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史階段性檢測01
(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
1.骨器是河姆渡第四層文化遺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共655件。大宗的是生產工具,占骨器總數的94%。包
括用于農業生產的骨來、漁獵的骨鑲、骨哨,還有紡織縫紉用的針、管狀針、匕等。這表明河姆渡文化時
期()
A.呈現舊石器時代典型特征B.生產生活工具的多樣化
C.已經出現明顯的階級分化D.手工業技術的高度發達
【答案】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原始社會(中
國)。根據材料農業生產的骨來、漁獵的骨鑲、骨哨,還有紡織縫紉用的針、管狀針、匕等可知河姆渡文化
時期生產工具多樣,B項正確;河姆渡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排除A項;河材料沒有出現階級分化,排除C
項;河姆渡文化時期手工業水平不發達,排除D項。故選B項。
2.據表可知,春秋戰國時期()
史料史料出處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道德經》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而得天下;失天下有道,失其民而失天下。《孟子》
治國者必以其所治者為本。《荀子》
A.儒道兩家主張具有相似之處B.百姓向往安定的生產和生活
C.統治者尤為看重土地和人民D.諸子百家思想領域融合加強
【答案】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材料“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得天下有道,得其民而得天下”“治國者必
以其所治者為本”體現的是道家和儒家對民眾重視的主張,說明的是諸子百家思想領域融合加強,D項正確;
儒道兩家主張并不相同,材料強調的是思想領域的融合,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思想家的觀點,非百姓
的態度,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統治者的態度,排除C項。故選D項。
3.《晉書?陶侃傳》記載,陶侃為武昌太守時“立夷市于郡東,大收其利”。《梁書?張稷傳》亦載:“郁州(今
屬連云港市)接邊陲,民俗多與魏人交市。”此類記載所反映的現象表明,這一時期()
A.海外貿易增加財政收入B.市鎮興起維護了時局穩定
C.互市交易促進民族交往D.榷場的設立帶動民間交流
【答案】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立夷市于郡東,大收其利”“郁州(今屬連云港市)接邊陲,民
俗多與魏人交市。”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互市交易,這有利于民族之間交往交流,C
項正確;材料反映的國內貿易,不涉及海外貿易,排除A項;市鎮興起主要在明清時期,排除B項;榷場
的設立是在宋朝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
4.如表為《通典?食貨七》所記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與唐肅宗乾元三年全國戶、口數。據此可知,當時()
天寶十四年(755)乾元三年(760)
管戶總數約891萬約193萬
戶課戶約535萬約76萬
不課戶約356萬約117萬
管口總數約5291萬約1699萬
□課口約821萬約237萬
不課口約4470萬約1462萬
A.人口下降社會階級矛盾緩和B.藩鎮割據導致均田制度崩潰
C.政府減輕對農民的人身控制D.社會動蕩國家賦稅收入減少
【答案】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唐朝(中國)。根據本題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唐代天寶十四年朝廷所掌握的課戶口數、課戶、課口
數比乾元三年多,不課戶、不課口比乾元三年少,課戶課口的大量銳減,據此推知,安史之亂造成朝廷財
政收入的大幅減少,滿足不了國家日常開支的需求,說明社會動蕩國家賦稅收入減少,D項正確;材料反
映的是課稅和不課稅的戶數和口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中期的這種現象主要與土地兼并加劇有關,
社會矛盾并未緩和,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期正處于安史之亂期間,藩鎮割據還未形成,排
除B項;780年唐德宗接受楊炎建議,實行了兩稅法,政府減輕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時間不符,排除C項。
故選D項。
5.唐朝文學家段成式《酉陽雜俎》所記植物近二百種,包括唐代傳入的龍膽香、安息香、波斯棗、巴旦杏、
無花果等。其子段公路《北戶錄》則主要記載了嶺南地區的動植物,其中寫道:茉莉花“本出外國,大同二
年(536),始來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縷貫花賣之”。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B.大唐風俗遠播異域
C.市民生活悠閑雅致D.文學體裁多種多樣
【答案】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唐朝(中國)。材料反映了大量物種傳入唐朝,并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在唐朝的文學作品中
呈現,故體現出唐朝文化兼收并蓄,A項正確;材料不涉大唐風俗外傳,排除B項;從材料中無法判斷龍
