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沖刺卷(一)_第1頁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沖刺卷(一)_第2頁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沖刺卷(一)_第3頁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沖刺卷(一)_第4頁
八年級上冊歷史期末沖刺卷(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一)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

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19世紀洋人苦于無法找到改變貿易困境的商品,在他們看來,“中國擁有一切東西,世界

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絲綢等”。“幸運的是一種新的商

品出現了”,“新的商品”是()

A.棉紡織品B.機器C.鴉片D.槍炮

2.鴉片戰爭后,鴉片大量輸入中國。10年當中,每年鴉片輸入量從三萬箱增至六七萬箱,

造成白銀大量外流,銀貴錢賤現象出現并日益嚴重。清政府為了支付戰爭賠款和軍費開,極

力搜刮,加捐加稅。1843-1850年,全國規模較大的群眾暴動有70余起,遍及十幾個省。上

述材料說明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是()

A.鴉片大量流入中國,損害了人民健康B.中國在中英貿易中處于出超地位

C.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激化了社會矛盾D.第二次鴉片戰爭損害了中國主權

3.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認識到“中國積弱,由于患貧。西洋方千里數百里之國,歲入財

賦動以數萬萬計,無非取資于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等稅”。于是,洋務

派()

A.加大對軍事工業的投入B.創辦民用企業輔助軍事工業的發展

C.開始引進西方先進設備D.興辦民營企業以實現“求富”

4.史料可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當時

所產生的,可直接作為研究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

及詮釋。下列資料可以作為研究甲午中日戰爭第一手史料的是()

A.《馬關條約》原件B.歷史學家的著作《甲午戰爭史》

C.電影《甲午大海戰》D.央視紀錄片《甲午)

5.梁啟超認為,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梁啟超旨在強調變法應()

A.培養大量人才B.學習西方制度C.建立現代學校D.廢除科舉考試

6.《辛丑條約》第十款規定:各省官員必須保證外國人的安全,否則立予革職,永不錄用。

這一規定標志著清政府()

A.加強了對老百姓財富的搜刮B.喪失了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

C.削弱了中國軍隊整體的實力D.成為了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7.他出生于廣東香山,曾在澳門、廣州■帶行醫,通過行醫認識到“醫術救人,所濟有限”,

“醫國”比“醫人”更重要,從此走上了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材料中的“他”是()

A.洪秀全B.孫中山C.康有為D.魯迅

8.武昌起義后,全國有15個省先后宣布獨立,各省先后擔任最高軍政長官(都督)者的背

景不盡相同。其中新軍將領13人,革命黨人5人,潞議局議長3人,巡撫3人,布政使1

人,提督1人,督練公所總參議1人。據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B.具有明顯的妥協性

C.屬于資產階級革命D.屬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9.“革命派認真吸取前人的歷史教訓,摒棄了農民階級的,皇權主義,,批判了維新派的,君民

共主’……搬來了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政治方案。1912年,他們制定并通過了《中華

民國臨時約法》?!坝纱丝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是維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憲法B.是近代中國不斷實踐探索的結果

C.確保了共和體制在中國的成功實踐D.在政治制度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

10.從1916年到1928年間,“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據統計,在民國初年,光是四川

內部各派軍閥之間的戰亂,即達400余次之多。出現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A.軍閥的割據混戰B.袁世凱復辟帝制C.清政府腐敗無能D.革命派軟弱無力

11.“(20世紀初)盡管中國告別了過時的政治體制,往昔的陰影卻繼續沉重地支配著社會習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俗和思想生活……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人們期望的和平與秩序,于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逐漸相

信,如果不進行一場徹底的思想變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進步的社會?!辈牧显噲D說

明()

A.新文化運動的背景B.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C.新文化運動的影響D.新文化運動和辛亥革命之間的關系

12.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劇中學生朗誦李大釗的《青春》:“以青

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這體現出他們的時代責任感。20

世紀初中國青年學生的歷史使命是()

A.民主共和,創建革命政黨B.國民革命,推翻軍閥統治

C.抗日救亡,抵御列強侵略D.反帝反封建,拯救民族危亡

13.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

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敝袊K于迎來“曙光”是指()

A.新文化運動的興起B.中國共產黨誕生

C.工人運動進入高潮D.國民黨一大召開

14.北伐軍經過的農村,爆發了疾風驟雨般的農民運動,給了北伐軍極大的支持。到1926年

年底,湖南已有54個縣建立了農民協會組織,會員達107萬人;到1927年1月,會員又增

加到200萬人。由此可見,北伐戰爭的偉大意義在于()

A.鞏固了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成果B.擺脫了帝國主義侵略,實現了國家獨立

C.推動了農民革命運動的發展D.基本打垮了北洋軍閥,推動了革命發展

15.可以說,當時起義軍退向井岡山,旨在避開占有優勢的國民黨軍的攻擊,卻尋找到自己

生存發展之路。材料中的“路”指的是()

A.建立革命統一戰線B.以城市為中心

C.槍桿子里面出政權D.農村包圍城市

1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長征途中,紅軍打亂敵人“追剿”計劃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的歷史事件是()

A.強渡烏江B.強渡大渡河C.渡過金沙江D.四渡赤水

17.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報》登載了一則重要新聞,標題為:“爭取中華民族生

存,張楊昨日發動對蔣兵諫“。該新聞報道的事件應是()

A.九一八事變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D.平型關大捷

18.下列選項中,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的事件是()

A.九八事變B.西安事變C.七七事變D.南京大屠殺

19.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國軍隊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消滅日軍數萬

