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縣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福建省八縣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福建省八縣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福建省八縣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福建省八縣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八縣(市)一中期中考聯考高中一年歷史科試卷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請直接將第I、Ⅱ卷的答案填入答題卷的相應位置內,交卷時只交答題卷。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吳光玲在《閩東傳統民居的地理經濟選擇及文化內涵》一文中指出:中國傳統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體,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禮制中心、教化中心。據此推斷,假如是在漢代,下圖中有資格繼承住宅堂屋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秦朝修建咸陽,運用了天體觀念。把渭河比作銀河“天漢”,把各座宮殿比作星座,咸陽宮居中,四周有許多通道,形成了眾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咸陽城的修建,反映了當時社會:A.神化皇權,萬世一統 B.君主專制,皇位獨尊C.借助神靈維護自己的統治 D.天文歷法知識的發達3.隨著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大,中央巡視組巡視地方工作已全面展開。下列古代官職與其職能相似的是:A.秦御史大夫

B.西漢刺史

C.宋同平章事

D.明布政使4.隋唐時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認為坐著對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著。由坐到站再到跪的變化,說明了:A.中央集權的強化B.封建等級秩序的模糊C.君主專制的加強D.古代禮儀制度的不斷發展5.歷史學家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寫道:“自經此項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會,窮苦子弟,棲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躍登上第。”材料中“這項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6.作為臺灣附屬島嶼之一的釣魚島,歷史上很早就屬于中國管轄,這一點可見之于中日史籍圖志,中國對釣魚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近代日本通過哪一不平等條約強行割占了釣魚島: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7.地名的變遷往往記載著歷史的變化。近代歷史上,北京的東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Street(使館大街),兵部街改名為RueLinevitch(孿尼微支路),臺基廠街改名為RueMarcoPolo(馬可波羅路)……東長安街被改名為意大利街,崇文門內大街改名為克林德(德國公使)街等。這一現象出現于:A.鴉片戰爭時期B.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C.甲午中日戰爭時期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8.下列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致遠”號撞向敵艦劉永福與臺灣軍民誓師抗日義和團戰士A.反抗外國侵略者B.尋求救國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統治9.作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德國人約翰·拉貝,親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間侵華日軍的暴行,并用日記記錄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拉貝日記》。同時,拉貝還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和詳實說明。《拉貝日記》可以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史料的主要理由是:A.日記內容的豐富性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C.日記時間的一致性D.作者經歷的真實性10.范文瀾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在概括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時說:“宗派、等級、享樂主義三種思想,總根源在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也決定了太平天國的必然崩潰。”最能體現“這些特性”的是:A.天京事變B.定都天京C.金田起義D.提出《資政新篇)11.《天朝田畝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給資本主義萌芽開闊了發展的場所”。這一評價是基于《天朝田畝制度》: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順應了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化的要求C.與《資政新篇》的主張異曲同工

