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自測評價
七年級歷史試題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
2.請將本試卷答案寫在答題卷上指定位置,否則不計分。
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共50分)
1.我國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的湖北十堰學堂梁子(員B縣人)遺址,是舊石器時代遺址,填補了元謀人與北京人之間的空隙。該遺址屬
于我國()
A.百萬年人類史范疇B.一萬年文化史范疇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疇D.原始農耕時代范疇
2.考古工作者在黃河流域一處距今約4400—3800年的遺址中,發現了一種表面黑色,通體鋒亮,壁器最薄
處不足一毫米的“蛋殼陶”。這反映了當時()
A.農桑文明的出現B.制陶技術的發展
C.雕刻技術的成熟D.紡織技術的進步
3.在陶寺遺址的墓葬區中,大型墓葬的隨葬品可達一二百件,有彩繪陶器、木器、玉或石制的禮器等;而
小型墓葬中大多沒有木質葬具和隨葬品。這表明黃河流域()
A.原始手工業發展迅速B.社會階級分化較為明顯
C.建筑技術進一步發展D.居民具有樸素審美觀念
4.2024年是中國甲辰龍年。遠古時期,中華大地上就普遍流行著對龍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區史前時
期文化遺址中的龍形器物,共同印證了()
?CT
圖1彩繪龍紋陶盤圖2玉豬龍圖3玉龍
(山西陶寺遺址)(內蒙古紅山文化遺址)(安徽凌家流遺址)
A.中原地區的文明程度較高B.玉器等制造業開始出現
C.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D,黃河流域孕育早期國家
5.《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部落聯盟首領選舉的故事:“一位叫放齊的酋長推舉堯的兒子丹
1
朱,堯馬上表示,丹朱‘頑兇’不可用,堯與大家反復相商,又用各種辦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將舜立為
堯的繼任人?!边@反映出()
A.禪讓制“選賢舉能”B.世襲制逐漸確立
C.“公天下”推行困難D.分封制開始流行
6.西周時期,“天子”統治的地域叫“天下”,諸侯統治的領地叫“國”,卿大夫統治的采邑叫“家”,
天下、國、家的層次得以落實。這表明,分封制的實行()
A.促進了對外交流B.強化了中央集權
C.確立了世襲制度D.鞏固了統治秩序
7.根據規定,諸侯國國君每五年就要朝見周天子1次。據魯史《春秋》記載,242年間,魯國國君朝見周
天子只有3次,而朝齊、晉、楚三國國君竟達33次之多。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A.周王室地位逐漸衰落B.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C.魯國到王都路途遙遠D.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8.據統計,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二百多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
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最終,秦國兼并各國完成統一。這表明當時的歷史主流是()
A.諸侯爭霸,王室衰微B.科技創新,經濟發展
C.兼并戰爭,走向統一D,民族交融,往來頻繁
9.有學者認為:“秦國的軍隊是虎狼之師,秦國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政策在激勵著
他們?!边@一政策是()
A.嚴明法度B.獎勵軍功C.編制戶口D.鼓勵耕織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下列主張與該思想屬于同一流派
的是()
A.無為而治B,以德治國C.兼愛、非攻D.以法治國
1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時鐘”,是中國人安排生產和生活的指南。“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谷
雨栽下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由此可知,節氣文化服務于()
A.商品貿易的交流B.手工業的創新
C.農耕文明的發展D.政治制度變革
12.在秦漢時期,廷議制度有著嚴格的規定,由皇帝公布廷議的議題及參與的官員,在集議后由皇帝裁斷。
如果委托大臣主持,官員需將所議的過程及結果以書面形式向皇帝匯報。這一規定()
A.體現了皇權至上B.杜絕了決策的失誤
C.防止了君主專制D,保證了程序的公正
2
13.“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覊咽坎凰兰匆?,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
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鄙鲜霾牧戏从车臍v史事件是()
A.陳勝、吳廣起義B.八王之亂C.泗水之戰D.黃巾起義
14.學者趙翼提出了“漢初布衣將相之局”,即漢高祖和多數文臣武將都來自于社會底層,君臣因此更了解
百姓疾苦,這種局面()
A.推動了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B.促使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C.繼承了秦朝以法治國的政策D.加劇了西漢初年的社會矛盾
15.下表東漢后期10個皇帝的年齡及壽命
皇帝和帝演帝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
即位年齡1011311281512149
壽命27231303936341454
由此可知,東漢后期()
A.農民起義頻繁爆發B.醫藥科技逐漸沒落
C.外戚宦官交替專權D.諸侯勢力威脅中央
16.漢武帝在奪回河西走廊之后,先后設置了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漢宣帝時,朝廷設置了西域都
護府,對西域地區進行有效治理。這些措施()