膽香等是否為市民所享用,材料也無法體現生活悠閑雅致,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段成式父子文學作品
是何種體裁,排除D項。故選A項。
6.宋朝史料記載了宋神宗對邊疆兩大對手遼和西夏的評價。他憂心忡忡地說:“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
國(定居的農業社會),有行國(游牧社會)……比之漢、唐,最為強盛。”這主要反映了()
A.北宋積貧積弱無力對抗北方民族政權B.北方民族政權向中原農耕地區拓展
C.北宋最高統治集團具有強烈憂患意識D.北方少數民族業已完成封建化進程
【答案】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宋代(中國)。根據材料“二虜之勢所以難制者,有城國(定居的農業社會),有行國(游牧社會)……
比之漢、唐,最為強盛”可知,作為邊疆少數民族政權的遼和西夏,原本屬于游牧民族,發展游牧文明,現
在卻在其地有了定居的農業社會,說明其發展了農耕文明,這表明北方少數民族爭取正在向中原農耕文明
區進行拓展,B項正確;材料并無表明宋朝政權能否抵抗住北方民族政權的入侵,而是反映了北方民族政權
向中原農耕地區拓展,排除A項;僅憑材料的一則史料記載不足以說明整個北宋最高統治集團具有強烈的
憂患意識,排除C項;北方少數民族業已完成封建化進程說法過于絕對,并且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
選B項。
7.唐初將隋朝多次海外探索涉東海區域統稱“流求”,但具體指向并不清晰。唐至兩宋,“流求”指涉地域由
虛趨實,逐漸指向臺灣島。元明時期,根據東海形勢變化,“琉球”在官方主導下指向今琉球群島。這一變化
反映出元明時期()
A.初步奠定古代中國版圖B.官方主導海外探險活動
C.宗藩體制逐步發展成熟D.朝廷海疆意識得到加強
【答案】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唐至兩宋,’流求,指涉地域由虛趨實,逐漸指向臺灣島。元明時期,根據
東海形勢變化,‘琉球'在官方主導下指向今琉球群島”可知,從“流求”到“琉球”的變化,可以看出朝廷對海疆
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在提高,這正是海疆意識得到加強的表現,D項正確;初步奠定古代中國版圖在秦漢時
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雖然官方確實主導了對“琉球”地區的認識和命名,但這更多的是對已有
領土的認識,而不是主動的探險活動,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元明時期海疆意識的加強,沒有涉及宗藩體
制的發展,排除C項。故選D項。
8.漠西蒙古杜爾伯特部臺吉車凌、車凌烏巴什和車凌蒙克(通稱“三車凌”)投歸清政府。乾隆十九年五月,
乾隆帝在避暑山莊敬誠殿召見并賞賜他們。《萬樹園賜宴圖》反映了這一歷史事件。該圖()
《萬樹園賜宴圖》(局部)
A.體現清代多民族國家統一B.贊揚清代靈活的民族政策
C.具有藝術和經濟雙重價值D.旨在彰顯君主制的優越性
【答案】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
是:清朝(中國)。據本題材料“漠西蒙古杜爾伯特部臺吉車凌、車凌烏巴什和車凌蒙克(通稱,三車凌,)投
歸清政府”“《萬樹園賜宴圖》反映了這一歷史事件”概括得出結論是:《萬樹園賜宴圖》反映了乾隆十九年五
月,乾隆帝在避暑山莊敬誠殿召見并賞賜漠西蒙古杜爾伯特部的東歸英雄們,這體現了清代多民族國家統
一,A項正確;僅僅這樣一個體現民族關系的事例不足以證明清朝民族政策的靈活性,排除B項;材料意
在體現《萬樹園賜宴圖》的歷史價值,而不是它的藝術和經濟價值,排除C項;材料中的歷史史實與君主
制沒有直接和必然的聯系,排除D項。故選A項。
9.1826年,魏源代編的《皇朝經世文編》,將總目分為吏政、戶政、禮政等六部;1898年,麥仲華編寫的
《皇朝經世文新編》則將總目分為通論、君德、官制、法律、學校、農政、礦政、工藝、商政、幣制、稅
則、郵運、兵政、交涉、外史等20類。這一變化主要緣于()
A.六部職能的轉變B.時勢與社會的變化
C.近代教育的發展D.清末新政深入推進
【答案】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近代中國。據題意可知,從1826年到1898年,中國經歷了鴉片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社會面臨
著內憂外患的局面,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思想觀念等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時勢與社會的變化促使當時
知識分子撰書時對經世致用的關注點和分類發生了改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吏政、戶政等,而增加了諸如
法律、學校、礦政、商政等更多反映時代需求的類目,B項正確;六部職能雖可能有一定變化,但不是主要
原因,排除A項;近代教育發展對材料所述變化有一定影響,但不是直接導致這種分類變化的主要因素,
排除C項;清末新政是20世紀初的事件,與1898年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10.清前期,各省督撫動用轄區內錢糧,必須上報戶部審批。1852年,安徽巡撫截留全省地丁錢糧,以充
軍費,戶部無奈默認。此后,各省紛紛效尤。各省督撫和領兵大員還擅自截留經過本轄區的京餉及過境錢
糧。這反映出()
A.各省督撫聯合脫離中央控制B.洋務運動使得財政開支激增
C.中央財政管理制度受到沖擊D.地方官府加強新式軍隊建設
【答案】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1852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1852年,當時正好處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清中央政府為確保經費運行,將稅后各省報部候撥的京餉改為稅前指撥,承認了地方督撫自行攫取財權的
