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第一章機械運動(B卷?真題通關(guān)卷)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測試范圍: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章。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3?棗莊)“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描繪了一幅闡述運動相對性的完美畫卷,詩中的意境如
圖所示。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舟中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白帝B.江陵C.兩岸D.輕舟
【答案】D
【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
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
【解答】解: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乘船的人是靜止的,即人相對于船的相對位置
沒有改變,故是選擇船(輕舟)為參照物的,故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2023?福建)如表是某襯衫吊牌的部分信息,號型“170/92A”表示適穿人群的特征參數(shù)
及體型。“A”表示適用于一般體型,“170”表示身高170cm,“92”表示()
產(chǎn)品名稱:襯衫
規(guī)格:XL
顏色:藍色
號型:170/92A
A.胸圍92cmB.肩膀?qū)?2cm
C.上臂周長92cmD.脖子周長92cm
【答案】A
【分析】170/92A的意思是適合身高在170cm左右、胸圍在92cm左右的人試穿。
【解答】解:170/92A的意思是適合身高在170cm左右、胸圍在92cm左右的人試穿,故
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3.(2022?樂山)小華“五一”乘列車出去游玩,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平穩(wěn)行駛,我們說車廂
內(nèi)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靜止的,選取的參照物是()
A.樹木B.房屋
C.電線桿D.車廂內(nèi)的座椅
【答案】D
【分析】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
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解:在平穩(wěn)行駛的列車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對于車廂的座椅位置沒有發(fā)
生變化,是靜止的,相對于路邊的樹木、房屋和電線桿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是運動的;
故選:D。
4.(2023?陜西)小明在校園運動會上,參加了初中男子組50m短跑比賽。他正常完成比賽
所用的時間可能為()
A.2sB.8sC.IminD.O.lh
【答案】B
【分析】知道路程,估測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求時間。
【解答】解:一般中學生步行速度為lm/s,短跑時速度約是步行速度的6倍即6m/s,由
速度公式丫=且可得所用時間t=@L^8.3s,故B正確,ACD錯誤。
t6m/s
故選:Bo
5.(2022?常州)在加勒比海紅樹林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最大的細菌一一華麗硫珠菌,形如一根
細繩,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如圖所示,其長度1為()
町|唧呻1叩"1川1|川
(>cm123
A.2cmB.2.0cmC.2.00cmD.2.000cm
【答案】c
【分析】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
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
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圖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
0.1cm=l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細菌左側(cè)與0.00cm對齊,右側(cè)與2.00cm
對齊,所以細菌的長度為l=2.00cm,故C正確。
故選:Co
6.(2023?武漢)在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某學校組織師生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
影片中有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其中“青山……走”所選的參照物
是()
A.竹排B.江岸C.房屋D.青山
【答案】A
【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
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
于參照物是靜止的。
【解答】解:研究物體運動狀態(tài)時,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體自身作為參照物,歌詞“巍
巍青山兩岸走”中是青山在“走”,所以應選有位置變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為參照物,故
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7.(2022?雅安)如圖所示,是研究物體運動的“頻閃照片”。照片分別記錄了甲、乙兩個運
