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一中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六安一中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六安一中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六安一中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六安一中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安一中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給出的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l、魯桓公共有四子,嫡長子姬同后繼位為魯莊公;庶子有慶父、叔牙、季友三人。魯莊公死后,三個庶子聯手控制朝政,被稱作“魯三桓”。材料說明這一時期A.嫡長子繼承制名存實亡B.宗法制受到嚴重挑戰C.世卿世祿制度始終盛行D.庶子輔助嫡長子管理朝政2、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說:“唐宋時期的國家體制可稱之為中央集權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腦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權力,和皇帝討論軍國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繼承等問題,并做出決定。”由此判斷在唐宋時期最有可能的是()A.虛君實相,實行君主立憲制B.宰相成為國家的實際決策者C.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缺一不可D.皇權和相權的矛盾尤為突出3、明成祖時,“特簡(選拔)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之預機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據此,對明代內閣的說法正確的是A.開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徑 B.自設立起即為法定決策機構C.六部逐漸成為內閣下屬機構 D.地位雖有變化但職能基本未變4、在古代雅典,每個官員在任職前,經過議事會和陪審法庭審查后,受審人就走向那塊宰牲祭供的石頭,登上這塊石頭宣誓說,他們將公正地和依法地從政,而絕不以他們的職務接受禮物,如果他們接受任何東西,他們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們就到衛城去,在那里再次進行這樣的宣誓,然后才就職·這表明雅典政治()A.具有形式主義特征B.強調官員公正廉潔C.彰顯權力制衡精神D.體現法律至上原則5、“在早期,英國人相信當一項議會立法違背普通權利和普通理性,或與上帝之法、自然正義法則等相抵觸,便可視其無效,但17世紀末以后,這種觀點便過時了。”導致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的影響B.議會選舉改革的推動C.工業革命的影響D.議會至上原則的確立6、1878年5月,俾斯麥提交的“反對社會民主黨企圖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國議會否決。不久,按照俾斯麥的要求,聯邦議會解散了帝國議會并重新選舉。10月19日,新一屆帝國議會以221票對149票通過了該法令,經皇帝批準,21日起法令生效.這一事件反映了當時德意志帝國()A.首相有權解散帝國議會B.首相只對帝國議會負貴C.帝國議會的立法權受行政權控制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準法律的權力7、據統計,19世紀40年代下半期,廣州對英國的貿易總額由3100萬元下降到1600萬元,來廣州的美國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這一現象說明()A.五口通商改變了中國外貿布局B.當時爆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C.中國的自然經濟尚未開始瓦解D.世界市場形成后對華貿易減少8、1895年5月,臺灣士紳提出了臺灣獨立的主張,并于當月25日擁原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改年號為“永清”,正式宣告臺灣民主國成立。下列對這段史料最恰當的認識是()A.是臺灣士紳模仿美國民土共和制的嘗試B.是非正常情況下保衛祖國的特殊行為C.是臺灣士紳脫離祖國領土的獨立行為D.