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第1課時河谷的演變課件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第1課時河谷的演變課件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第1課時河谷的演變課件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第1課時河谷的演變課件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第1課時河谷的演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時河谷的演變第二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1.結合資料,繪制示意圖,分析河谷的形成與演變。2.通過野外觀察和生活經驗,從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河流侵蝕地貌的形成。學習目標河谷的演變學習任務河谷的演變過程河流對流經的河谷不斷__________,使河谷形態發生變化。發育階段侵蝕類型地貌特征初期(A)河流侵蝕作用以向下和______侵蝕為主河谷不斷加深和延長;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橫剖面呈“__”形侵蝕和堆積向源頭V發育階段侵蝕類型地貌特征中期(B)向下侵蝕作用減弱,向________的侵蝕作用加強河道開始變得彎曲;河流在____侵蝕,在____堆積,使得河道更為彎曲,河谷拓寬成熟期(C)以向河谷兩岸的侵蝕作用為主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____河谷兩岸凹岸凸岸槽形圖解河流凹凸岸下圖為河流發育示意圖,①②③分別是河流上的a、b、c三點的橫剖面(并非一一對應)。問題1

(區域認知)圖中a、b、c三處,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分別是什么?提示:分別是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問題2

(地理實踐力)根據河流的發育過程及特點,把a、b、c三點與對應的剖面圖連線。提示:a—②、b—③、c—①。問題3

(綜合思維)某港務局擬在c河段附近的A、B兩處建港,試分析在何處選址較為合適,為什么?提示:A處。A處為河流凹岸,流水侵蝕作用顯著,泥沙不易淤積,河床較深,利于建港;而B處為河流凸岸,流水堆積,河床較淺,不利于建港。下圖①②③示意河谷發育的不同階段。讀圖,回答1~2題。1.按河谷發育階段由先到后的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2.形成該河谷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

C.冰川侵蝕

D.冰川堆積√√1.C

2.A

[第1題,河谷在不同發育階段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發育初期,以河流的下蝕作用為主,河谷橫剖面呈“V”形,③階段河谷橫剖面最接近“V”形,應以下蝕作用為主,故其發育最早;隨著河谷的發育,河流的側蝕作用越來越強,河道變得彎曲,河谷拓寬,②階段符合;經過漫長的過程,河谷展寬,橫剖面呈寬而淺的槽形,如圖中①階段。第2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河谷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如圖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M地常見當地人淘金。讀圖,回答3~4題。3.河道由先到后的形成順序是(

)A.T1→T2→T3 B.T1→T3→T2C.T3→T2→T1 D.T2→T1→T34.M地堆積豐富的露天砂金礦,其原因是(

)A.流水堆積后,經河流改道侵蝕出露B.地殼抬升,含金基巖侵蝕出露C.河流彎曲,凹岸堆積砂金D.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左岸堆積砂金√√3.C

4.A

[第3題,根據圖示信息,河流在此處形成曲流,隨著凹岸侵蝕與凸岸堆積,河道彎曲度會越來越大,故從河流彎曲程度看,T3先形成,然后是T2,最后是T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