A.提供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條件
B.加強了中央對西域的管轄
C.健全了西域各國的政治機構
D.阻礙了邊疆地區經濟發展
17.“踏著串串悠長的駝鈴聲,一支支駝隊馱著造紙術、冶鐵術、灌溉術去了。穿過大漠茫茫的風沙,一支
支駝隊馱著皮毛、琥珀、苜蓿、蠶豆、石榴、黃瓜來了。”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
A,漢朝科技的進步B.西域人對絲織品的追捧
C.絲綢之路的開辟D,中外農業生產水平提升
18.小明同學在查閱資料后,繪制了中國古代某項科技成果的部分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與這項科技成果
相關的人物是()
燒制草木灰|——」蒸煮、舂搗|~」紙漿|----撈取紙漿、多病1碼放
A.蔡倫B,畢昇C.祖沖之D.宋應星
3
19.“詩史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方法。如要研究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的歷史事件,
最合適的詩句是()
A.本初屈指定中華,官渡相持勒虎牙
B.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C.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
D,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0.曹魏重視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孫吳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發展了海外貿易;蜀漢則加速了西南
地區的開發。這直接佐證了三國鼎立時期()
A民族關系大大改善B.局部經濟得到發展
C.國家分裂不斷加劇D.全國統一局面實現
21.西晉以來,大批北方人民為躲避戰禍南下,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
術,從而使江南地區經濟迅速發展。這反映的是江南地區開發的()
A主要表現B.基本特點C.重要原因D.積極影響
22.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先后有六個政權以建業(后改名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城,統稱為“六
朝”,南京因此被稱為“六朝古都”。這六個政權是()
A.吳、東晉、宋、齊、梁、陳
B.吳、西晉、北魏、西魏、北周、隋
C.蜀、西晉,宋、齊、梁、陳
D,魏、東晉、北魏、東魏、北齊、隋
23.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各族往往都自認為與漢族有著共同的祖先,如鮮卑拓跋部稱其先祖為黃帝的后裔,
建立大夏政權的匈奴首領自稱是大禹之后。這表明()
A.北方各族完全融入漢族B.北方統一進程加快
C.游牧民族轉向農耕生活D.民族認同意識增強
24.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一,歷法的出現對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祖沖之制
定的當時最先進的歷法是()
A.《太初歷》B.《大明歷》C.《大衍歷》D.《四分歷》
25.《尚書?牧誓》記載,“武王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與受敵于牧野,作《牧誓》”。青銅器“利蕉”
內底銘文也記載了“武王伐紂”。這說明()
A.考古發現是了解歷史的唯一證據B.文獻記載與文物發現史實相矛盾
4
C.傳說故事中也包含有真實的史實D.文獻記載與文物發現可互證史實
二、辨析改錯(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共10分)
2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并加以改正。
(1)私有制、階級和文字的產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
(2)《詩經》和“楚辭”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詩歌創作影響深遠。()
(3)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圓形方孔半兩錢。()
(4)秦漢時期,農學有很大發展,代表性著作是《齊民要術》。這部書提出改良土壤、適度施肥、合理密
植等農業生產方法。()
(5)“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里的“甲子”表示年份,用的是年號紀年法。()
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共24分)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農業與農耕聚落均有很大發展。耒和的出現和普遍使用,糧
食的儲備,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摘編自《簡明中國歷史讀本》
(1)根據材料一,指出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有了很大發展”的具體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一時
期有哪些原始居民。
材料二在郭家莊發掘的160號商代墓葬中,出土青銅禮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紋飾和族徽文字,
還有28件青銅樂器和生產工具,220件青銅貢器和900多枚銅鑲,史學家推測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較高的武
將。
——摘編自《新中國考古五十年》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商朝青銅制造業的特點。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社會形態的變化,并分析推動社會形態變化的主要因素。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
西晉北方各族內遷分布圖
(1)讀圖回答,原來生活在西北地區的羌人和氐人內遷至我國哪一地區?西晉被哪個少數民族所滅?
