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事故及運行異常情況應急處理_第1頁
鍋爐事故及運行異常情況應急處理_第2頁
鍋爐事故及運行異常情況應急處理_第3頁
鍋爐事故及運行異常情況應急處理_第4頁
鍋爐事故及運行異常情況應急處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鍋爐事故及運行異常情況應急處理

鍋爐爆炸事故

事故說明

鍋爐本體爆炸事故是指鍋爐受壓部件因失效、超溫、超壓等原因迅速破裂,導致爐內高溫高壓汽水能量迅速釋放而發生的事故。

現場應急措施

事故發生時,當班操作人員必須立即實施緊急避險操作,如關閉燃氣(油)總閥、總電源等,迅速離開現場,以保護生命安全為第一原則,并盡量防止事故的擴大;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報告和報警。

在鍋爐房周圍設置警戒區,組織周圍無關人員撤離;組織自救,或引導專業救援人員開展救援工作。

預防措施

嚴格執行鍋爐定期自行檢查和定期檢驗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確保鍋爐壓力控制元件靈敏可靠,定期檢查壓力控制器及超壓聯鎖保護裝置,設定的控制壓力值應低于安全閥的整定壓力,如有問題及時調整。

安全閥、壓力表嚴格按規程要求定期校驗,運行中按要求定期進行安全閥手動排放試驗和壓力表連接管吹洗檢查,如發現動作不正常或不準確,及時調換。

認真做好鍋爐水處理工作,防止鍋爐結垢和腐蝕。

組織人員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蒸汽鍋爐超壓

事故說明

蒸汽鍋爐超壓指鍋爐在運行中,鍋內的壓力超過額定工作壓力而危及鍋爐安全運行的情況。鍋爐超壓時,會損壞鍋爐受壓部件、管道或用熱設備,是鍋爐爆炸的直接原因之一。

特征與現象

汽壓急劇上升,超過額定工作壓力,安全閥動作。

超壓報警儀表動作,發出報警信號。

蒸汽流量減少,蒸汽溫度升高。

現場應急措施

緊急熄火停爐。

迅速打開鍋爐頂部或分汽缸排汽閥門進行排汽,降低鍋內壓力。

保持上水并同時進行排污,降低鍋內溫度。

鍋爐排汽自然冷卻后更換校驗合格的安全閥、壓力表,檢修壓力調節、超壓停爐聯鎖保護控制系統,試驗正常后才能投入運行。

預防措施

檢查超壓聯鎖安全保護裝置是否正常。

檢查安全閥是否失靈,按規程要求至少每年校驗一次;壓力表連接管定期吹洗檢查,壓力表按相關要求進行校驗并在有效期內。

蒸汽鍋爐缺水

事故說明

當水位計中的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時,為鍋爐缺水。鍋爐缺水可能引起受熱部件超溫損壞,嚴重缺水處置不當是導致鍋爐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征與現象

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線,或者看不見水位。

雖有水位,但水位不波動,實際是假水位。

高低水位警報器發出低水位警報訊號。

蒸汽流量大于給水流量。爐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時,則出現相反現象。

過熱蒸汽溫度急劇上升,排煙溫度大幅上升。

嚴重時可嗅到焦味。

現場應急措施

應立即緊急停爐、熄火,降低爐膛溫度,并采取措施防止爐內壓力上升,待設備自然冷卻后查明原因。嚴禁盲目向鍋爐進水。

當出現鍋爐嚴重缺水時,造成受壓本體嚴重變形、開裂,過熱蒸汽外噴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實施緊急避險操作。

預防措施

按操作規程要求定時沖洗、檢查水位計,防止堵塞造成假水位。

每班檢查鍋爐給水設備和給水自動調節控制是否正常,高、低水位報警及連鎖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加強鍋爐水處理工作,防止鍋爐水垢堵塞水位計進水管,如已結水垢應及時清除。

蒸汽鍋爐滿水

事故說明

當水位計中的水位超過最高安全水位時,為鍋爐滿水。鍋爐滿水可造成鍋筒蒸汽空間縮小,促使蒸汽大量帶水,造成過熱蒸汽溫度下降,過熱器內積垢,嚴重時會發生蒸汽管道水擊現象。

特征與現象

水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紅線,或看不見水位。

雙色水位計呈全部水相指示顏色。

高低水位報警器發出高水位報警信號。

過熱蒸汽溫度明顯下降。

給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嚴重時蒸汽大量帶水,蒸汽含鹽量增加,蒸汽管道內發出水錘聲,連接法蘭處可能向外冒汽、滴水。

現場應急措施

當鍋爐汽壓及水位正常,而鍋筒水位超過正常水位上限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驗證低位水位計的指示正確性(如對其有懷疑時,應與鍋筒水位計對照,必要時還應沖洗水位計);

若因給水自動調整器失靈的影響,而水位升高時,應手動關小調整閥,減少給水;如用調整閥不能控制給水時,則應關小給水閥或其他能控制給水的閥門;

關閉備用給水管道上的給水閥;

如水位繼續升高,應開啟事故放水閥或排污閥。

如經上述處理后,鍋筒水位仍上升,應采取下列措施:

繼續關小或關閉能控制給水的閥門(停止向省煤器上水時,應開啟省煤器與鍋筒的再循環閥);

加強鍋爐放水;

