現象更為嚴峻,D錯誤。故選B。題。7.圖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類型依次為()A.荒地、耕地、林草地B.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荒地8.依據圖示信息可推斷出()A.該山區位于我國南方地區B.下滲量與植被覆蓋度呈正相關C.該山區降水季節改變小D.水土流失的主導因素是降水量大答案7.A8.B解析第7題,由年降水量可知,該山區位于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總體來講,荒地面積最大,林草地面積最小。另外植被覆蓋狀況越好,下滲量越大,則徑流量越小,由此推斷得出。第8題,①②③徑流量依次減小,而植被覆蓋狀況依次變好,降水量相同的條件下,說明下滲量依次增大,可推知下滲量與植被覆蓋度呈正相關,故選B。(2024·泰州中學高三模擬)下表為“2000~2012年中國北方海岸線長度(單位:km)統計表”,下圖示意2000~2012年引起北方海岸線改變的主要緣由。據此回答9~10題。區域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合計2000年146.53365.681906.332512.084930.622005年154.87393.361953.282556.285057.792008年178.81440.351978.812549.725147.692010年262.24448.852060.042576.165347.292011年302.44485.552114.312578.335480.632012年302.62499.432168.522598.015568.589.對表中2005~2010年四省市數據的分析,說法正確的是()A.海岸線長度均逐年增加B.河北海岸線長度增加最少C.天津海岸線長度增速最快D.北方海岸線整體呈后退的趨勢10.人類活動是中國北方海岸線改變的主要緣由,圖中①最可能是()A.港口建設 B.泥沙淤積C.旅游發展 D.海洋污染答案9.C10.A解析第9題,表中統計的數據并非逐年統計,無法反映海岸線長度逐年改變狀況,且山東省2005~2008年海岸線長度下降,A錯誤;海岸線長度增加量最少的是山東省,B錯誤;天津海岸線長度增長速度最快,C正確;北方海岸線長度整體呈增長趨勢,意味著海岸向海洋推動,D錯誤。故選C。第10題,人類活動是中國北方海岸線改變的主要緣由,其中港口建設、漁業設施建設以及鹽場建設占前三位。故選A。

(2024·南通市高三模擬)下圖為“1982年以來我國流淌人口規模改變圖”。讀圖,回答11~12題。11.我國流淌人口增長率最大的時期是()A.20世紀80年頭B.20世紀90年頭C.21世紀00年頭D.21世紀10年頭12.影響我國近三年流淌人口規模改變的主要因素是()A.產業轉移 B.人口政策C.交通建設 D.生態環境答案11.B12.A解析第11題,20世紀90年頭流淌人口從1990年的20萬增加到2000年的100萬,增長了5倍,該時期人口增長率最大,B正確。故選B。第12題,我國近三年流淌人口規模呈削減的趨勢,說明外出務工勞動力削減。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促進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經濟發展,從而使外出務工勞動力削減,A正確;近三年,我國人口政策沒有大的改變,對人口流淌影響很小,B錯誤;交通建設可能會增加人口流淌,C錯誤;我國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對人口流淌的影響很小,影響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經濟因素,D錯誤。故選A。(2024·揚州市高三模擬)人口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從第一產業向城鎮其次、三產業轉移;產業城鎮化是指其次、三產業在城鎮經濟結構中漸漸成為主導產業的過程。調年青海省各市(自治州)人口城鎮化與產業城鎮化的年均增長率(%)對比表”。讀表,回答13~14題。時間2004年2014年增長率人口城鎮化產業城鎮化人口城鎮化產業城鎮化西寧市0.810.7513.910.1海東市1.181.3641.242.08海北州-0.22.212.060.84海南州0.360.791.371.02黃南州1.42-1.168.050.05果洛州0.53.661.541.18玉樹州2.93-4.135.815.88海西州-0.360.4912.69-0.4713.有關青海省各地區人口城鎮化與產業城鎮化增長率,敘述正確的是()A.2004年人口城鎮化總體大于產業城鎮化B.2004年產業城鎮化均滯后于人口城鎮化C.2014年人口城鎮化總體大于產業城鎮化D.2014年產業城鎮化總體超前于人口城鎮化14.