材料二自十六國至北朝各代,統治者均沿襲中原地區的統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漢族才智之
士多受到重用,如石勒之于張賓,苻堅之于王猛,字文泰之于蘇綽,都信任到言聽計從的地步。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
(2)根據材料二,指出兩位漢族的“才智之士”。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族“才智之士”受到重用的原
因。
材料三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過程中,應該說漢化是總體的趨勢,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單
向的,而是雙向甚至是多向的。實際上正是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終促進了南北統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
合,造就了空前的輝煌盛世。
——摘編自劉玉才等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
(3)根據材料三,歸納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
的歷史意義。
四、活動探究(本大題共16分)
29.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的重要時期。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漢時期歷史大事編年表
時間重要歷史事件
①廢除分封制,創立中央集權制;統一(A),
公元前221年
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
6
公元前214年②秦始皇下令蒙恬監修長城
公元前168年③漢文帝下令將租稅定為“三十稅一”
公元前141年④漢景帝令郡國務勸農桑
公元前134年⑤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尊崇儒術的主張
公元前127年⑥漢武帝接受主父偃("B”)的建議
公元前119年⑦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發動漠北戰役
公元前110年⑧漢武帝下令平抑物價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表中A、B的歷史事件,并說明其各自作用。
(2)以“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為觀點,請從材料一中選擇至少兩件歷史事件加以論證。(要
求:選取的歷史事件與觀點相符,史論結合,條理清晰。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事件:③和④
論證:西漢建立后,吸取秦亡的歷史教訓,采用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措施,漢文帝將租稅定為“三十稅一”,
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漢景帝下令郡國勸課農桑,重視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發展,使人民生活安定。
這些措施的實施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材料二自從秦統一以后,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在某些時期出現了分裂割據的狀態,但統
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長期以來我國封建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這與我
國很早建立了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有密切關系的。
----摘編自郭沫若《中國史稿》
(3)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
7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自測評價
七年級歷史試題卷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
2.請將本試卷答案寫在答題卷上指定位置,否則不計分。
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共50分)
[1題答案]A【14題答案】B
【2題答案】B【15題答案】C
【3題答案】B【16題答案】B
【4題答案】C【17題答案】C
【5題答案】A【18題答案】A
【6題答案】D【19題答案】B
【7題答案】A【20題答案】B
【8題答案】C【21題答案】C
【9題答案】B【22題答案】A
【10題答案;1A【23題答案】D
【11題答案】1C【24題答案】B
【12題答案;1A[25題答案】D
【13題答案】1A
二、辨析改錯(本大題共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理解農作物種子的市場影響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需掌握的內容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解題技巧及答案
- 項目交付標準考核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記憶技巧的多種方法與訓練試題及答案
- 了解項目管理考試的新變化與新挑戰試題及答案
- 環境影響與2025年證券從業考試的關聯探討試題及答案
- 項目啟動階段的重要任務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風險投資之道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驗技師考試總體策略試題及答案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武漢數學四調試題及答案
- 【MOOC】數學建模精講-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職業病防護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 中國紡織文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
-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電子書
- 老視的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
- VDA6.3的P2-7條款
- 工程聯系單表格(模板)
- 混凝土攪拌機設計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