根據汽溫下降情況,必要時開啟過熱器和蒸汽管道疏水閥。

如鍋筒水位已超過鍋筒水位計的上部可見水位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立即停爐,關閉主汽閥;

停止向鍋爐上水,開啟省煤器與鍋筒再循環閥;

加強鍋爐放水,注意水位在鍋筒水位計中出現。

在停爐過程中,如水位已重新在鍋筒水位計中出現,蒸汽溫度又未明顯降低時,可維持鍋爐繼續運行,盡快使水位恢復正常。

因給水壓力異常升高而引起鍋筒水位升高時,盡快使水壓恢復正常。

預防措施

運行中應嚴密監視和檢查水位計的變化情況,發現水位異常情況時應做出正確判斷并及時處理。

鍋爐檢修時,應確保給水裝置及各種監視儀表工作性能安全可靠。

運行中,要按規定沖洗水位計。

蒸汽汽水共騰

事故說明

鍋筒內蒸汽和鍋水共同升騰,產生泡沫、汽水界限模糊不清、蒸汽大量帶水的現象,稱為汽水共騰。汽水共騰會導致蒸汽品質急劇惡化,嚴重時會發生爆管。

特征與現象

水位計內水位劇烈波動。

過熱蒸汽溫度急速下降。

蒸汽管道內發生水擊,法蘭連接處漏汽、漏水。

蒸汽的濕度和含鹽量迅速增加。

現場應急措施

適當降低鍋爐蒸發量,并保持穩定。

全開連續排污閥,必要時,開啟事故放水或其他排污閥,注意保持鍋筒水位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

采取鍋內投藥處理的鍋爐,應停止加藥。

開啟過熱器和蒸汽管道等處的疏水閥進行疏水。

測定蒸汽含鹽量,并改善鍋水質量。

在鍋水質量未改善前,不允許增加鍋爐負荷。

恢復正常后,應沖洗鍋筒水位計。

預防措施

經常檢查定期排污和連續排污裝置,保證按時和有效排污,加強水質監督。

避免超負荷運行。

并爐時控制鍋爐汽壓,開啟主汽閥門速度不宜過快。

蒸汽鍋爐爆管

事故說明

蒸汽鍋爐爆管指鍋爐運行中受熱面管子發生破裂。鍋爐爆管會損壞鄰近的管壁、沖塌爐墻,并且在很短的時間造成鍋爐嚴重缺水。

特征與現象

水冷壁管或對流管束破裂不嚴重時,可以聽到汽水噴射的響聲,嚴重時會發出明顯的爆破響聲。

爐膛由負壓變為正壓,蒸汽和爐煙從爐墻的門孔及漏風處大量噴出。

水位、汽壓、排煙溫度迅速下降,煙氣顏色變白。

給水流量增加,蒸汽流量明顯下降。

爐內火焰發暗,燃燒不穩定,甚至滅火。

爐排上有黑煤堆,灰渣斗內有濕灰,甚至向外流出水汽。

引風機負荷增大,電流增高。

現場應急措施

爐管輕微破裂,如水位尚能維持,故障不會迅速擴大時,可短時間減負荷運行,至備用鍋爐生火后再停爐。

爐管爆破后,不能維持水位和汽壓時,應緊急停爐,當水位計中已見不到水位,爐膛溫度又很高時,切不可給水,以免導致更大事故發生。引風機必須繼續運行,排盡爐煙和蒸汽后方可停止。

如有數臺鍋爐并列供汽,應將故障鍋爐與蒸汽母管隔斷。

預防措施

檢修時及時修復管子的缺陷。

做好水處理工作。保證鍋爐使用合格的水質;在運行中堅持爐水化驗制度,按規程做好定期排污工作。

鍋爐運行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密監視鍋筒水位的變化。

熱水鍋爐汽化

事故說明

熱水鍋爐汽化指熱水鍋爐鍋水全部或局部超溫汽化的現象。鍋水汽化會造成熱水鍋爐和循環系統水擊,產生很大的響聲和劇烈的震動,嚴重時會引起鍋爐爆炸。

特征與現象

鍋爐內有水擊響聲,管道發生震動。

鍋水溫度急劇上升,超溫報警器發出超溫信號。

鍋爐壓力突然升高,安全閥起跳、排出蒸汽,從高位膨脹水箱內冒出水和蒸汽。

循環系統內發生水擊。

現場應急措施

停止鍋爐運行。

打開泄放閥或排氣閥。

檢查熱水鍋爐和循環系統產生汽化的原因,并進行處理。

預防措施

檢查循環水泵聯鎖保護裝置。

鍋爐應有備用電源。

加強循環系統檢查,避免泄漏。

鍋爐爐膛爆燃

事故說明

鍋爐爐膛爆燃指鍋爐點火期間及運行中爐膛熄火,爐膛內和煙道中積存的可燃性混合物瞬間同時爆燃,產生化學爆炸。爐膛爆燃嚴重時會造成水冷壁、鋼架及爐頂、爐墻破壞。

特征與現象

爐膛爆燃時伴有巨大響聲,沖開防爆門,向外噴出火焰和煙塵。

現場應急措施

迅速關閉進氣、油閥門,關閉電源。

爆燃后鍋爐房內如未引起火災,應立即熄滅周圍明火,打開門窗通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