動小球從左向右每隔0.1s的不同位置,根據(jù)照片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oooooo
A.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乙兩球都做變速直線運動
C.記錄的甲球運動時間比乙球運動時間短
D.從開始計時到0.3s時,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答案】A
【分析】(1)根據(jù)題意,首先要明確,每相鄰兩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Ms,根據(jù)間隔的
段數(shù)可以確定運動時間的長短;
(2)利用相鄰兩點之間的長度可以確定其通過的路程,由于時間相等,根據(jù)公式丫=!可
以確定小球速度的變化;
(3)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同,就是勻速運動;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同,就是變
速運動。
【解答】解:A、甲球每個時間段通過的路程相同,運動的快慢程度不變,做勻速運動,
故A正確;
B、乙球在每個0.1s的時間段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同,做變速運動,故B錯誤;
C、甲球運動了5個時間間隔,即5X0」s=0.5s;乙球運動了3個時間間隔,即3X0.1s
=0.3s,故C錯誤;
D、從開始計時到甲球運動0.3s時,甲、乙兩小球運動時間相同,由圖可知乙球通過的
路程長,由丫=且可知,乙小球的平均速度大,故D錯誤。
t
故選:Ao
8.(2022?長沙)|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根據(jù)下列哪句詩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
A.天臺四萬八千丈B.坐地日行八萬里
C.春風十里揚州路D.桃花潭水深千尺
【答案】B
【分析】物體單位時間里通過的路程為速度,據(jù)此分析。
【解答】解:物體單位時間里通過的路程為速度,故”坐地日行八萬里”表示每日運動
八萬里,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故B正確。
故選B。
9.(2023?樂山)2023年5月28日,國產(chǎn)大型客機C919圓滿完成首次商業(yè)飛行。若認為客
機在飛行過程中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A.地面B.駕駛艙內(nèi)的機長
C.窗外的云朵D.太陽
【答案】B
【分析】判斷物體靜止還是運動關(guān)鍵是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
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解答】解:A.以地面為參照物,客機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
題意;
B.以駕駛艙內(nèi)的機長為參照物,客機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
C.以窗外的云朵為參照物,客機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
D.以太陽為參照物,客機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0.(2023?牡丹江)如圖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載著帶
有三名航天員的神舟十六號飛船點火升空。升空過程中()
A.以地面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
B.以飛船為參照物,航天員是運動的
C.以地面為參照物,飛船是運動的
D.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飛船是靜止的
【答案】C
【分析】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
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
【解答】解:A、以地面為參照物,航天員與地面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航天員是運動的,
故A錯誤。
B、以飛船為參照物,航天員與飛船之間沒有位置便變化,所以航天員是靜止的,故B
錯誤。
C、以地面為參照物,飛船與地面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飛船是運動的,故C正確。
D、以發(fā)射塔為參照物,飛船與發(fā)射塔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飛船是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Co
11.(2023?上海)甲車從P出發(fā)、乙車從Q點出發(fā),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發(fā)1s,
甲到Q點時,乙離P點1m,求此時乙到Q的距離()
A.可能為2米B.可能為4米C.一定為8米D.一定為6米
【答案】B
【分析】根據(jù)圖像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1s內(nèi)乙運動的路
程,根據(jù)速度公式表示出甲運動的路程,即PQ之間的距離,根據(jù)乙離P點1m表示出乙
運動的路程,再根據(jù)速度公式表示出乙運動的距離,解方程求出甲運動的時間,根據(jù)速
度公式求出PQ之間的距離,進而求出此時乙到Q可能的距離。
【解答】解:由圖像可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丫甲=祖=&=3m/s,v乙=三=
t甲5st乙
20m=2m/s,
10s
由丫=且可知,Is內(nèi)乙運動的路程:s乙o=v乙to=2m/sXls=2m,
t