青海省各地區人口城鎮化與產業城鎮化協調程度反映了()A.2004年海北州、果洛州和海西州屬于人口超前型B.2004年西寧市、黃南州和玉樹州屬于產業超前型C.2014年各地區人口城鎮化與產業城鎮化都不協調D.2004年至2014年玉樹州由不協調型轉為協調型答案13.C14.D解析第13題,2004年人口城鎮化總體小于產業城鎮化,A錯誤;2004年海東市、海北州、海南州和果洛州、海西州產業城鎮化高于人口城鎮化,B錯誤;從表格中可看出2014年人口城鎮化總體大于產業城鎮化,C正確,D錯誤。故選C。第14題,2004年海北州、海西州人口城鎮化呈負值,且低于產業城鎮化,A錯誤;2004年西寧市人口城鎮化高于產業城鎮化,但總體差別不大,區域發展較協調;黃南州和玉樹州人口城鎮化高于產業城鎮化,屬于人口超前型,B錯誤;2014年玉樹州人口城鎮化與產業城鎮化相差小,區域發展較協調,C錯誤;年玉樹州人口城鎮化與產業城鎮化相差小,且均為正值,區域發展較協調,2004年至2014年玉樹州由不協調型轉為協調型,D正確。故選D。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河流左、右兩岸的侵蝕和淤積面積的改變可以反映出河道寬度的改變。下圖為“1988~2014年黃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側向侵蝕與淤積面積的改變圖”(正數為侵蝕,負數為淤積)。讀圖,回答15~16題。15.以下時段中河段河道變寬的有()A.1991年 B.2000年C.2007年 D.2013年16.關于圖中所示信息,說法正確的有()A.該河段右岸常年淤積,左岸常年侵蝕B.河道寬窄的改變與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關C.河道寬度改變幅度變小可能是上游水庫投入運行D.河道寬度改變幅度變大可能是上游水土保持較好答案15.AD16.BC解析第15題,由圖可知,該河段1991年和2013年左、右岸都被侵蝕,河道變寬,A、D正確;2000年左岸淤積大于右岸侵蝕,河道變窄,B錯誤;2007年右岸淤積稍大于左岸侵蝕,河道不會變寬,C錯誤,故選A、D。第16題,細致讀圖可知,2001年之前該河段兩岸淤積、侵蝕年變率較大,A錯誤;河道寬窄的改變取決于侵蝕和淤積的對比,與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關,B正確;從圖中可知,河道寬度改變幅度總體趨于變小,D錯誤;上游水庫的投入運行可使河流流量維持平穩,河道寬度改變幅度變小,C正確。故選B、C。(2024·南京、鹽城高三模擬)撫養比是指青少年和老年人口總和與勞動人口之間的比例。讀“中國人口撫養比改變圖”,回答17~18題。17.在Ⅱ階段,可能出現()A.老齡人口數量在削減B.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C.人口誕生率在下降D.勞動人口比重在增大18.應對Ⅲ階段人口問題的有效措施是()A.全面放開“二孩”政策B.延遲退休年齡C.大量接納海外移民D.增加勞動人口收入答案17.CD18.AB解析第17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進步,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提高,老齡人口數量也不斷增加,A錯誤;由上述可知,我國人口死亡率會有所下降,但不會大幅度下降,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人口死亡率還會略有上升,B錯誤;自我國20世紀70年頭中期實行安排生育以來,我國人口誕生率快速下降,加上第Ⅰ階段誕生的人口漸漸成長為勞動力,勞動人口比重在增大,C、D正確。故選C、D。第18題,我國第Ⅲ階段出現的人口問題主要是人口老齡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勞動力人口短缺和社會贍養老人的負擔加重。適度放開安排生育政策,即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及延遲退休年齡都能緩解上述問題。(2024·揚州市高三模擬)下圖為“2002~2010年江蘇省碳排放結構圖”。讀圖,回答19~20題。19.2002~2010年期間,江蘇()A.2007年碳排放總量約為2003年的2倍B.第一產業碳排放總量所占比例總體上升C.其次產業碳排放總量所占比例持續上升D.第三產業碳排放總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為削減碳排放總量,江蘇應實行的主要措施有()A.限制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的運用B.優化工業生產結構,發展循環經濟C.發展綠色交通、綠色餐飲和智能物流D.限制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倡低碳生活答案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