合法性,實質上表明晚清中央集權的財政體制被破壞,C項正確;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財政”只是材料部
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不能得出各省督撫聯合脫離中央控制,排除A項;洋務運動開始于19世紀60年
代,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新式軍隊建設,排除D項。故選C項。
11.許多學者依據康有為《戊戌奏稿》中“開國會、立憲法”的相關資料,認為戊戌變法是中國的第一次憲政
運動。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發現《戊戌奏稿》經過了康有為的篡改,戊戌變法是一場維新改良運
動而非君主立憲運動。這說明()
A.研究歷史文獻不能還原歷史真相B.歷史研究需要去偽存真
C.綜合多種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結論D.考古發現才能佐證歷史
【答案】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1898年(中國)。據題干可知,有學者研究發現重要的研究史料《戊戌奏稿》存在撰寫問題。結合
所學可知,歷史研究要注重史料的考證,辨別真偽,相互印證,去偽存真,才能得出可信的歷史結論,B
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歷史文獻可以還原歷史真相,排除A項;C項表述過于絕對,綜合多種史料不一
定會得出合理結論,排除C項;D項表述過于絕對,并不是所有歷史都可找到考古發現佐證,排除D項。
故選B項。
12.中國共產黨從風雨飄搖中一路走來,雖磨難重重,但步伐堅定;雖歷經坎坷,但前途光明。我們能從
黨的文獻中能看到黨的成長,下列內容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
②……半殖民地的中國,應該以國民革命運動為中心工作,以解除內外壓迫。
③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
主聯合政府!
④平分土地利益極多,辦法簡單,群眾擁護……不分男女老少,在數量上(抽多補少),在質量上(抽肥補瘦)平
均分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答案】B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本題要求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①“消滅資本家私有制,
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是中共一大的黨綱;②“……半殖民地的中國,應
該以國民革命運動為中心工作,以解除內外壓迫”是國民大革命時期的主張;③“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
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是1949年提出的;
④“平分土地利益極多,辦法簡單,群眾擁護……不分男女老少,在數量上(抽多補少),在質量上(抽肥補瘦)
平均分配。”是1947年《土地法大綱》的主張。時間先后順序是①②④③,B項正確,排除A、C、D項。
故本題選B項。
13對下面歷史現象成因的相關解讀,正確的是()
1934-1935年上海民族企業情況統計表(單位:家)
期間新設立改組歇業經營資金不足
1934年28361567(占比65%)
1935年15415786(占比80%)
A.帝國主義的侵略與掠奪B.國民政府限制工業發展
C.外國資本掌控中國金融D.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答案】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1934-1935年(中國)。根據表格信息可知,以上海為代表的國內各行業的工廠面臨資金不足的困
境,很多工廠改組和歇業,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陷入困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對
我國的侵略和掠奪使我國經濟遭到破壞,市場、原料以及技術、資金的限制使民族工業發展舉步艱難,A
項正確;1935年,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鼓勵發展民族工業,排除B項;外國資本完全掌控
中國金融的說法過于絕對且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時間是1937年,排除D項。
故選A項。
14.1938年11月30日,日本政府御前會議作出《調整日華新關系方針》的決定。該方針把華北和蒙疆劃
定為國防上、經濟上,特別是有關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的日華緊密結合地區。這一方針出臺的原因是()
A.百團大戰給予日本沉重打擊B.日本確立“以戰養戰”的侵華策略
C.國民政府消極抗戰積極反共D.日軍開始以掠奪資源為軍事目標
【答案】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近代中國。據題意可知,隨著戰爭的長期化,為了支撐戰爭的持續進行,日本確立了“以戰養戰”的侵
華策略,企圖通過對中國華北等地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來維持戰爭機器的運轉,所以出臺了把華北和蒙疆