甲運動的路程:s甲=丫甲3即PQ之間的距離s=s甲=v甲3
乙離P點1m,有兩種情況:
①乙在PQ的內(nèi)側(cè),此時乙運動的路程:s乙=$-s乙o-lm=v甲t-2m-lm=v甲t-3m,
又s乙=丫乙3所以有:v乙t=v甲t-3m,
解得:t=―紅一=——①——=3s,
丫甲一$乙3m/s-2m/s
則PQ之間的距離:s=vt=3m/sX3s=9m,
此時乙到Q的距離:s乙Q=s-lm=9m-lm=8m;
②乙在PQ的外側(cè),此時乙運動的路程:s乙,=s-s乙o+lm=v甲f-2m+lm=v甲f-Im,
又s乙'=丫乙『,所以有:v乙t'=v"-1m,
解得:f=一厘_—=——蛔——=ls,
v甲-v乙3m/s-2m/s
則PQ之間的距離:s'=v^t'=3m/sXls=3m,
此時乙到Q的距離:s乙Q'=s'+lm=3m+lm=4m,
即甲到Q點時,乙到Q的距離可能為8m,也可能為4m,故B正確。
12.(2023?恩施州)|李白在《早發(fā)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注:2里為1km,“一日還”指大約24h從白帝城到達江陵)。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
近()
A.2km/hB.10km/hC.20km/hD.lOOOkm/h
【答案】C
【分析】已知總路程為一千里,換算成500公里,即500km;一日指大約24h,利用速
度公式就可估算出詩人所乘小船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已知:s=l千里=500km,t=l日=24h,那么v=^=迪亞-21km/h,
t24h
故C符合題意、ABD不合題意。
故選:Co
13.(2022?湖州)科學量是科學中量度物體屬性或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及其變化過程的量。下
列科學量中,用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是()
A.長度B.功率C.速度D.時間
【答案】C
【分析】在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據(jù)此來分析選項進行選擇。
【解答】解: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單純比較長度或時間是不能說明物體運動快慢的。而功率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不能用來描述運動的快慢,故C正確。
故選:Co
14.(2023?大慶)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條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時出發(fā),并排同向行駛,路程
-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在兩輛汽車運動過程中,說法正確的是()
A.0?ti時間內(nèi)乙車做減速運動
B.0~ti時間內(nèi)甲車做減速運動
C.0?ti時間內(nèi)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D.0?ti時間內(nèi)甲車始終在乙車前方
【答案】A
【分析】在路程-時間圖像中,縱坐標表示路程,結(jié)合平均速度等于路程與時間之比分
析。
【解答】解:AB、根據(jù)s-t圖像知,乙車的運動圖像是曲線,說明乙車做減速運動,甲
車的運動圖像是直線,說明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B錯誤;
CD、根據(jù)縱坐標表示路程,知0?ti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所用時間也相
等,則平均速度相等,故CD錯誤。
故選:Ao
15.(2023?眉山)如圖所示,小明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使小車從斜面A點靜止下
滑,經(jīng)過B點到達C點,圖中已標出小車經(jīng)過A、B、C三點對應時刻。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A.AB段距離為4.0dm
B.AB段平均速度為0.2cm/s
C.小車從A點到C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D.若小車過A點后才開始計時,測出AC段平均速度將偏大
【答案】D
【分析】(1)根據(jù)小車在A、C兩點的刻度得出小車經(jīng)過AB段的路程;
(2)從圖中得出小車在AB段的路程和所用時間,利用速度公式得出平均速度;
(3)小車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運動;
(4)如果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測量的時間會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解答】解:A、由圖示可知,AB段距離SAB=10.00dm-6.00dm=4.00dm,故A錯誤;
B、小車在AB段的路程sAB=4.00dm=40.0cm,所用時間tAC=2s,
平均速度VAB=3型=4U._Ucm_20.0cm/s,故B錯誤;
tAB2s
C、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小車在這個過程中做加速運動,故C錯誤;
D、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計時會晚一些,測量的時間會偏小一些,根據(jù)速度
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時,時間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故D正確。
故選:D。
16.(2022?成都)無風的天氣,小虹和同學一起用機械停表和刻度尺測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
速度,他們讓乒乓球從三樓由靜止豎直落到地面。對于實驗有關(guān)的操作和分析,正確的
