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總復習熱點題型14理化綜合型_第1頁
中考化學總復習熱點題型14理化綜合型_第2頁
中考化學總復習熱點題型14理化綜合型_第3頁
中考化學總復習熱點題型14理化綜合型_第4頁
中考化學總復習熱點題型14理化綜合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點題型十四理化綜合型第1頁理化綜合型試題是河北省中考特色之一,該部分試題命制方式是找出初中階段物理知識與化學知識結合點(比如,分子運動論、密度、硬度、壓強、能量轉變等),由此展開對學生“綜合利用理化知識來處理生產、生活中問題”能力考查。其命題方式與其它省市中考命題有顯著差異,其突出特點一是在填空及簡答題中選取能夠將物理和化學知識聯絡在一起素材,展開對相關知識考查,二是在選擇題中展現理化知識各占二分之一,且具備一題多點(一道試題,涵蓋盡可能多知識點)特色。理綜試題展現在選擇題第8~14題中,填空及簡答題第27、28題中,年年如此,已成定勢。【命題規律】第2頁【命題意圖】“跨學科綜合能力”培養是課程改革主要標志之一,其命題意圖是使學生感受到許多問題僅靠一門知識是難以處理。意在培養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第3頁【備考方法】這類試題命題特點是:試題“題干”或“情境”中蘊含著若干個物理和化學知識。普通選擇題命制是“拼盤式”,即四個選項(理化各占二分之一)圍繞題干組成一道試題,填空及簡答題命制普通是選取試驗室或生產、生活中一個事件為命題情境,由此展開對相關問題考查。做這類試題,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理化知識貯備,并將其靈活利用于處理實際問題中。第4頁【答題技巧】河北省中考試卷中理化綜合題分為選擇題和填空及簡答題兩種題型,難度都不大,但在答選擇題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問是什么,防止出現誤將“不正確”看成“正確”低級錯誤。第5頁【中考預測】鑒于河北中考特殊性、獨特征,年中考一定是“濤聲依舊”“舊瓶裝新酒”,甚至在題號(選擇題第8~14題,填空及簡答題第27、28題)、分值(30分)等方面均不會有改變。第6頁(1)a管中氣體為________;(2)通電時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電后中間球形容器內液面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北)如圖所表示是電解水試驗過程。氫氣案例題型1化學與壓強a、b管中產生氣體,2H2O2=========2H2O+O2↑通電壓強增大,致使中間球形容器內液面上升第7頁壓強問題常出現在河北中考理化綜合題中,或選擇題或填空及簡答題。普通都是以試驗為背景分析其因為化學改變引發壓強改變詳細原因。此題就是以電解水為背景,分析試驗過程中壓強改變造成現象。【尋考法】【探解法】分析圖示可知,通電前裝置中(連通器)充滿水,且水位相同,通電后,在直流電作用下,正、負兩極不停地產生氫氣和氧氣,其中a管中產生氣體為氫氣,b管中產生氣體為氧氣,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在裝置中,因為a、b管中產生氣體,壓強增大,致使中間不球形容器內液面上升。通電第8頁對如圖所表示試驗分析不正確是()B針對訓練1A.甲:燒杯內壁有水霧生成,說明蠟燭成份中含有氫元素B.乙:試管內液面上升,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C.丙:關于電動機原理試驗D.丁:平面鏡成像試驗中利用了等效替換法第9頁【解析】結合選項和對應圖示可發覺B是錯誤,因為在此試驗中即使沒有氫氧化鈉也能發生液面上升現象,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第10頁甲、乙兩位學生設計試驗如圖所表示。甲同學在燒瓶底部放入適量金屬鎂,乙同學在燒瓶中充滿二氧化碳氣體,兩位同學擠壓滴管分別滴入不一樣液體,造成兩個氣球均變大。請分析乙同學燒瓶里氣球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手觸摸甲同學試驗燒瓶溫度顯著升高,說明__________轉變成內能。中考預測1燒瓶里面二氧化碳和加入堿溶液發生反應,使二氧化碳氣體降低,里面壓強小于大氣壓強,造成氣球變大Na2CO3+H2OCO2+2NaOH===化學能第11頁【解析】甲裝置外氣球變大是因為平底燒瓶內生成氣體造成,顯然是里面鎂與加入酸類物質反應生成了氫氣,乙裝置里面氣球變大是因為燒瓶里面氣壓減小造成,顯然是因為里面二氧化碳和加入堿溶液發生反應,使二氧化碳氣體降低,燒瓶里面壓強變小,造成氣球變大。第12頁(?