劃定為緊密結合地區的方針,B項正確;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時間不符,排除A項;國民政府的態
度不是日本出臺這一方針的主要原因,排除C項;日軍一開始發動戰爭就有掠奪資源的目的,但這不是此
時專門出臺這一方針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
15.1950年4月,中蘇兩國簽署了貿易協定和蘇聯向中國貸款的協定,隨后兩國貿易額在中國大陸對外貿
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為第一。其后中國又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政府間的貿易協定,據
此可知,中國當時()
A.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B.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C.突破了美國外交孤立的政策D.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聯系
【答案】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1950年的中國、蘇聯。
根據材料“1950年4月,中蘇兩國簽署了貿易協定和蘇聯向中國貸款的協定,……其后中國又與波蘭、捷克
斯洛伐克簽訂了政府間的貿易協定”及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采取了“一邊倒”的方針,即倒向以蘇聯為
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從而加強了中國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A項正確;1952年,國民經濟
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排除B項;1949年中蘇正式建交,突破了美國對華的外交孤立政策,排除C項;材料
未涉及新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聯系,排除D項。故選A項。
16.下圖是脫貧攻堅戰以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變化情況,從中可以推斷的信息是()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19年2020年
口年度貧困人口數量
A.體現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B.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現
C.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結構持續優化D.得益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
【答案】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
準確時空是:2012-2020年的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從2012年到2020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持續下降,
直至全面脫貧,體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表明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A項正確;社會主義市場經
濟體制目標是在21世紀初基本實現,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貧困人口數量而非國民經濟結構問題,排除
C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知識農村人口脫貧的方法之一,而非全部措施,排除D項。故選A項。
二、非選擇題:共4題,52分。
17.(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漢武帝在位時,西漢王朝的統治政策由無為轉為有為。由于社會在復蘇、繁榮的同時也趨于
復雜化,新的問題不斷涌現,原來以不變應萬變方針已漸不適用。國家經濟實力的積聚,也提供了可能。
漢武帝本人富有政治才略和抱負,積極推動政策轉變,在內務、外事、政治、經濟諸方面都建立了顯赫的
功業。
——張鳴《中國古代簡史》
材料二一套穩妥可靠的官僚制度對于中央集權的政府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魏晉時期,統治者力圖通
過九品中正制來選拔官吏,但最終形成了“下品無士族,上品無寒門”的門閥制度。隋唐時期,統治者們
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貴族壟斷權力的官僚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獨厚,往往成為政府最有
力的擁護者。而平民百姓,因為有可能通過科舉而同樣步入上層,所謂“朝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因
而他們對現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擁護。科舉制度的作用,不可不謂大矣。
——摘編自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
(1)根據材料一、概括西漢統治政策由“無為”轉“有為”的原因。(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魏晉到隋唐時期官員選拔的演變趨勢。結合所學,說明科舉制對中央集權政府的作用“不