是()
A.該實驗很簡單,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選擇量程為1米的刻度尺來測量路程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觀察停表是否調(diào)零
D.所測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時刻的快慢
【答案】c
【分析】小虹和同學一起用機械停表和刻度尺測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由于樓層較
高,操作要注意安全,選用恰當?shù)臏y量工具,最終測量的為平均速度。
【解答】解:A、讓乒乓球從三樓由靜止豎直落到地面,位置比較高,要注意操作安全,
故A錯誤;
B、三樓的高度約為10米,若選擇量程為1米的刻度尺來測量,需要在豎直方向上測量
多次,操作十分不方便,實際無法完成,故B錯誤;
C、使用停表前,要先觀察停表是否調(diào)零,故C正確;
D、所測速度表示乒乓球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
故選:Co
第n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
17.(2023?大慶)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1.80cm,機械停表的讀數(shù)為338.5s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0cm123
【答案】1.80;338.5o
【分析】(1)在長度測量中,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讀數(shù)時視
線要和尺面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記下數(shù)值和單位;
(2)機械停表的中間的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機械停表讀數(shù)是兩個表盤
的示數(shù)之和。
【解答】解:(1)圖示刻度尺1cm分為10個小刻度,分度值為1mm;木塊起始端對應
的刻度值為0cm,末端對應的刻度值為1.80cm,木塊長度為1.80cm;
(2)機械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5min和6min之間偏向6min一側(cè);大盤
的分度值是0.1s,大盤指針在38.5s,因此機械停表讀數(shù)為5min38.5s=338.5s。
故答案為:1.80;338.5o
18.(2023?株洲)株洲南站到長沙站的S7908次城際列車運行時刻表如表所示,根據(jù)此表
回答下列問題。
車站到達發(fā)車里程/km
株洲南始發(fā)站07:440
株洲07:5007:528
大豐07:5707:5813.5
田心東08:0108:0316
???…??????
長沙08:54終點站58
(1)列車從株洲南站發(fā)車,行駛8km到達株洲站,用時6min,列車的平均速
度是80km/h。
(2)列車在“株洲南一株洲”段的運行速度比在“株洲一田心東”段的大(填“大”
或“小”)。
【答案】(1)8;6;80;(2)大。
【分析】(1)由列車運行時刻表知,根據(jù)里程得出株洲南至株洲的路程,根據(jù)開車時間
和到達時間得出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v=且計算列車的平均速度;
t
(2)根據(jù)列車時刻表分別找到株洲一田心東的路程和運行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v=旦計
t
算列車在“株洲一田心東”段的平均速度,最后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解:(1)由列車運行時刻表知,從株洲南站07:44發(fā)車,07:50到達株洲,用
時t=07:50-07:44=6min=0.1h,行駛路程s=8km,
則列車從株洲南站到株洲的平均速度是v=亙=&L=80km/h;
t0.lh
(2)由列車運行時刻表知,07:52從株洲發(fā)車,08:01到達田心東,用時:=08:
01-07:52=9min=0.15h,通過的路程s'=16km-8km=8km,則列車在“株洲一田
心東”段平均速度v'=M—=_%L-53.3km/h,因此列車在“株洲南一株洲”段的
10.15h
運行速度比在“株洲一田心東”段的大。
故答案為:(1)8;6;80;(2)大。
19.(2023?青海)如圖所示,一列火車迎面駛來,以鐵軌為參照物,火車是運動的。
以火車司機為參照物,火車是靜止的。
【答案】鐵軌;靜止。
【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
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
于參照物是靜止的。
【解答】解:一列火車迎面駛來,火車和鐵軌之間有位置的變化,以鐵軌為參照物,火
車是運動的;
火車與火車司機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以火車司機為參照物,火車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鐵軌;靜止。
20.(2022?棗莊)小華對一支鉛筆的長度進行4次正確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17.58cm、17.57cm、
17.56cm,17.57cm,該鉛筆的長度是17.57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答案】17.57;1mm。
【分析】(1)根據(jù)刻度尺的使用,為了減少誤差,可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但是
不管對同一物體測量多少次,準確值是不會變的,改變的是估計值,在取平均值時,要
去掉錯誤的測量結(jié)果;
(2)根據(jù)刻度尺的使用,讀數(shù)時讀到分度值還要估計一位。
【解答】解:(1)將四次測量結(jié)果取平均值就是記錄結(jié)果:
17.58cm+17.57cm+17.56cm+17.57cli_*57cm.