D.實現了農民階級“耕者有其田”的理想12.在學習了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后,有四位同學表達了各自對這場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學的觀點符合辛亥革命的實際情況:①辛亥革命后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國家的主人②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③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權利④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顯著的里程碑⑤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13.清明節明明去掃墓,他看到曾祖父墓碑上寫著“卒于民國五年”,其曾祖父應死于公元: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14.以下詞組可以用來概括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關節點,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A.五四起風雷遵義定決策盧溝燃烽火渡江奪勝利B.遵義定決策五四起風雷渡江奪勝利盧溝燃烽火C.五四起風雷盧溝燃烽火遵義定決策渡江奪勝利D.渡江奪勝利盧溝燃烽火遵義定決策五四起風雷15.陳獨秀說,中共“一大”對“黨的要求——無產階級專政——懸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時“就腳踏實地了,……找到了中國革命與實際的聯系并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這是指中共“二大”:A.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黨的中心任務之一B.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C.確立了同國民黨進行合作的方針D.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的方針16.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報》刊登“北京特約通訊”,標題為《北京學界之大舉動——昨日之游街大會/曹汝霖宅之焚燒/青島問題之力爭/章宗祥大受夷傷》。從上述標題中能獲得的信息是:A.京津兩地工人罷工游行B.學生愛國浪潮遍及全國C.外爭主權、內懲國賊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學生17.井岡山是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陸定一語)”,井岡山“歷史紅”的主要依據是:A.是中共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B.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C.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D.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18.“遵義云開迎曙色,毛公舵穩展奇謀。”是作者創作油畫的主題。對其中“曙色”的理解正確的是:油畫《遵義曙光》A.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B.制定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C.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D.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19.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曾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要盡可能地保護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故宮、頤和園、雍和宮等。據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正在進行的與之有直接關系的戰役是:A.遼沈戰役B.平津戰役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20.報紙既是時代的晴雨表,也是歷史的風向標。右圖報道《解放南京》頭條新聞對當時民主革命的影響是:A.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偉大序幕B.宣告國民黨政府統治被推翻C.表明國民黨軍隊被徹底消滅D.標志著全國獲得完全的解放21.電影《建國大業》中有一個情節,建國前夕,毛澤東、周恩來聯名寫信給留居上海的宋慶齡:中山先生遺忘迄今實告實現。至祁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并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給予指導。此信邀請宋慶齡參加的會議應該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B.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大會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22.周恩來曾說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就是從天安門走向天安門。”前一個“天安門”是指五四運動,那么后一個是指:A.開國大典

B.1949年北京政協會議C.北平和平解放

D.全國一屆人大23.浙江某少數民族自治縣進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用對手機用戶發送短信的形式進行了宣傳。下列語句不可能出現在手機信息中的是:A.共同團結奮斗

B.共同繁榮發展C.民族平等

D.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24.根據何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們像葵花》中有這樣的一個組鏡頭:男主人公馮建軍的養父馮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時,不小心用晾衣桿碰破了家中掛著的毛主席畫像,隨后即被無端關押十多年。對這組鏡頭解讀正確的是:①作為小說和影視作品的內容,這一段內容純屬虛構,毫無根據。②根據這樣的情節來判斷,這一組鏡頭反映的社會背景應該是在“文革”開始后不久③藝術是社會現實的反映,這反映了當時我國法制建設遭到破壞的情形④馮清明破壞毛主席畫像的事實,表明當時中國的確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2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它體現的兩大原則是:A.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B.民主、平等