是堅決擁護大清王朝統治的愛國行為9、素有“民間思想家”之稱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五四”的演員在中國,劇本和導演卻是在國外。這說明五四運動()A.由外國領袖組織發動B.是十月革命在中國的翻版C.深受當時國際形勢的影響D.受到世界各國的援助10、下圖漫畫《小距離》選自1945年8月《自由畫報》。它反映出A.雙方皆缺乏和談誠意B.談判未取得實質進展C.國共由合作走向對抗D.共產黨做好應對策略11、《中俄秘檔里的朝鮮戰爭》記載:蘇聯通過戰爭成功把中國誘入與西方決裂的道路,日本通過戰爭訂貨而迅速繁榮,美國因為戰爭而重返朝鮮,中國因為戰爭而失去了統一的最佳時機。朝鮮戰爭的影響是()A.亞洲地區意識形態對立加劇B.促使美國全球戰略重點轉移C.美國成功建立起對中國的軍事包圍D.政治力量消長破壞雅爾塔體系12、亨廷頓認為,在正在來臨的時代,文明的沖突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礎上的國際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戰的最可靠保障。下列現象或舉措最符合此觀點的是()A.歐盟成為經濟貨幣聯盟和政治聯盟B.構建以超級大國為中心的制衡格局C.多極化趨勢下文明的多元并存與競爭D.促進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優勢互補13、戰國《呂氏春秋·任地》載:“上田棄畝(壟),下田棄圳(溝);五耕五耨,必審以盡;其深殖之度,陰土必得,大草不生,又無螟蜮(蟲類);今茲美禾,來茲美麥。”材料表明這一時期A.鐵犁牛耕成為主要耕作方式 B.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C.水利灌溉推動農業迅速發展 D.農業生產已經懂得精耕細作14、有學者研究材料發現:宋代的商稅率大致為3%,國家權力對商業的征稅力度,比農業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現虧損時,統治者常常要“優商”“恤商”。與之相比,統治者很少在農家收成下降時優恤農民。這表明()A.古代統治者改變了重農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漸超過其他社會階層C.宋以后國家商業稅收超過農業稅D.古代對商業采取的政策較為靈活15、《歐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明清時期,歐洲)銀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國作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國提供到歐洲市場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歐洲風格的器皿。”這段材料主要說明()A.中國傳統手工業發展受世界市場影響B.明清官窯瓷器大量投放市場C.政府對官瓷的工藝水平要求越來越高D.歐洲普遍采用中國的制瓷技藝16、北宋規定,無論是典賣還是絕賣,均需訂立買賣合同,合同為一式四份,“一付錢主,一付業主,一付商稅院,一留本縣”。至南宋時改為一式兩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為合同契,錢、業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曉。”此材料說明宋代()A.土地契約制度己比較完善B.自耕農的數量增多C.政府對土地控制完全放開D.莊園經濟迅速發展17、對下圖理解正確的是,當時()A.出現地域性的商大群體B.政府嚴格管理市場交易C.印刷業已使用活字技術D.專設機構管理對外貿易18、據臺灣學者趙岡的研究,中國在唐宋兩朝,大城市人口占到總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造成這一變化的重要經濟因素是A.市鎮經濟的發展 B.小農經濟的影響C.晚清經濟的衰敗 D.坊市制度被打破19、有學者發現,設計、加工、營銷各環節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創造的附加值是不同的,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設計、銷售環節的收益越來越大。下圖是西方發達國家不同時期的經濟活動的工業附加值曲線圖。其中反映西方工業化初期狀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余英時認為,中國“16世紀以后商人確已逐步發展了一個相對‘自足’的世界。這個世界立足于市場經濟,但不斷向其他領域擴張……改變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會與文化”。在此,他認為明清時期