4
(2)因為使用刻度尺讀數(shù)時,讀到分度值還要估計一位,所以從右面數(shù)第二位的單位就
是分度值,故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故答案為:17.57;Immo
21.(2022?廣安)某校去華釜山進行紅色研學旅行,在乘車途中,小蘭同學看到路旁的樹木
向后退,她是以車(選填“地面”或“車”)為參照物。當車輛行駛至某一路口時,
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則車輛到達華荽山游客中心至少還需要45min。
【答案】車;45。
【分析】(1)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
物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
(2)從標志牌可得到去華登山的距離和最大車速,利用t=反求從標志牌處到華鎏山最
v
快需要的時間。
【解答】解:(1)坐在行駛汽車上,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樹是運動的,這是選擇汽
車為參照物;
(2)如圖表示:此處距華釜山45km,汽車最大速度不能超過60km/h。
由v=—知,
t
此標志牌到華鎏山最快需要時間:
t=-^~=45km=o.75h=45min。
v60km/h
故答案為:車;45。
22.(2022?荷澤)甲、乙兩位同學分別騎自行車沿平直公路自西向東行駛,他們運動的s-
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同學騎行的速度為4m/s;以甲為參照物,乙運動的方向為
甲
【答案】4;向西。
【分析】(1)由圖像讀出甲15s通過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計算甲騎行的速度;
(2)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甲、乙通過的路程,得出甲、乙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然后根據(jù)運動和
靜止的相對性判斷以甲為參照物,乙的運動方向。
【解答】解:由圖像可知,甲、乙做勻速直線運動,t甲=15s時,通過的路程s甲=60m,
所以甲同學騎行的速度v甲=3史=駟=4向$;
t甲15s
由圖像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乙通過的路程小于甲通過的路程,所以乙騎行的的速度小于
甲騎行的速度,
因為甲、乙兩位同學分別騎自行車沿平直公路自西向東行駛,V甲〉V乙,
所以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
故答案為:4;向西。
三.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20分)
23.(2023?宜賓)頻閃拍攝是研究物體運動的方式之一。某科創(chuàng)小組用頻閃拍攝的方法來“測
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他們用相機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攝了小車在斜面
上下滑的頻閃照片。請根據(jù)照片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2)小車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40.0cm,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時間tAC=―1
s,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40。cm/s;
(3)根據(jù)照片信息可判斷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4)小組同學經(jīng)過進一步分析得出結(jié)論:小車在C點的動能小于D點的動能(選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⑴長度;1;(2)40.0;1;40.0;(3)變速;(4)小于。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
(2)由圖可知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時間和小車從A點到C點的路程;根據(jù)速度
公式計算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
(3)勻速直線運動是指速度大小不變的直線運動;
(4)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速度有關(guān)。
【解答】解:(1)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圖示刻度尺10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
最小刻度值為1cm;
(2)相機每隔0.5s曝光一次,由圖可知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時間tAC=ls;小車
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40,0CHI;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一電。.。cm=
XACIs
40.0cm/s;
(3)由圖知BC段的路程長,但時間少,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因此小車做的是變速運動;
(4)小車做加速運動,小車在C點的速度小于D點的速度,因此小車在C點的動能小
于D點的動能。
故答案為:(1)長度;1;(2)40.0;1;40.0;(3)變速;(4)小于。
24.(2022?晉中》|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小明妹妹所在的幼兒園將要舉辦“親子滑草”比賽,比
賽須知如圖甲所示。如何贏得比賽呢?小明邀請學習小組的同學們一起進行專題項目研
究,并制定參賽方案。
(1)通過對“比賽須知”的分析可知,要取得勝利,關(guān)鍵是從草坡上滑到坡底所用時間
要短。同學們提出兩個觀點:
①體重越大,用時越短;
②斜坡越陡,用時越短。
針對以上兩個觀點,大家討論:需用木塊和木板搭建斜面,如圖乙所示;除用大塊橡皮
泥改變物重;下滑的物體是選“小車”還是“木塊”呢?請你選擇并說明理由。選擇
木塊,因為滑草板下滑過程中與草坡之間是滑動摩擦。
(2)實驗中,除用停表測時間外,同學們還可以借鑒“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
中的器材擋板,便于更準確測量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所用時間。
(3)請你從上述兩個觀點中任選一個,幫助他們設計實驗步驟,并陳述你對參賽方案的
建議。
答案一:選擇“斜坡越陡,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
時間t2。。
答案二:選擇“體重越大,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將大塊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塊尾部,重復上一實驗步驟,測出木塊下滑所用時間t2=o
比騫須知
1.提供同樣的雙人滑草板
2.任選一家庭成員與孩子參騫
3.可任選一草坡,草坡高
度一樣,坡度不同
4.到達坡底用時最短的家
庭獲勝!
