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_第1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_第2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_第3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_第4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節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哈勃對星系光譜研究發現星系運動的特點,下列可以表示星系的遠離速度與星系距離關系的是

【答案】A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科學家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現,所有的星系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也就是整

個宇宙在不斷的膨脹中。

【解答】科學家通過對星系光譜的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恒星(或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離我們而

去,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圖A符合。

故答案為:Ao

2.天文學家研究星系光譜后,發現0。

A.所有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遠離

B.所有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靠近

C.所有星系都向地球靠近

D.所有星系都以地球為中心相互遠離

【答案】A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

離在不斷地擴大。哈勃的發現告訴我們,星系一直在運動,一直在變化,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解答】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

星系,退行越快。天文學家研究星系光譜后,發現所有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遠離。

故答案為:A。

3.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

系,退行越快。若在我們所在的星系1觀測,下列圖示能類比宇宙膨脹的是(箭頭方向和長短分別表

示運動方向和快慢X)。

A.星系1星系2星系3B.星系1星系2星系3

??-??A????>

C星系1星系2星系3D星系1星系2星系3

【答案】A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

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

【解答】由題意可知,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且箭頭方向

和長短分別表示運動方向和快慢;因此,從圖上看,星系2和星系3應遠離星系1,且速度變快(即

箭頭變長),因此,只有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4.如圖所示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半徑、溫度與時間之間的關系。下列觀點:①隨著宇宙半徑的增

大,宇宙溫度在升高;②隨著宇宙半徑的增大,宇宙溫度在降低;③宇宙在不斷收縮;④宇宙在

不斷膨脹。其中可以從圖中看出的是()。

'[半徑或溫度

宇宙半徑

宇宙溫度

°時間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關于宇宙的起源,人類提出了很多種解釋,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為宇宙大爆炸理

論: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體的,涉

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宇宙溫度下降

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解答】由圖象知,隨著宇宙半徑的增大,宇宙溫度在降低,①錯誤,②正確;由圖象知,隨著時

間的推移,宇宙半徑在增大,也就是宇宙在不斷膨脹,③錯誤,④正確。

故答案為:Bo

5.下列有關大爆炸宇宙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和研究得出的一個科學結論

B.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發現的一些自然現象所建立的理論假說

C.被觀測證實的大爆炸宇宙論已經說明了宇宙起源的事實

D.大爆炸宇宙論與牛頓第一定律一樣都是科學定律

【答案】B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得出的一個假說,還沒有被證實;大爆炸宇宙

論不是科學定律。

【解答】AB、大爆炸理論是科學家根據觀察得出的一種假說,沒有被證實,故A錯誤,B正確;

C、大爆炸理論只是多種宇宙起源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一種假說,并不是事實,故C錯誤;

D、牛頓第一定律是科學定律,大爆炸宇宙論不是科學定律,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關于宇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衛星的星球

B.恒星的壽命取決于亮度

C.太陽能夠發光、放熱,主要是因為太陽內部不斷發生化學反應

D.銀河系是一種旋渦星系,太陽處在其中的一個旋臂上

【答案】D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太陽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分析】宇宙中有衛星的星球有很多,比如木星就有很多衛星;恒星的壽命取決于質量,質

量越大,壽命越短;太陽能夠發光、放熱,主要是因為氫原子核在超高高溫作用下發生核聚變,釋

放巨大的核能;銀河系是一種旋渦星系,太陽處在其中的一個旋臂上;

【解答】A.宇宙中有衛星的星球有很多,比如木星就有很多衛星,所以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衛星的

星球是錯誤的;

B.恒星的壽命取決于質量,質量越大,壽命越短,B錯誤;

C,太陽能夠發光、放熱,主要是因為氫原子核在超高高溫作用下發生核聚變,釋放巨大的核能,C

錯誤;

D.銀河系是一種旋渦星系,太陽處在其中的一個旋臂上,D正確;

故答案為:D.