C.人民民主、社會主義

D.人民當家做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6.改革開放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成為中國新時期治國安邦總章程的是: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B.《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D.1992年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27.小明的爺爺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幫爺爺整理書籍時看到一部國家憲法,其中第五條第一款寫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國家正式把這一治國方略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這部憲法頒布實施的時間應是:A.1997年 B.1999年C.1982年D.1954年28.香港的確沒有變:駕駛汽車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們依然會涌入馬場。但香港的確又發生了變化:一些關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們選為立法會議員的可能,而這樣的事情在港英時期根本無從發生。這里的變與不變:A.體現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B.說明香港回歸沒有對民眾產生深刻地影響C.說明“一國兩制”得到很好的實施D.反映了回歸前后香港社會制度的根本變化29.“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在20世紀90年代末,這恐怕是炎黃子孫最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夠順利回歸,其因素包括: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②“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導③中英堅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④回歸是人心所向,符合歷史潮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0.20世紀90年代,臺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臺灣當局授權它為“處理涉臺公權力的兩岸事務的唯一機構”。為了便于與之聯系、商談,大陸隨后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當時這兩個組織在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A.兩岸確立“和平統一”的方針B.兩岸達成“一個中國”的共識C.促成兩岸“三通”的完全實現D.兩岸認同“一國兩制”的構想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31題11分,32題13分,33題16分,共40分)31.(1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學優高考網gkstk]材料二:據文獻記載:①魯、齊等諸侯在其領地,有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收賦役的獨立性。②秦代官吏必須經過國家委任才能就職;官吏調任時,不得帶隨員;官吏一經任命,必須服從調遣,違者要依法治罪。請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圖一、圖二反映了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變化造成怎樣的影響?(4分)(2)材料二中A、B、C三幅地圖反映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別是什么?(3分)根據材料二指出,圖A、圖B反映的兩種政治制度在地方權限上有何不同?(2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演變的趨勢。(2分)32.(13分)2015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來我國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以緬懷歷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建成開館,坐落于北京盧溝橋畔的宛平城內。館正前方抗戰廣場中央矗立著象征中華民族覺醒的“盧溝醒獅”,廣場中軸線兩側各分布著7塊草坪,寓意七七事變爆發地和中華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戰爭。——李澤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銘記日軍侵華歷史》材料二卅萬亡靈,飲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軀灑血,浩氣干云。盡掃狼煙,重振乾坤。……永矢弗諼,祈愿和平。中華圓夢,民族復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銘文(節選)材料三1937年7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將領毛澤東、朱德為日寇進攻華北致電蔣介石,要求實行“全國總動員,保衛平津,保衛華北,收復失地”……“八·一三”事變后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中國為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已不得不實行自衛,抵抗暴力。”——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由于中國的戰爭,蘇聯直接免除了來自日本的壓力……三次向中國提供了總額達到2.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在昆明參戰的以陳納德將軍為司令的美國“志愿者”飛行員——飛虎隊也并入了美國第十四航空隊參戰,同時,美國的援助大幅度增加……——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四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中國郵政發行紀念郵票(小型張):(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戰爭”的歷史依據。(2分)(2)依據所學知識分別舉出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一個戰役,以彰顯材料二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捐軀灑血,浩氣干云”的氣概。(2分)依據材料三概括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4分)(3)材料四中紀念郵票展現了怎樣的時代內涵?依據所學知識簡述抗戰勝利在近代中華民族抗爭史中的歷史地位以及世界意義。(3分)(4)綜觀中國的抗戰紀念,形式越來越豐富,規格越來越提升,內涵越來越深刻,這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2分)33.(16分)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曾出現過各種各樣的政治模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過去的政治,不能說皇權相權絕不分別,一切全由皇帝專制。我們縱要說它是專制,也不能不認為還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開明的專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來決定一切的。……、倘使我們說,中國傳統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皇帝一個人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二1912年在中國建立起美國共和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這種共和政體悲慘的結束了,即悲慘的失敗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N.佩弗《遠東》材料三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共產黨可以監督民主黨派,民主黨派可以監督共產黨。為什么要讓民主黨派監督共產黨呢?這是因為一個黨和一個人一樣,耳邊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毛澤東請回答:(1)用明清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觀點。(3分)(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1分)為什么說是“悲慘的失敗了”?(3分)這種“仿制品”在中國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體現了新中國的哪項政治制度?這一時期還確立哪些主要政治制度?(3分)(4)請概括說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種政治模式本質上的不同。從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國政治體制怎樣的一個發展趨勢?(4分)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八縣(市)一中期中考聯考高中一年歷史科試卷答題卡命題學校:連江一中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目12345678910答案題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題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31題11分,32題13分,33題16分,共40分)31.(1)指出材料一中圖一、圖二反映了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變化造成怎樣的影響?(4分)(2)材料二中A、B、C三幅地圖反映中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別是什么?(3分)根據材料二指出,圖A、圖B反映的兩種政治制度在地方權限上有何不同?(2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演變的趨勢。(2分)32.(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戰爭”的歷史依據。(2分)(2)依據所學知識分別舉出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一個戰役,以彰顯材料二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捐軀灑血,浩氣干云”的氣概。(2分)依據材料三概括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4分)(3)材料四中紀念郵票展現了怎樣的時代內涵?依據所學知識簡述抗戰勝利在近代中華民族抗爭史中的歷史地位以及世界意義。(3分)(4)綜觀中國的抗戰紀念,形式越來越豐富,規格越來越提升,內涵越來越深刻,這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2分)33.(1)用明清相關史實說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的觀點。(3分)(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1分)為什么說是“悲慘的失敗了”?(3分)這種“仿制品”在中國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體現了新中國的哪項政治制度?這一時期還確立哪些主要政治制度?(3分)(4)請概括說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種政治模式本質上的不同。從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國政治體制怎樣的一個發展趨勢?(4分)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八縣(市)一中期中考聯考高中一年歷史科試卷參考答案命題學校:連江一中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