河北)下列圖中能說明分子間隔變小是()D案例題型2分子性質第13頁【探解法】氣體散發氣味是由分子運動造成,用手扇聞等于實施外力使分子定向運動并加緊速度,不能使分子間隔改變,故A不符合題意;B圖示說明試管內空氣中各種分子因為受熱(來自于手溫)造成分子間間隔增大、體積膨脹,使空氣從導管排出并冒泡,故也不符合題意;晾曬衣服是風或熱作用,或二者共同作用造成水分子離開衣服,故C不符合題意;壓縮空氣就是經過外力將分子間間隔變小、體積縮小,故D符合題意。分子性質是理化知識重合部分之一,且十分主要,所以,每年中考最少有一道試題必考此內容。該試題考點為:1.分子基本性質;2.試驗基本操作中蘊含著分子知識。【尋考法】第14頁以下事實不能用分子觀點解釋是()A.柳絮紛飛B.花香四溢C.給輪胎打氣時氣體被壓縮D.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A針對訓練2【解析】柳絮紛飛是宏觀物質發生現象,與分子性質無關,故A錯誤。第15頁用分子觀點對以下現象解釋不正確是()A.大多數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現象——分子間有間隔B.途經加油站時會聞到汽油味——分子在不停地運動C.一滴水掉在地上摔成許多小水珠——分子間存在斥力D.兩塊表面平滑鉛塊緊壓后會結合起來——分子間存在引力C中考預測2【解析】用分子基本性質對照四個選項進行分析,很顯著,C選項錯誤。因為該現象產生是由外力(重力)作用造成。第16頁A.甲圖:說明通電時水分子發生了改變B.乙圖:棉花作用是預防固體粉末進入導管,C.丙圖:稍稍用力拉水平接觸水面玻璃板,測力計示數變大,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D.丁圖:向下快速壓活塞,乙醚棉球燃燒,說明做功能夠改變物體內能(?河北)以下對如圖所表示各試驗分析不正確是()案例題型3理化教材中試驗D第17頁A項中試驗是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從微觀角度分析,水分子變成氫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確;B項,試驗中加熱高錳酸鉀時產生粉末狀固體會伴隨生成氧氣一起流出,為了消除此現象則需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故正確;C項,丙圖所表示操作證實分子間存在引力,故錯誤;D項中試驗是因為做功使得內能增加,造成乙醚棉球燃燒,故正確。【探解法】該題四個試驗均是理化書本上試驗裝置圖,涵蓋知識點為:1.電解水中包括化學反應實質;2.加熱固體高錳酸鉀制備氧氣;3.分子間作用力;4.功與能關系。【尋考法】第18頁A.利用炸藥進行定向爆破拆除樓房——利用了化學反應中伴隨有能量改變原理B.漁民叉魚時,投下鋼叉位置低于人眼看到魚位置——利用了光反射原理C.用燃燒法證實石蠟中含有氫元素——利用了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原理D.工人用一根注水透明塑料軟管標識同一高度處兩點——利用了連通器原理處理生活中實際問題、進行科學試驗研究都要遵從于科學原理。下列圖所表示原理應用錯誤是()針對訓練3B第19頁【解析】物體在水中實際位置低于人眼看到物體位置,是因為光在水面處發生了折射,而不是反射,故B錯誤。第20頁A.揚聲器發聲時,放在其上碎紙屑跳動起來,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B.熱水只起到提升溫度作用C.左右擺動金屬棒ab,靈敏電流表指針會左右擺動,這是電磁感應現象D.經過觀察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能夠判斷裝置氣密性良好對如圖所表示試驗或情景分析不正確是()中考預測3B第21頁【解析】探究燃燒條件試驗中,熱水還有另一個作用,是使白磷與空氣(氧氣)隔絕,故B錯誤。第22頁(?河北)同學們對一些做法進行以下分析,你認為不合理是()A.雨天汽車低速行駛,是因為車輪與地面摩擦較大B.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是因為二者反應降低肥效C.用力向后劃槳,船向前運動,是因為物體間力作用是相互D.用食醋除水垢,是因為水垢中碳酸鈣和氫氧化鎂能與酸反應案例題型4生活中理綜A依據物理或化學知識對生活、生產中事件進行解釋、分析,是河北中考常見題型之一。該題包括理綜知識點為:1.摩擦力(滑動摩擦);2.堿與一些鹽(如銨鹽等)反應;3.作用力與反作用力;4.酸與堿、與一些鹽反應。【尋考法】第23頁【探解法】A分析得不合理,原因是雨水會使汽車與地面摩擦系數減小,摩擦力減小,所以雨天汽車要慢行,以防止汽車制動時因摩擦力減小造成剎車距離過長而出現危險;B分析得合理,因為銨態化肥中銨根能與堿性物質中氫氧根結合生成NH3?H2O,隨即分解為氨氣和水,降低了肥效;C分析得合理,這一現象驗證了牛頓第三定律,即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作用力。