成長幼兒園感謝您的參與!
i
Z
【答案】(1)選擇木塊,因為滑草板下滑過程中與草坡之間是滑動摩擦;
(2)擋板;
(3)①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
時間t2o
參賽建議:若tl>t2,選擇較陡的滑草坡參賽;若tl=t2,任選一滑草坡參賽;若tl<t2,
選擇較緩的滑草坡參賽。
②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l;
3、將大塊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塊尾部,重復上一實驗步驟,測出木塊下滑所用時間t2。
參賽建議:若tl<t2,選擇體重較輕的人和妹妹參賽;若tl=t2,任選一人和妹妹參賽;
若tl>t2,選擇體重較重的人和妹妹參賽。
【分析】(1)滑草板下滑過程中與草坡之間是滑動摩擦;
(2)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便于更準確測量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所用
時間,要在底端裝上擋板;
(3))①選擇"斜坡越陡,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
時間t2o
比較tl與t2的大小,給出參賽建議;
②選擇“體重越大,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l;
3、將大塊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塊尾部,重復上一實驗步驟,測出木塊下滑所用時間t2。
比較tl與t2的大小,給出參賽建議。
【解答】解:(1)因為滑草板下滑過程中與草坡之間是滑動摩擦,所以下滑的物體應選
木塊;
(2)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便于更準確測量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所用
時間,要在底端裝上擋板;
(3)①選擇"斜坡越陡,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
時間t2o
參賽建議:若tl>t2,選擇較陡的滑草坡參賽;若tl=t2,任選一滑草坡參賽;若tl<t2,
選擇較緩的滑草坡參賽。
②選擇“體重越大,用時越短”的觀點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將大塊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塊尾部,重復上一實驗步驟,測出木塊下滑所用時間t2。
參賽建議:若tl<t2,選擇體重較輕的人和妹妹參賽;若tl=t2,任選一人和妹妹參賽;
若tl>t2,選擇體重較重的人和妹妹參賽。
故答案為:(1)選擇木塊,因為滑草板下滑過程中與草坡之間是滑動摩擦;
(2)擋板;
(3)①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i;
3、增大斜面的坡度,用停表測出同一木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
時間t2o
參賽建議:若tl>t2,選擇較陡的滑草坡參賽;若tl=t2,任選一滑草坡參賽;若
選擇較緩的滑草坡參賽。
②實驗步驟:1、用一木塊和木板搭一個斜面,將擋板固定在斜面底端;
2、用停表測出另一木塊從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到撞擊擋板所用時間tl;
3、將大塊橡皮泥粘在下滑木塊尾部,重復上一實驗步驟,測出木塊下滑所用時間t2。
參賽建議:若tl<t2,選擇體重較輕的人和妹妹參賽;若tl=t2,任選一人和妹妹參賽;
若tl>t2,選擇體重較重的人和妹妹參賽。
25.(2023?新疆)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常用的實驗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機的快門處于
常開狀態(tài),頻閃儀每隔一定時間閃光一次,照亮運動的物體,于是膠片上記錄了物體在
幾個閃光時刻的位置。圖甲是完全相同的A、B兩球從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靜止開始豎
直下落的頻閃照片示意圖。已知頻閃儀每隔0.1s閃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實際距
離10cm。
si/mmS2/mmS3/mmS4/mm
A球(SA)4.914.724.534.3
B球(SB)1.29.819.629.4
SA-SB3.74.94.94.9
(1)由圖甲可知:先由靜止開始下落的是A(填"A”或"B”)球。
(2)用刻度尺分別測得照片上A、B兩球相鄰位置之間的各段距離,A、B兩球相對應
的SI、S2、S3、S4的測量結(jié)果如圖表所示。測量照片上B球相鄰位置之間的距離S5時,