7.(華師大版科學九下1.2熱大爆炸宇宙模型同步練習)關于宇宙起源,根據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定,

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和空間

③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

④宇宙溫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關于宇宙的起源,人類提出了很多種解釋,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為宇宙大爆炸理

論: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體的,涉

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間、空間;大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相應下降;宇宙溫度下降

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解答】關于宇宙的起源,人類現在認同“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在最開始時是熾熱的“原

始火球”,距今約137億年前,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體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質及時

間和空間;宇宙空間在膨脹中,溫度相應下降,最終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形成了現在的超星系

團、星系團、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故以上說法均正確;

故選D。

8.(華師大版科學九下1.2熱大爆炸宇宙模型同步練習)下列有關熱大爆炸宇宙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熱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和研究得出的一個科學結論

B.熱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發現的一些自然現象所建立的假說

C.因為宇宙在不斷膨脹的事實為熱大爆炸宇宙論提供了有力證據,所以熱大爆炸宇宙論已經說

明了宇宙起源的事實

D.熱大爆炸宇宙論和牛頓第一定律一樣是科學定律

【答案】B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宇宙大爆炸僅僅是一種學說,是根據天文觀測研究后得到的一種設想,大約在150

億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質都高度密集在一點,有著極高的溫度,我們稱之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

不穩定,因而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質開始向外大膨脹,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宇

宙。

【解答】宇宙大爆炸僅僅是一種學說,是根據天文觀測研究后得到的一種設想。

A:熱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和研究得出的一個科學結論,錯誤。

B:熱大爆炸宇宙論是科學家通過科學觀察發現的一些自然現象所建立的假說,正確。

C:因為宇宙在不斷膨脹的事實為熱大爆炸宇宙論提供了有力證據,所以熱大爆炸宇宙論已經說明了

宇宙起源的事實,錯誤。

D:熱大爆炸宇宙論和牛頓第一定律一樣是科學定律,錯誤。

故選Bo

9.(華師大版科學九下1.2熱大爆炸宇宙模型同步練習)宇宙膨脹的最初時刻是()

A.密度和溫度都極小的時刻B.密度極大,溫度極小的時刻

C.密度極小,溫度極大的時刻D.密度和溫度都極大的時刻

【答案】D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解題關鍵在于熟記掌握大爆炸理論的由來及主要觀點。

【解答】大約150億年前,我們所處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極高的溫度、極大的密度,被擠壓

在一個“原始火球”中,所以宇宙膨脹的最初時刻是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時刻,

故選D。

10.(華師大版科學九下1.1我們的宇宙)科學家對1994年夏發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象進行了

準確的預報和大量的觀察研究,這一事表明()

A.宇宙膨脹理論是錯誤的

B.人類已能預測一切自然現象

C.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

D.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有止境的

【答案】C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人類正確認識宇宙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經歷了漫長的過

程,這一過程與歷史上許多著名學者的辛勤勞動—細致的觀測和深入的理論研究—是密切不可

分的。

【解答】A:宇宙膨脹理論是正確的,A錯誤。

B:人類不能預測一切自然現象,B錯誤。

C: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化,C正確。

D: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無止境的,D錯誤。

故選Co

二、填空題

11.公元2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創立了“地心說”,認為地球處于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公

元16世紀,哥白尼經過對太空的仔細觀測,發現這個認識存在錯誤,并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

球和行星是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的。再經過幾個世紀的觀測和研究,科學家發現太陽只是處在銀河系

的邊緣,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無數個星系中的一個。1929年,哈勃根據自己的測量數

據,對宇宙又有了新的認識。請回答:

(1)哈勃的發現告訴我們,星系間的距離(填“在擴大”“在縮小”或“保持不變”)。

(2)上述科學史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

示?°

【答案】(1)在擴大

(2)科學在不斷發展,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相信科學,相信真理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

【解答】(1)哈勃的發現告訴我們,星系處于不斷遠離的狀態,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

(2)由文字信息知道,早期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發現太陽是宇宙的中

心,而經過幾個世紀的研究,發現太陽只是處于銀河系的邊緣地帶,由此可知,科學是不斷的發

展,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相信科學,相信真理。

12.小科同學把氣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筆在氣球表面均勻地畫上小圓點,再把氣球吹至

排球大小,發現黑點之間的距離增大,如圖所示。

⑴在氣球膨脹過程中,球內氣體的壓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氣壓強。

(2)如果以氣球變化模擬宇宙演變,那么本實驗使小科體驗到宇宙的沒有中心。

【答案】(1)大于

(2)膨脹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氣球能夠膨脹是因為氣球內外存在壓強差;利用類比法說明宇宙的膨脹。