物體間這種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分析得合理,因為食醋中含有醋酸,能與水垢中兩種主要成份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發生反應,前者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后者生成醋酸鎂和水。第24頁科學與生活親密相關。以下說法正確是()A.在煤爐上放一盆水可預防煤氣中毒B.用鉛筆芯粉末可使鎖開啟變得靈活C.胃酸過多病人在空腹時最好多喝一些檸檬汁D.打雷下雨時,能夠站在大樹下避雨針對訓練4B【解析】鉛筆芯中含石墨,該物質除了含有良好導電性外,還有滑膩感,所以,B選項符合題意。第25頁因缺乏科學常識而造成傷亡事故時有發生。以下做法正確是()A.向燃著酒精燈中添加酒精B.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C.有金屬外殼家用電器,其外殼接地線能夠接在電源零線上D.進入久未開啟菜窖或干涸深井之前沒有必要進行燈火試驗或通風中考預測4B【解析】A、C、D均會造成意外事故發生,只有B做法符合安全用電標準。第26頁(?河北)以下對能量轉化描述不正確是()A.蓄電池充電:電能—化學能B.發電機工作:電能—機械能C.螢火蟲發光:生物質能—光能D.內燃機工作:化學能—內能—機械能案例題型5能量轉化B第27頁能量轉變問題在河北中考試題中每年均展現。本題包括知識點為:生活、生產、社會中一些包括能量轉變事物、現象分析。【尋考法】做這類試題需從事物(機械)起始能量形式到轉變后能量表現形式去分析。據此可知,蓄電池是電能與化學能相互轉變裝置,充電時,蓄電池將電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故A正確;發電機是利用機械能轉變為電能而發電,故B不正確;螢火蟲含有特殊發光部位,可將其生物質能轉變成光能,故C正確;內燃機工作原理是先經過燃料燃燒將化學能轉變成內能,然后再將內能轉變成機械能,故D正確。【探解法】第28頁以下關于能量和能源認識,正確是()A.“永動機”違反了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B.當前核電站取得核能路徑是核聚變C.石油、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D.我國煤炭和石油資源豐富,不需要大力開發能源針對訓練5A【解析】永動機是一個既沒有科學理論支撐,又無法試驗證實假想;當前核電站采取是“核裂變”獲取能量;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大力開發各種新能源是人類不停追求目標。第29頁中考預測5以下關于能量轉化說法中不正確是()A.電動機工作時,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B.汽車勻速下坡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D.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B【解析】汽車勻速下坡時,動能不變,故B錯誤第30頁環境、能源和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基本條件。以下說法不正確是()A.煤、石油、天然氣是主要化石燃料,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太陽能、風能是人類當前正在利用和開發新能源C.大氣中SO2、NO2等含量升高會造成酸雨形成D.多數金屬礦石中金屬元素主要以單質形式存在案例題型6資源問題D第31頁鑒于資源問題十分主要,所以,對資源問題考查經常會出現在中考試卷中,命題時,普通以選擇題為主,學生經過回想、再現,區分出正誤即可到達解題目標,難度較小。【尋考法】A、B、C說法均正確,三大礦物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是人類繼續深入開發新能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正是形成酸雨原因。D錯誤,因為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普通少于四個,所以易失電子,由此可知,金屬礦石中金屬元素主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極少數金屬(比如,金)是以單質形式存在。【探解法】第32頁以下相關能源敘述中正確是()A.新能源開發和利用很主要,所以我們應該大力開發水能、電能、核能等新能源B.我國金屬礦藏比較豐富,其中金、銀、銅等金屬都以單質形式存在C.作為高能燃料,液氫已應用于航天等領域D.我們周圍空氣能夠用于生產化肥,煉鋼,石油加工等,但不能用于發電針對訓練6C第33頁中考預測6以下相關資源、能源敘述正確是()A.空氣是一個寶貴資源,其中含量最多是氧氣B.太陽能、核能、氫能等屬于新能源C.預防金屬腐蝕是保護金屬資源唯一路徑D.