刻度尺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S5=39.0mm。設A球在空中下落時,通過S2、S3的過
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別為V2、V3,則V2:V3—3:5o
(3)A、B兩球均運動的過程中,若以B球為參照物,A球在豎直方向上做勻速(填
“加速”“減速”或“勻速”)直線運動。先開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為0.49m/s時,
后開始下落的小球剛好開始下落。
【答案】(1)A;(2)39.0;3:5;(3)勻速;0.49。
【分析】(1)單位時間內(nèi)A球運動的路程長,A球的速度大,先由靜止下落的是A球;
(2)讀出刻度尺的示數(shù)進行計算;A球運動S2和S3所用的時間都是0.1s,根據(jù)速度公
式計算比值;
(3)單位時間內(nèi)A球運動的路程與B球運動的路程差SA-SB為一定值,可知A球、B
球在下落過程中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B球為參照物,A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jù)s=/gt2分別求出A、B球運動第一段路程所用時間,時間差即為A球先運動的
時間,由末速度公式v=gt可得。
【解答】解:(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單位時間內(nèi)A球運動的路程長,說明A球的速度大,
因此,先由靜止下落的是A球;
(2)由刻度尺示數(shù)可知,S5的長度:
S5=9.90cm-6.00cm=3.90cm=39.0mm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A球運動距離:
S2=14.7mm,S3=24.5mm,
A球運動S2和S3所用的時間都是0.1s,
s2
則下2_——14.7mm/s=3:
丫324.5mm/s5
t
(3)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單位時間內(nèi)A球運動的路程與B球運動的路程差SA-SB為一定
值,可知A球、B球在下落過程中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
故以B球為參照物,A球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當A球運動圖上距離si=4.9mm,實際距離為si=4.9cm=0.049m;當
B球運動圖上距離si=1.2mm時,實際距離為si=1.2cm=0.012m,
由s=/gt2可知,A、B球運動時間為:
2X0.049m
tA==O.ls,2
9.8m/s2YgV9.8m/s
則A球比B球先運動時間t=tA-tB=O.ls-O.O5s=O.O5s,
A球從靜止下落0.05s后的速度為:
v=gt=9.8m/s2X0.05s=0.49m/so
故答案為:(1)A;(2)39.0;3:5;(3)勻速;0.49。
四.計算與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共34分)
26.(2022?常州)2021年12月22日,常州發(fā)生4.2級地震,震源處同時產(chǎn)生并向各個方向
發(fā)出P波和S波,P波的傳播速度是7X103向S波的傳播速度是3.5Xl()3m/s,常州市
地震局于當日21h46min07s探測到P波,于當日21h46min09s探測到S波,問:
(1)地震局距離震源有多遠?
【分析】(1)由題意可得,縱波到達時間為21h46min07s,橫波到達時間為21h46min09s,
根據(jù)速度公式變形列出時間差的關(guān)系式,可求距離;
(2)由丫=且可求出時間,即可得到震源發(fā)生地震的時刻。
t
【解答】解:(1)由題意可得,兩列波到達的時間差:
t=21:46:09-21:46:07=2s,
設地震局距震源的距離為s,由v=二可得,
t
史-一?-=2s,即------?---------------------§--------=2s,
VV3
SP3.5X1031nzs7X10m/s
解得:s=14000m;
(2)由丫=且知,t'=—=―I*」。。111—=2s,
V3
tP7X10in/s
21h46min07s-2s=21h46min05s,
震源發(fā)生地震的時刻為:當日21h46min05s。
答:(1)地震局距離震源有14000miffi;
(2)震源發(fā)生地震的時刻為當日21h46min05s。
27.(2021?懷化)|張吉懷高速鐵路預計2021年底通車,讓懷化人們?nèi)ネ鶑埣医缬侄嗔艘环N
出行方式。張吉懷高速鐵路總長246km,設計最高速度為350km/ho假設通車后,小君
和她家人從懷化坐高速列車去張家界旅游,若該次高速列車的平均速度為307.5km/h。求:
站名到達時間開車時間
懷化始發(fā)站09:08
吉首10:3810:44
張家界12:2912:40
.................