A.中國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形成

B.商品經濟開始沖擊專制統治

C.經濟文化領域出現了轉型前兆

D.商品經濟發展難以動搖封建統治21、打個比方,商品經濟發展是一個能量巨大的蓄水池,東西方貿易逆差是一塊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歐洲貨幣短缺的陣陣波浪,這種被浪通過地區間各種貿易關系傳播,最終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A.新航路州喇陰州鬧社會恨源

B.新航路開辟引起杜會關系的巨大變動

C.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因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22、荷蘭東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處辦事處所組成。到166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擁有超過150艘商船、40艘戰艦、5萬名員工、與1萬名傭兵的軍隊,股息高達40%。認購股份的熱潮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共釋出650萬荷蘭盾供人認購,僅阿姆斯特丹就認購了一半的股份。根據上述材料,可以得出A.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貿易公司B.荷蘭的工業發達,基礎雄厚C.商業資本是推動荷蘭殖民擴張的主要動力D.荷蘭壟斷了當時的世界貿易23、有學者專門研究過裙子與經濟的關系,叫做“裙子經濟”,結論是:裙子的長度與經濟的發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長,經濟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經濟就越先進。以19世紀中期的英國為例,此時英國女性一改中世紀拖地長裙、行不露腳的式樣,褲裝和短裙逐漸流行起來。這一轉變充分說明了A.手工工場發展,婦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進步,女權意識增強C.工業時代到來,婦女角色改變D.對外殖民擴張,婦女遠離故鄉24、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解決土地問題,而法國大革命時期是將土地分成小塊,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決土地問題。后世的史學家們,有些人肯定了英國的做法,而有些人則肯定了法國的做法。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在于A.運用現代化史觀者肯定了英國,而運用革命史觀者肯定了法國B.采用道德標準者肯定了英國,采用生產力標準者則肯定了法國C.雖處于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對生產力發展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D.前者站在新貴族立場上看問題,后者站在農民的立場上看問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25、(18分)“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基本的經濟政策,然而中國古代商業在特定時期仍取得長足發展。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諸侯強族于京師。──司馬遷《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材料二(唐代開元十三年)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肆皆有驢,賃客秉,悠忽數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不持寸刃。——《通典·食貨七·歷代盛喪戶口》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隨著江南經濟的發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鎮逐漸興起。到萬歷以后,其市鎮總數不下200個,其中規模大、功能全的鎮至少有160個。這些市鎮之間的距離大體在10~30里之內,一般最大距離不超過農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買賣的路程。在每個市鎮的周圍,都有密集的從事小商品生產的村坊和初級集市環繞,這些市鎮作為商品集鎮,形成一個以水路舟行為基本交通脈絡的網狀結構。——摘編自齊濤主編《中國古代經濟史》請回答:(1)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漢代商業發展的基本狀況并指出唐代商業與漢代相比有何發展?(8分)(2)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業發展的新氣象,分析其出現的原因。(6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主要因素。(4分)26、(l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某學者列舉的“古代中國農業經濟技術成就”中的參考條目(部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該參考條目提出一條修改建議,并說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議及理由需觀點正確,符合歷史事實)27、(22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戰國李悝“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相當于今31市畝),歲收一石半。(指畝產粟1.5石。)”“……農傷則國貧……”

——《漢書·食貨志》“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商君書·農戰篇》“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呂氏春秋·上農》材料二

明清兩代的統治者看重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勝過科技的革新,他們擔心科技革新會帶來令人不安的變革。不僅是政府的政策,充足和穩定的技術工人保證了勞動力的來源,這一點對革新也起不到促進作用。當雇主想要提高產量時,會發現雇傭更多的工人比投資技術要節省成本。在短期內,這種戰略維持了中國的相對繁榮,并使大部分人口得以就業。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是中國沒能跟上歐洲人的技術水平,而后者在18世紀中期開始了令人震驚的技術革命。——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材料三

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記載:從1700年至1820年,中國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長到32.9%,創有史以來單一經濟體占世界GDP合計的最大比重。在19世紀的前70年里,僅占世界人口2%的英國。一直掌控著世界工業生產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時其工業生產占世界總量的50%,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經濟模式?(2分)提煉材料信息分析小農與國家的關系。(不得摘抄原文)(6分)(2)材料二中,杰里·本特利認為明清兩代的統治者看重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勝過科技的革新。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結合史實加以說明。(6分)(3)比較材料三中不同時期中英兩國的發展狀況,簡要分析兩國發展差異轉變的主要因素。(10分)1-10:BDABDCABCD11-20:BCDDAABCCD21-24:ACDA25、(1)狀況:商運活躍,富商眾多,交易廣泛。(2分)新發展:具有較為健全的商業保障措施;出現夜市;草市發展為地方商業中心。(6分)(2)新氣象:出現數量多、分布密集的商業市鎮;形成城鎮網絡。(2分)原因:江南經濟的發展;水陸交通便利。(4分)(3)因素:國家統一;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交通便利:政府政策的影響等。(每點l分,4分)26、建議一:春秋戰國時期增加“水利事業己有較大發展”內容。(4分)理由:春秋戰國時期,都江堰、鄭同渠等都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也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