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解析】B選項所敘述能源正是人類正在開發和深入研發新能源。第34頁(?河北)下列圖所表示測量方法正確是()案例題型7稱量工具B第35頁稱量和量取是理化試驗中慣用操作,所以,中考卷面里出現概率很大。其考查形式普通以圖片方式與其它知識一起湊成四個選項展現在選擇題中或者將物理和化學一些基本試驗放在同一試題中進行考查,由此可見,試驗考查力度很大。【尋考法】使用天平時,不能用手去拿砝碼,故A錯;B圖所表示測量物體長度方法是正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不能用木炭,因為木炭燃燒即使消耗了氧氣,但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集氣瓶中水液面基本不變,故C錯;測溶液pH時,不能將試紙直接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溶液,故D錯。【探解法】第36頁(?唐山路北區三模)對如圖所表示試驗說法不正確是()針對訓練7DA.甲圖:要讓反射光線射中目標,在激光筆不動時,可將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B.乙圖:用大小相同力,以相同速度用紙片在梳子口劃過,能聽出聲音音調發生了改變C.丙圖:試驗最終酚酞溶液變紅說明氨分子在不停運動D.丁圖:證實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第37頁【解析】用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能夠證實質量守恒定律,只是該試驗設計有問題,假如將生成氣體留在天平上即可驗證。第38頁中考預測7下列圖所表示試驗中,得出結論正確是()CA.圖甲中酚酞溶液變紅,說明酚酞分子在不停運動B.圖乙中當ab上下運動時,靈敏電流計指針不偏轉,說明磁場中無法產生電流C.圖丙中白磷燃燒前后,瓶內物質質量沒有改變,說明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恒D.圖丁中向乒乓球中間吹氣,兩個乒乓球相互靠近,說明大氣壓存在第39頁【解析】C項中試驗證實了質量守恒定律,實際上,只要試驗設計嚴謹,一切化學反應都能夠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第40頁(?河北)下列圖所表示測量方法正確是()案例題型8試驗分析BA.甲試驗:火柴梗a點最先炭化,說明火焰外焰溫度最高B.乙試驗:毛皮摩擦過橡膠棒使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說明橡膠棒帶負電C.丙試驗:冷卻后析出晶體,說明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D.丁試驗:滾擺從上向下運動,速度增大,說明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第41頁考查理化試驗分析能力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主要路徑之一。此題考查知識點有:化學方面酒精燈火焰溫度、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物理方面摩擦生電以及機械能轉化。在中考卷面選擇題中,會展現對詳細試驗分析結果進行判斷,難度中等。【尋考法】做這類試題方法是結合圖示對其選項敘述進行分析和評判。在火焰外焰處火柴梗先炭化,說明外焰溫度最高,所以A正確;驗電器里金屬箔片張開,只能證實有帶電體接觸,不能說明所帶電性,故B不正確;冷卻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說明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故C正確;D試驗對滾擺從上向下運動分析是正確。【探解法】第42頁下列圖中試驗及分析正確是()針對訓練8AA.甲圖:倒盡燒杯內水,用玻璃棒不停攪拌,即配制100g10%食鹽水B.乙圖:當蒸發皿內水被加熱蒸干后,熄滅酒精燈,即得到食鹽晶體C.丙圖:向外拉活塞,試管內停頓沸騰水再次沸騰,可知氣壓減小,水沸點升高D.丁圖:在半透明紙上承接到遠處樹木像是由光直線傳輸形成第43頁【解析】原50g20%食鹽水中含食鹽10g,再加入50mL水(水密度可看做1g/cm3即50g水)后,溶液變成100g,其濃度一定是10%,所以A正確。第44頁中考預測8以下對圖中所表示各試驗分析不正確是()AA.能夠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和一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B.向下快速壓活塞,乙醚棉球燃燒,說明做功能夠改變物體內能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