可不謂大矣”。(8分)
【答案】(1)原因:社會新問題涌現方針不適用;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漢武帝遠大的政治抱負。(任2點4分)
(2)趨勢:標準由以門第為主變為以才能為主;用人范圍擴大。(任2點4分)
作用:擴大了統治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任2點4分)
【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西漢時期(中國)。西漢統治政策由“無為”轉向“有
為”的原因根據“由于社會在復蘇、繁榮的同時也趨于復雜化,新的問題不斷涌現,原來以不變應萬變方
針已漸不適用。國家經濟實力的積聚,也提供了可能。漢武帝本人富有政治才略和抱負,積極推動政策轉
變”得出主要是社會新問題涌現方針不適用;國家經濟實力增強;漢武帝遠大的政治抱負。
(2)本題是特點類、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魏晉到隋唐時期。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魏晉時期選官實行
九品中正制,以門第為主要選官標準;隋唐時期實行科舉制,以考試成績為主要選官標準。所以官員選拔
的演變趨勢是標準由以門第為主變為以才能為主;用人范圍擴大。之所以說科舉制對中央集權政府的作用
“不可不謂大矣”根據“統治者們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貴族壟斷權力的官僚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有文才的人
得天獨厚,往往成為政府最有力的擁護者。而平民百姓,因為有可能通過科舉而同樣步入上層”可知,主要
是科舉制擴大了統治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1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掙扎的帝國:元與明》是“哈佛中國史”叢書的第五卷。著名漢學家卜正民別出心裁,從
氣候這一環境史角度講述元明帝國的發展與興衰,凸顯出這一時代的兩大特征:蒙古征服后東亞大陸的新
型政治秩序與環境變遷帶來的社會生存困境,進而呈現出中國第一個連貫的生態歷史。同時,他還探討了
中國古代專制、社會復雜性和商業化等一系列重要問題。
材料二宋元明時期的氣候折線圖
,
究重繁
研裁
對有濟心
,就經出
衰響明別
興影元民
與的究正
展衰研卜
發興對家
明,)學
的衰
國元分漢
對興
帝4名
化的
明點著
0。
0變期2
0)元
2候時卷
0%述任
09(
91氣明五
1講
0究元。第
0,
8C度。
1研了等)的
C
0)))角
0PI對證則國書
7(
1分分分史原
程,見中叢
0624(’
0境立
6過((錄其
1點環)史
化。。不期
0記,
0變3一分國
5(衰則觀榮證時
1度2中
。原這
0興客繁孤明
0份溫點佛
4候
1年球值的些實濟;元
2哈
0氣,
0全價朝哪真經則:
3任
1年料元意從(原是
;的的是
0o》
0究注。是》
2o史料候世。空
1n明
何研要等求明
0史氣后料時
0去與
1有度需境事與
1獻期及史。
過元
0,角時困實元
0文時以物題
0::
1史些究手元朝實濟;析
國國
0歷哪研二宋元手經觀分
0帝
9的;帝
第從衰史
0m的是對了一料
期以興,;敗物的
扎是進是材
時可朝值,料促,腐唯類扎
掙掙
河朝還元《價圖史,用治持識《
運元,究:的線獻北作政堅認“
大究度探值要折文南的;;是料
朝研角究價重候手了要盾出題材
元于的研料有氣一接重矛史本據
族
三對料史史)具的是聯有從)根
料材1民1
料歷(衰期,河具論(:
材述行::
材】興時值運展】值
述上進案的明價大發度則解價
上除在答明元的朝與角原詳料
)1))))
(2(3(【元宋要元榮2(3(【史
從氣候這一環境史角度講述元明帝國的發展與興衰,凸顯出這一時代的兩大特征”可知,《掙扎的帝國:元與
明》從氣候這一環境史角度講述元明帝國的發展與興衰,對研究元明的興衰具有重要的價值,是二手文獻
史料;根據材料“宋元明時期的氣候折線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元明時期的氣候折線圖,是對宋元時期氣
候的真實客觀記錄,對研究氣候變化對元明興衰的影響就有重要的價值,是一手文獻史料;根據材料“元朝
大運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大運河聯接了南北,促進了元朝以及后世的經濟繁榮,其見證了元明時期
的興衰,對研究元明經濟繁榮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手實物史料。
(2)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元朝(中國)。
角度:結合史料研究的相關所學知識,以及元朝時期的歷史史實,可以從民族矛盾、政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合同書
- 電路理論模考試題+參考答案
- 植物練習題庫(附答案)
- 護理安全指引課件
- 2025年遼寧省錦州市部分學校中考數學零模試卷
- 化工原料采購合同模板
- 專業技術人才合作合同
- 夫妻離婚協議合同模板
- 混凝土采購長期合作協議合同
- 鋼結構安裝項目承包合同
- 連鎖藥店年度規劃
- 血液透析頭痛的應急預案
- 癌癥治療協議書范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人科目一考試題庫》
- 小學體育課件《立定跳遠課件》課件
- 新生兒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實踐指南(第三版)解讀
- 肝硬化肝性腦病指南
- 租號協議書合同范本
- 2018中國技能?賽全國選拔賽“3D數字游戲藝術”項?技能樣題
- 屈原簡介課件教學課件
- 《十二怒漢》電影賞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