【解答】(1)氣球膨脹就是因為氣球內部氣體壓強變大,大于外界的大氣壓強,產生了向外的壓強

差。

(2)氣球上的各個小圓點都會均勻的變大,沒有一個中心,這說明了宇宙的膨脹也是沒有中心的。

13.(2021九下?寧波月考)宇宙是廣袤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千百年來,

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的。

(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該理論的重要證據

為。

(2)科學家觀察發現宇宙處于不斷的膨脹中,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

星系,退行越快。若從我們所在的星系1觀測,如圖能類比宇宙膨脹的是(箭頭方向和長短分

別表示運動方向和快慢)O

星系1星系2星系3星系1星系2星系3星系1星系2星系3星系1星系2星系3

【答案】(1)熱大爆炸學說;微波背景輻射

(2)A

【知識點】銀河系和宇宙;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宇宙是物質世界,并處于不斷運動和發

展中,在時間上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在空間上沒有邊界沒有盡頭。宇宙是多樣又統一的;多樣在物

質表現狀態的多樣性;統一在于其物質性。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

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內的所

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在一起,并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

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這種

不斷膨脹冷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解答】(1)目前被人們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學說是熱大爆炸學說,該理論的重要證據為微波背景輻

射。

⑵根據“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越快”分析,若從我們所在的

星系1觀測,應該是A。

14.(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第1章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單元試卷)關于宇宙的起源有許多假

說,其中目前廣為人們接受的是熱大爆炸宇宙理論,其觀測到的主要事實依據之一

是。科學家發現編號為“吉利斯581c”的行星,推測它上面存在生命產

生的條件,它圍繞編號為“吉利斯581”的紅矮星旋轉,它距該紅矮星的平均距離約為0.107億千米,

從“吉利斯581”的紅矮星上發出的光,到達“吉利斯581c”行星的時間約為s(取整數)。在探

索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特別關注其他天體上是否有水的存在,這是因為水對生物的重要性表現

在。若我國的“嫦娥奔月”工程在月球上發現了固體水,我們在開發月

球的初期,不存在綠色植物的情況下,在月球上,水除了直接利用外,你認為根據水的化學性質,

水的最大用途是O

【答案】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36;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提供

能量和供生命體呼吸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解答】關于宇宙的起源有許多假說,其中目前廣為人們接受的是熱大爆炸宇宙理論,其觀

測到的主要事實依據之一是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科學家發現編號為“吉利斯581c”的行星,

推測它上面存在生命產生的條件,它圍繞編號為“吉利斯581”的紅矮星旋轉,它距該紅矮星的平均距

離約為0.107億千米,從“吉利斯581”的紅矮星上發出的光,到達“吉利斯581c”行星的時間約為

36s(取整數)。在探索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特別關注其他天體上是否有水的存在,這是因為水對生

物的重要性表現在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若我國的“嫦娥奔月”工程在月球上發現了固體水,我

們在開發月球的初期,不存在綠色植物的情況下,在月球上,水除了直接利用外,你認為根據水的

化學性質,水的最大用途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提供能量和供生命體呼吸。

故答案為: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36;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提

供能量和供生命體呼吸

15.(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第1章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單元試卷)宇宙熱大爆炸理論認為,

宇宙一開始是一個“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發生了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選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而

充斥于整個宇宙空間的為宇宙熱大爆炸提供了證據。宇宙的未來演化趨勢是由—

決定的,根據對其分析,科學家預測,宇宙的未來將繼續,甚至O

【答案】下降;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密度;膨脹;加速膨脹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宇宙大爆炸理論。

【解答】宇宙熱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一開始是一個“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發生了爆炸。導致宇宙空間

處處膨脹,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而充斥于整

個宇宙空間的微波背景輻射為宇宙熱大爆炸提供了證據。宇宙的未來演化趨勢是由宇宙密度決定的,根

據對其分析,科學家預測,宇宙的未來將繼續膨脹,甚至加速膨脹。

故答案為:下降;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密度;膨脹;加速膨脹

16.(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1.4星際航行和空間技術)神舟系列無人航天飛船陸續發射成

功,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的研究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1)飛船返回艙一般選擇在內蒙古中部降落,主要原因是該地—(填字母,下同)。

A.是我國人口最稀少的地區B.地形平坦

C.沙塵暴還未開始D.天氣干燥溫暖

(2)開創太空觀測、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時代的探測器是—o

A.航天飛機B.空間站C.人造衛星D.載人飛船

(3)飛船在軌道上正常飛行時處于“失重”狀態。在這種環境中,下列實驗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正

常進行的是—o

A.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B.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C.用平面鏡改變光路D.用放大鏡看物體

【答案】(1)B

(2)C

(3)A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力的測量;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1)飛船降落地點需要較大面積的空曠地帶。