人,取得大捷此次戰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后,盟軍與日軍交戰的首場戰役

勝利,引起了當時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也稱:“盟軍的勝利,全賴華軍長

沙大捷”,此次“長沙大捷”()

A.提高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國際影響B.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計劃

C.表明中國戰場是抗擊日寇的主戰場D.扭轉了抗日戰爭的戰局

20.1940年,某份電報中指出,這次勝利“證明了敵人的交通線與據點不是牢不可破的,大大

地削弱、沮喪與疲勞了敵人,振奮了全國,提高了我黨我軍的地位?!睋丝芍ǎ?/p>

A.國共兩黨軍隊摩擦加劇B.百團大戰振奮了國人精神

C.日軍速亡中國企圖破產D.北方抗戰已轉入反攻階段

21.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

A.抗日戰爭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B.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的英勇殺敵

C.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D.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2.毛澤東在《關于重慶談判》中提到,國民黨蔣介石“連發三封電報邀請我們,我們去了,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可是他們毫無準備,一切提案都要由我們提出“。這說明,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

A.標志著解放戰爭的開始B.加速了三大戰役的進程

C.調動了農民革命積極性D.有利于揭露國民黨陰謀

23.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發動的某戰役以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并舉的方法取得了完

全勝利,使北平這個文化古都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這場戰役是()

A.遼沈戰役B.淮海戰役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

24.李大釗曾寫道:“禮節上,有的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脫帽,有的作揖”,“婚姻上,面

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允許納妾的習俗”。這反映近代中國社會()

A.民主平等普遍實現B.頑固保守抗拒潮流

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D.新舊并行多元發展

25.“中國近代有一位著名畫家,他多次在國外舉辦畫展,為抗戰籌款,顯示了他的愛國熱忱。

他筆下的馬形神兼備,傲骨嶙峋,具有獨創性和時代感?!睋伺袛啵牵ǎ?/p>

A.齊白石B.徐悲鴻C.張大千D.魯迅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14分)近代中國的民族工業經歷了曲折發展的歷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華民族在強敵壓境的危急形勢下,不少有識之士,正在逐步認識世界大勢,

提出種種近代化的設想o洋務派創辦的一批近代軍、民用企業是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開端,

帶動了后期民族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的發展。如張騫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就是依靠張之洞創

辦湖北官紗局時廉價轉讓的紗錠打下的基礎;廣州民族機器工業中享有“機器老人”稱號的技

術元老陳桃川,便是洋務企業廣州機器局的工人出身。

——摘編自姜鐸《談談洋務運動的歷史經驗與教訓》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說明洋務派創辦“一批近代軍、民用企業”的目的,并簡要評

價洋務運動。(6分)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材料二:1895?1937年,近代中國工業化發展出現了三次浪潮,推動了近代中國工業

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第一次浪潮為1895?1913年,第二次浪潮為1914?1927年,第三次浪

潮為1928?1936年。1895年以前,中國的現代工業以重工業為主,特別是軍事工業。1895

年以后,紡織、面粉、繚絲等輕工業有較大發展。在1913年調查的21713家工廠中,使用

機械動力的占1.60%,不使用機械動力的占98.4%。1937年登記注冊的工廠有3935家,長

江三角洲、江、浙、滬地區占61.91%,山東占6%,湖北占5.2%,青島占3.8%,而黔、桂、

皖等地,或兩三家,或四五家。

一摘編自王春雷、王梅春《中國近代工業化發展的三次浪潮及啟示(1895?1937年)》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說明近代中國工業發展“第二次浪潮”出現的原因,并指出近

代中國工業發展的特點。(8分)

27.(18分)追求民族獨立?感悟奮進力量。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維新志士們懷抱救國安民的理想挺身而出,盡管有自身難以克服的局限性,但

是,戊戌變法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教育上動搖或部分改變了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為中

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摘編自戴逸《百年功過論戊戌》

(1)根據材料一,舉例說明戊戌變法在政治上“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6分)

材料二:

況中第十六條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國4第三十條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

律。第四十九條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特點及性質。(4分)

材料三:(五四運動爆發后)我向上海的總領土發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

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今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

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我本人也極感同情。

——P?芮恩斯《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一1913?1919美國駐華公使回憶錄》

(3)根據材料三,結合相關史實,說明你對材料中畫線部分內容的理解。(4分)

(4)綜上所述,總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各階層在追求民族獨立的實踐中給中

國社會帶來的變化。(4分)

28.(18分)從南昌城到井岡山……從延安到南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

勝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開始創建第一個農村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摘編自統編《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1)結合材料一,指出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意義。從“南昌”到“井岡山”的革命歷程

反映出中國革命的重心發生怎樣的變化?指出南昌起義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創的革命道路。(6

分)

材料二: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

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七律·長征》

(2)結合材料二,分析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困難,談談你對長征精神的理解。(4分)

材料三:

軍隊臂章《論持久戰》《平型關戰役示意圖》中共七大會場

(3)結合材料三,說明中國共產黨及人民軍隊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4

分)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材料四:在淮海戰役紀念館中,有一輛小推車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淮海戰役中人民群

眾支援前線時使用過的小推車。陳毅同志曾經說道:“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

推出來的?!?/p>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

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工農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

,英勇戰斗,直到把反動派消滅干凈,毛澤東的旗幟高高飄揚。

(4)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人民軍隊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原因。(4分)

歷史期末沖刺卷八年級上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5:CCBAB6-10:DBBBA11-15:ADBCD16-20:DBCAB

21-25:DDCDB

二、非選擇題

26.(1)目的: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或“師夷長技以自強”)。

評價:洋務運動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培養了人才,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