(1)小君和她家人經(jīng)過多少分鐘到達張家界;
(2)如表中為目前懷化站到北京西站的K268次列車運行時刻表(部分),請比較,小君
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車去張家界比坐K268次列車去張家界節(jié)省多少分鐘?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已知張吉懷高速鐵路總長和高速列車的平均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到達
張家界需要的時間;
(2)從K268次列車運行時刻表中讀出,計算出節(jié)省的時間。
【解答】解:(1)由丫=且得,小君和她家人到達張家界的時間:
t
t=—=―246km_=o.8h=48min;
v307.5km/h
(2)從K268次列車運行時刻表中可以看出,K268次列車從懷化到張家界的運動時間為:
tf=12:29-9:08=3:21=201min,
節(jié)省的時間為:
At=t-t'=201min-48min=153min。
答:(1)小君和她家人經(jīng)過48分鐘到達張家界;
(2)小君和她家人坐高速列車去張家界比坐K268次列車去張家界節(jié)省153分鐘。
28.(2020?雅安)|一輛汽車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
示,在第10s時速度達到15m/s,通過的路程為80m。求:
(1)在0?1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
(2)設汽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不變,大小為f=4000N,則汽車勻速行駛時的
功率;
(3)在0?10s內(nèi)汽車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牽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由題知,在。?10s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在0?10s內(nèi)汽車
的平均速度;
(2)由圖可知,10s后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15m/s,此時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和
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牽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利用P=Fv求汽車行駛時的
功率;
(3)由于汽車的功率不變,利用W=Pt求在。?10s內(nèi)汽車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牽引力所做的
功。
【解答】解:(1)由題知,在0?10s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s=80m,則在0?10s內(nèi)汽車的
平均速度:
v=—=^^m=8m/s;
t10s
(2)由圖可知,10s后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v=15m/s,此時汽車受到的牽引力和
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則牽引力
F=f=4000N,
汽車行駛時的功率為:
P=Jd=l£=Fv=4000NX15m/s=6X104W;
tt
(3)因為汽車的功率不變,所以在0?10s內(nèi)汽車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牽引力所做的功:
W=Pt=6義104WX10s=6X105Jo
答:(1)在0?1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為8m/s;
(2)汽車行駛時的功率為6X1()4W;
(3)在。?10s內(nèi)汽車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牽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托管加盟合同樣本
- 住房防水協(xié)議合同樣本
- 保安勞務合同樣本封面
- 代理外包協(xié)議合同樣本
- 三天自動解約合同范例
- 個人簡易入股合同樣本
- pvc訂購合同樣本
- 雨棚成品購買合同范本
- 信息科技合同標準文本
- 臨街店鋪轉(zhuǎn)讓合同標準文本
- 醫(yī)院保安服務方案投標文件(技術(shù)方案)
- 外研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三Unit1隨身課本-Understandingideas01
- 口袋妖怪白金詳細圖文攻略(整理全)
- GB/T 9575-2013橡膠和塑料軟管軟管規(guī)格和最大最小內(nèi)徑及切割長度公差
- 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標準太陽電池的要求
- 2023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和答案(遼寧卷)
- 【精品】六年級下冊語文試題-閱讀理解專項訓練5含答案全國通用
- 詳解2021年《關(guān)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ppt
- 保護繼電器中文手冊-re610系列rem610tobcnb
- 焊接接頭表面質(zhì)量檢查記錄
- 空調(diào)機房吸音墻頂面綜合施工專題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