(2)失重是指物體失去地球的吸引所表現出來的狀態。

【解答】(1)飛船選擇在內蒙古中部著陸,是因為這里地形平坦,河湖較少,便于著陸。

(2)開創太空觀測、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時代的探測器是人造衛星,C符合題意。

(3)A、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重必須在物體有重力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而“失重”時不能測量,A符合

題意;

B、用放大鏡看物體屬于光的折射,而光的傳播在太空中也不會受影響,B不符合題意;

C、用平面鏡改變光路屬于光的反射,在太空中與在地面應該相同,C不符合題意;

D、位置的改變不會影響長度的測量,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C(3)A

17.(華師大版初中科學九年級下學期1.4星際航行和空間技術)我們知道用力拋出的皮球,由于地球

的吸引最終會落回地面,但是如果拋出速度越大,拋出的距離就會越遠,速度如果達到7.9km/s,它

就會像月球一樣圍繞地球轉個不停,這個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環繞速度;如果達到

11.2km/s,它就會飛向太陽系的其他星體,這個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如果想擺脫太陽的吸引,就

必須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16.7km/s,這個速度又叫逃逸速度。現在人們已經利用這些知識進行

星際遠航了。

(1)人為什么不能通過跳躍離開地球?o

(2)火星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和猜想,目前雖然已經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但都不如直接登陸火星考

察來得重要。如果人類要想飛向火星,那么飛船的速度必須達到第宇宙速度。

(3)人馬座是距太陽系比較近的一個恒星系,星系結構類似于太陽系。科學家猜想在人馬座或許

有地外文明存在。如果有一天,人類想到人馬座去做星際旅游,那么飛船的速度必須達到第

宇宙速度。

【答案】(1)由于地球的吸引最終會落回地面

(2)二

(3)三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第一宇宙速度又稱為環繞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繞地球飛行作圓周運動所

需的最小初始速度,第二宇宙速度,這是物體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

物體為擺脫太陽系的吸引飛向太陽系之外所需的最小發射速度。

【解答】(1)由于地球的吸引最終會落回地面,因此人不能通過跳躍離開地球。

(2)火星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和猜想,目前雖然已經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但都不如直接登陸火星考察

來得重要。如果人類要想飛向火星,那么飛船的速度必須達到第二宇宙速度,因為必須達到物體掙

脫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

(3)人馬座是距太陽系比較近的一個恒星系,星系結構類似于太陽系。科學家猜想在人馬座或許有

地外文明存在。如果有一天,人類想到人馬座去做星際旅游,那么飛船的速度必須達到第三宇宙速

度,因為必須達到物體為擺脫太陽系的吸引飛向太陽系之外所需的最小發射速度。

故答案為:(1)由于地球的吸引最終會落回地面(2)二(3)三

18.(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1.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下表是部分星系移動的數據:

星系距離(百萬光年)速度(千米/秒)

處女座801.200

大熊座98015.000

牧夫座254039.000

長蛇座398061.000

(1)根據圖表,你發現星系的距離和運動速度有什么規

律:。

(2)根據圖表顯示的數據,你認為宇宙可能處于狀態。

【答案】(1)星系距離越遠,運動速度越快

(2)膨脹

【知識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通過表格獲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1)由表格的數據可知,星系的距離越遠,運動的速度也越快;

(2)星系遠離的速度隨距離的增大而變快,說明宇宙處于膨脹的狀態;

故答案為:(1)星系距離越遠,運動速度越快;(2)膨脹。

三'實驗探究題

19.(2017-2018學年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下學期第一章第1節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同步練習)某科學興趣

小組根據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的發現,采用橡皮筋建立星系運動模型探究星系運動的特點。實驗步驟

如下:

步驟一:用紅墨水在淺色橡皮筋上依次點上等距離的三點A,B,C,如圖甲所示,使LI=L2=1

厘米;

步驟二;拉住橡皮筋的兩頭向兩邊拉長,如圖乙所示,使L1=L,2=2厘米;

步驟三:繼續拉長橡皮筋使L"I=L"2=3厘米……

JSc

,1—71—1

A?<,

(1)如果以A點為參照物,圖丙中s表示運動距離,t表示運動時間,那么射線表示

Vc(C點的運動速度)。

(2)如果以A點表示我們居住的地球,B點和C點分別表示與地球相距較近和較遠的星系,那

么可以得出什么定性結

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系離我們的距離與它的退行速度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

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